石油磺酸钠论文_王增仔,任子杰,高慧民,朱兴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石油磺酸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石油,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发烟,柱石,萤石,阴离子。

石油磺酸钠论文文献综述

王增仔,任子杰,高慧民,朱兴月[1](2019)在《石油磺酸钠在江西某石英型萤石矿中的浮选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萤石作为主要的含氟矿物,其在多个工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萤石的常规浮选捕收剂油酸钠存在着水溶性较差的缺点,石油磺酸钠作为捕收剂时展现出良好的耐低温性,但少有其在萤石选矿中的应用。本试验以江西某地萤石矿为研究对象,进行石油磺酸钠浮选萤石的实际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1次磨矿,1粗4精"的流程试验,获得了品位为97.45%,Ca F2回收率为89.54%的萤石精矿。(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19年06期)

朱海玲,邓海波,陈臣[2](2015)在《石油磺酸钠对红柱石和石英浮选分离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石油磺酸钠作捕收剂研究红柱石和石英的可浮性,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矿石的浮选分离,通过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解释药剂对矿物的捕收性能。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pH条件下红柱石有良好的可浮性,而石英在整个pH范围内可浮性均较差。当pH=3时,Fe3+的存在明显活化了石英,从而导致两种矿物可浮性相似,木质素磺酸钙对石英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实际矿石分离试验结果显示,最终获得Al2O3品位为53.46%的红柱石精矿和SiO2品位为92.74%的普通石英砂精矿。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磺酸钠在红柱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5年04期)

李春秀,张琴,李萍[3](2012)在《T702添加剂中石油磺酸钠分析方法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化学法和红外光谱法测定T702添加剂中石油磺酸钠的优势和不足,将这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化了T702添加剂中石油磺酸钠的分析方法,提高了分析效率。(本文来源于《合成润滑材料》期刊2012年04期)

单超[4](2011)在《石油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二元体系用于采油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石油磺酸钠和聚丙烯酰胺聚合物(HPAM)进行二元复配研究,研究其浓度和温度对粘度及乳化能力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二元体系。(本文来源于《河北化工》期刊2011年09期)

姜楠,封瑞江,高振伟,李晓鸥,李文深[5](2009)在《同步返滴定法测定石油磺酸钠中活性物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月桂基硫酸钠溶液为滴定剂,以溴酚蓝溶液为指示剂,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同步返滴定法测定石油磺酸钠活性物的含量。根据同步返滴定法的原理,提出了活性物含量的计算公式。用两件标准样品(其中1~#含活性物45.30%,2~#含活性物8.49%),以不同质量比例混合配成5份含不同已知量活性物的试样,按所提出的方法测定,根据测定值与已知计算值的偏差判断方法的准确度,结果表明:算得的相对误差均小于土2.0%,并用上述两标准样品连续分析10次,试验方法的精密度,计算得1~#和2~#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分别为0.9%,2.0%。(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09年12期)

张志军[6](2009)在《叁次采油用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活性剂是叁次采油化学驱中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叁元复合驱)和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关键,其关键性能要求为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3)mN/m以下,以大幅度降低油滴通过油藏孔隙的毛细阻力。目前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中应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为重烷基苯磺酸盐,这些表面活性剂虽具有优良的油水界面活性,但其原料重烷基苯的市场供应量严重限制其应用规模。为此,开发可替代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且原料供应充足、质量稳定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已成为石油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供应量充足的大庆炼化公司两种渣油为原料(糠醛抽出油和减叁线馏分油),采用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了可在钙镁离子浓度为300mg/L以下实现油水超低界面张力10~(-3)mN/m的石油磺酸钠,并对两种石油磺酸钠提纯后进行表征。发现以减叁线油合成的产品分子量分布较宽、平均分子量较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较好。为了研究提高石油磺酸钠抗耐钙镁离子能力,对两种原料油采用两种方法合成了改性石油磺酸钠。一种方法是将两种原料油与马来酸酐酰基化后用亚硫酸钠磺化,采用吊片法测定两种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产品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1.76×10~(-3)g/L,最低表面张力为36.18mN/m;以减叁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产品的CMC值为1.02×10~(-3)g/L,最低表面张力为38.92mN/m。另一种改性方法是以酰氯为酰基化剂、经丙二酸二乙酯Knoevenagel反应后再用发烟硫酸磺化,表面性能测试结果,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产品的CMC值为1.23×10~(-3)g/L,最低表面张力为39.14mN/m;以减叁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产品的CMC值为1.09×10~(-3)g/L,最低表面张力值为43.35mN/m。这说明以糠醛抽出油和减叁线馏分油为原料油,采用两种合成方法制取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路线是可行的。耐钙镁离子能力测试结果,以大庆炼化公司两种渣油为原料,采用上述两种合成方法制备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由于产物中引入蟹爪状羧酯基,对钙镁离子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同时增加了亲水基,增大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与钙镁离子的反应量,因而在600mg/L的钙镁离子溶液中获得10~(-3)级的超低界面张力;而普通石油磺酸钠仅能在300mg/L的钙镁离子溶液中获得超低界面张力。这表明以大庆炼化公司渣油—糠醛抽出油和减叁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成本低、界面性能好和具有较强耐钙镁离子能力的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10-09)

宋瑞国,都卫娜[7](2009)在《一种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庆炼化公司的渣油-糠醛抽出油为原料,通过付-克反应、knoevenagel反应和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改性石油磺酸钠(PC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及性能测试,并与普通石油磺酸钠性能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进展》期刊2009年05期)

申娜,孙菱翎,刘洁,李晓鸥,李文深[8](2008)在《润滑油抽出油制取石油磺酸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抚顺石油一厂减五线馏分油溶剂精制后的抽出油为原料,采用发烟硫酸为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取石油磺酸,进而制取石油磺酸钠。在磺化反应过程中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油比对石油磺酸收率的影响。在酸油体积比为0.12∶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5 min的条件下,磺化物质量收率为64.14%。与10%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用乙醇水溶液在60℃条件下萃取出石油磺酸钠,并测定出萃取液中活性物质量含量为42.1%,可作为采油驱油剂使用。(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宋瑞国[9](2007)在《叁次采油用石油磺酸钠的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磺酸钠是一种廉价、高效的叁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但是易与钙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推广。本文以大庆炼化公司渣油—糠醛抽出油和减叁线馏分油为原料经过酰基化反应、Knoevenagel反应和磺化反应合成了有较强耐钙镁离子性能的改性石油磺酸钠。首先以苯和甲苯为母体合成了3—苯基—2—甲酸乙酯基—2—戊烯酸乙酯和3—对甲苯基—2—甲酸乙酯基—3—十八烯酸乙酯,经过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认合成产物中有羧酯基,由此证明实验构思的可行性和确认实验的条件、步骤。在此基础上以糠醛抽出油和减叁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了改性石油磺酸钠,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确认产物中有羧酯基和磺酸基。采用吊片法测试两种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表面张力,得知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23×10~(-3)g/L,最低表面张力为39.14mN/m;以减叁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09×10~(-3)g/L,最低表面张力值为43.35mN/m。采用旋转滴法测试大庆原油和地层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以0.3%的改性石油磺酸钠、1.2%的Na_2CO_3和1200mg/L的聚丙烯酰胺组成的叁元复合驱油体系可以使大庆原油和地层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达到10~(-3)mN/m数量级。测试了两种改性石油磺酸钠在高钙镁离子溶液中的界面张力。以0.3%的改性石油磺酸钠、1.2%的Na_2CO_3和1200mg/L的聚丙烯酰胺组成的叁元复合驱油体系,可以使含钙镁离子浓度600mg/L的地层模拟水和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这表明合成的改性石油磺酸钠有较强的耐钙镁离子的能力,适合用于高矿化度的矿藏。(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7-06-14)

李莎莎,黄志宇,吕玲[10](2006)在《石油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制备石油磺酸钠的合成方法,考察了酸油比、磺化温度、磺化时间、碱浓度、中和温度等因素,得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同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其有效物含量、界面张力等性能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进展》期刊2006年07期)

石油磺酸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石油磺酸钠作捕收剂研究红柱石和石英的可浮性,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矿石的浮选分离,通过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解释药剂对矿物的捕收性能。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pH条件下红柱石有良好的可浮性,而石英在整个pH范围内可浮性均较差。当pH=3时,Fe3+的存在明显活化了石英,从而导致两种矿物可浮性相似,木质素磺酸钙对石英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实际矿石分离试验结果显示,最终获得Al2O3品位为53.46%的红柱石精矿和SiO2品位为92.74%的普通石英砂精矿。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磺酸钠在红柱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油磺酸钠论文参考文献

[1].王增仔,任子杰,高慧民,朱兴月.石油磺酸钠在江西某石英型萤石矿中的浮选应用[J].非金属矿.2019

[2].朱海玲,邓海波,陈臣.石油磺酸钠对红柱石和石英浮选分离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5

[3].李春秀,张琴,李萍.T702添加剂中石油磺酸钠分析方法的优化[J].合成润滑材料.2012

[4].单超.石油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二元体系用于采油的性能研究[J].河北化工.2011

[5].姜楠,封瑞江,高振伟,李晓鸥,李文深.同步返滴定法测定石油磺酸钠中活性物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

[6].张志军.叁次采油用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7].宋瑞国,都卫娜.一种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与表征[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9

[8].申娜,孙菱翎,刘洁,李晓鸥,李文深.润滑油抽出油制取石油磺酸钠的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8

[9].宋瑞国.叁次采油用石油磺酸钠的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10].李莎莎,黄志宇,吕玲.石油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

论文知识图

防蜡单剂的防蜡率一13石油磺酸钠的质谱图(原料为减...4 石油磺酸钠用量试验结果以减叁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的改性石油石油磺酸钠对石油的乳化曲线

标签:;  ;  ;  ;  ;  ;  ;  

石油磺酸钠论文_王增仔,任子杰,高慧民,朱兴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