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包括壳体和头盖,壳体设有充电组件和用于容纳电子烟的插槽,充电时将电子烟插置于插槽内并将电子烟与充电组件对接进行充电,头盖与壳体间设有直线行程单元,头盖将壳体作为参照点在直线行程单元上做相对运动时至少具有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当头盖位于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时,头盖限位于直线行程单元并只可沿直线行程单元的设置方向往复移动;当头盖位于第一行程位时,头盖将插槽封闭;当头盖位于第二行程位时,头盖脱离直线行程单元的限位并与壳体构成转动配合,且随着头盖的转动可使插槽完全露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使用户取放烟弹时不会受到头盖的阻碍,更具人性化。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包括壳体(1)和头盖(2),所述的壳体(1)设有充电组件和用于容纳电子烟的插槽(10),充电时将电子烟插置于插槽(10)内并将电子烟与充电组件对接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盖(2)与壳体(1)间设有直线行程单元,所述的头盖(2)将壳体(1)作为参照点在直线行程单元上做相对运动时至少具有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当所述的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时,头盖(2)限位于直线行程单元并只可沿直线行程单元的设置方向往复移动;当所述的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时,头盖(2)将插槽(10)封闭;当所述的头盖(2)位于第二行程位时,头盖(2)脱离直线行程单元的限位并与壳体(1)构成转动配合,且随着头盖(2)的转动可使插槽(10)完全露出。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包括壳体(1)和头盖(2),所述的壳体(1)设有充电组件和用于容纳电子烟的插槽(10),充电时将电子烟插置于插槽(10)内并将电子烟与充电组件对接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盖(2)与壳体(1)间设有直线行程单元,所述的头盖(2)将壳体(1)作为参照点在直线行程单元上做相对运动时至少具有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当所述的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时,头盖(2)限位于直线行程单元并只可沿直线行程单元的设置方向往复移动;当所述的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时,头盖(2)将插槽(10)封闭;当所述的头盖(2)位于第二行程位时,头盖(2)脱离直线行程单元的限位并与壳体(1)构成转动配合,且随着头盖(2)的转动可使插槽(10)完全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行程单元包括行程槽(31)和行程块(32),所述的行程槽(31)设于头盖(2)的内壁,所述的行程块(32)设于壳体(1)的外壁且始终嵌入至行程槽(31)并与之构成滑移配合,所述的行程槽(31)包括相连的直线段(311)与圆形段(312),当所述的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时,行程块(32)位于供行程块(32)往复移动的直线段(311)处;当所述的头盖(2)位于第二行程位时,行程块(32)位于供行程块(32)转动的圆形段(312)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段(311)与圆形段(312)的连接处通过圆形导角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程块(32)由中部的矩形部(321)及位于矩形部(321)长度方向两端的圆形部(322)构成,所述的圆形部(322)的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所述的矩形部(321)的宽度与行程槽(31)直线段(311)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的圆形部(322)外周与行程槽(31)圆形段(312)接触的部分和行程槽(31)圆形段(312)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盖(2)呈倒“U”型,该头盖(2)内壁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的行程槽(31),所述的行程块(3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壳体(1)两侧与行程槽(31)相对应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盖(2)设有第一磁性件(51),所述的壳体(1)设有与第一磁性件(51)相吸合的第二磁性件(52),所述的第一磁性件(51)与第二磁性件(52)相吸合时头盖(2)锁定于第一行程位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盖(2)外壁的两侧均设有便于施力的施力凹槽(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电子烟是一种瞬间消耗电流极大的电子产品,由于受电子烟所用电池容量的限制,使用者必须要对所述电池充电后才能继续使用。
目前电子烟一般适配有电子烟充电盒,电子烟包括有电池组件,电子烟充电盒包括有用于给电池组件充电的充电组件,电子烟设置有与其内电池组件电连接的导电电极,电子烟充电盒设置有充电插槽,该充电插槽内设置有与充电组件电连接的充电电极,充电时将电子烟插置于充电插槽内并将导电电极与充电电极对接即可进行充电。
现有电子烟的头盖与壳体之间均是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受铰接结构的影响,头盖与壳体铰接的部分翻转至一定角度后受到壳体的阻碍,进而导致头盖的翻转角度受限,因受到头盖干扰用户取放烟弹的空间较小,为用户的正常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使用户取放烟弹时不会受到头盖的阻碍,更具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包括壳体和头盖,所述的壳体设有充电组件和用于容纳电子烟的插槽,充电时将电子烟插置于插槽内并将电子烟与充电组件对接进行充电,所述的头盖与壳体间设有直线行程单元,所述的头盖将壳体作为参照点在直线行程单元上做相对运动时至少具有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当所述的头盖位于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时,头盖限位于直线行程单元并只可沿直线行程单元的设置方向往复移动;当所述的头盖位于第一行程位时,头盖将插槽封闭;当所述的头盖位于第二行程位时,头盖脱离直线行程单元的限位并与壳体构成转动配合,且随着头盖的转动可使插槽完全露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头盖与壳体之间通过直线行程单元可做相对运动,即头盖可相对壳体进行往复移动,头盖可移动至第一行程位、第二行程位或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通过头盖的移动,可改变头盖与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当头盖移动至第一行程位时,头盖会盖设壳体并将插槽封闭,使插槽内的电子烟受到头盖的保护不会被外界的灰尘侵害;当头盖移动于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作为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的过渡,使头盖能移动适当的距离保证之后头盖的转动不会干扰插槽;当头盖移动至第二行程位时,可转动头盖使插槽完全露出,此时头盖可大角度的翻转来远离插槽,用户在取放电子烟时不会受到头盖的阻碍,具有大空间的取放烟弹的操作空间,更加方便且更人性化。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直线行程单元包括行程槽和行程块,所述的行程槽设于头盖的内壁,所述的行程块设于壳体的外壁且始终嵌入至行程槽并与之构成滑移配合,所述的行程槽包括相连的直线段与圆形段,当所述的头盖位于第一行程位时,行程块位于供行程块往复移动的直线段处;当所述的头盖位于第二行程位时,行程块位于供行程块转动的圆形段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程槽设于头盖的内壁,行程块设于壳体的外壁,通过行程槽和行程块的配合,使头盖与壳体之间可相对滑移,行程槽包括直线段与圆形段,当行程块位于直线段时可沿直线段的方向往复移动,当行程块位于圆形段时可沿圆形段内周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行程槽和行程块,即可达到头盖与壳体之间的相对滑移配合,结构简单且具有实际性的可操作,用户将壳体握住,通过推拉头盖即可完成操作,操作简单易上手,非常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直线段与圆形段的连接处通过圆形导角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行程块从圆形段返回直线段时发生阻塞现象,使行程块的移动更加顺畅,优化操作手感。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行程块由中部的矩形部及位于矩形部长度方向两端的圆形部构成,所述的圆形部的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所述的矩形部的宽度与行程槽直线段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的圆形部外周与行程槽圆形段接触的部分和行程槽圆形段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部的宽度与行程槽直线段的宽度相适配,保证了行程块在行程槽上直线段上移动时不会出现晃动,使得行程块与行程槽的配合更加稳定;圆形部外周与行程槽圆形段接触的部分和行程槽圆形段形状相适配,可保证圆形部外周始终有一部分与行程槽圆形段相抵,使得行程块的转动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左右偏移的情况。另外,圆形块也有利用行程块从圆形段返回直线段,通过圆形段的圆弧作为引导,使得行程块的返回更加顺滑。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头盖呈倒“U”型,该头盖内壁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的行程槽,所述的行程块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壳体两侧与行程槽相对应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头盖两侧的行程槽与壳体两侧的行程块的配合,使得头盖与壳体间的滑移配合更加稳定,两端配合使头盖与壳体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偏移,稳定性更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头盖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的壳体设有与第一磁性件相吸合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的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吸合时头盖锁定于第一行程位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头盖和壳体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吸件固定,简化了头盖的固定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无需复杂的机械机构,避免了后期机械结构疲劳所产生的隐患,同时固定方便,只需将头盖滑移至第一行程位处,利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吸件的吸合作用力便能将头盖锁定于第一行程位处,进而使头盖能封闭插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头盖外壁的两侧均设有便于施力的施力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用户的施力,用户将手部放置于施力凹槽便可推动头盖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头盖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插槽;2、头盖;31、行程槽;311、直线段;312、圆形段;32、行程块;321、矩形部;322、圆形部;4、施力凹槽;51、第一磁性件;52、第二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翻盖结构的电子烟充电盒,包括壳体1和头盖2,壳体1设有充电组件和用于容纳电子烟的插槽10,充电时将电子烟插置于插槽10内并将电子烟与充电组件对接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组件为电池,电子烟充电时与电池引出的电极对接即可充电,为电子烟充电的常规设计,本实施例不再加以赘述。
其中,头盖2与壳体1间设有直线行程单元,头盖2将壳体1作为参照点在直线行程单元上做相对运动时具有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当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时,头盖2限位于直线行程单元并只可沿直线行程单元的设置方向往复移动;当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时,头盖2将插槽10封闭;当头盖2位于第二行程位时,头盖2脱离直线行程单元的限位并与壳体1构成转动配合,且随着头盖2的转动可使插槽10完全露出。
具体的,直线行程单元包括行程槽31和行程块32,行程槽31设于头盖2的内壁,行程块32设于壳体1的外壁且始终嵌入至行程槽31并与之构成滑移配合。头盖2呈倒“U”型,该头盖2内壁的两侧均设有行程槽31,行程块3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壳体1两侧与行程槽31相对应的位置。
行程槽31包括相连的直线段311与圆形段312,当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时,行程块32位于供行程块32往复移动的直线段311处;当头盖2位于第二行程位时,行程块32位于供行程块32转动的圆形段312处。工作过程为:手部对头盖2施力,可驱动头盖2朝向壳体1或远离壳体1方向移动,进而头盖2上的行程槽31与壳体1上的行程块32的位置会发生相对变化,当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时,行程块32会位于直线段311内,同时头盖2会将插槽10封闭;当头盖2位于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时,行程块32会位于直线段311内并只可沿直线段311的方向移动;当头盖2位于第二行程位,行程块32会位于圆形段312并可于圆形段312内转动,进而头盖2便可通过转动将插槽10开放。
进一步的,直线段311与圆形段312的连接处通过圆形导角过渡。
其中,行程块32由中部的矩形部321及位于矩形部321长度方向两端的圆形部322构成,圆形部322的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矩形部321的宽度与行程槽31直线段311的宽度相适配,圆形部322外周与行程槽31圆形段312接触的部分和行程槽31圆形段312形状相适配,由此使行程块32与行程槽31的配合更加稳定,不会轻易产生晃动。
另外,头盖2设有第一磁性件51,壳体1设有与第一磁性件51相吸合的第二磁性件52,第一磁性件51与第二磁性件52相吸合时头盖2锁定于第一行程位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51和第二磁性件52分别为磁性相反的磁铁。
另外,头盖2外壁的两侧均设有便于施力的施力凹槽4。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8813.4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329737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H02J 7/00
专利分类号:H02J7/00;A24F47/00
范畴分类:37C;38G;
申请人:温州点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温州点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柠檬路6号
发明人:郭渊南
第一发明人:郭渊南
当前权利人:温州点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加利
代理机构:33258
代理机构编号: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