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包括防撞板、转动盘、转动板、滑块、支撑杆和缓冲板;所述转动盘包括圆板;所述圆板内部圆周阵列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壁均与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内壁均与两个滑块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内壁均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周侧面与缓冲板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板;所述第一限位孔内壁均开设有扇形槽,便于转动板的转动;所述扇形槽与圆板周侧面相贯通;每两个所述扇形槽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缓冲板配合,用于减缓撞击,起到缓冲作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包括防撞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盘(2)、转动板(3)、滑块(4)、支撑杆(5)和缓冲板(6);所述转动盘(2)包括圆板(201);所述圆板(201)内部圆周阵列有第一限位孔(202);所述第一限位孔(202)内壁均与转动板(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3)内壁均与两个滑块(4)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4)内壁均与支撑杆(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5)周侧面与缓冲板(6)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6)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板(1);所述第一限位孔(202)内壁均开设有扇形槽(203);所述扇形槽(203)与圆板(201)周侧面相贯通;每两个所述扇形槽(203)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板(204);所述固定板(204)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205);所述第一套筒(205)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6);所述第一弹簧(206)与缓冲板(6)配合。
设计方案
1.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包括防撞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盘(2)、转动板(3)、滑块(4)、支撑杆(5)和缓冲板(6);
所述转动盘(2)包括圆板(201);所述圆板(201)内部圆周阵列有第一限位孔(202);所述第一限位孔(202)内壁均与转动板(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3)内壁均与两个滑块(4)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4)内壁均与支撑杆(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5)周侧面与缓冲板(6)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6)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板(1);所述第一限位孔(202)内壁均开设有扇形槽(203);所述扇形槽(203)与圆板(201)周侧面相贯通;每两个所述扇形槽(203)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板(204);所述固定板(204)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205);所述第一套筒(205)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6);所述第一弹簧(206)与缓冲板(6)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1)包括弧形板(101);所述弧形板(101)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102);若干所述支撑柱(102)一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3);所述支撑板(103)一端面阵列有连接板(104);所述连接板(104)一端面与缓冲板(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槽(203)在垂直方向位于第一限位孔(202)的中间且扇形槽(203)的两端均比第一限位孔(202)的两端短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包括转轴(301);所述转轴(301)周侧面与第一限位孔(20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0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302);所述矩形板(302)两端面均开设有滑槽(303);所述滑槽(303)均为倒T字形结构;所述滑槽(303)靠近转轴(301)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304);所述第二套筒(304)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5);所述矩形板(302)两端面均设置有挡板(306);所述挡板(306)一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三套筒(307);两个所述第三套筒(307)分别位于滑槽(303)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套筒(307)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08);所述第二弹簧(305)和第三弹簧(308)均与滑块(4)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包括条形板(401);所述条形板(401)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倒T形块(402);所述倒T形块(402)与滑槽(303)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板(401)另一端面设置有铰座(4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两端面分别与连接座A(501)和连接座B(502)铰接;所述连接座A(501)与铰座(403)铰接;所述连接座B(502)与缓冲板(6)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6)两端均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孔(601);四个所述第二限位孔(601)分别与四个连接座B(502)铰接;所述缓冲板(6)四个角均开设有凹槽(602);所述第二限位孔(601)均与凹槽(602)贯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险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保险杠属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安装于车身前后;发生碰撞时,保险杠可以防护车身,避免车身遭受直接冲撞;传统的的保险杠主要是刚性连接,发生碰撞时其自身可以吸收一定能量,减缓车身损坏及人员伤亡。
现有的一些发明创造对保险杠的缓冲机构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是这些缓冲机构往往抗冲击能力薄弱,缓冲效果差,导致绝大部分碰撞力会传递给人,这样会对车上乘客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撞板、转动盘、转动板、滑块、支撑杆和缓冲板的作用,通过防撞板带动转动板、滑块和缓冲板的作用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并限制受到撞击的防撞板的运动,达到多次减震缓冲作用、大大提高了缓冲效果、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性和延长电动车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通过防撞板、转动盘、转动板、滑块、支撑杆和缓冲板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缓冲机构往往抗冲击能力薄弱,缓冲效果差的威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包括防撞板、转动盘、转动板、滑块、支撑杆和缓冲板;
所述转动盘包括圆板;所述圆板内部圆周阵列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壁均与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内壁均与两个滑块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内壁均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周侧面与缓冲板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板;所述第一限位孔内壁均开设有扇形槽,便于转动板的转动;所述扇形槽与圆板周侧面相贯通;每两个所述扇形槽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缓冲板配合,用于减缓撞击,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板包括弧形板,防止直接撞击电动车,造成损坏;所述弧形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一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面阵列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面与缓冲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槽在垂直方向位于第一限位孔的中间且扇形槽的两端均比第一限位孔的两端短1-10mm,便于转动板的转动,同时限制转动板的径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与第一限位孔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两端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均为倒T字形结构;所述滑槽靠近转轴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矩形板两端面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三套筒;两个所述第三套筒分别位于滑槽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套筒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均与滑块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包括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倒T形块;所述倒T形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板另一端面设置有铰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两端面分别与连接座A和连接座B铰接;所述连接座A与铰座铰接;所述连接座B与缓冲板铰接,通过缓冲板的运动带动支撑杆的运动,进而带动滑块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两端均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孔;四个所述第二限位孔分别与四个连接座B铰接;所述缓冲板四个角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孔均与凹槽贯通,当电动车受到撞击时,防撞板承受撞击并将力传递给缓冲板,缓冲板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第一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同时将另一部分能量通过滑块和支撑杆传递给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产生第二级缓冲,并且当撞击其中任何一块防撞板时,会带动其他的防撞板运动,进而导致其他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产生第三级缓冲,并限制受到撞击的防撞板的运动,大大提高了减震缓冲效果和电动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撞板、转动盘、转动板、滑块、支撑杆和缓冲板的作用,通过防撞板承受撞击并将力传递给缓冲板,缓冲板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第一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同时将另一部分能量通过滑块和支撑杆传递给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产生第二级缓冲,并且当撞击其中任何一块防撞板时,会带动其他的防撞板运动,进而导致其他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产生第三级缓冲,并限制受到撞击的防撞板的运动,达到多次减震缓冲作用、大大提高了缓冲效果、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性和延长电动车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面图;
图6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防撞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防撞板,2-转动盘,3-转动板,4-滑块,5-支撑杆,6-缓冲板,101-弧形板,102-支撑柱,103-支撑板,104-连接板,201-圆板,202-第一限位孔,203-扇形槽,204-固定板,205-第一套筒,206-第一弹簧,301-转轴,302-矩形板,303-滑槽,304-第二套筒,305-第二弹簧,306-挡板,307-第三套筒,308-第三弹簧,401-条形板,402-倒T形块,403-铰座,501-连接座A,502-连接座B,601-第二限位孔,60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保险杠缓冲机构,包括防撞板1、转动盘2、转动板3、滑块4、支撑杆5和缓冲板6;
其中,如图1所示,转动盘2包括圆板201;圆板201内部圆周阵列有第一限位孔202;第一限位孔202内壁均与转动板3转动连接;转动板3内壁均与两个滑块4滑动连接;两个滑块4内壁均与支撑杆5转动连接;支撑杆5周侧面与缓冲板6转动连接;缓冲板6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板1;第一限位孔202内壁均开设有扇形槽203,便于转动板3的转动;扇形槽203与圆板201周侧面相贯通;每两个扇形槽203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板204;固定板204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205;第一套筒205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6;第一弹簧206与缓冲板6配合,用于减缓撞击,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地,如图9所示,防撞板1包括弧形板101,防止直接撞击电动车,造成损坏;弧形板101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102;若干支撑柱102一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3;支撑板103一端面阵列有连接板104;连接板104一端面与缓冲板6固定连接。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扇形槽203在垂直方向位于第一限位孔202的中间且扇形槽203的两端均比第一限位孔202的两端短1-10mm,便于转动板3的转动,同时限制转动板3的径向运动。
优选地,如图3-5所示,转动板3包括转轴301;转轴301周侧面与第一限位孔202转动连接;转轴30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302;矩形板302两端面均开设有滑槽303;滑槽303均为倒T字形结构;滑槽303靠近转轴301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304;第二套筒304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5;矩形板302两端面均设置有挡板306;挡板306一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三套筒307;两个第三套筒307分别位于滑槽303的两侧;两个第三套筒307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08;第二弹簧305和第三弹簧308均与滑块4配合。
优选地,如图6所示,滑块4包括条形板401;条形板401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倒T形块402;倒T形块402与滑槽303滑动连接;条形板401另一端面设置有铰座403。
优选地,如图7所示,支撑杆5两端面分别与连接座A501和连接座B502铰接;连接座A501与铰座403铰接;连接座B502与缓冲板6铰接,通过缓冲板6的运动带动支撑杆5的运动,进而带动滑块4的运动。
优选地,如图8所示,缓冲板6两端均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孔601;四个第二限位孔601分别与四个连接座B502铰接;缓冲板6四个角均开设有凹槽602;第二限位孔601均与凹槽602贯通,当电动车受到撞击时,防撞板1承受撞击并将力传递给缓冲板6,缓冲板6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第一弹簧206,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同时将另一部分能量通过滑块4和支撑杆5传递给第二弹簧305和第三弹簧308,产生第二级缓冲,并且当撞击其中任何一块防撞板1时,会带动其他的防撞板1运动,进而导致其他第一弹簧206、第二弹簧305和第三弹簧308产生第三级缓冲,并限制受到撞击的防撞板1的运动,大大提高了减震缓冲效果和电动车的安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保险杠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7272.5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505669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60R 19/18
专利分类号:B60R19/18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李富梅
第一申请人:李富梅
申请人地址:730913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新建一巷23号
发明人:李富梅;种文军
第一发明人:李富梅
当前权利人:李富梅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