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列宁在建设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提出了维护中央权威和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思想。列宁认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取得革命运动的胜利和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对于如何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列宁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索。他强调,通过严格党的纪律坚决反对派别活动来加强党中央权威。列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加强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列宁;中央权威;集中统一;纪律;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党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1]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杰出领导者,也曾对维护中央权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学习列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对于新时代加强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一)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在俄国革命初期,由于俄国社会民主党内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严重,使革命运动“缺乏享有足够威信的和强有力的领导中心”,[2](p2)因此当时的工人运动呈现出自发性和分散性。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集中统一的和拥有崇高权威的党中央来领导,这主要体现于党中央在合理调配革命力量和增强革命行动的一致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会导致革命队伍的各个部分之间缺乏联系,在工作中缺乏统一安排和计划。没有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革命行动的组织性和一致性也难以得到保证。只有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并且不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对革命运动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无产阶级在斗争中取得胜利。
这个世界上或许很少有一样物质像水那样,与人类的关系如此紧密,但迄今人们对它的本质的了解仍极其有限;自然科学的门类已经发展到数以千计,与水有关的应用研究分支也难记其数,但以水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水科学却迟迟未能确立。尽管如此,在世界、在中国一直有一批牵挂“水”并倾力推动水科学研究的学者。在这些钟情水研究的学者中,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胡钧研究员应是最执着的一位。得悉他刚从北京参加完杨国桢院士主持的中国水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回到上海,本刊“大家·科技前沿”栏目专访了胡钧,请他介绍水科学研究的近况及其价值。
1.革命力量的调配需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革命力量的合理分工与配置是革命运动胜利的关键之一,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善于领导参加运动的各阶层人员。列宁指出,为了实现革命的目标和任务,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唤醒工人群众中沉睡着的革命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把这种觉醒起来的力量引上正路,领导和指导这种力量”。[3](p74)随着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的宣传鼓动工作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党的革命队伍中来,革命力量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列宁也意识到一些问题,即“我们的运动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基本缺点之一,就是我们还不善于运用所有这些力量,还不善于给所有的人以适当的工作”。[4](p83)正如列宁在《就我们的组织任务给一位同志的信》中所强调:“运动直接的实际领导者,只能是专门的中央组织(姑且称之为中央委员会吧),它亲自同所有的委员会保持联系,它包括了全体俄国社会民主党人中所有优秀的革命力量,并处理一切全党性事务,如分发书刊,印发传单,调配力量,指定某些人或某些组织管理专门机构,准备全俄游行示威和起义,等等。”[3](p2)这是因为“不论地方组织多么完善,它们也不能胜任这项任务”,[3](p75)唯有党的中央机关能够恰当地、及时地在俄国各地配置革命力量。
2.增强工人和群众参加革命运动的组织性和革命行动的一致性,需要发挥党中央权威和坚持集中统一领导。
在革命运动中,只有工人和群众保持高度的组织性,以统一的行动反对资产阶级,才能充分展示无产阶级的力量,从而实现工人运动的目标。正如列宁所强调,推翻专制主义的斗争能否成功,“要取决于俄国无产阶级,取决于它的组织性和它的革命冲击力量”。[5](p114)他认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组织性就是行动一致,就是实际活动一致。”[6](p121)然而,在革命初期,工人运动呈现出自发性、无组织性的特点。俄国的工人和群众主要采取自发的斗争形式,例如游击行动。在列宁看来,游击行动缺乏组织性,缺乏秩序,缺乏党性。正是因为自发性的战斗形式缺乏党组织的统一指挥,从而极大降低了取得胜利的可能性。随着工人阶级激昂的革命情绪不断增长,“直接斗争的重压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必须有组织地统一行动”。[5](p12)那么如何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实现全党的行动一致呢?列宁指出:“没有组织就不可能有千百万人的行动,就不可能取得任何胜利。”[7](p449)这里的“组织”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列宁号召建立一个革命的、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并且希望“这个组织不仅在名义上而且在实际上能够统一一切力量,领导运动”。[8](p6)实际上,也正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俄国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和国内战争的胜利。党中央的权威在战争的非常时期能够起到凝聚人心、增强统一行动合力的作用,使党能够激发出最大的战斗力,克服不利局面,转危为安。只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革命队伍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使革命行动具有组织性,具有政治自觉性,具有取得胜利所必需的集中性。列宁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总结革命战争经验时指出:“因为党纪律严明,还因为党的威信统一了各机关、各部门,使几十、几百、几千以至几百万人都遵照中央提出的口号一致行动。”[9](p276)
(二)党中央的政治权力和威信是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推进的有力保证。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在俄国成为执政党,这意味着俄共肩负着领导国家的重任。列宁指出:“在我国,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10](p370)也就是说,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发展必须在俄共(布)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依靠党中央的政治权力和威信保证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而使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建成社会主义就是“建成集中的经济,由中央统一领导的经济”。
关于灾后居民的补救方式意愿方面,58%都是通过亲友、邻居寻找灾后补助,或者是自己承担灾害损失,并不主动向政府或其他民间机构寻求帮助;56%表示会向相关政府部门请求修建或改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内涝问题;但请求政府灾后补助和向政府反映灾情的居民仅占18%和16%;很少有居民考虑到向保险部门求助这一补救措施。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居民在受到内涝灾害后,寻求帮助的途径和对象主要是靠自己,对政府和社会救助机构依赖程度较低。
2.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求全党“无条件服从统一意志”。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让三地间的人员往来、产业链互通与消费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由此带动的酒类与餐饮消费正在具有更多的共性。消费者的品牌与市场共识正在形成,生产企业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在加强,这些都对未来酒类共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何才能更好地响应国家的号召,搭上京津冀一体化的快车?成为了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酒企关注的热点。
需要指出的是,鉴于党内派别无视和反对中央决议、否定党的领导,严重削弱了党中央权威。列宁提出,必须取缔一切派别活动以求得最高程度的统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为了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列宁主张对党内的派别活动采取严厉的组织措施。此外,还强调,对于拒绝服从代表大会决定、无视党中央决议的行为,要从严对其进行纪律处分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列宁认为,正像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离不开统一的意志一样,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有最严格的统一意志。列宁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论证了千百人服从领导者所体现的统一意志的必要性。他特别强调,在民主的基础上,“几万和几十万人的意志可以由一个人体现出来”,[9](p344)即要把发扬民主精神同“劳动时无条件服从苏维埃领导者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12](p183)这里,列宁所强调的领导者一个人的意志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是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共同决议和锤炼的共同意志。因此,列宁在领导俄共(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一直强调的“服从统一意志”就是要求全党服从党中央的决议,坚决维护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威信。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维护俄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权的威信和政治权力的体现。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党执政后要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列宁强调,要同过去诀别,着手进行真正的经济建设,改造党的全部工作,使党能够领导苏维埃的经济建设,取得实际的成就。然而,在苏俄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党内部分同志离开了集中制,陷入了地方主义的泥坑,一些地方机关拒绝服从中央的指令。列宁也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对党中央不信任的现象,他坦率地指出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这种不信任必须克服,不然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因为建成社会主义就是建成集中的经济,由中央统一领导的经济。”[11](p414)这是因为“经济破坏状态还没有减轻,而要完全消除破坏状态,只有实行集中制,放弃纯地方主义的利益”。[11](p419)列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性要求中央和地方统一起来,齐心协力地恢复和发展经济。换言之,社会主义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地方机关和全体共产党员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的决定、认真执行党中央的政策。列宁希望那些调到地方工作的中央机关工作者,能够把“即将制定的有关法令带到地方上去,在当地坚决贯彻落实,认真执行中央的决定”。[11](p415)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有意识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并且取得丰硕的成果,必须有统一的、严格规定的政策,必须从上到下执行命令。
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严格党的纪律和坚决反对派别活动
(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实现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依靠严明的纪律。
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重要保障,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列宁在建设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严格党的纪律对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性,并以严格的纪律处分来保证俄共(布)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6)林业部门数据。林业调查成果、公益林、森林覆盖、平原绿化、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湿地、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等相关资料,用于采集国有林场范围及名称、等级、类型、面积等属性的赋值。林业专题数据可作为地表覆盖类型中林地各级类别采集的依据,以及林业相关城镇功能单元属性信息采集的数据源。
当幼儿教师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对幼儿游戏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选择介入的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像笔者观察到的这一幼儿一样,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是技艺性帮助,有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但没有给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而是自己全全代办把幼儿本该自己游戏的环节都进行了,所以幼儿后面无所事事,无精打采,可能教师的这一举动也破坏了幼儿对这一游戏的规划,本该幼儿自己进行的游戏环节教师替代了,从而造成最后幼儿的行为反应。本身在这一情景中教师完全可以以情感性的鼓励方式介入,面带微笑的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给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来自我解决问题,让幼儿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
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时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迫切需要党中央的权威来统一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志,同时也需要严格的纪律来保障俄共中央权威的有效发挥。列宁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任何大机器工业——即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泉源和基础——都要求无条件的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9](p308)并且强调“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有党的纪律,有极严格的集中”。这里,列宁以社会化大生产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指挥为依据,强调了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以及“无条件服从统一意志”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列宁也清醒地认识到党的纪律对于实现全党认真执行中央要求、服从中央的统一意志起着关键作用。铁的纪律不仅是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他认为,在苏俄恢复国民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期,必须以严格的纪律来实现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中央在方针政策上的权威性。列宁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在转到经济建设上已经采取了明确的立场,即“现在的任务是要把无产阶级所能集中的一切力量,把无产阶级的绝对统一的力量都投到经济建设这一和平任务上去,都投到恢复被破坏了的生产这一任务上去。这里需要有铁一般的纪律。……中央全部工作都是服从这个政策、根据这种精神的”。[9](p286)
传说伯乐是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在人间,人们也称善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是春秋时期的孙阳。
第二,严格执行纪律处分来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服从党中央的决定和决议,维护中央权威。列宁在《关于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党团成员破坏党的纪律一事的决定》中指出:“党员在非党的代表大会上通过同党中央决议相抵触的决议这一不正常现象。从党的纪律来看,这种现象是绝对错误的和不能允许的。”[9](p265)列宁提出,要采取严格的纪律处分来惩治削弱中央权威的行为,对党内执行中央决议中出现偏差、变形的问题进行监督、引导和纠正,从而维护中央权威。
一方面,列宁要求严肃处理党内个别中央委员公然非议中央、反对中央决定的违纪行为。列宁认为,“非议俄共中央的政策是违反纪律的行为。”[14](p159)十月革命前夕,党中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号召工人和士兵全面准备十月武装起义的决议。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报纸上非议和抨击中央已经通过但还未公布的决定,并且向下级机关煽动反对中央的决定。列宁气愤地批评道:“这是彻头彻尾的工贼行为。既然是涉及立即秘密准备罢工的问题,那么做出决定之后,就不容许再有任何异议。”[15](p417)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做出决定之前,并没有提出书面意见,在做出决定以后,却又反对中央的决定。他们不同意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泄露了中央关于决定起义的秘密。不仅如此,加米涅夫在俄共(布)中央做出关于反对参加斯德哥尔摩代表会议的决定之后,公然宣称必须参加这个会议,还说应重新审查布尔什维克关于这个问题的决定。对此,列宁严厉地指责:“加米涅夫不仅没有权利发言,而且他还公然违反党的决定,公然发言反对党,破坏党的意志,因为他只字不提他必须遵守的中央的决定。”[15](p66)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作为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其行为都是无视党的政治纪律、藐视党中央权威的,必须采取严厉地措施来惩治。列宁在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的信》中要求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同志“立即书面保证服从中央的决议,并在你们的一切言行中贯彻它的政策,或者在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以前退出党的一切公开活动,辞去工人运动中的一切重要职务。如果拒不做出上述两种保证之一,中央将不得不提出立即开除你们出党的问题。”[16](p70)在此之前,中央委员会已经向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提出过严正的警告,要求他们完全服从中央的决定和路线,然而并没有成效。因此,列宁认为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纪律处分来惩治削弱中央权威的行为,如开除党籍等,以此作为全党的警示。
第一,纪律严明是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保障。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党内实行像军事纪律那样的铁的纪律”。[13](p205)意思是说,实现全党无条件服从统一意志并遵照中央提出的口号一致行动,离不开党内“铁的纪律”的约束。俄国革命斗争时期,在严峻的军事斗争和政治形势下,如果缺乏严格的纪律作为约束,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可能因为缺乏统一的行动而遭受失败。因此,需要依靠党的纪律来保证全党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在革命政策和策略上的权威。列宁在总结布尔什维克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时,特别指出党的纪律所具有的独特意义。他说:“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13](p4)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全党以党中央为核心的集中统一,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权威和严格的纪律,布尔什维克党要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列宁十分强调,党中央做出斗争的决定以后,“我们全体党员就要万众一心地行动起来”。[6](p124)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纪律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行动一致”。列宁在《批评自由和行动一致》中明确提出,党的政治行动必须一致。不论在广大群众性的集会上,不论在党的会议上或者在党的报刊上,发出任何破坏已经确定的行动一致的‘口号’都是不能容许的。对于如何号召全党在革命运动中听从中央的统一指挥、服从中央统一领导,列宁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分析取得国内战争决定性胜利原因时强调了:“因为党纪律严明,还因为党的威信统一了各机关、各部门,使几十、几百、几千以至几百万人都遵照中央提出的口号一致行动。”[9](p276)由此可以看出,列宁肯定了党的纪律在战争的非常时期能够起到增强统一行动合力、维护中央权威的作用。
其三,党内派别活动企图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列宁认为,俄共(布)执政后,以施略普尼柯夫为首的“工人反对派”和托洛茨基在党内挑起的工会问题的争论,都是旨在反对俄共(布)领导国家政权,这就削弱了党中央的领导权威。当时,在全俄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党中央做出了废除工会内部军事化的工作方法的决定。但这一决定遭到托洛茨基的坚决反对,他企图通过“工会国家化”“工会军事化”来瓦解党组织。随后,“工人反对派”主张,国民经济的管理应当由联合在各种产业工会中的生产者的全俄代表大会来组织,应当由他们选出中央机关来管理共和国的整个国民经济。这里,“工人反对派”抹杀了党存在的必要性,否定了党的领导。对此,列宁反驳道,要管理,就需要有一支经过锻炼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大军,这样的大军是有的,这就是党。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具有卓越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能够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列宁看来,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俄共(布)的领导,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中央权威。但是,党内派别组织极力反对和削弱党的领导,不仅损害了党中央的权威,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他要求:“我们共和国的任何一个国家机关没有中央的指示,都不得决定任何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组织问题。”[13](p27)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十大上说:“我们的党是一个执政党,党的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决定,对于整个共和国都是必须遵守的”。[17](p55)列宁的这些论述体现了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必须遵守党的指示和决定。维护中央权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坚决反对派别活动。
列宁认为,党内派别活动严重削弱了党中央的权威和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反对党内派别活动。俄国社会民主党二大以后,以孟什维克为代表的少数派拒绝服从“二大”通过的党中央决议,继续进行分裂党的活动。1904年列宁在《致米·康·弗拉基米罗夫》的信中指出:“少数派的策略严重地削弱了党。它竭力破坏中央委员会的威信,还在代表大会上就开始了对中央委员会中伤攻讦,又是写文章,又是发表讲话,干得十分起劲;它对中央机关报的威信破坏得更厉害。”[19](p442)在列宁看来,派别组织不断削弱中央机关的影响,是藐视党中央权威的表现。
根据试验数据: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垦鉴稻6号穗头各部分之间连接力的回归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可以得出[12]:
其一,党内派别活动通过破坏党的中央机关来削弱党中央的权威。列宁明确提出,全党在思想上和实践上的领导工作要集中到中央机关,因为“只有全党的中央机关才能成为党的路线的有威信的、有力量的代表者”。[20](p436)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央机关是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它们代表着党的最高权威。抵制和破坏党的中央机关,也就是对党中央权威的轻视。然而,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刚闭幕,孟什维克就“抵制代表大会所建立的中央机关,背着党在党内秘密地成立了单独的组织”。[5](p301)列宁尖锐地批评党内机会主义分子力图削弱中央机关的影响来加强反对派所主张的“自治制”,“担任中央委员的孟什维克企图直接破坏党中央委员会,使这个机构不起作用”。[20](p43)它们把党的中央机关报变成制造谣言和纠纷的机关,对选出的中央机关,肆意进行攻击和谩骂,把党总委员会降为小团体的报复工具。反对派这些带有小组习气的活动,妨碍了党的正常工作,他们削弱党的中央机关的影响,加强党内最不坚定分子的自治。其目的就是反对党的意志、破坏党的正常工作和分裂党组织。对此,列宁指出:“拒绝服从中央机关的领导,就等于拒绝留在党内,就等于破坏党。”[21](p363)在列宁看来,中央机关是党的领导中心,拒绝服从中央机关的领导,也就是对党中央权威的藐视。党的中央机关是对全党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必须使其成为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党员普遍信任的权威性机构。
其二,党内派别组织无视中央的存在、反对中央决议。俄国第一次革命结束后,俄共党内出现了取消派、召回派等反对派组织。这些派别组织是孟什维克主义在党内新的表现,同样企图分裂社会民主党组织。当时,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核心成员的托洛茨基一再声明自己站在“派别之外”,但是他们公开发表的言论背后隐藏着欺骗党、分裂党的迹象。托洛茨基及其拥护的“取消派”无视中央的存在、执行反党的政策和破坏党的合法性。对此,列宁在《论党内状况》中抨击道:“托洛茨基的决议号召地方组织撇开中央来筹备反对中央的‘全党代表会议’,这个决议所表明的也正是呼声派所要达到的目的:破坏取消派所仇视的中央机关,同时破坏作为组织的党。”[22](p48)呼声派还直接违反全会的决定,他们不顾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继续出版《呼声报》并进行鼓动。列宁说:“派别性《呼声报》无视中央委员会的一致决定,仍然没有停刊。”[20](p231)当时,马尔托夫还在该报上发表文章,就全会的各项决定进行争论。该文章还直接反对关于中央机关报的构成的决定,然而他自己却对此否认。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马尔托夫的言论是“直接反对全会的各项决定的,不仅如此,它是对于这些决定的直接嘲弄”。[20](p204)鉴于此,列宁在《反党的取消派〈呼声报〉》一文中强调:“中央委员会关于代表会议的信是对全会决议的正式解释,是全党必须接受的。”[20](p205)这里,取消派等派别组织拒绝服从党中央的决定,甚至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这些行为都是不尊重党中央权威的表现。为了加强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1910年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了中央全会,这次会议曾经试图挽救从社会民主党分裂出去的取消派和召回派。然而,“取消派和召回派无视中央全会的决议,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加强了他们的破坏活动。”[23](p399)
另一方面,列宁要求严肃处理地方一些党组织出现的过于强调局部利益而破坏中央“令行禁止”权威的现象。地方违背中央的统一计划和政策,不仅无视党中央的权威,也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纪律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定,违纪者要受到严格的纪律处分。针对地方机关中出现的没有认真执行中央要求的情况,列宁强调:“对只顾地方利益而违反中央命令、损害中央利益的工作人员是怎样处分的?开出受处分者的名单。这种违反纪律现象有没有减少?处分办法是否加重了?”[17](p271)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列宁发现个别省份的省执行委员会,有时是省委所发布的决定根本违背中央部门的命令,改变中央部门制定的国家供应计划。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党中央的政策和规定被一些地方党组织和部门用种种办法“变通”执行,中央的权威逐渐削弱。鉴于此,列宁要求各地方党组织和部门:“必须执行中央机关包括粮食部门的命令,决不容许各地未经中央部门同意就发布根本改变中央部门命令的决定。上述规定,必须始终不渝地严加遵守。今后,凡破坏供应计划的失职人员,定将严惩不贷。”[18](p514)列宁认为,必须严肃处理违纪行为,唯有如此,才能克服纪律松弛、不守规矩的现象,才能有效维护党中央权威。
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党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只有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有秩序地进行。否则,就难以统一全党意志,难以保证中央政策的有效执行。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深刻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必须服从“统一意志”。这里的“统一意志”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在经济建设中,需要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紧密的团结和高度的意志统一,齐心协力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这是由于苏俄持续多年的战争,“经济破坏和灾害都非常严重,必须做出空前的努力,人力的使用决不容有一点点浪费。这就要有高度的意志统一”。[9](p242)当时,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困难,需要党中央的权威来统一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行动,从而顺利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所以说,“现在的任务是要把无产阶级所能集中的一切力量,把无产阶级的绝对统一的力量都投到经济建设这一和平任务上去。”[9](p287)那么如何来实现和保证这样的意志统一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服从“统一意志”的第二层含义:其二,服从领导者所体现的统一意志,即维护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权威。因为“只有使千百人的意志服从于一个人的意志”,[12](p180)才能保证有最严格的统一意志。
三、列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思想的现实启示
列宁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他通过严格党的纪律、坚决反对派别活动来维护俄共(布)中央的权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和研究列宁这一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第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迫切需要。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既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也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的重要经验。列宁在领导俄共(布)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强调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他看来,党中央权威在战争的非常时期能够起到增强统一行动合力的作用。在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列宁强调需要党中央的权威来统一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志。尽管当前中国的国情与苏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变化,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伟大事业、建设党的伟大工程仍然可以从列宁时期俄共(布)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汲取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上,党中央为全党规划了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路线图,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所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实现“四个伟大”工程的复杂性、艰巨性,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集中统一的纪律严明的党的坚强领导,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确保党和人民事业繁荣发展的强有力的中央权威。但是必须看到,一段时期以来,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出现了无视党中央权威、破坏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现象。例如,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或部门保护主义,歪曲中央精神和指示换取局部利益,破坏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对这些现象,如果听之任之,就会对党和国家事业造成严重损害,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就难以完成。维护和发挥党中央权威,一方面,能够保证党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全党和全社会的有效贯彻执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另一方面,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能够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通过党中央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来实现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形成党领导的合力。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指出:“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1]只有充分维护和发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更好地凝聚全党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形成党的强大领导力,从而更加顺利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第二,思想上高度认同和行动上保持一致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24](p385)列宁在继承马克思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进一步指出需要有一个权威的党中央来保证全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统一。同时还强调,坚持俄共中央对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于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服从统一意志”并且“有组织地统一行动”。列宁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思想主张,即使是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分党员干部表面上承诺坚决拥护和服从党中央,事实上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我们党内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对中央的政策乱评乱议,甚至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这表明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没有真正认同党中央的决策,在行动上没有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定。维护党中央权威作为明确的政治要求,需要体现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那么,如何实现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真正认同党中央的政策和策略?我们党历来在制定方针政策的过程中,都非常鼓励党员和领导干部通过民主的方式向党中央建言献策,但是也提出明确要求,即中央的决议最终通过后,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坚决服从。中央政策是全党集体意志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思想上认同中央政策是服从党中央统一领导的基础。同时,全党服从中央不是空洞口号,必须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正如习近平所强调:“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全面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必须是具体的,不能光口头讲讲,要落实在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上。”[25](p20)也就是说,全体党员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体现在思想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地位、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将这一政治准则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维护中央权威,要体现在对党中央的高度认同上,体现在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时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上。
分时度假不同于共时度假,要求更长时间的度假体验,时间成本较高。基于其“分时”的属性,分时度假一般以时间段为单位,这就要求消费者在享有不定期的至少三天以上的时间的基础上才有进行分时度假的可能性。而纵观我国现有的115天的节假日,其中80%的假期集中在周末双休,不具备分时度假的条件,剩余的23天休假时间中,除春节和国庆节放假7天以外,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休假均不超过三天,集中的假期制度就导致了分时度假对国人来说成为“奢侈品”。
第三,严明的纪律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保证。
列宁在建设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十分强调严明的纪律对于加强和巩固俄共(布)的中央权威的重要性。列宁认为,维护党中央权威,不仅需要用铁的纪律来保证全党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同时也需要严格执行纪律处分来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服从党中央的决定和决议,维护中央权威。新时期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同样要依靠严明的纪律。然而,当前党内存在无视党中央权威,无视党的纪律的现象。有的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乱评乱议,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有的搞小团伙、拉帮结派;有的党员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摇摆,阳奉阴违;有的党组织觉得纪律是“软”的、“虚”的,对违反纪律的错误言行不在意、不报告、不查处。对此,习近平强调:“我们当前主要的挑战还是党的领导弱化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不改变这种局面,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甚至会断送我们党和人民的美好未来。”[25](p9)意思是说,没有严明的纪律,没有党集中统一的领导,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被削弱。因此,习近平进一步要求:“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25](p1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26](p16)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既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具体要求,同时也离不开严格的纪律这一重要的保障。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也就是要用纪律来约束全体党员、干部。对于党内拒绝执行党中央决定、无视中央权威等行为必须给予严厉的纪律处分。正如邓小平所强调:“只有全党严格服从中央,党才能够领导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而战斗。任何人如果严重破坏这一条,各级党组织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就必须对他严格执行纪律处分。”[27](p271)严明的纪律保证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能够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能够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权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列宁.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列宁.列宁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列宁.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列宁.列宁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5]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6]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7]列宁.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8]列宁.列宁全集:第5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9]列宁.列宁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0]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1]列宁.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3]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5]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6]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9)03-0005-08
作者简介:童颖(1991—),女,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列宁党内政治生活理论与实践研究”(17AKS002)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张 豫
标签:党中央论文; 列宁论文; 中央论文; 权威论文; 纪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论文;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列宁党内政治生活理论与实践研究" (17AKS002)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