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信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行信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下行信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道,窄带,双工,物理,通信,正交,可见光。

下行信道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丹,李安艺,杨艳娟[1](2019)在《基于相关检测的低复杂度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窄带物联网系统(NB-IoT)中,物联网(IoT)终端应当快速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以便正确接收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和调度信息。为此,针对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PDCCH)搜索空间大小大于等于32时,提出一种利用相关检测的低复杂度的NPDCCH盲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对一个NPDCCH可能最小重复传输单元进行两次相关判决,剔除搜索空间中其他无效的数据,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然后,对判决为有效数据所在的重复周期进行合并译码,以提高盲检性能;最后,对两个相关阈值设定进行了理论与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穷举盲检测算法,所提算法在计算复杂度上至少降低了75%,检测性能提高了增益2.5~3.5 dB,更加利于工程实践。(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李安艺[2](2019)在《NB-IoT系统窄带物理下行信道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作为一种授权频谱的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技术,因其大部分沿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而使网络部署的成本低,并适用物联网业务范围最广,进而深受物联网行业的青睐。为了保障收发两端正常通信,物理层需要正确地发送与接收下行信道所传输的数据,特别是承载控制信息的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NPDCCH)和承载系统消息、寻呼等下行数据信息的窄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NPDSCH)。本论文针对产业类重大专项“NB-IoT物联网终端SOC开发及应用”的研发需求,主要对NB-IoT系统物理层的NPDCCH和NPDSCH两个下行信道进行研究,并重点对终端解码过程进行设计与开发。主要开展的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为了提高NB-IoT终端在信道环境未知的情况下解码下行数据的性能,本文根据NPDCCH与NPDSCH重复传输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偏移距离加权的最大比合并算法。该算法主要将终端接收到的频域符号与实际调制符号估计值之间的欧氏距离,作为最大比合并算法的加权系数。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支路解码方案,所提合并算法在性能上提高了2~2.5dB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更加接近于理想状态下的最大比合并算法;而在计算复杂度方面,算法执行次数较高,但整体复杂度仍维持在线性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2.当NPDCCH搜索空间时域范围大于16时,终端采用穷举搜索算法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计算复杂度较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检测的低复杂度盲检测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NPDCCH重复周期内重复传输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来剔除搜索空间中无效数据,进而缩小终端的盲检测范围。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穷举搜索算法,相关检测算法在两个相关阈值的合理配置下,其计算复杂度可至少降低75%,但并不影响检测性能。3.结合所提出的检测算法,本文对NPDCCH与NPDSCH收发端信号处理过程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实现。同时对接收端合并模块以及NPDCCH盲检测模块的DSP实现性能和资源消耗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在项目实现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李慧敏[3](2019)在《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下行信道估计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LTE-A作为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主流,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业务体验,但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使得网络问题变得复杂多变。运营商需要通过空口监测分析仪对LTE-A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实现故障的准确定位、用户数据统计以及网络优化,从而达到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因此对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结合LTE-A系统协议标准与现有信道估计算法,设计出符合课题需求的下行信道估计方案,对其进行FPGA设计与实现,并完成测试。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对LTE-A系统物理层进行研究,并基于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的需求分析,设计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的整体架构及下行基带处理流程。2.针对下行信道估计算法进行研究及方案设计。首先对LTE-A下行信道估计流程进行设计,然后综合考虑系统性能和实现复杂度,设计出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下行链路信道估计模块的实现方案,即参考信号位置处采用LS算法,数据位置处采用基于SNR估计的频域LMMSE滑动插值算法与时域线性插值算法。3.基于所提方案,进行下行信道估计模块的FPGA设计。按照自顶向下和模块化的思想设计下行信道估计的顶层模块和各个子功能模块,其中频域插值模块采用12路流水线方式提升运算速率,时域插值模块通过与频域插值模块并行流水线处理以降低时延,并选取Xilinx的XC7Z100-2FFG900I芯片,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对下行信道估计模块完成FPGA实现。4.对下行信道估计模块进行测试。首先利用ModelSim进行逻辑仿真并验证信道估计方案的正确性;然后从资源占用和时间消耗维度出发,测试分析信道估计方案的性能;最后将信道估计模块运用到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中进行集成测试。结果表明,在最大带宽20MHz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下行信道估计方案完成一个子帧信道估计所消耗总时间为0.708ms,可以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且设计方案对芯片各项资源的占用率均在10%以下,满足应用需求。(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李绍举[4](2019)在《室内可见光通信下行信道及资源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节能环保观念的深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凭借自身低功耗、长寿命等优势逐渐替代白炽灯成为市场上的主要照明光源。同时,智能设备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用户设备数目的增加,使得目前的无线电波频段无法满足人类对无线通信网络传输速率、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于是,兼具照明与通信两种功能的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VLC)凭借高安全性、丰富且无需认证的带宽资源等优势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有力候选。在将VLC应用于实际室内环境中时,如何优化系统通信性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围绕室内VLC系统下行信道估计和资源调度两个方面开展研究。针对室内VLC系统接收端因信号失真无法准确估计发射端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发射端导频信息的改进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方法。将导频正交放置于系统发射端,改进并提出一种重构算法——稀疏度自适应阈值回溯正交匹配追踪重构算法。该算法设计了基于Logistic回归函数的自适应阈值以自适应地选择原子,增加原子回溯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原子选择准确度,并重新定义算法终止条件以减小噪声信号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在保证系统误码率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系统信道估计精度,准确恢复发射端数据。针对室内VLC系统中由于相邻LED之间的重迭区域和同一LED小区内用户设备之间的资源竞争所导致的小区间干扰和用户间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频率复用的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用户设备干扰图,分析用户设备之间干扰关系;其次依据信道最优策略为用户设备选择接入LED;接着提出双向双禁忌表禁忌搜索算法以搜索最佳频率复用方案;最后根据用户设备负载情况及最佳频率复用方案确定每个LED可用频段及其长度,实现动态频率复用。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在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之上提升系统用户设备的数据速率和平均频谱效率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1)

张越良[5](2019)在《5G新空口下行同步和广播信道的仿真与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5G新空口(New Radio,NR)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全新空口设计标准,也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移动技术的基础。这项技术将在不久的将来接替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5GNR的同步信道与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的设计和LTE技术有很大的不同,NR中同步信道和PBCH组成同步广播资源块,资源映射的位置和生成方法完全不同于LTE。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都增加为LTE的2倍,这使得基于相关的同步算法复杂度翻倍。通常相关峰值的计算需要用到复数乘法器,会带来极大的硬件资源消耗。同时,由于PBCH有一部分映射到了辅同步信号子载波的两侧,并且PBCH的解调参考信号中携带了一部分系统参数,需要对整体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基于NR同步信道和PBCH的最新设计,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可以为硬件实现提供参考。参考仿真结果进行FPGA实现,并进行设计上的优化,从而减少硬件资源消耗并且改善算法的时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首先,本文搭建了NR下行同步和PBCH的仿真平台,仿真研究了下行同步的成功率和残留频偏,并对不同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解调参考信号的盲检测方法,并对盲检测误检率和PBCH误块率进行仿真。本文给出了4GHz载波场景下的仿真结果,并参考相关提案进行平台校准。针对同步算法硬件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低资源占用的主同步信号检测算法,并仿真评估算法的误检率和硬件资源消耗,为后续硬件实现提供参考。其次,本文以仿真平台的算法和流程为基础,对下行同步进行了FPGA实现。开发板采用Xilinx ZYNQ-7020芯片和射频AD9361,利用该开发板进行发端和收端的开发,形成一套完整的下行同步流程。实现了低资源占用的主同步信号检测算法,频域低时延辅同步信号检测算法,同时对实现细节进行优化,并给出了硬件平台综合结果、整体波形和硬件资源消耗。(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0)

谢松伯[6](2019)在《FDD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信道重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蜂窝网络中,基站需要提前获知各个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以实现发射端波束赋形。但由于上下行信道部署在不同频段而不具有互易性,需要额外消耗与基站天线数成正比的时频资源做下行信道估计,故降低下行CSI获取代价已成为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围绕降低FDD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CSI估计开销的问题,本文重点关注通过上行CSI重构下行CSI的方法。本文首先聚焦FDD系统上下行信道的相关性,总结和分析了已有基于空间角度、信道协方差矩阵的部分参数重构方案的性能。在此基础上针对视距(Line of Sight,LOS)和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两类不同的信道,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信道重构方案。LOS场景中,上下行信道的空间互易性较强、信道路径较为稀疏,基于这些特点我们提出了基于相干子信道模型的重构方案。采用传统几何信道建模的思想,通过多径参数的估计获得上下行CSI间的映射关系,该方案具有实时性高、性能优良和部署简单等特点。NLOS场景中,无线信道的空间复杂度大大增加,依赖于信道路径参数估计的方案性能急剧下降。CSI矩阵中的每个元素都是连续的,这与图像中像素的性质非常类似。我们把CSI矩阵转换为图像,利用当前最流行的深度学习算法解决CSI的重构问题。该方案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重构性能,特别是在复杂的多径场景下的NLOS信道中对系统性能的提升相对更为明显,其缺点是算法实施复杂度相比传统方案更高。本文分析了FDD大规模MIMO系统上下行信道的相关性,并结合实际系统中存在的两种信道类型提出了相应的下行CSI重构方案。为FDD大规模MIMO信道建模和系统设计提供了可能的思路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熊丽珍[7](2019)在《宽带集群通信系统下行物理信道研究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演进计划(Long Term Evolution,LTE)从诞生起就受到了通信行业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TDD-LTE物理层协议,研究了宽带集群通信系统下行物理信道的传输流程及关键技术;在TI公司的TMS320C6670多核DSP芯片上完成了收发链路的定点实现;设计了物理层与上层数据传输的接口方案并完成了上下行与上层之间初步的系统级联调测试。本文对TDD-LTE物理层协议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基站与终端通信过程中所涉及的典型消息(包含主系统信息块和辅助系统信息块)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下行物理信道占用的时频资源,对承载典型消息的物理信道的收发流程进行设计。论文对下行物理信道处理流程中的关键模块进行了研究。基于MATLAB平台搭建了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的浮点仿真链路,在高斯信道与瑞利信道中,对典型参数下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此外,论文对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在同步存在时延残差与频率残差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分析,验证了要维持系统性能在可接受范围内对系统中时间同步与频率同步精度的要求。论文在TMS320C6670多核DSP芯片平台上搭建了基于LTE标准20M带宽的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的双DSP试验系统;对该定点链路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浮点链路,验证了定点链路实现过程中引入的性能损失不超过0.5dB;此外,对定点链路存在时延和频偏残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本文对DSP协处理器进行了研究,利用比特级处理协处理器完成了基站侧的CRC添加、信道编码、速率匹配与调制的处理;利用维特比译码协处理器完成了控制信道的译码;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协处理器完成了基站侧与用户侧的OFDM符号的生成。分析了各类消息的传输特点,在用户侧对各类消息的切换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测试结果满足要求。论文在标准LTE资源结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带宽的时频资源特点,分析DSP核资源的特点,并针对宽带集群通信系统中警务专用通信的特殊要求,实现了用于该系统的单DSP 8M试验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时间复杂度测试,测试结果满足系统要求。论文对宽带集群通信系统中物理层与MAC层的数据传输方案进行了设计,利用DSP芯片上的千兆以太网口,进行物理层与MAC层之间的参数与数据交互。同时,对物理层与MAC层之间的交互连通性进行了测试,并验证其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10)

杨辉[8](2019)在《5G信道模型仿真实现与下行预编码技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好的利用高频段带宽、提高信道容量和频谱效率已经成为了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generation,5G)研究的重点内容。无线信道是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由于5G移动通信将带宽扩展到更高的频段,因此需要5G信道模型能够更好的模拟5G移动通信的无线信道传输环境。同时,由于5G移动通信中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的应用,信号间干扰的问题愈加严重,5G下行预编码技术可以消除信号间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频谱效率,是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研究5G信道模型和下行预编码技术对推进5G国际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题来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G国际标准候选方案评估与验证”。论文针对5G移动通信进行了5G信道模型的仿真设计与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对5G下行预编码技术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针对5G移动通信中需要信道模型能更全面的模拟无线传输环境的需求,论文对5G信道模型进行了仿真设计与实现。论文详细分析了5G信道模型仿真的设计思想,明确了平台的高灵活性、高扩展性的设计目标,并基于仿真设计思想,详细阐述了5G信道模型的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设计方案以及5G信道模型的通用参数配置模块、基础信道模块、派生信道模块、信道校准模块四个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根据5G信道模型的仿真设计方案,完成具体的仿真实现工作,包括仿真环境的搭建和分模块实现。并且根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叁代合作伙伴计划)提案提供的多家研究机构的仿真数据作为参考,对5G信道模型的进行仿真校准。仿真校准结果表明,论文仿真开发的5G信道模型具有功能正确性,可用于5G关键技术的性能研究。二、针对5G移动通信中信号间干扰的问题,论文在5G信道模型仿真开发的基础上,对3GPP提出的5G下行预编码技术进行了仿真设计与实现。论文详细分析了5G下行预编码技术的仿真设计思想,明确了平台的高灵活性、高扩展性和高效率性的设计目标,并在仿真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5G基于码本和基于非码本的下行预编码技术的仿真设计和仿真实现工作。在系统级仿真平台中,仿真出基于Type Ⅰ码本、基于Type Ⅱ码本、基于非码本的叁种不同下行预编码技术的小区平均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频谱效率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非码本的下行预编码技术能够获取比较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有良好的适配信道能力,性能最好;基于Type Ⅰ码本的下行预编码技术是在有限的码本集合中选择预编码矩阵,适配信道能力较差,性能最差;基于Type Ⅱ码本的下行预编码技术适配信道能力中等,其性能介于基于Type Ⅰ码本和基于非码本的两种下行预编码技术之间。(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3-26)

沈涛,刘紫燕[9](2019)在《一种改进StOMP的Massive MIMO下行信道估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压缩感知算法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系统下行信道估计中估计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分段正交匹配追踪(PSO-StOMP)压缩感知算法。该算法在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tOMP)算法求解不同阈值的估计信道矩阵参数和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PSO)算法动态地搜索出Massive MIMO系统下行虚拟角域信道中最小均方误差对应的阈值,达到参数自适应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虚拟角域扩展角度发生变化时,PSO-StOMP算法能够自适应信道估计,提升信道估计精度。(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黎明源,段红光,李振一[10](2019)在《基于压缩感知的大规模MIMO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一文中研究指出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对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发挥高性能至关重要。但在上下行传输信道不存在互易性的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制式下,若采用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会给CSI的获取带来巨大的导频开销和计算量。考虑利用大规模MIMO信道的虚角域稀疏性来减少获取CSI所需开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大规模MIMO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中各子载波信道在虚角域的共同稀疏特性和稀疏支撑集的时间相关特性,达到降低信道维度的目的,则大大减少了基站对CSI获取所需的资源开销。同时,为了降低信道稀疏支撑集信息获取所需的导频开销和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对支撑集进行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性能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下行信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作为一种授权频谱的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技术,因其大部分沿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而使网络部署的成本低,并适用物联网业务范围最广,进而深受物联网行业的青睐。为了保障收发两端正常通信,物理层需要正确地发送与接收下行信道所传输的数据,特别是承载控制信息的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NPDCCH)和承载系统消息、寻呼等下行数据信息的窄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NPDSCH)。本论文针对产业类重大专项“NB-IoT物联网终端SOC开发及应用”的研发需求,主要对NB-IoT系统物理层的NPDCCH和NPDSCH两个下行信道进行研究,并重点对终端解码过程进行设计与开发。主要开展的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为了提高NB-IoT终端在信道环境未知的情况下解码下行数据的性能,本文根据NPDCCH与NPDSCH重复传输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偏移距离加权的最大比合并算法。该算法主要将终端接收到的频域符号与实际调制符号估计值之间的欧氏距离,作为最大比合并算法的加权系数。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支路解码方案,所提合并算法在性能上提高了2~2.5dB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更加接近于理想状态下的最大比合并算法;而在计算复杂度方面,算法执行次数较高,但整体复杂度仍维持在线性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2.当NPDCCH搜索空间时域范围大于16时,终端采用穷举搜索算法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计算复杂度较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检测的低复杂度盲检测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NPDCCH重复周期内重复传输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来剔除搜索空间中无效数据,进而缩小终端的盲检测范围。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穷举搜索算法,相关检测算法在两个相关阈值的合理配置下,其计算复杂度可至少降低75%,但并不影响检测性能。3.结合所提出的检测算法,本文对NPDCCH与NPDSCH收发端信号处理过程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实现。同时对接收端合并模块以及NPDCCH盲检测模块的DSP实现性能和资源消耗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在项目实现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行信道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丹,李安艺,杨艳娟.基于相关检测的低复杂度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9

[2].李安艺.NB-IoT系统窄带物理下行信道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

[3].李慧敏.LTE-A空口监测分析仪下行信道估计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

[4].李绍举.室内可见光通信下行信道及资源调度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

[5].张越良.5G新空口下行同步和广播信道的仿真与FPGA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

[6].谢松伯.FDD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信道重构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7].熊丽珍.宽带集群通信系统下行物理信道研究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

[8].杨辉.5G信道模型仿真实现与下行预编码技术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9].沈涛,刘紫燕.一种改进StOMP的MassiveMIMO下行信道估计方法[J].通信技术.2019

[10].黎明源,段红光,李振一.基于压缩感知的大规模MIMO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获取[J].电讯技术.2019

标签:;  ;  ;  ;  ;  ;  ;  

下行信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