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人们的心理问题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尤其突出。学生厌学、自卑、忧郁,甚至自杀、谋害他人等事件逐年上升,让教育者不禁思考:现在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现在的教育侧重于学科教学,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因此,在学校,单纯开设一门心理健康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开展,有机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笔者就谈谈在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体会。
1创设和谐课堂,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空间
有关研究表明,课堂氛围对每一个学生都十分重要,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因获得鼓励而畅所欲言;因思维碰撞而产生灵感;因友好互动而激发动机;因体验成功而增强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吸纳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健康向上、乐于探究的学习心态。学生一有了良好的心态,就会产生心理呼应,达到乐学的目的。不过,创设和谐课堂还需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1.1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即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民主平等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达到师生互动。这样,学生就能从心理上提升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2学生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即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创造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多向交往,共同讨论,以培养他们友好合作的人格。这样,课堂才能更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浓,学习的效果才能更好。
2熟悉教材内容,深挖心理健康教育元素由于思想品德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它既含有学科教学的成分,也含有心理教育的成分,这就给两者的有机渗透相得益彰。因此,教师可以在备课中细心挖掘,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比如:在教材《风雨中我在成长》里就含有战胜挫折,克服学生忧愁、焦虑、恐惧等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只要我们细品教材,就能找到心理元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1精心设计课型,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型设计应包含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更新。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创新,合理运用。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乐学、善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2.2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实践证明,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就会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发出消极、厌学等一系列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因此,为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好、中、差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在讲授《难报三春晖》时,我就通过创设由浅入深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以此激发学习兴趣:①你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间?②你认为父母对你付出了哪些?③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你是怎样行动的?……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讨论中感悟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得到爱的回报。
2.3巧用暗示,培养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信心。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其核心是自信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对于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来说,自信心显得更加重要。我在课堂提问时就发现有一特点: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正面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心里面已经有了答案也害怕万一说错了而不敢举手回答。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自信心不足造成。为了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我巧妙地运用了暗示教学法。即要求全班同学每人都要回答老师的提问,前提是按座位逐个顺着回答。这样,学生就会在暗示的学习环境中作出自信的反应,让那些想回答而又不敢举手的学生大胆回答。当然,问题也要“因人而提”,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尽可能找到其闪光点,诸如:声音清晰、不怯场等等,以此鼓励。总之,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以提高其自信心。
2.4加强直观教学,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面对学生个性和智能发展的不均衡性,我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加强直观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虽然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悬殊较大,但在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课堂上他们的能力均得到充分的发挥。俗话说:触景生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特定情境,将不能直接观察和亲身经历的情景再现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情感的升华。例如:在教学《让我们选择坚强》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曲词激昂、感人,所有的学生都陷入了深思当中,我借机问:这首歌向我们表达了什么意思?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们思考之后,积极发言,情感得到触发,并在小组交流中得到共鸣。我趁机适时加以引导:人生道路上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它,坚强起来,一定会成功的。
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懒散、分心、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并随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平静、愉快的心态,从事高效的学习活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思想品德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促进教学从“课程化”向“人性化”,从“以教材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化,而不是取而代之。只有更好地掌握了两者渗透的“度”,才能达到真正结合的目的。愿我们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造就新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田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