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胃溃疡论文_潘俊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激性胃溃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胃溃疡,奥美,肾上腺,大黄,西米替丁,颗粒,艾灸。

应激性胃溃疡论文文献综述

潘俊平[1](2019)在《L-谷氨酰胺哌仑酸钠颗粒对应激性胃溃疡保护和治疗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L-谷氨酰胺哌仑酸钠颗粒对应激性胃溃疡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健康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L-谷氨酰胺哌仑酸钠颗粒组、胃苏颗粒组,每组10只。分别喂食水、L-谷氨酰胺哌仑酸钠颗粒和胃苏颗粒,7 d后比较各组实验鼠胃溃疡长度及溃疡指数(UI)。结果 L-谷氨酰胺哌仑酸钠颗粒组相较其它2组实验鼠胃内仅见少量溃疡面和出血点,且U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1)。结论 L-谷氨酰胺哌仑酸钠颗粒具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邹锋,黄荣增[2](2019)在《采用电针、手针、“绝缘”手针刺激足叁里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采用电针、手针、绝缘手针3种施针方式刺激足叁里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以及电针、手针、绝缘手针治疗组,每组12只,以束缚-水浸方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胃黏膜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同时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结果 3种针刺方法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电针改善作用最为明显,绝缘手针的作用最小。结论电针、手针及绝缘手针刺激足叁里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的影响具有差异,且以电针刺激影响最为明显,提示施针时不同强度的电刺激对穴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朱宏亮,姜剑伟,张建军[3](2019)在《盐酸度洛西汀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保护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究盐酸度洛西汀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水浸拘束(water immersion-restraint stress,WIRS)模型组、盐酸度洛西汀(15 mg·kg-1,ip)给药组,禁食不禁水48 h后16~18℃水浸拘束6 h建立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以溃疡点数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盐酸度洛西汀对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生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Caspase 3,Caspase 6和Caspase 8的活性; 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组织Bax/Bcl-2,Bad,GRP-78,Hsp 27和Hsp 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形态学结果表明,水浸拘束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与模型组相比,盐酸度洛西汀(15 mg·kg-1,ip)组大鼠胃黏膜溃疡点数减少了65. 6%(P <0. 001)。Western蛋白印迹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水浸拘束大鼠胃黏膜组织中Bax/Bcl-2,Bad以及Hsp 27蛋白表达量分别升高了169%,41%和562%(P <0. 05),GRP-78与Hsp 70蛋白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盐酸度洛西汀(15 mg·kg-1,ip)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Bax/Bcl-2,Bad以及Hsp 27蛋白表达量分别降低了77%,35%和86%(P <0. 05)。对照组、模型组与给药组之间大鼠胃黏膜组织Caspase 3,Caspase 6和Caspase 8的活性均未发生显着性变化。结论:盐酸度洛西汀对水浸拘束致大鼠急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胃黏膜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x和Bad的表达;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应激刺激的敏感性,从而抑制了Hsp 27过表达,使机体处于相对稳态,而与Hsp 70和GRP 78蛋白的表达以及Caspase酶活性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姜阳[4](2019)在《不同配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氧化—抗氧化重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使用应激性胃溃疡(SU)大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不同配穴对SU大鼠氧化-抗氧化重构的影响,为SU的干预治疗提供腧穴优选依据。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50只,适应饲养3d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雷尼替丁)、针刺1组(俞募配穴组即中脘配伍胃俞)、针刺2组(合募配穴组即中脘配伍足叁里),每组9只大鼠。依据束缚-水浸造模方法造模。阳性药物组给予雷尼替丁溶液灌胃干预治疗,针刺组进行针刺干预。干预治疗7d后进行造模并处死。组织取材后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胃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IL-6、TNF-α含量、同时检测胃组织中SOD、MDA的含量。采用Westblot法检测胃组织中的TLR4、MyD88、NF-ΚB表达情况。结果:(1)各组SU大鼠胃组织光镜下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同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相比,针刺2组胃粘膜组织形态更接近于空白组。(2)各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检查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存在显着差异;阳性药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有显着差异;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均P<0.05,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且针刺2组优于针刺1组。(3)各组大鼠胃组织中SOD,MDA检查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阳性药组同模型组相比,SOD表达量提高,MDA表达量降低。针刺组同模型组相比,SOD增长较明显,MDA表达量下降。(4)空白组、模型组,合募配穴组大鼠血清中TLR4,MyD88,NF-ΚB检测结果:模型组同空白组相比,TLR4等蛋白表达明显。针刺2组同模型组相比,血清中TLR4等蛋白显着降低。结论:(1)合募配穴(中脘配伍足叁里)和俞募配穴(中脘配伍胃俞)对恢复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氧化-抗氧化系统恢复有积极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应激性胃溃疡。(2)中脘配伍足叁里组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氧化损伤修复效果优于中脘配伍胃俞组。(3)足叁里配伍中脘可能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SU大鼠氧化-抗氧化系统重构。(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婧婷,关翰宇,马佳佳,付晨露,邵一轩[5](2019)在《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血清及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SGU)大鼠血清及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SGU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艾灸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每组7只。采用束缚-浸水应激法制备SGU模型。艾灸治疗组灸"中脘"穴、双侧"足叁里"穴,每次20min,1次/d,共5d;西药治疗组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按0.2mg·kg-1·d-1灌胃给药,共5d。用Guth法测定胃黏膜损伤程度,HE染色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下丘脑中CRH,血清、垂体中ACTH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HE染色示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明显,血清及下丘脑CRH、血清及垂体ACTH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艾灸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均降低(P<0.01,P<0.05),光镜下胃黏膜病变程度减轻,血清及下丘脑CRH、血清及垂体ACTH含量降低(P<0.01,P<0.05)。结论:艾灸可有效逆转SGU引发的胃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及脑组织中CRH、ACTH的含量,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菡,雷婷,毛跟年,孔阳,赵倩倩[6](2019)在《生、熟大黄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药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生大黄与熟大黄提取物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使用大黄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健康、雄性成年昆明小鼠,采用水浸束缚法建立急性胃溃疡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胃溃疡面积及溃疡指数(UI)、胃液量、pH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等指标,比较生大黄与熟大黄提取物对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生大黄高剂量组及熟大黄高剂量组均可显着降低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溃疡指数(*P<0.05,**P<0.01),显着升高胃液pH值和溃疡抑制率(均为*P<0.05),明显改善了胃黏膜组织形态,增加胃黏膜中SOD活性和NO含量,抑制MDA和ET-1表达.与生大黄相同剂量组比较,熟大黄高剂量组的作用更显着.两种炮制方法的大黄均能对束缚-水浸法所致小鼠应激性胃溃疡具有预防作用,作用机制与降低氧自由基反应和改善黏膜损伤相关.相同剂量下,熟大黄的作用效果更显着,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宜,张晓辉[7](2019)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观察组与参考组分别接受奥美拉唑、西咪替丁治疗,比较分析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胃泌乳素水平指标均显着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效果更优,安全性高,具有显着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学海[8](2019)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应用价值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研究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2月到2017年4月治疗应激性胃溃疡患者180例,根据患者采用不同治疗药物分为两组,每组90例患者,两组入组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给药7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胃液PH值、血清胃激素水平、止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胃液PH值(2.9±0.3)低于观察组胃液PH值(6.6±0.2)(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27.5±4.5)h、血清胃激素水平(90.4±12.7)mg/ml均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41.0±6.1)h、血清胃激素水平(109.2±10.1)mg/ml(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低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P<0.05)。结论: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西咪替丁,可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应广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高航[9](2019)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50例应激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胃液p H值。比较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优于西咪替丁,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沙林国[10](2019)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应用价值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应急性胃溃疡中应用奥美拉唑及西咪替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76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8)及观察组(n=38),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咪替丁,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分析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显着缩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现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急性胃溃疡中应用奥美拉唑及西咪替丁的临床价值较好,能够对其康复产生积极影响,但奥美拉唑应用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03期)

应激性胃溃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采用电针、手针、绝缘手针3种施针方式刺激足叁里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以及电针、手针、绝缘手针治疗组,每组12只,以束缚-水浸方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胃黏膜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同时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结果 3种针刺方法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电针改善作用最为明显,绝缘手针的作用最小。结论电针、手针及绝缘手针刺激足叁里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的影响具有差异,且以电针刺激影响最为明显,提示施针时不同强度的电刺激对穴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激性胃溃疡论文参考文献

[1].潘俊平.L-谷氨酰胺哌仑酸钠颗粒对应激性胃溃疡保护和治疗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2].邹锋,黄荣增.采用电针、手针、“绝缘”手针刺激足叁里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朱宏亮,姜剑伟,张建军.盐酸度洛西汀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保护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9

[4].姜阳.不同配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氧化—抗氧化重构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5].李婧婷,关翰宇,马佳佳,付晨露,邵一轩.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血清及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9

[6].李菡,雷婷,毛跟年,孔阳,赵倩倩.生、熟大黄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药效比较[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7].刘宜,张晓辉.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北方药学.2019

[8].张学海.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应用价值体会[J].饮食科学.2019

[9].高航.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

[10].沙林国.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应用价值体会[J].家庭生活指南.2019

论文知识图

大鼠胃壁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光大鼠胃壁HE染色光镜观张继臣1的合成 铜紫红素仿干燥得黑绿色粉末...大鼠胃黏膜肉眼观及病理切片(400×)注...模型对照组胃粘膜 HE×200

标签:;  ;  ;  ;  ;  ;  ;  

应激性胃溃疡论文_潘俊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