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单克隆抗体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米倩[1](2021)在《铁蛋白药物装载的机制探索及生物医学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作为全球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然而临床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化疗药物不具有肿瘤靶向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增殖,引发多重毒副作用。另外,由肿瘤细胞膜蛋白介导的单向性能量依赖的药物外排会导致肿瘤的多重化疗药物抵抗。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纳米药物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具有P糖蛋白靶向性的多重药物抵抗外排泵抑制剂;2.多重靶向性药物;3.合成纳米载体装载药物。然而,大多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留存量低,留存时间短,导致其治疗效率低。因此,借助肿瘤环境响应性纳米药物载体装载小分子化疗药物,将化疗药物精准递送到肿瘤部位的靶向递送策略,有望解决化疗药物缺乏靶向性、毒副作用大、留存时间短的临床难题。铁蛋白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及多种微生物体内,是一种重要的储铁蛋白,由蛋白质外壳和铁核构成。其中,哺乳动物铁蛋白的蛋白质外壳是由H亚基和L亚基通过盐桥和氢键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内径8nm、外径12nm的24聚体球壳状结构,具有高浓度变性剂(脲、盐酸胍等)或极端p H调控的解聚-再组装性能,耐高温且极其稳定。人铁蛋白的H亚基(HFn)能与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 R1)特异识别并结合,且Tf R1已被证实在多种异常增殖的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因此铁蛋白凭借其天然独特的球壳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特异的肿瘤靶向能力,成为化疗药物优选的靶向载体,铁蛋白的8nm内腔使其具有装载小分子药物的潜力。此前报道的基于铁蛋白的药物装载方法主要是通过极端p H条件或高浓度变性剂使铁蛋白解聚-再组装,从而将化疗药物装载到铁蛋白纳米笼内部。然而这些方法的药物装载效率低,且铁蛋白回收率低。因此,我们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发现位于铁蛋白二重对称轴处的89-92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柔性区域与Dox的装载通道相关。基于此发现的铁蛋白突变体设计和载药分析验证了这一柔性区域组成了铁蛋白的药物装载通道。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温度能够控制该药物装载通道的“开关”状态,在升温条件下,89-92位氨基酸残基摆动远离二重轴位置,此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药物从此处进入铁蛋白内腔。在进行药物装载条件优化后,阿霉素的装载量稳定在90个左右,HFn的回收率高达90%。这一结果明显优于高浓度变性剂和极端p H条件下变复性HFn的Dox装载效率。基于通道装载的方法制备的铁蛋白阿霉素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抗肿瘤效果优异。而且,该药物通道对于小分子药物具有普适性,利用该通道也可以装载顺铂、奥沙利铂、表阿霉素等其他小分子药物。本项研究旨在探索铁蛋白的载药机制,提高其药物装载量,使其更有效地用于肿瘤治疗。纳米酶从广义上来讲,是对具有类似酶催化活性的一类纳米材料的统称。由于纳米酶比天然酶更加稳定,且易于制备,合成成本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诊疗领域。然而,纳米酶的尺寸可控合成和靶向修饰一直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铁蛋白作为生物来源的球壳蛋白,其独特的空腔结构为纳米酶的尺寸可控合成提供了新平台,铁蛋白的蛋白外壳改善了纳米酶的生物相容性,铁蛋白亚基的N末端具有基因工程可修饰性,也为纳米酶的稳定靶向修饰提供了新策略。因此,利用铁蛋白合成纳米酶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策略。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尝试在更加稳定的激烈火球菌铁蛋白(Pyrococcus furiosus ferritin,pf Fn)纳米笼表面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在铁蛋白亚基的N末端修饰PD-L1靶向肽——KN035,将其展示在铁蛋白外表面,使其靶向于PD-L1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和肿瘤微环境,我们将该融合铁蛋白命名为KN035-pf Fn。随后,我们通过生物矿化的方法在KN035-pf Fn铁蛋白纳米笼内腔中装载四氧化三钴纳米酶——KN035-pf Fn(Co3O4)。我们构造的KN035-pf Fn(Co3O4)体系实现了Co3O4纳米酶的尺寸可控合成,并赋予其PD-L1靶向功能。合成的Co3O4纳米酶内核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通过与PD-L1过表达的肿瘤细胞特异结合,在肿瘤部位催化过氧化物酶底物DAB氧化生成黄褐色沉淀,使PD-L1阳性肿瘤组织可视化,进而达到PD-L1阳性肿瘤的特异性诊断“一步化”的目的。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揭示了铁蛋白通过温度敏感性通道装载小分子药物的机制,提升了铁蛋白的药物装载量,减少了药物装载过程中铁蛋白的不可逆变性,为铁蛋白的非变性药物装载提供了新策略。另外,本论文设计了KN035-pf Fn(Co3O4)新型铁蛋白纳米酶,用于PD-L1阳性肿瘤的诊断,改善了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耗时长、成本高等不足。以上研究内容为肿瘤诊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技术。

李梦妮[2](2021)在《鸡TLR15受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抗原表位的鉴定》文中研究指明Toll样受体是一种高度保守的Ⅰ型跨膜糖蛋白模式识别受体,可以识别多种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快速启动免疫应答,在机体的抗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06年,Higgs等对鸡的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一个定位于鸡的第三条染色体上特有的基因,将之命名为鸡Toll样受体15(Chicken toll like receptor 15,ChTLR15)。迄今,除邢波建等制备出ChTLR15多克隆抗体外,未见关于ChTLR15单克隆抗体的报道,研制并获得ChTLR15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对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ChTLR1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部分胞外区序列,即编码第162-386位氨基酸(Amino acid,aa)的序列,长度为675 bp,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30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ChTLR15(162-386aa),将该重组质粒导入宿主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发现ChTLR15(162-386aa)-His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大小约为26kDa,随后采用尿素梯度透析法对其进行复性。通过Ni-NTA亲和层析介质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ChTLR15(162-386 aa)-His蛋白,以皮下多点注射方式将其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并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确定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0.35 μg/mL,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6400。三次免疫后用确立的间接ELISA检测条件测定小鼠效价,效价符合要求后即可取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和有限稀释法,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G4、6C7、6D10、7C4。通过Western blot对4株单抗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4株单抗均能与免疫原蛋白反应。采用间接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FA)两种方法同时筛选,ELISA结果显示6C7、6D10反应性较强,2G4、7C4反应性微弱。IFA实验结果显示,2G4、6C7、7C4在可传代的鸡巨噬细胞系HD11及鸡成纤维细胞系DF-1上具有不同强度的荧光反应,却不具备瞬转人源胚胎肾细胞HEK293T(Human emborynic kidney 293T cell,HEK293T)荧光反应性;6D10具备瞬转HEK293T反应性而不具备HD11及DF-1荧光反应性。制备腹水并检测四株单抗的ELISA和IFA效价,结果表明6C7和6D10的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20480、1:40960,2G4和7C4腹水无ELISA效价;6C7和7C4在传代细胞系HD11及DF-1中腹水IFA效价分别为1:2560、1:5120,而2G4较低,6D10在传代细胞系中无IFA效价;6D10瞬转HEK293T细胞IFA效价为1:320。根据单克隆抗体亚类分型试剂盒对所获得的4株单抗细胞上清进行亚类鉴定,结果显示2G4与6C7亚类为IgG2a、6D10与7C4亚类为IgG1。为确定单克隆抗体所针对的抗原表位,我们采用逐步截短免疫原与单抗进行反应的策略。经过Western blot鉴定,确定单抗2G4与7C4识别的抗原表位为230QLGTVLEF237、6C7与6D10识别的抗原表位为245EMDLLS250。筛选精准的抗原表位可深化对免疫反应的认知,有助于更加准确的使用单抗。利用6C7株单抗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感染鸡的脏器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感染鸡肝、脾、肺、肾的TLR15表达量增加,而对照组仅有少量TLR15表达。利用6C7株单抗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ChTLR15在HD11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显示ChTLR15蛋白位于细胞表面。本研究制备的单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反应性,为ChTLR15有关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也可为后续抗感染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云瀚漩[3](2021)在《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兽药残留荧光免疫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抗原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的特点为基础,分别利用量子点标记技术、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建立牛奶中己烯雌酚、雌二醇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完善我国兽药残留监控体系与兽药安全评价系统,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一)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建立。微孔板上包覆的雌激素抗原与体系中雌激素小分子竞争结合雌激素抗体。去除小分子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后,用量子点标记二抗捕获微孔板中吸附的抗体,直接检测荧光信号,再转化为目标物定量检测结果。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四因素五水平试验条件,分别建立牛奶中己烯雌酚和雌二醇的荧光免疫检测法,用于实际样品检测,进行评价。(二)基于量子点的共振能量转移方法研究。将雌二醇抗体和特定序列单链脱氧核糖核酸标记于量子点表面;另一特定序列单链脱氧核糖核酸偶联雌二醇抗原,与修饰淬灭剂的单链脱氧核糖核酸发生互补配对形成稳定复合物。功能化量子点与复合物共存时,抗体特异性识别并捕获抗原,量子点表面与淬灭剂端核酸结合区域互补配对形成稳定结构,二者发生共振能量转移,量子点淬灭。当雌二醇存在时,与抗原竞争使部分抗原抗体分离,淬灭剂结合区域杂交不稳定,释放复合物探针,荧光信号变化,可用于雌二醇定量分析。(三)将荧光免疫检测法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方法学比较,评价方法稳定性,并将其应用到批量样品检测中进行考察。结果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出试验最佳条件,建立了己烯雌酚的荧光免疫检测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0.418-195.065 ng/m L间,线性方程为y=18.995-6.434x,线性拟合优度R2=0.997,最低检测限0.109 ng/m L;建立了雌二醇的荧光免疫检测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0.472-66.597 ng/m L间,线性方程为y=7.858-3.197x,线性拟合优度R2=0.987,最低检测限0.236 ng/m L。建立了基于共振能量转移检测雌二醇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3.125-100.000ng/m L之间,线性方程为y=406.96x+1350.12,线性拟合优度R2=0.993,最低检测限0.500ng/m L。荧光免疫检测法方法学比较结果一致,己烯雌酚加标回收率在95.83%-107.80%之间,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5),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0.05)。雌二醇加标回收率在101.21%-110.04%之间,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结论成功建立了两种可用于牛奶中雌激素检测的方法,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检测方法可在1小时之内迅速完成检测,经济便捷;方法比较结果提示荧光免疫检测法的检测结果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一致,可用于实际牛奶样品的批量检测。

彭颖[4](2021)在《Thomsen-Friedenreich单克隆抗体(A78-G/A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靶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Thomsen-Friedenreich抗原(TF-A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呈现高表达的基础上,探索Thomsen-Friedenreich抗体(TF-Ab)对PTC的作用靶点,为进一步探索TF-Ab在PTC治疗效应中的机制和研发PTC靶向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1)Thomsen-Friedenreich单克隆抗体(mAb A78-G/A7)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中的潜在作用探索: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筛选出TF-Ag阳性表达率较高的甲状腺癌细胞株,以500μg/μl原浓度的mAb A78-G/A7按照梯度浓度(1/10,1/20,1/40,1/60,1/80)干预BCPAP、8305C细胞后进行黏附实验筛选出mAb A78-G/A7治疗BCPAP、8305C细胞的最低有效使用浓度,以mAb A78-G/A7最低有效使用浓度干预BCPAP、8305C细胞后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细胞迁移,观察mAb A78-G/A7干预对BCPAP、8305C细胞株是否存在抑癌效应。(2)Thomsen-Friedenreich单克隆抗体(mAb A78-G/A7)在裸鼠PTC异种移植瘤中的治疗作用研究:收集PTC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样本,构建裸鼠PTC异种移植瘤模型。将来源于同一患者的肿瘤组织移植到不同的裸鼠上,对比分析移植瘤的生长特性、血液供应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及TF-Ag表达情况,评价来源于同一患者肿瘤组织构建成的不同移植瘤之间进行对照研究的可靠性;进一步将来源于同一患者肿瘤组织构建形成的不同裸鼠PTC异种移植瘤随机纳入Ctrl组(每周两次瘤体多点原位注射0.9%生理盐水)、0.5μg/μl治疗组(每周两次瘤体多点原位注射0.5μg/μl mAb A78-G/A7)及2.5μg/μl治疗组(每周两次瘤体多点原位注射2.5μg/μl mAb A78-G/A7),各组组内又进一步划分为治疗1周组及治疗2周组,每次注射前均对瘤体进行拍照、测量及记录,观察mAb A78-G/A7干预对裸鼠PTC异种移植瘤的治疗效应。(3)抗TF-Ag单克隆抗体(mAb A78-G/A7)治疗对PTC差异表达基因影响的研究:通过RT2 Profiler PCR Arrays检测手段筛选出PTC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N=2),采集更多组织样本QRT-PCR验证及筛选得出PTC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稳定差异表达的基因(N=6),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TCGA数据库分析PTC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取QRT-PCR验证筛选出的稳定差异表达基因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出的稳定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交集,视为PTC的差异表达基因;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分析mAb A78-G/A7干预对PTC细胞真核转录组的影响,将测序结果与PTC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较,筛选出mAb A78-G/A7治疗PTC可能的基因靶点;进一步通过QRT-PCR、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验证mAb A78-G/A7治疗PTC可能的基因靶点。(4)临床样本探讨分析PTC患者TF-Ag及天然TF-Ab表达特征,探索TF-Ab中和TF-Ag、发挥潜在抑癌作用的证据: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分析临床PTC患者肿瘤组织样本中TF-Ag表达情况,并对TF-Ag表达情况和患者病例样本特征(多灶、淋巴结转移、病理长径、TSH及Tg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ELISA检测对应血清样本中天然TF-Ab表达特征,并将TF-Ag与TF-Ab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TF-Ab可中和TF-Ag的证据;将天然TF-Ab表达特征与部分预后相关临床指标及PTC差异表达基因作相关性分析,挖掘天然TF-Ab表达特征在PTC早期无创筛查及判断预后方面存在的潜在价值并为TF-Ab在PTC中的抑癌作用提供证据。[结果](1)Thomsen-Friedenreich单克隆抗体(mAb A78-G/A7)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中的潜在作用探索:BCPAP作为TF-Ag表达阳性率相对较高(79.460+2.033)的PTC细胞株被选做实验细胞株,8305C作为TF-Ag表达阳性率相对较高(30.880±0.699)的ATC细胞株被作为辅助对照细胞株以观察TF-Ab在不同病理亚型TC细胞株上的治疗效应。经mAb A78-G/A7处理后,TC细胞株黏附指数较Control组显着下降,且细胞株黏附指数随抗体浓度增加而降低,以1/10(BCPAP:0.411± 0.008;8305C:0.635± 0.065)及1/20(BCPAP:0.407±0.022;8305C:0.735±0.007)抗体浓度的抑制效果最为显着,我们选用了1/20的抗体浓度;免疫荧光验证1/20的mAb A78-G/A7浓度中和TF-Ag的效率显示,经1/20 mAb A78-G/A7处理后,BCPAP及8305C的TF-Ag表达较Control组显着下降(BCPAP:8.444± 0.175 vs.13.860± 0.292,8305C:3.156± 0.319 vs.11.290 ±,P<0.05),提示1/20的mAb A78-G/A7浓度可有效中和TF-Ag的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经mAb A78-G/A7处理后,8305C的细胞增殖指数较Control组显着下降(0.569±0.018 vs.0.7987±0.029,P<0.05),而 mAb A78-G/A7 处理的BCPAP细胞增殖指数则较Control组无显着改变(0.357±0.009 vs.0.382± 0.019);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经mAb A78-G/A7处理后,BCPAP及8305C的G1静止期细胞均较Control组显着增加(BCPAP:48.300±1.193 vs.42.056±1.156,8305C:22.377±1.159 vs.10.473±0.866,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经 mAb A78-G/A7处理后,8305C的细胞凋亡率较Control组显着增加(62.910± 2.311 vs.42.270±2.284,P<0.05),而 mAb A78-G/A7 处理的 BCPAP 细胞凋亡率则较 Control组无显着改变(27.090±0.584 vs.24.650±0.879);Transwell 检测结果显示,经 mAb A78-G/A7 处理后,BCPAP 及 8305C 的侵袭细胞数(90.000±1.528,23.670±3.712)及迁移细胞数(73.670 ± 4.667,16.670±2.404)均较 Control 组(侵袭:147.700±4.910,85.670±3.528;迁移:176.300±5.812,47.330±1.764)显着下降(P<0.05)。(2)Thomsen-Friedenreich单克隆抗体(mAb A78-G/A7)在裸鼠PTC异种移植瘤中的治疗作用研究:对比分析来源于同一患者的肿瘤组织所构建成得不同移植瘤的生长特性、血液供应情况、HE染色及TF-Ag表达情况并无显着差异,可进一步进行对照研究;进一步进行mAb A78-G/A7干预的结果表明mAb A78-G/A7治疗组移植瘤瘤体均较Ctrl组瘤体消退迅速,治疗2周组较治疗1周组消退更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2.5μg/μl治疗组较0.5μg/μl治疗组消退呈现更显着趋势,但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检测发现2.5μg/μl治疗组和0.5μg/μl治疗组肿瘤组织TF-Ag表达均较Ctrl组显着下降(P<0.05),治疗2周组较治疗1周组而言下降更明显(0.5μg/μl 治疗组:0.013±0.004 vs.0.055±0.005,2.5 μg/μl治疗组:0.001±0.000 vs.0.040±0.004,P<0.05),而治疗组内比较发现2.5μg/μl治疗组与0.5μg/μl治疗组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3)抗TF-Ag单克隆抗体(mAb A78-G/A7)治疗对PTC差异表达基因影响的研究:采用RT2 Profiler PCR Arrays手段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TCGA数据库筛选出9个可能性较大的PTC差异基因;基于测序结果显示,与未做特殊处理的PTC细胞相比,mAb A78-G/A7处理后的PTC细胞呈现了较多差异表达的mRNA,但与上述9个可能性较大的PTC差异基因比对发现mAb A78-G/A7干预后仅有DDIT3、DDB2、E2F4三个基因呈现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改变;Q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检测进一步检测体内外实验样本证实mAb A78-G/A7干预确实可以有效影响PTC差异表达基因DDIT3、DDB2、E2F4的表达。(4)临床样本探讨分析PTC患者TF-Ag及天然TF-Ab表达特征,探索TF-Ab中和TF-Ag、发挥潜在抑癌作用的证据:采集PTC患者临床肿瘤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分析发现PTC肿瘤组织中均表达TF-Ag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TF-Ag表达量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更高;采集患者对应临床血清样本ELISA检测分析发现,相较于健康人群而言,PTC患者天然TF-Ab表达特征较健康人群存在显着差异且IgG亚型血清浓度与对应肿瘤组织中的TF-Ag表达量呈显着负相关,为TF-Ab可中和TF-Ag提供了一定证据;此外,天然TF-Ab表达特征与患者部分临床病例特征存在显着相关性,在PTC的早期无创筛查及判断预后方面存在一定的潜在价值;更重要的是,PTC患者血清天然TF-Ab IgG亚型血清浓度与PTC差异表达基因DDIT3、DDB2、E2F4呈显着正相关,进一步证实了 TF-Ab治疗在PTC中可能存在的分子作用机制。[结论]mAb A78-G/A7对PTC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存在显着抑癌效应;mAb A78-G/A7干预可对PTC差异表达基因DDIT3、DDB2、E2F4产生显着影响;PTC患者的天然TF-Ab IgG血清浓度与TF-Ag呈显着负相关,为TF-Ab的中和TF-Ag作用提供了证据;天然TF-Ab亚型抗体表达特征分析在初发PTC患者的早期无创筛查及判断预后方面存在一定的潜在价值;天然TF-Ab IgG亚型血清浓度与PTC差异基因DDIT3、DDB2、E2F4存在显着正相关,进一步证实了TF-Ab治疗在PTC中可能存在的分子作用机制。

陈中原[5](2021)在《新型功能化磁性纳米体系用于肿瘤成像与联合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以铁氧化物纳米粒子(iron oxide nanoparticles,IONPs)为代表的磁性纳米材料受到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密切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其一,IONPs是一种无毒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其二,IONPs的表面易于改性和修饰,因而可在其表面连接功能化分子,实现包括肿瘤靶向、化疗药物和治疗基因的递送以及荧光成像在内的多种不同功能;其三,IONPs的磁学性质可控,随粒径的增大,IONPs将发生从顺磁性到超顺磁性再到铁磁性的转变;其四,根据磁学特性的不同,IONPs可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作为T1或T2造影剂,或是在交变磁场(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AMF)中产生高温,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和磁热治疗。因此,基于IONPs的纳米诊疗体系在肿瘤的成像、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临床转化的应用潜力。在本论文中,我们探索了关于IONPs的合成、功能化修饰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中的一系列基本和关键的问题。具体而言,我们基于超顺磁性IONPs构建了诊疗一体化纳米体系,以实现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分子影像学识别与区分,并在动物肿瘤模型中进行了双模态成像和基因沉默增敏的磁热-化疗联合治疗。在本论文的第一章中,我们回顾近代癌症治疗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关于IONPs的合成、表面改性及功能化修饰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IONPs在肿瘤成像、诊断与治疗应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最后我们对基于IONPs多功能纳米体系的肿瘤诊疗一体化应用进行了展望。在第二章中,我们搭建了用于实施高温分解法合成IONPs的可编程线性升温反应系统,并成功地合成了多种形貌规则、分散性好且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超顺磁性IONPs。随后,我们对所合成的油相IONPs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在水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在第三章中,我们首先针对肿瘤细胞高表达的HSP90αmRNA,设计了发卡状分子信标(HSP90α-MB)。随后我们基于11 nm立方体铁氧化物纳米粒子(iron oxide nanocubes,IONCs),构建了基因递送纳米载体IONC-PAMAM-P123(IPP),并装载HSP90α-MB,以得到IPP/MB纳米信标。在活细胞中,IPP/MB可实时检测HSP90α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区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并促进核酸酶对目标mRNA的降解。最后我们探究了IPP/MB纳米信标在动物肿瘤模型中的T2加权MRI造影能力。在第四章中,我们以15 nm八面体掺锌铁氧化物纳米粒子(zinc-doped iron oxide nano-octahedrons,ZIONOs)为磁性内核,构建了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的纳米诊疗体系ZIPP-Apt:DOX/siHSPs。随后,我们对所构建的磁性纳米体系进行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染料Cy5.5修饰,并在动物肿瘤模型中验证了其NIR/MRI双模态成像能力。最后,我们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探究了ZIPP-Apt:DOX/siHSPs纳米诊疗体系介导的基因沉默增敏磁热-化疗联合治疗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ZIPP-Apt:DOX/siHSPs在AMF的作用下能有效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而且对血液和主要器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IONPs构建的多功能纳米诊疗体系,不仅在细胞水平上能对肿瘤相关mRNA进行原位检测和调控,而且在动物肿瘤模型中可实现靶向多模态成像和基因沉默增敏的磁热-化疗联合治疗。这为磁性纳米诊疗体系的生物医学应用和临床转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雷蕾[6](2021)在《棒状β-FeOOH纳米类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可控制备及在免疫层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侧向流免疫层析检测(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ICA)是一种新型、简便、快速的可家庭化使用的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手段。随着人们的日益增加的检测需求,ICA技术迅速被推广到蛋白、农药、病毒以及致病菌检测等方面。目前市售的ICA试纸条主要是以传统的胶体金为载体,存在灵敏度不高,假阳性,重复性差等缺点。因此,研究者们通过将具有独特理化特性的纳米材料引入到ICA中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一方面,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可与生物分子充分结合,获得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另一方面,部分纳米材料(Au、Pt等贵金属以及铁基材料)具有类似天然酶的特性,可以催化有机底物的显色反应,将检测信号进行放大。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简单的低温热水解法制备棒状β-FeOOH纳米类过氧化物模拟酶的方法,研究反应条件对β-FeOOH的影响,并对其形貌、组成及分散性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本文中制备的β-FeOOH呈现出均匀的棒状结构,可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调控其形貌及分散性,通过本方法制备的制备的β-FeOOH纳米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其次,实验讨论了 β-FeOOH纳米棒的酶催化条件,采用Michealis-Menten对β-FeOOH的酶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初步探究了其酶催化的机理。实验发现,β-FeOOH纳米棒具有典型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其催化过程满足酶催化动力学模型(Michaelis-Mentenmodel)。β-FeOOH的酶催化特性实际上是β-FeOOH纳米棒加速H2O2的分解,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与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蓝绿色TMB氧化产物(ox-TMB),从而起到类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效果。最后,本课题将棒状β-FeOOH纳米类过氧化物模拟酶作为标记材料,与生物分子结合作为免疫探针应用于侧向流免疫层析检测系统。β-FeOOH纳米棒具有类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催化特性,与TMB发生催化显色,可明显加深检测条带上的颜色,实现了检测信号的放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实现低浓度待测液体的灵敏检测。在本文中,棒状β-FeOOH纳米类过氧化物模拟酶的ICA对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检测限为25mIU/mL。在NC膜处滴加显色剂后,检测线上的β-FeOOH纳米酶催化底物发生显色反应,实现条带检测信号的增强,检测限可达到15 mIU/mL,检测灵敏度提高了 1.67倍,有望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白晨[7](2020)在《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构建及肿瘤诊疗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一些分子影像纳米探针的出现,使得肿瘤诊断能够更好地实现特异性和可视化。磁性纳米颗粒作为纳米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尤其是磁性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因其固有的磁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研究中,Fe3O4纳米颗粒作为造影剂具有高灵敏度的对比增强效果。一般地,临床上常见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大多作为阴性(T2增强)造影剂进行使用,对于超小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因其具有较高的r1弛豫率,有望取代钆剂成为新一代的阳性(T1增强)造影剂。因此,探索制备具有T1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的Fe3O4纳米颗粒并推进其进一步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磁性Fe3O4纳米颗粒作为磁共振造影剂的同时,也可在多种疾病治疗过程中充当药物的载体材料实现诊疗一体化。针对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自身免疫系统来实现对肿瘤组织的杀伤,有效地降低了传统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和组织耐药性。同时,构建有效的纳米传递系统可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杀伤作用,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制备了牛血清白蛋白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这种结构简单的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在兔原位肝肿瘤模型中展现出T1-T2双模态增强效果;提出了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的构建方法并将其应用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小鼠模型的活体肿瘤成像和治疗中,进一步拓展了磁性纳米探针的制备和应用方法。本文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高温热解法制备了油胺包裹的5 nm超小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OAm@Fe3O4)。制备所得的OAm@Fe3O4粒径分布均一,分散性和结晶度良好。随后,将牛血清白蛋白(Bull Serum Albumin,BSA)偶联在颗粒表面,构建了结构稳定的BSA@Fe3O4磁性纳米颗粒。BSA@Fe3O4表现出良好的磁学性能,即较高饱和磁化强度(52.9 emu/g Fe)和弛豫率(r1=7.06 m M-1s-1)。体外细胞实验证明BSA@Fe3O4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兔原位肝肿瘤模型成像中,注射BSA@Fe3O4后,由于正常肝组织和肿瘤组织对纳米颗粒的摄取方式和摄取数量的不同,在磁共振成像中表现出具有时间依赖的T1-T2增强的双模态成像效果。这种双模态成像实现了对肿瘤部位诊断的双重验证,为Fe3O4纳米颗粒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2.提出了模块化纳米探针的构建方法,主要是将亲和素修饰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生物素修饰在功能性配体上,并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将功能性配体组装在Fe3O4纳米颗粒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不同配体进行模块化组合,设计出多种功能的纳米探针。在配体的选择上,使用了T细胞活化作用的CD3单克隆抗体和分别具有靶向Burkitt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功能的CD20单克隆抗体和E5多肽,构建出同时具备肿瘤细胞靶向和增强免疫杀伤作用的双特异性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体外实验证明,构建出的纳米探针能有效地靶向肿瘤细胞,增强T细胞的活性,提高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3.将CD20和CD3单抗修饰的核尺寸为5 nm的双特异性磁性纳米探针运用在恶性淋巴瘤模型小鼠的成像和治疗中。其中,在活体磁共振成像和荧光成像中,经CD20单抗修饰的纳米探针能有效靶向至肿瘤部位并展现出较好的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成像效果。在治疗方面,经过多次尾静脉注射人源化T细胞和双特异性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后,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可达66.23%,中位生存期由39天延至69天。这表明双特异性磁性纳米探针对恶性淋巴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实现疾病的诊疗一体化。

刘洋[8](2020)在《蛋白质浓度绝对定量方法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法的建立和应用》文中认为蛋白定量是生化研究中最基本的测量,在临床检测与诊断、食品安全、药性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喷雾中产生的液滴诱导聚集效应,我们介绍一种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测定蛋白质浓度的绝对定量方法。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分析技术(Electrospray-Differential Mobility Analysis-Condensation Particle Counter,ES-DMA-CPC)是根据不同大小的带电颗粒在电场中迁移率不同,并对获得不同粒径尺寸分布的颗粒进行计数。其具有无需样品预处理、灵敏度高、耗时短、耗样量少、检测范围广等优势。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ES-DMA-CPC方法的建立、ES-DMA-CPC仪器装置搭建、ES-DMA-CPC实验参数优化和ES-DMA-CPC绝对定量方法的应用四个部分。该方法的建立和应用不仅满足市场对蛋白质定量表征新技术的需求,而且作为潜在基准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计量意义。本课题具体内容如下:(1)ES-DMA-CPC方法的建立:电喷雾过程中液滴溶剂蒸发后,会引起颗粒的聚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液滴诱导聚集效应。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概率统计分析来描述检测到的聚集体和单体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溶液中蛋白质绝对浓度的测量。(2)ES-DMA-CPC仪器装置搭建:我们搭建了一套蛋白质浓度绝对定量的仪器装置。外部进样系统选择FLOW-EZ微流体恒流泵来保证液体进样流速的的稳定性和精准度,ES选择3482型电喷雾气溶胶颗粒发生器(TSI,USA),DMA选择3082型差分电迁移率仪(TSI,USA),CPC选择3788型冷凝颗粒计数器(TSI,USA),通过Aim程序进行数据收集。(3)ES-DMA-CPC实验参数优化:通过优化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分析技术(ES-DMA-CPC),包括采用更为常见的二氧化硅毛细管(内径25 μm,长度4.07 cm),系统考察电喷雾电压、液体进样流速以及气体流量对粒子粒径分布的影响,优化蛋白定量分析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泰勒锥状态下,样品溶液流速200nL/min、空气流量为1.0L/min,二氧化碳流量为0.1 L/min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获得粒径较小分布较窄的单分散颗粒。(4)ES-DMA-CPC绝对定量方法的应用:基于电喷雾中液滴诱导聚集效应,本课题介绍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蛋白质绝对浓度的测定方法。在这部分内容,我们进行该方法的定量应用,对中国计量院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物质(BW3627-1),不同浓度的中国计量院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物质(GBW09515)和人源化IgG1 K单克隆抗体标准物质(RM8671)的浓度进行测量。并且通过方法比较,准确度、精密度和不确定度对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准确性和可比性。

龙丽霞[9](2020)在《基于磷酰胆碱的载药体系的构建及肿瘤治疗研究》文中指出化疗是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化疗存在药物利用率低、毒副作用大等各种问题,利用纳米递送系统改善药物体内分布和肿瘤靶向性能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磷酰胆碱是一种电中性两性离子基团,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是生物膜中的重要亲水组分。含磷酰胆碱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为开发安全有效的纳米载药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本文构建了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为疏水内核、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PMPC)为亲水外壳的星形支化PLA-PMPC共聚物纳米胶束,共聚物在PLA核心进行偶联,结构分别为AB3、(AB3)2和(AB3)3。我们系统研究了支化结构对共聚物纳米胶束自组装、胶束表面性能以及胶束在体内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支化程度的增高,共聚物自组装胶束表面磷酰胆碱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自组装纳米胶束的表面亲水性和抗蛋白吸附性能。高支化结构共聚物纳米胶束表现出更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和更高的肿瘤富集。研究表明(AB3)3型共聚物载药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这项研究为星形支化共聚物纳米胶束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其次,本文开发了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性长循环单克隆抗体纳米微囊。该纳米微囊以含有磷酰胆碱的MPC为单体,以含有二硫键的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为交联剂,在单克隆抗体表面原位自由基聚合形成。由于PMPC形成的水合层的保护作用,纳米微囊能有效保护单克隆抗体逃避网状内皮系统的捕获,延长了单克隆抗体的体内血液循环时间,改善了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分布。纳米微囊在肿瘤还原环境刺激下响应性释放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不仅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而且可以作用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瘤屏障,进而促进长循环载药纳米微囊在肿瘤组织的进一步积累,致使单次给药就具有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这种由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和纳米载体的长循环特性协同形成的自增强EPR效应,为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肿瘤治疗提供了可行的策略。最后,本文通过p H响应法成功从血清中分离出Tf R+外泌体,并负载阿霉素用于肿瘤治疗研究。利用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特性,将表面结合全铁转铁蛋白的超顺磁纳米颗粒与血清共孵育,形成外泌体超顺磁纳米团簇。通过施加磁场将该纳米团簇从血液中提取,并利用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的酸响应性解离,将超顺磁纳米颗粒从外泌体表面脱离,从而实现血液Tf R+外泌体的精准、高效分离。所获血液Tf R+外泌体可高效介导化疗药物阿霉素的肿瘤靶向治疗,促进了基于外泌体的纳米药物载体的临床转化。

李思迪[10](2020)在《功能型凝胶网络设计及其在伤口闭合及药物投递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凝胶是一种由聚合物经交联形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凝胶材料,其在诸多生物医用领域有重要的应用。首先,本文设计了贻贝仿生金属交联水凝胶,并研究环境对该水凝胶粘合性能的影响及其作为组织粘合剂的潜力。结果显示,在适宜环境下(较低Fe3+含量及生理p H)形成的金属交联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粘合能力,可高效闭合皮肤伤口,拥有作为组织粘合剂的潜力。随后,在该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仿贻贝粘合剂固化过程的方法,首次构建了邻苯二酚-Fe和亚胺键双动态键交联水凝胶(PL-Cat/Fe/ODex),并探索其在伤口闭合后护理上的应用。研究表明,得益于其双动态键交联结构,PL-Cat/Fe/ODex水凝胶表现出独特的DREAMING功能,即按需溶解、重复粘合、充足粘合和力学性能、可注射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该水凝胶不仅可以对伤口高效闭合,还可以对再次开放的伤口重复闭合以及在需要时被快速清除,从而助力伤口闭合后护理。其次,着眼于纳米粒子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本文首次设计了一种弱细胞相互作用的环境响应性纳米凝胶载体(WINNER)。WINNER的壳层为基于磷酰胆碱(PC)的酶响应性聚合物网络。研究发现具有适宜PC表面填充率(50.5%-58.3%)的壳层可弱化WINNER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留有未被PC覆盖的酶切位点。因此,具有适宜PC表面填充率的WINNER不易被细胞内吞且可高效酶解,进而可在细胞外精准释放其内载蛋白。静脉注射后,负载尼妥株单抗的WINNER可靶向并聚集于肿瘤部位,并更为显着地抑制肿瘤的增长,表明具有细胞外释放能力的WINNER在治疗性抗体投递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二、单克隆抗体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克隆抗体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铁蛋白药物装载的机制探索及生物医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铁蛋白作为小分子药物载体的机制探索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铁蛋白在生物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铁蛋白的药物装载机制探索及生物医学应用 综述
    1 铁蛋白的结构功能、改造策略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1.1 天然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1.2 铁蛋白改造策略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1.3 铁蛋白作为药物载体及其药物装载策略
    2 纳米酶的发现、可控合成策略及其医学诊疗应用
        2.1 纳米酶的分类及其特点
        2.2 铁蛋白作为生物矿化模版合成纳米酶
        2.3 纳米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鸡TLR15受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抗原表位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哺乳动物TLRs研究进展
        1.1.1 TLRs的发现
        1.1.2 TLRs的结构
        1.1.3 TLRs识别的配体及分布
        1.1.4 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
    1.2 鸡TLRs的研究进展
        1.2.1 鸡TLR15的结构与定位
        1.2.2 ChTLRs识别的配体
        1.2.3 ChTLRs的基本属性
        1.2.4 ChTLRs与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1.2.5 ChTLRs与病毒感染
        1.2.6 鸡TLRs与寄生虫感染
    1.3 单克隆抗体技术
        1.3.1 单克隆抗体的概述
        1.3.2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4 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鸡TLR15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构建
    2.1 材料
        2.1.1 菌株和载体
        2.1.2 培养基
        2.1.3 试剂配制
        2.1.4 实验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模板提取
        2.2.2 表达抗原序列的确定
        2.2.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2.5 pET-30a-ChTLR15(162-386aa)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2.2.6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2.2.7 重组蛋白的Ni-NTA亲和层纯化
        2.2.8 重组蛋白凝胶过滤层析纯化
        2.2.9 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构建
    2.3 结果
        2.3.1 表达抗原序列的分析结果
        2.3.2 PCR扩增产物
        2.3.3 重组蛋白的SDS-PAGE鉴定结果
        2.3.4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2.3.5 重组蛋白Ni-NTA亲和层析纯化结果
        2.3.6 重组蛋白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结果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鸡TLR15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3.1 材料
        3.1.1 试剂
        3.1.2 仪器
        3.1.3 实验动物及细胞
    3.2 方法
        3.2.1 免疫原的准备
        3.2.2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3.2.3 血清效价的测定
        3.2.4 杂交瘤细胞融合
        3.2.5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及亚克隆
        3.2.6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
    3.3 结果
        3.3.1 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和抗体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3.3.2 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
        3.3.3 细胞融合与筛选
        3.3.4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鸡TLR15蛋白B细胞表位鉴定及其在鸡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质粒、菌株、试剂、仪器
        4.1.2 抗原表位预测
        4.1.3 引物的设计
        4.1.4 截短片段的构建
        4.1.5 截短蛋白的诱导表达
        4.1.6 抗原表位的初步定位
        4.1.7 抗原表位的精确鉴定
        4.1.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鸡TLR15在HD11细胞中的定位
        4.1.9 鸡TLR15在SPF鸡组织中的分布
    4.2 结果
        4.2.1 抗原表位预测结果
        4.2.2 pET-30a-truncated ChTLR15基因克隆结果
        4.2.3 鸡TLR15在HD11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4.2.4 鸡TLR15在SPF鸡组织中分布的检测结果
    4.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致谢

(3)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兽药残留荧光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前言
    1 雌激素类兽药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2 量子点概述
    3 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量子点标记荧光免疫检测技术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量子点标记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荧光免疫检测方法比较与实际样品检测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五部分 结果与展望
文献综述 量子点及其在荧光免疫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4)Thomsen-Friedenreich单克隆抗体(A78-G/A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靶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TF-Ag在肿瘤中的研究背景
    2. 中和TF-Ag的TF-Ab免疫治疗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3. PTC致病相关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
    4. 天然TF-Ab表达特征作为肿瘤患者无创筛查诊断指标的研究现状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试剂与仪器耗材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mAb A78-G/A7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上的潜在作用探讨
    2. mAb A78-G/A7对裸鼠PTC异种移植瘤的治疗作用研究
    3. TF-Ag单克隆抗体(mAb A78-G/A7)治疗对PTC差异表达基因E2F4、DDB2、DDIT3的影响研究
    4. TF-Ab中和TF-Ag及对PTC抑癌作用的证据探索
讨论
    1. 中和TF-Ag的mAb A78-G/A7对PTC细胞株存在潜在抑癌作用
    2. mAb A78-G/A7对裸鼠PTC异种移植瘤存在潜在治疗效应
    3. mAb A78-G/A7干预对可能性较大的PTC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研究
    4. TF-Ab在PTC无创诊断方面的潜在价值及其中和TF-Ag与发挥抑癌作用的证据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治疗性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新型功能化磁性纳米体系用于肿瘤成像与联合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1.1 胜利的曙光
        1.1.2 费曼的愿景
    1.2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
        1.2.1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合成
        1.2.2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
        1.2.3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靶向性
    1.3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成像与癌症诊断方面的应用
        1.3.1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应用
        1.3.2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
        1.3.3 铁氧化物磁性纳米粒子在其他成像方面的应用
        1.3.4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分离及分子诊断方面的应用
    1.4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1.4.1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1.4.2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磁热治疗中的应用
        1.4.3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1.4.4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多疗法联合治疗中的应用
    1.5 基于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全套纳米诊疗平台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可编程线性升温反应系统用于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控温模块所需元件
    2.3 实验方法
        2.3.1 可编程线性升温反应系统的设计
        2.3.2 球形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2.3.3 立方体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2.3.4 八面体掺锌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2.3.5 磁性纳米粒子的分离与纯化实验
        2.3.6 磁性纳米粒子的相转移实验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磁性纳米粒子形貌和粒径的表征
        2.4.2 磁性纳米粒子的磁学性能和晶体结构分析
        2.4.3 八面体掺锌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元素组成分析
        2.4.4 磁性纳米粒子形貌、粒径及磁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方体铁氧化物纳米信标用于HSP90α的检测与调控以及磁共振成像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材料
        3.2.2 核酸序列
        3.2.3 主要实验仪器
        3.2.4 主要实验试剂
        3.2.5 主要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HSP90α mRNA特异性分子信标HSP90α-MB的设计
        3.3.2 HSP90α-MB在体外对目标核酸序列的检测
        3.3.3 IPP纳米载体的制备
        3.3.4 IPP纳米载体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实验
        3.3.5 IPP/MB纳米信标的制备及基因保护实验
        3.3.6 细胞培养
        3.3.7 IPP/MB纳米信标的细胞毒性实验
        3.3.8 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对IPP/MB纳米信标的摄取实验
        3.3.9 细胞中HSP90α mRNA水平的qRT-PCR检测
        3.3.10 IPP/MB纳米信标对活细胞中HSP90α mRNA水平的检测实验
        3.3.11 肿瘤细胞中HSP90α表达水平的检测
        3.3.12 IPP/MB纳米信标在体内的T_2增强磁共振成像实验
        3.3.13 IPP/MB纳米信标的急性全身毒性和血液相容性实验
        3.3.14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HSP90α-MB对目标序列的结合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3.4.2 IPP纳米载体形貌、粒径及理化性质的表征
        3.4.3 IPP纳米载体磁共振成像弛豫效能的分析
        3.4.4 IPP对 HSP90α-MB的吸附和保护作用
        3.4.5 IPP/MB纳米信标的体外生物安全性分析
        3.4.6 IPP/MB纳米信标对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区分作用
        3.4.7 IPP/MB纳米信标对肿瘤细胞HSP90α的抑制作用
        3.4.8 IPP/MB纳米信标对肿瘤的T_2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3.4.9 IPP/MB纳米信标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安全性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八面体磁性纳米诊疗体系用于双模态成像及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材料
        4.2.2 核酸序列
        4.2.3 主要实验仪器
        4.2.4 主要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ZIPP纳米载体的制备
        4.3.2 ZIPP纳米载体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实验
        4.3.3 ZIPP纳米载体的磁热升温效率测量实验
        4.3.4 ZIPP纳米载体修饰靶向核酸适配体
        4.3.5 ZIPP-Apt与不同荧光分子(FAM/FITC/Cy5.5)的连接
        4.3.6 ZIPP-Apt和ZIPP-CRO的细胞摄取实验
        4.3.7 ZIPP(FITC)-Apt的亚细胞定位实验
        4.3.8 ZIPP-Apt的细胞毒性实验
        4.3.9 ZIPP-Apt:DOX的制备
        4.3.10 ZIPP-Apt:DOX的DOX释放实验
        4.3.11 ZIPP-Apt/siRNA的制备
        4.3.12 ZIPP-Apt:DOX/siHSPs对细胞的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
        4.3.13 ZIPP-Apt/siHSPs对HSP70和HSP90的沉默实验
        4.3.14 ZIPP(Cy5.5)-Apt对肿瘤的靶向双模态成像实验
        4.3.15 ZIPP-Apt:DOX/siHSPs对肿瘤的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
        4.3.16 ZIPP-Apt纳米体系的全身毒性和血液相容性实验
        4.3.17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ZIPP纳米载体粒径和表面电位的表征
        4.4.2 ZIPP纳米载体磁共振成像弛豫效能的分析
        4.4.3 ZIPP纳米载体磁热转化的比损耗功率分析
        4.4.4 ZIPP的Apt修饰及光谱学表征结果
        4.4.5 Apt修饰对肿瘤细胞摄取ZIPP的促进作用
        4.4.6 ZIPP-Apt的体外生物安全性分析
        4.4.7 ZIPP-Apt:DOX的包封率、载药率及响应性释放结果
        4.4.8 ZIPP-Apt装载siRNA的质量比分析
        4.4.9 ZIPP-Apt/siHSPs在体外的基因沉默效果
        4.4.10 ZIPP-Apt:DOX/siHSPs对细胞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的分析
        4.4.11 ZIPP-Apt对肿瘤的靶向双模态成像效果分析
        4.4.12 ZIPP-Apt:DOX/siHsps对肿瘤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的疗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棒状β-FeOOH纳米类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可控制备及在免疫层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侧向流免疫层析技术
        1.1.1 侧向流免疫层析的组成
        1.1.2 侧向流免疫层析的检测原理
    1.2 灵敏度的提高
        1.2.1 纳米粒子作为标记材料
        1.2.2 检测信号的放大
    1.3 课题的提出
2. β-FeOOH纳米棒的制备及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β-FeOOH纳米棒的制备
        2.2.4 β-FeOOH纳米棒制备条件优化
        2.2.5 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β-FeOOH纳米棒的制备
        2.3.2 β-FeOOH纳米棒的最佳反应条件
        2.3.3 优化后β-FeOOH纳米棒的表征
    2.4 小结
3 β-FeOOH纳米棒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β-FeOOH纳米棒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3.2.4 β-FeOOH纳米棒的类过氧化物酶反应条件研究
        3.2.5 β-FeOOH纳米棒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3.2.6 β-FeOOH纳米棒的酶催化机理研究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β-FeOOH纳米棒的酶催化特性
        3.3.2 β-FeOOH纳米棒的类过氧化物酶反应条件优化
        3.3.3 β-FeOOH纳米棒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3.3.4 β-FeOOH纳米棒的酶催化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棒状β-FeOOH纳米酶的HCG侧向流免疫层析检测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缓冲液的配置
        4.2.4 侧向流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成及原理
        4.2.5 β-FeOOH纳米棒的羧基化改性
        4.2.6 PAA-β-FeOOH免疫探针的构建及优化
        4.2.7 侧向流免疫层析系统的优化
        4.2.8 酶催化检测信号的放大研究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羧基化β-FeOOH纳米棒的表征
        4.3.2 PAA-β-FeOOH免疫探针的优化制备
        4.3.3 侧向流免疫层析系统的构建优化
        4.3.4 灵敏度及特异性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7)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构建及肿瘤诊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磁性纳米颗粒的分子影像应用
        §1.2.1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1.2.2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1.2.3 基于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磁共振造影剂与分子影像应用
    §1.3 纳米材料的肿瘤免疫治疗应用
        §1.3.1 肿瘤免疫治疗
        §1.3.2 纳米颗粒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1.4 论文构思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OAm@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宏量制备
        §2.3.2 DP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2.3.3 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2.3.4 磁性纳米颗粒中铁含量的测定
        §2.3.5 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中牛血清白蛋白的定量检测
    §2.4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表征
    §2.5 结果与讨论
        §2.5.1 OAm@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5.2 DP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5.3 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5.4 BSA偶联量对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影响
        §2.5.5 磁性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表征和磁学性能研究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小超顺磁性BSA@Fe_3O_4纳米颗粒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用细胞株及动物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弛豫率的测定
        §3.3.2 CCK-8 细胞毒性测试
        §3.3.3 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细胞吞噬实验
        §3.3.4 磁性纳米颗粒的血液相容性检测
        §3.3.5 兔原位肝肿瘤模型的建立
        §3.3.6 兔原位肝肿瘤的磁共振成像
        §3.3.7 磁性纳米颗粒在兔体内脏器分布状况
        §3.3.8 组织学观察以及免疫组化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弛豫率
        §3.4.2 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体外细胞实验
        §3.4.3 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血液相容性测试
        §3.4.4 时间依赖性的兔原位肝肿瘤T_1-T_2双模态磁共振成像
        §3.4.5 B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体内分布状况
        §3.4.6 兔肿瘤及脏器病理切片HE染色分析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模块化纳米探针的制备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用细胞株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不同粒径的油溶性OAm@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4.3.2 配体交换法制备水溶性PEG@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
        §4.3.3 亲和素偶联的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4.3.4 磁性纳米颗粒中铁含量的测定
        §4.3.5 荧光素偶联的Cy5-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4.3.6 单克隆抗体的生物素化
        §4.3.7 模块化纳米探针的构建
        §4.3.8 CCK-8 细胞毒性测试
        §4.3.9 T细胞的提取与扩增
        §4.3.10 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测试
    §4.4 磁性纳米颗粒结构性能表征
    §4.5 结果与讨论
        §4.5.1 不同粒径的油溶性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表征
        §4.5.2 水溶性PEG@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表征
        §4.5.3 亲和素偶联的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表征
        §4.5.4 荧光素偶联的Cy5-SA@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表征
        §4.5.5 模块化纳米探针的表征
        §4.5.6 模块化纳米探针的体外细胞杀伤作用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双特异性磁性纳米探针在肿瘤免疫诊疗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和方法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用细胞株及动物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1 双特异性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的制备及表征
        §5.3.2 T细胞的提取与扩增
        §5.3.3 双特异性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的肿瘤细胞靶向性研究
        §5.3.4 双特异性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对免疫杀伤的增强作用
        §5.3.5 NOD-SCID小鼠皮下淋巴瘤模型的建立
        §5.3.6 荷瘤小鼠皮下淋巴瘤的磁共振成像
        §5.3.7 荷瘤小鼠皮下淋巴瘤的荧光成像
        §5.3.8 荷瘤小鼠的治疗方案
        §5.3.9 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测量
        §5.3.10 荷瘤小鼠体重测量
        §5.3.11 荷瘤小鼠生存期检测
        §5.3.12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病理切片及其免疫组化染色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双特异性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的体外磁共振成像
        §5.4.2 双特异性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的荧光性能
        §5.4.3 双特异性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细胞靶向性研究
        §5.4.4 双特异性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促进免疫杀伤作用
        §5.4.5 肿瘤模型的建立
        §5.4.6 荷瘤小鼠的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
        §5.4.7 荷瘤小鼠的瘤体抑制率分析
        §5.4.8 荷瘤小鼠的体重分析
        §5.4.9 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分析
        §5.4.10 荷瘤小鼠的脏器及肿瘤普鲁士蓝-核固红染色分析
        §5.4.11 荷瘤小鼠的肿瘤BCL-2和TUNEL的免疫组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蛋白质浓度绝对定量方法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法的建立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蛋白质在药物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
    1.2 蛋白质定量的内容
    1.3 蛋白质定量方法
    1.4 标准物质和基准方法简介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法
    2.1 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法的原理
        2.1.1 电迁移率的理论基础
    2.2 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法结构
        2.2.1 电喷雾(ES)
        2.2.2 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DMA)
        2.2.3 冷凝颗粒计数器(CPC)
    2.3 ES-DMA-CPC技术在生物医学的应用简述
        2.3.1 脂蛋白的定量检测应用
        2.3.2 淀粉样原纤维蛋白的检测应用
        2.3.3 蛋白质聚集体的检测应用
        2.3.4 其他应用
    2.4 ES-DMA-CPC的优点和局限性
        2.4.1 优点
        2.4.2 局限性
第三章 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理论
        3.2.1 液滴诱导聚集现象
        3.2.2 聚集体的定量理论
    3.3 ES-DMA-CPC仪器装置搭建
        3.3.1 外部进样系统
        3.3.2 电喷雾气溶胶颗粒发生器(ES)
        3.3.3 差分电迁移率仪(DMA)
        3.3.4 冷凝颗粒计数器(CPC)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法参数优化
    4.1 引用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内容
        4.3.1 溶液的配制
        4.3.2 实验参数设置
        4.3.3 实验参数优化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电喷雾电压
        4.4.2 样品溶液流速条件优化
        4.4.3 气体流量条件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法的蛋白定量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内容
        5.3.1 缓冲溶液和蔗糖溶液配制
        5.3.2 实验参数
        5.3.3 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标准物质(BW3627-1)定量分析
        5.3.4 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物质(GBW09815)定量分析
        5.3.5 人源化IgG1κ单克隆抗体标准物质(NIST mAb RM8671)定量分析
        5.3.6 其他定量方法结果比较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标准物质(BW3627-1)定量分析
        5.4.2 1.0 g/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定量分析
        5.4.3 20.0 g/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定量分析
        5.4.4 40.0 g/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定量分析
        5.4.5 人源化IgG1κ单克隆抗体标准物质(NIST mAb RM8671)定量分析
        5.4.6 方法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9)基于磷酰胆碱的载药体系的构建及肿瘤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载药系统
        1.1.1 肿瘤的临床治疗现状
        1.1.2 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肿瘤靶向治疗
        1.1.3 纳米载体特性影响体内行为
    1.2 磷酰胆碱
        1.2.1 磷酰胆碱基聚合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1.2.2 磷酰胆碱基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3 支化聚合物作为纳米载体
        1.3.1 星形聚合物
        1.3.2 超支化和树枝状聚合物
        1.3.3 接枝、刷状和梳状聚合物
        1.3.4 聚合物交联网络
    1.4 外泌体应用于药物投递
        1.4.1 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
        1.4.2 外泌体的分离方法
        1.4.3 外泌体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
    1.5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纳米载药体系
        1.5.1 弱酸响应
        1.5.2 酶响应
        1.5.3 还原响应
        1.5.4 乏氧响应
    1.6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第二章 含磷酰胆碱星形支化共聚物纳米胶束体内长循环及肿瘤靶向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3 sCPM的制备
        2.2.4 sCPM的表征
        2.2.5 sCPM的蛋白吸附测定
        2.2.6 sCPM的细胞毒性
        2.2.7 sCPM的肿瘤细胞摄取
        2.2.8 sCPM的载药及药物释放
        2.2.9 sCPM体内循环时间的测定
        2.2.10 sCPM的体内分布及肿瘤靶向
        2.2.11 D-sCPM的肿瘤治疗效果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sCPM的表征
        2.3.2 sCPM的稳定性
        2.3.3 sCPM的抗蛋白吸附性能
        2.3.4 sCPM的细胞毒性
        2.3.5 sCPM的肿瘤细胞摄取
        2.3.6 sCPM的载药及其药物释放
        2.3.7 sCPM的体内血液循环时间
        2.3.8 sCPM的体内分布及肿瘤靶向
        2.3.9 D-sCPM的肿瘤抑制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单抗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3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制备
        3.2.4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表征
        3.2.5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降解释放
        3.2.6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体外肿瘤细胞抑制
        3.2.7 巨噬细胞对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摄取
        3.2.8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血液循环时间
        3.2.9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体内分布
        3.2.10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脏器毒性
        3.2.11 透射电镜观察肿瘤血管形态
        3.2.12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体内抑制肿瘤研究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制备及表征
        3.3.2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降解释放
        3.3.3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体外肿瘤细胞抑制
        3.3.4 西妥昔单抗体纳米微囊的巨噬细胞摄取性能
        3.3.5 西妥昔单抗体纳米微囊的体内循环时间
        3.3.6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体内分布
        3.3.7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体内毒性
        3.3.8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自增强EPR效应
        3.3.9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肿瘤治疗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H响应法分离TfR+外泌体及其肿瘤靶向药物投递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3 全铁转铁蛋白修饰SPMNs
        4.2.4 SMNC-EXOs的制备
        4.2.5 M-EXOs的制备
        4.2.6 M-EXOs的表征
        4.2.7 M-EXOs的细胞毒性
        4.2.8 M-EXOs的血液相容性
        4.2.9 M-EXOs的肿瘤细胞摄取
        4.2.10 M-EXOs的载药和药物释放
        4.2.11 D-M-EXOs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
        4.2.12 D-M-EXOs的体内分布及其肿瘤靶向
        4.2.13 D-M-EXOs的体内肿瘤抑制效果
        4.2.14 D-M-EXOs的脏器毒性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M-EXOs的制备及表征
        4.3.2 pH响应性分离机制
        4.3.3 M-EXOs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4.3.4 M-EXOs的肿瘤细胞摄取
        4.3.5 M-EXOs的载药及药物释放
        4.3.6 D-M-EXOs的肿瘤细胞抑制效果
        4.3.7 D-M-EXOs的体内分布及肿瘤靶向
        4.3.8 D-M-EXOs的体内抑制肿瘤效果
        4.3.9 D-M-EXOs的脏器毒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符号说明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功能型凝胶网络设计及其在伤口闭合及药物投递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伤口闭合处理与组织粘合剂
        1.1.1 常见的伤口闭合手段
        1.1.2 组织粘合剂的分类
        1.1.3 多功能组织粘合剂
    1.2 贻贝仿生聚合物水凝胶
        1.2.1 贻贝仿生粘合简介
        1.2.2 贻贝仿生聚合物水凝胶粘合剂
        1.2.3 贻贝仿生配位交联聚合物水凝胶
    1.3 动态键交联聚合物水凝胶
        1.3.1 动态键交联聚合物水凝胶简介
        1.3.2 动态共价键交联聚合物水凝胶
        1.3.3 配位键交联聚合物水凝胶
    1.4 蛋白类药物递送
        1.4.1 蛋白类药物及其面临的挑战
        1.4.2 单克隆抗体药物特性
        1.4.3 蛋白类药物载体
    1.5 细胞外药物投递
        1.5.1 影响细胞内吞的因素
        1.5.2 细胞外释放药物载体进展
    1.6 纳米凝胶载体
    1.7 基于功能型聚合物凝胶网络的课题提出
        1.7.1 贻贝仿生聚合物凝胶网络用于伤口闭合的课题提出
        1.7.2 弱细胞相互作用的纳米凝胶用于抗体细胞外投递的课题提出
第2章 贻贝仿生配位交联水凝胶粘合剂的设计及其用于伤口闭合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2.2.2 邻苯二酚修饰高分子的合成
        2.2.3 邻苯二酚修饰高分子的表征
        2.2.4 邻苯二酚修饰高分子与Fe~(3+)配位
        2.2.5 邻苯二酚-Fe~(3+)配位化合物的拉曼光谱表征
        2.2.6 邻苯二酚-Fe~(3+)配位水凝胶粘合剂的形成
        2.2.7 邻苯二酚-Fe~(3+)配位水凝胶粘合剂的粘合强度评价
        2.2.8 PL-Cat/Fe水凝胶粘合剂的界面修复能力
        2.2.9 PL-Cat/Fe水凝胶粘合剂的本体强度
        2.2.10 PL-Cat/Fe水凝胶粘合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11 PL-Cat/Fe配位化合物的UV-Vis光谱
        2.2.12 PL-Cat/Fe水凝胶粘合剂的拉曼光谱
        2.2.13 细胞毒性评价
        2.2.14 PL-Cat/Fe水凝胶粘合剂对皮肤伤口的闭合及愈合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PL-Cat的合成与表征
        2.3.2 PL-Cat与 Fe~(3+)在低Fe~(3+)含量时的配位
        2.3.3 PL-Cat在适宜环境下的高粘合强度
        2.3.4 其他邻苯二酚修饰高分子在较低Fe~(3+)环境下的粘合强度
        2.3.5 PL-Cat/Fe粘合剂的界面粘合能力
        2.3.6 PL-Cat/Fe粘合剂的本体强度
        2.3.7 邻苯二酚与Fe~(3+)的配位形式转变
        2.3.8 较低Fe~(3+)含量环境下形成的粘合剂具有更高粘合强度的机制
        2.3.9 邻苯二酚修饰高分子及PL-Cat/Fe粘合剂的细胞毒性
        2.3.10 PL-Cat/Fe-SAE粘合剂对全厚度皮肤伤口的闭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动态键交联水凝胶粘合剂助力伤口闭合后护理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3.2.2 PL-Cat与 ODex的合成
        3.2.3 PL-Cat及 ODex的表征
        3.2.4 水凝胶粘合剂的形成
        3.2.5 PL-Cat/Fe/ODex水凝胶的表征
        3.2.6 PL-Cat/Fe/ODex水凝胶粘合剂体外溶解测试
        3.2.7 自修复能力测试
        3.2.8 PL-Cat/Fe/ODex水凝胶粘合剂粘合性能
        3.2.9 PL-Cat/Fe/ODex水凝胶粘合剂体外按需溶解能力测试
        3.2.10 细胞毒性评价
        3.2.11 体内可注射性、组织粘结性及组织相容性
        3.2.12 皮肤伤口重复闭合及粘合剂按需溶解
        3.2.13 皮肤伤口闭合及愈合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L-Cat和 ODex的合成及表征
        3.3.2 PL-Cat/Fe/ODex凝胶的形成及双动态键交联表征
        3.3.3 PL-Cat/Fe/ODex水凝胶的凝胶时间及可注射性表征
        3.3.4 PL-Cat/Fe/ODex水凝胶的溶胀和力学性能
        3.3.5 PL-Cat/Fe/ODex水凝胶的体外溶解
        3.3.6 PL-Cat/Fe/ODex水凝胶的自修复
        3.3.7 PL-Cat/Fe/ODex水凝胶粘合剂的粘合性能
        3.3.8 PL-Cat/Fe/ODex水凝胶粘合剂的按需溶解性能
        3.3.9 PL-Cat/Fe/ODex水凝胶粘合剂的重复粘合性能
        3.3.10 PL-Cat/Fe/ODex水凝胶粘合剂的细胞毒性
        3.3.11 PL-Cat/Fe/ODex水凝胶粘合剂的组织相容性
        3.3.12 皮肤伤口重复闭合和水凝胶粘合剂按需溶解
        3.3.13 皮肤伤口的闭合及愈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促进抗体精准释放的弱细胞相互作用环境响应性纳米凝胶载体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4.2.2 酶响应多肽水凝胶(MPI)的制备及降解
        4.2.3 酶响应多肽交联剂及WINNER的合成
        4.2.4 WINNER的表征
        4.2.5 WINNER的降解
        4.2.6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4.2.7 WINNER的水接触角
        4.2.8 WINNER与细胞相互作用力测定
        4.2.9 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结合测定
        4.2.10 WINNER的细胞内吞
        4.2.11 肿瘤细胞抑制
        4.2.12 体内肿瘤抑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亲水性凝胶网络的酶响应降解的可能性
        4.3.2 WINNER的合成与表征
        4.3.3 WINNER的 PC表面填充率的定量表征
        4.3.4 依赖于PC表面填充率的WINNER的细胞内吞
        4.3.5 依赖于PC表面填充率的WINNER的酶响应降解
        4.3.6 依赖于PC表面填充率的WINNER的细胞外释放
        4.3.7 不易内吞及高效酶解机制研究
        4.3.8 WINNER负载尼妥株单抗
        4.3.9 WINNER-Nimo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
        4.3.10 WINNER-Nimo调节相关靶点蛋白表达
        4.3.11 WINNER-Nimo肿瘤靶向性及肿瘤增长抑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符号说明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单克隆抗体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蛋白药物装载的机制探索及生物医学应用[D]. 米倩.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鸡TLR15受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抗原表位的鉴定[D]. 李梦妮. 扬州大学, 2021
  • [3]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兽药残留荧光免疫检测技术研究[D]. 云瀚漩.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4]Thomsen-Friedenreich单克隆抗体(A78-G/A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靶点研究[D]. 彭颖.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5]新型功能化磁性纳米体系用于肿瘤成像与联合治疗的研究[D]. 陈中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棒状β-FeOOH纳米类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可控制备及在免疫层析中的应用[D]. 雷蕾.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7]模块化磁性纳米探针构建及肿瘤诊疗应用研究[D]. 白晨. 东南大学, 2020
  • [8]蛋白质浓度绝对定量方法电喷雾—差分电迁移率—粒子计数法的建立和应用[D]. 刘洋.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磷酰胆碱的载药体系的构建及肿瘤治疗研究[D]. 龙丽霞. 天津大学, 2020(01)
  • [10]功能型凝胶网络设计及其在伤口闭合及药物投递中的研究[D]. 李思迪. 天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单克隆抗体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