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国情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主干与核心,是培育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生动“课堂”。然而“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家国实体的现代性转化、多元思潮的碰撞冲击、传统观念的价值局限等。“家国情怀”的现代性转化与发展要从理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其传承发展的复杂性,要在国际视野内提升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家国情怀”;传承;发展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传统生活的共同体以个体为基点,从家、国推广至天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国情怀,是指个体对家庭以及邦国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对天下共同价值的追求,对共同体责任的自觉担当。对家的眷恋,对国的忠诚,对天下的关怀,特别是在家、国乃至天下危机出现时为家、为国、为天下苍生赴命的无私情怀和无畏勇气以及无限担当构成了我国“家国情怀”的基本内容。现代化加速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国的实力日渐强大,另一方面家的规模日趋演化为一户一家的三口小家,再加上大量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暴力拆迁等问题的出现,家国一体的社会基础在消解转型,忠孝一体的价值理念受到诸多质疑,个体、家、国乃至表征“天下”的当今世界,其互动的社会实践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社会的家已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家,现代意义的国也不再是传统社会的国。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主干与核心的“家国情怀”,其现代性传承与发展重要而紧迫。
一、“家国情怀”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家国情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
“家国情怀”彰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和谐社会是各级各类组织单位相携共生、和而不同、充满活力的一种状态,和谐共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家国情怀”作为对家、国及其关系反映的一种观念形态,将家和国从认识、情感及行为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国视为千万家,将家视为最小国,将家国的和合共生、存亡与共作为追求和向往。家国的和合共生、命运与共成为“家国情怀”最为基本的精神内核和价值逻辑,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
古往今来,没有一成不变的艺术。一些艺术之所以能够穿越悠悠的历史长河,绵延不息,就在于这些艺术能够主动适应时代变化。一言以蔽之,与时俱进,艺术常青。
“家国情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支持。“家国情怀”内涵丰富,在不同历史境遇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不同的情感支持。在国家特别是民族整体利益面临危机时,代表小家的个体自觉地舍己舍家,为能够代表民族共同利益的国的前途命运所展现出的无私情怀、无畏勇气和无限担当演绎出“国是千万家”的高尚情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暴力拆迁中形成的“问题家庭”,成为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此刻“家国情怀”所呼唤的对家的热爱与眷恋,对其合法利益的维护彰显着“家是最小国”的温暖情怀。
(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主干与核心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产生发展的根脉和源泉。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环境,有着应对内外环境而形成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反映模式,并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精神世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相对独立的亚洲大陆生活圈,从新石器时代的祖先开始萌芽,在延续了七八千年的农业文明历程中,不断积淀而形成了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对家国共同命运的责任担当,形成了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尽管家、国的具体形态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秦王朝及以后,近代中国和当代中国都发生过重大变化,但“家”要忠于“国”、“国”要保卫“家”,有国才有家这样的观念一直延续且深入人心。人民一方面都希望国家能强盛有力,为自己提供安全和丰裕的保障,而另一方面也依然怀有“修齐治平”、参与国事的美好愿景。
第二个维度是基于对“专业化的实施主体”的理解。Wilensky[7](1964)认为专业化过程有两个最重要的步骤,第一步是建立培训学校,提供专业培训;第二步是成立专业组织,建立规章制度、道德准则等各种结构性制度,划定清晰的职业道德法则。Abbott[8](1988)则提出了专家与顾客之间“专业知识的非对称性”关系,这一关系使得社会必须信任专业工作者,认可其专业地位。因此,专业化的实施主体有四个:政府、专业组织、大学与社会。政府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专业发展,专业组织维护与巩固其专业地位,大学和培训机构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此外,专业化还需要社会整体环境对其专业地位的认可[9]。
2.国家主义对“家国情怀”的伤害。国家主义派宣扬以超越个人、民族、宗教、阶级、党派的利益而拥护整个国家的利益,其核心是“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他们从根本上否认国家的阶级性质和社会各界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但实质上,其相对的超阶级性理论基础动摇着人们对国家的信念。
(三)“家国情怀”是培育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生动“课堂”
1.新自由主义对“家国情怀”的动摇。当代新自由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蔓延。在我国,一些人借介绍当代新自由主义之机,狂热颂扬其各种主张,在大力赞扬市场经济的同时,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贬低公有制经济,反对集体主义,反对结果平等,鼓吹国家政权过时,对于以国家利益为重、为核心和最高理念的“家国情怀”来说,是对其精神内核的侵蚀。
“家国情怀”中的担当精神可以直接成为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的有效载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其强调的这种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可以直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培育的有效载体。
“家国情怀”是基于个体对家国关系的一种认识,是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表达;是心理现象,也会化作社会行为;是科学认知,也是价值追求。“家国情怀”的形成发展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历史社会境遇,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意义,不能仅用一个“实质”或者“本质”概而言之。
二、“家国情怀”传承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家国”实体的现代转型削弱了“家国情怀”的传统认知
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其浪漫情节使得其不断超越现实的价值推进过程后劲不足。“家国情怀”蕴含英雄情结使得其浪漫主义精神发达,在以个体修身为基础,实现对家庭利益的超越,进而成全国家利益的价值推进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最后的国家利益,而忽略了现实家国关系中的个体价值。“家国情怀”对个体价值的关注不够与多元社会对个体价值的普遍重视不相适应,对家的重视与家在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不相适应。对国家价值的重视与多元现代社会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不适应。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的交往是社会交往的常态。“家国情怀”虽然主要是处理家国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但“家国情怀”所涵盖的价值主体缺乏对世界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注和纳入,这便容易与人类共同价值发生冲突。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其家国一体的价值逻辑强调家国关系的单一性,缺乏家国关系多样的可能性。家国一体的价值逻辑无法解释国际社会一些“有家无国”的独特社会实体现象。
(二)多元思潮对“家国情怀”的思想冲击
“家国情怀”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绘出浓重的中国底色。公民意识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家国情怀”最终总是表现为每个人的“家国情怀”,落实为每个人的德行修养的提高,体现为每个人在个人、家与国的互动关系中,在责任与担当中能够更加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家国情怀”特有的语言方式、心理特征、文化活动可以作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文化背景。
“家国情怀”亦是中华民族精神繁荣发展的深层心理动因。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博大精深,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精神资源,包括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特别是“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2]等,这些无一不是深深源自中华儿女对家的深深眷恋、对国的忠诚担当。
3.新全球主义对“家国情怀”的削弱。新全球主义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日益流行的一种意识形态,将“整个世界的利益凌驾于单个国家之上的态度和政策”,打着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幌子推行人类利益高于国家利益论和“普世价值论”等,也在实质上否定了国家的意义,从思想上也对“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起着削弱作用。
(三)“家国情怀”之于多元社会的价值局限
传统“家”、“国”实体的加速解体与重构剥离了“家国情怀”赖以形成的直接血缘联系。从秦朝开始,传统社会的“家”和“国”这两层政治实体,其政治关系及其血缘纽带因为郡县制的确立而几近瓦解。“国”被秦王逐个征服而“消灭”,“家”亦被“机构”改革而转型。“国”这个词语所指称的已经由原有的“邦国”转向原有的“天下”概念。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生活共同体衰落。近代以来,国破家亡的现实进一步破坏了“家国情怀”的社会基础,并催生出新的家国心理。“国”的衰落,“国”对“家”保护的减弱进一步加剧了家国冲突,挽救国家危亡的家国共同体意识成为“家国情怀”新生的民族心理因素。当代中国家国实体差距日益拉大进一步改变着“家国情怀”的情感认知基础。国一方面实力越来越强大,家则越来越小。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小家通过精准扶贫走向全面小康;另一方面,大量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暴力强拆等问题家庭的出现从一个角度映衬出对“家”的疏离与过度忽视,并进而阻碍“国”的健康发展。
三、“家国情怀”的现代性转化与发展
(一)要从理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家国情怀”传承发展的复杂性
尾矿的组成较为复杂,我国尾矿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石灰石、滑石、白云石、云母、高岭石、石榴石和绿泥石等。按照尾矿的主要组成成分,尾矿可分为以下5类:
传统的“家国情怀”有对家园故土的眷恋,有对民对国的忧心,有以身许国的壮烈,有抗暴御侮的光荣,也有为国土家园的安定而协和万邦、携手共进的心怀天下。然而所有这些,其价值内核均是以维护皇权为终极价值,也存在着为了“皇家”一家的价值局限,甚至极端化为“民族主义”战乱。
(二)要在国际视野内提升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
从历史的逻辑看,“家国情怀”所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实体基础是先有家后有国,家的产生及其不断发展是国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未有国已有家,这是历史的事实。从理论的逻辑看,在遇到直接的家国利害冲突时,特别是家国面临共同的、整体性的外来威胁时,国的利益应该高于家的利益,我们应该遵循先国后家,乃至舍家为国的基本原则,这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其关乎民族的生死存亡。从现实的逻辑看,每一个家的利益都是国的落脚点和最终的归宿,国是为了家。因此通常情境下,每个家的利益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怀和重视,并成为国的每一次行为目标。即使在特殊的情境下需要家做出暂时的牺牲和让步,作为个体,也不应该做出无谓的牺牲。彻底“无我”的无条件牺牲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是真正的良善和美好,不应该被提倡。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自己以及更多人的幸福成为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家庭共有的价值理念。从技术的逻辑看,无论是在哪一种情况或者情境下,在处理家国矛盾冲突时,都不应该忽略每一个个体和家的具体利益,都应该将个体和家的牺牲概率和水平降到最低,这是处理家国矛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的一点。
2.2.9.1 危害症状。叶片和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梭形病斑,病斑中部褐色,外缘有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表面出现黑色霉层(图9)。
当代中国所处的世界已经被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家国情怀”如果缺乏国际视野,而仅仅局限于对家的眷恋和对国的忠诚,容易使得“家国情怀”进入狭隘的民族主义而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创造。因此,“家国情怀”的现代传承和发展要找到家国共同价值与全球共同价值作为底线,以更好地协调好当今中国的家、国、世界关系,在和谐共处的国际环境中更好地实现人民对家国利益的诉求。另外,“家国情怀”的现代传承和发展还可以借鉴吸收国外政权在家国治理中的有益经验、合理观念,比如其对于家庭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文明化等的法治观念,对其的借鉴吸收有助于我们的家风建设在更广阔的视野内从传统走向现代;可以适当借鉴引入其公正观念,使“家国情怀”得以传承的家国关系观念建立在追求公正的基础之上;可以将自由平等观念引入“家国情怀”的社会意识层面,在个体和家庭需要做出牺牲时,保持冷静,始终不忘“家国情怀”的家国和谐幸福目的,避免无谓的牺牲,等等。
(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赋予“家国情怀”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暗合了传统的家国一体理念,二者包含的逻辑起点也是一致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就是要把作为个体的人作为基点,将在社会中形成的共识作为社会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并在每个人对它的践行和执守中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每个社会个体应当首先注重自身修养的塑造,讲求社会交往中的友善、诚信,讲求社会分工中的敬业、职守,讲求社会责任的担当及对民族、国家的热爱。然后,再在更高层面的社会价值观上凝聚和实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就是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用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国情怀”注入现代文明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民”观念注入传统“家国情怀”教育,提高公民意识,促进公民身份的觉醒与成长。相较于曾经的家国意识,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更加强调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从历史苦难中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也更加期盼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国家政治文明与民族发展愿景的综合体现,可以为“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注入现代文明观念。
生产中常用1∶30公鸡与母鸡比例开展蛋种鸡人工授精。本实验拟探讨经对种公鸡优种培育,提升优质种公鸡质量后,公鸡与母鸡比例达到1∶80时的种蛋受精率情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Z].北京,2018-05-02.
[3]呵旁观者文[N].清议报,1900-02.
[4]http://en.wikipedia.Org./wiki/Globalism,2012-07-11.
The Moder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Family-Nation Sentiment"
ZHENG Ai-hong
(Tianjin Maritime College,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Family-nation sentiment"i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resource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It is the backbone and cor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ual spectrum,and a vivid "classroom" for cultivating the civic awareness of modern society.However,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amily-nation sentiment"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the modernity transition of the home and country entity,the collision impact of multiple thoughts,and the valu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oncepts.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mily-nation sentiment",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height of rationality,and should raise the concern for the common destiny of mankind in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and give a new era connotation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command.
Key words:"family-nation sentiment";inheritanc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075-03
收稿日期:2018-12-24
作者简介:郑爱红(1976-),女(汉族),河北柏乡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方向:青年人生观理论与教育。
标签:家国论文; 情怀论文; 价值论文; 社会论文; 国家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国际主义教育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44期论文;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