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毒,大蒜,开平,易变性,链式反应,品种,花叶。
原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徐中娟[1](2014)在《利用APE-PCR方法筛选白血病原病毒插入位点及相关基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影响其发病的因素有很多,病毒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一般认为,前病毒插入性诱变激活原癌基因可以产生白血病。于是寻找原病毒的插入位点,检测白血病相关的遗传学变异并发现相关的基因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插入诱变对于在肿瘤生成中探索重要的生物学遗传调节和传导途径是一种有用的策略,而这一策略的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鉴定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出一种新的高效简便地用于筛选白血病的原病毒插入位点和其他类型DNA元件插入位点的PCR方法;寻找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发生和产生耐药过程中原病毒的共同插入位点,发现相关基因。方法:通过对原有PCR方法在酶切组合、连接效率、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得到一种用于克隆基因组DNA插入位点的PCR方法—末端腺苷引物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APE-PCR);同时构建一种运用阿糖胞苷(Ara-C)治疗的AML小鼠模型,利用APE-PCR方法对该模型中收集到的原发性肿瘤样本进行原病毒插入位点鉴定;最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和寻找共同插入序列和相关基因。结果:我们已经证实APE-PCR方法可以扩增出更多更长的原病毒插入位点相关片段,产生较低的非特异性背景,需要更少的步骤和更少的DNA样本量,还可以灵活地选择限制性内切酶,且花费更低的成本。在这个方法中利用纳米级的磁珠替代常规磁珠可以提高其效率,而且使用少量的DNA也可以回收和分析原病毒插入位点(PIS)。另外,已经初步筛选得到部分与白血病发生可能相关的基因,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论:APE-PCR在描绘原病毒插入位点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可能也适用于筛选其他类型DNA元件的插入位点。本实验中已经初步筛选得到一些与白血病发生可能相关的基因,为白血病的发生及相关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4-05-01)
李征[2](1998)在《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病毒灭活方法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蛋白原对治疗获得性或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低下造成的凝血障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纤维蛋白原是传播肝炎病毒的高危产品,1978年美国FDA取消其临床使用许可使该种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日趋减少。进入八十年代,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技术的发展使易变性的纤维蛋白原的灭活成为可能。本文对该制剂的病毒灭活技术作一概述和讨论(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期刊1998年01期)
崔荣昌,李晓龙,李学湛,刘卫平[3](1992)在《大蒜花叶病原病毒的鉴定和茎尖脱毒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洋葱黄矮病毒(OYDV)等9种酶标抗体,以常规酶联夹心法检测国内外57份大蒜品种带病毒状况,同时,以诱捕修饰免疫电镜技术复核酶联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的57份大蒜品种带有:洋葱黄矮病毒,韭葱黄条病毒(LYSV),亚实基隆葱潜隐病毒(SL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M病毒(PVM),康乃馨潜隐病毒(CL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等9种病毒。 诱捕修饰免疫电镜图象表明,用上述9种病毒包被的电镜载网诱捕到大量的同源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又分别被同源抗体分子修饰,形成连续完整的抗体分子外套。用洋葱黄矮病毒等9种酶标抗体检测茎尖组织培养再生的80株大蒜试管苗看出,完全脱掉9种病毒的试管苗占30%,完全未脱掉病毒、带9种病毒的试管苗占5%其余的试管苗都程度不同地脱掉了所带的几种病毒。(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1992年04期)
崔荣昌,李晓龙,李学湛[4](1991)在《大蒜花叶病原病毒的鉴定和脱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蒜(Allium sativum L.)花叶病是所有大蒜栽培地方的严重病害。自1946年Brierley首次报道在美国等国家发现此病后。日本、南朝鲜、印度、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法国、英国、罗马尼亚、荷兰、摩洛哥、智利、阿根廷、古巴以及我国台湾、广东、北京、新疆和上海也相继报道了大蒜花叶病害。(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91年18期)
崔荣昌,李骁龙,李学湛[5](1991)在《大蒜花叶病原病毒的免疫电子显微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Stripe Virus),亚实基隆葱潜隐病毒(Shallot Latent Virus),马铃薯 Y 病毒(PVY),马铃薯 A 病毒(PVA),马铃薯 S 病毒(PVS),马铃薯 M 病毒(PVM),康乃罄潜隐病毒(Car-nation Latent Virus)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等九种病毒的抗体,以诱捕修饰免疫电镜技术检测了58个大蒜品种的带病毒状况,其结果表明:用九种病毒抗体包被的电镜载网诱捕到大量的同源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又分别被同源抗体分子修饰,形成连续完整的抗体分子外套。这说明这些大蒜品种已被上述九种病毒侵染。以常规夹心法用前述九种病毒抗体制备的过氧化物酶酶标抗体检测前述大蒜品种的带病毒状况,其结果与免疫电镜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1991年03期)
赵顺庆,范怀忠,高乔婉,唐伟文[6](1987)在《广东大蒜花叶病原病毒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的开平金山火蒜、信宜木蒜、怀集绵蒜、怀集火蒜、高州火蒜、台山大蒜及河南大蒜等七个栽培品种看来都已100%感染了大蒜花叶病毒。典型的症状为花叶、扭曲、黄色条斑及矮缩等。病毒可由汁液传播,除大蒜外,人工接种的35种寄主植物全部不发病。电镜观察到开平金山火蒜等七个品种的病株汁液均含有二种线状病毒粒体,大小分别为12—13×500—700nm和12×900—2000nm,和一种大小为14×200—300nm的棒状病毒粒体。对开平金山火蒜病毒粗提纯液进行了病毒粒体在葡聚糖凝胶洗脱检测和蛋白外壳分子量测定,结果也都表明存在有叁种病毒粒体。病叶切片电镜观察到细胞质内有环状和风轮状内含体。开平金山火蒜病毒抗血清与其它六个品种的抗原病毒具有同一血清反应,与水仙花叶病毒、TMV、马铃薯病毒X、Y和S、西瓜花叶病毒株系2和番木瓜环斑病毒均无反应。金山火蒜病毒中长度为500—700nm的粒体与加拿大大蒜花叶病毒粒体大小相同,其交互血清反应均为阳性,表明它们属同一种病毒,同为马铃薯Y组的大蒜花叶病毒(GMV)。其他两种病毒的归属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杂志》期刊1987年02期)
王秀文[7](1983)在《感染性多肽—原病毒在羊搔痒症中复制机理的假设》一文中研究指出Pattison等在1967年的报道中首次提出感染性物质可能仅由小的基本蛋白质所组成。他们对羊搔痒症中的传播物质作了研究,认为是一种典型的罹及绵羊和山羊病变的“慢病毒”。几年后作者推测羊搔痒症中的物质并不含核酸,而只有一些少量的蛋白质或肽链。此种少见的微生物在宿主细胞中具有激活核酸模板的能力,因此可产生相同的感染性颗粒,作者称其为感染性多肽。此后有很多作者认为在羊搔痒症和类似疾患中的感染性物质可能为含有极少量RNA片段的类病(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期刊1983年04期)
原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纤维蛋白原对治疗获得性或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低下造成的凝血障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纤维蛋白原是传播肝炎病毒的高危产品,1978年美国FDA取消其临床使用许可使该种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日趋减少。进入八十年代,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技术的发展使易变性的纤维蛋白原的灭活成为可能。本文对该制剂的病毒灭活技术作一概述和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徐中娟.利用APE-PCR方法筛选白血病原病毒插入位点及相关基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李征.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病毒灭活方法研究概况[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
[3].崔荣昌,李晓龙,李学湛,刘卫平.大蒜花叶病原病毒的鉴定和茎尖脱毒效果[J].中国蔬菜.1992
[4].崔荣昌,李晓龙,李学湛.大蒜花叶病原病毒的鉴定和脱毒研究[J].科学通报.1991
[5].崔荣昌,李骁龙,李学湛.大蒜花叶病原病毒的免疫电子显微镜诊断[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1
[6].赵顺庆,范怀忠,高乔婉,唐伟文.广东大蒜花叶病原病毒初步鉴定[J].病毒学杂志.1987
[7].王秀文.感染性多肽—原病毒在羊搔痒症中复制机理的假设[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