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生化机制论文_李素平,冯笑,朱云云,李勇,汪文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理生化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酯,重金属,油菜,锈菌,生化,赤霉病,利血平。

生理生化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素平,冯笑,朱云云,李勇,汪文强[1](2019)在《烟管菌M-1对小麦苗期赤霉病的防效及其生理生化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制高效的生物农药,利用自主分离的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生防菌株M-1,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和温室盆栽生防试验研究其对小麦苗期赤霉病的防效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菌株M-1及其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致病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率分别为57.71%和72.95%;且均能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88.10%和77.18%,与化学药剂多菌灵的防效相当;同时使与抗病性相关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5.37%和29.09%,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87.51%和25.15%,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43.95%和38.74%,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提高了40.74%和7.82%,可诱导植株产生抗病反应,提高抗病能力;也使细胞膜透性分别降低了35.94%和32.15%,丙二醛含量降低了41.76%和3.23%,能减轻病菌对细胞膜的伤害;并能增加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N、P、K的含量及吸收量,使株高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33%和8.31%,生物量增加了34.45%和17.59%。表明菌株M-1对小麦苗期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效,不仅能提高小麦幼苗的抗病能力,还能促进其生长。(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徐菁,孙伟娜,殷丽华,徐晓丹,柯希望[2](2019)在《小豆抗锈病的组织学及生理生化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引起的小豆锈病是小豆(Vigna angularis)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豆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小豆—豇豆单胞锈菌互作机理不明、寄主抗病机制不清,是制约小豆锈病可持续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确小豆锈病菌侵染过程,揭示小豆抗锈病的生理及分子机理,是实现小豆锈病绿色防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采用荧光显微观察了锈菌在感病品种宝清红、抗病品种VaHR136及免疫品种1-D-3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接种后12 h夏孢子萌发并在气孔上方形成附着胞,接种后24 h产生气孔下囊,接种后48 h形成吸器,接种后5 d胞间菌丝大面积扩展,叶片出现花斑,至接种后8 d可产生大量夏孢子堆。而免疫及抗病品种中,病菌附着胞形成率显着下降,气孔下囊畸形率升高,吸器周围寄主细胞过敏性坏死及胞壁沉积物的形成有效阻止了病菌的扩展与繁殖。此外,感病品种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于接种后24 h开始升高,随后下降,且PAL活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而免疫及抗病品种中PAL活性于接种后12 h即迅速升高,并在整个侵染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相比感病品种,抗性品种中H202含量在侵染后期显着高于感病品种。上述结果表明,PAL对抗菌物质代谢及细胞壁结构的调控,以及H_2O_2对下游防卫反应的激活在小豆抗锈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揭示小豆抗锈病机理奠定基础,为小豆锈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黄小娉,谢瑞,滕峥,杨翠凤[3](2019)在《麻疯树响应重金属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油料植物,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因此利用麻疯树治理和改良土壤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此,阐述了麻疯树在重金属胁迫下,其体内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尤其是抗氧化物酶系统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今后应用麻疯树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以及矿业地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17期)

李兰[4](2019)在《油菜素内酯调控铜和铬胁迫下油菜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重金属污染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单一铜(Cu2+)和铬(Cr6+)对甘蓝型油菜生长的影响已在植物中有较多研究,但Cu和Cr的复合污染对油菜生长的胁迫作用尚不清楚。同时,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甾醇类激素,最早即发现于芸薹属植物中,其广泛参与到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的各个过程。本论文主要探讨Cu和Cr单一或复合胁迫下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Zheda622'和'ZS 758')生理生态的变化以及BR处理对重金属胁迫的缓解作用,并利用RNA-Seq技术在转录水平上探究BR诱导的重金属逆境响应机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明确了 Cu和Cr对子叶期油菜生理生化、超微结构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单一 Cr处理比单一 Cu处理对子叶期油菜毒害作用更大,二者的复合胁迫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重金属处理均显着降低了油菜子叶和根部的生物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单一 Cu、Cr及其复合处理导致子叶期油菜幼苗体内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的积累。与各自品种的对照组相比,除了品种'Zheda 622'子叶和根系中的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有所下降以外,两个品种其子叶和根系中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与酶相关的基因mRNA转录水平均显着提高,包括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尤其是在单一 Cr和复合处理时表现更为显着。此外,非酶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在两个品种的根和叶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两个品种子叶中叶绿体超微结构均发生了显着的改变,尤其在Cu+Cr复合处理下更为明显,其次是Cr和Cu单一处理。结果显示,Cu和Cr处理表现出一种协同效应,复合处理提高了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这表明Cu和Cr的相互作用不是竞争性的,而是具有协同作用且在品种之间存在差异。2.探明了 Cu和Cr对油菜幼苗的光合抑制、重金属亚细胞分布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协同作用。Cu和Cr处理显着抑制了油菜植株的生长,包括生物量和株高的下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参数[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光系统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在重金属处理下也显着降低。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Cu和Cr主要分布在根和叶的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中。同时,细胞组分中Cu和Cr在复合金属胁迫下表现出协同积累的规律。单一 Cu、Cr或复合处理下,两个品种植株中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水平显着升高,抗氧化酶SOD、CAT、POD、APX的活性也均有显着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编码抗氧化酶相关的基因如BnCat、BnApx、BnPrx、BnSod的表达水平在重金属处理下也普遍上调。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TEM)显示叶片和根尖细胞和细胞器的超微结构也发生显着变化。此外,结果还表明,品种'ZS758'对Cu或Cr的抗性比'Zheda622'更强,这是由于'ZS758'在重金属胁迫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并且细胞结构表现相对完整。3.明确了 BR对Cu和Cr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的BR处理,发现外源BR可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显着增加,并且以0.05 μM BR处理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单一 Cu、Cr和Cu+Cr复合处理下,均显着抑制油菜植株的生长,表现出生物量下降、ROS(H2O2和O2·-)和MDA积累增加。而重金属胁迫下外源添加BR可有效缓解Cu和Cr对油菜植株造成的危害,与重金属处理组相比,植株鲜重和干重显着增加,ROS和MDA积累量明显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显着增加。可见,外源添加BR可有效增强植株对重金属的耐性,缓解重金属胁迫对油菜幼苗造成的伤害。4.研究了重金属单独处理以及BR处理后两个油菜品种幼苗叶片转录组分析。BR处理组与Cr、Cu、Cu+Cr处理组比较,'Zheda622'和'ZS758'叶片中分别有1175、799、2437和2481、1208、1793个基因表达上调,1040、2479、1961 和3596、1437、1246个基因表达下调,主要富集在植物MAPK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互作、谷胱甘肽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等通路上。对这些基因进行分析,发现在品种'Zheda622'中,叁个比较组同时筛选出274个DEGs,在品种'ZS 758'中,叁个比较组中同时筛选出250个DEGs,表明在BR处理下,这些基因在所有比较组中均有差异表达。分析这些基因功能发现,'Zheda622'和'ZS 758'分别有92和24个基因同时在叁个比较组中表达上调,主要涉及氨基酸和脂类代谢、转录调控和胁迫相关蛋白等基因。特别是一些编码防御素蛋白、富含脯氨酸蛋白、谷氧还蛋白、脂氧合酶、渗调蛋白和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显着上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申芬[5](2019)在《复合发酵菌液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理生化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茄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是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2015年1月,农业部开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发展马铃薯种植业,防治马铃薯病害,提高马铃薯产量,是实现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必然选择。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全球范围的马铃薯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马铃薯的产量。利用拮抗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害、诱导植物防御酶系和蛋白增强、促进植物生长并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复合微生物制剂克服了单一拮抗菌抑菌活性不够稳定、防病效果较差等不足。本实验室前期利用4株拮抗菌(Sy11、SR13-2、ST-1和HT-6)复合发酵(复合发酵菌液CFBF-I)对马铃薯离体组织和盆栽植株进行了晚疫病的防治实验,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这4株菌都不是分离自马铃薯植株的菌株,可能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在马铃薯植株上定殖。后来在继续分离筛选致病疫霉拮抗菌的过程中,从黑龙江克山农场感染晚疫病的马铃薯叶片上分离获得了一株拮抗菌W-7,对致病疫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论文在本实验室前期利用4株拮抗菌的基础上,增加了分离于马铃薯病叶上对致病疫霉有很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W-7菌株,并得到了复合发酵菌液(CFBF-II),以期进一步增强这几株拮抗菌的防病能力,以及促进复合菌群在马铃薯植株上的定殖能力。主要研究内容:(1)采用平板划线法和对峙培养法,明确5株菌能否共培养以及复合发酵方式并获得复合发酵菌液(CFBF-II),探究其对致病疫霉菌体在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2)应用浸泡、浇灌和平板计数法等方法,探究用复合发酵菌液处理马铃薯离体组织和马铃薯植株后,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对植株的促生作用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复合发酵菌液处理后对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3)通过考马斯亮蓝法、SDS-PAGE电泳法等,探究复合发酵菌液对马铃薯抗晚疫病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防御相关酶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5株拮抗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可进行复合发酵,在与致病疫霉同时对峙培养至第11天时,与5株菌中抑菌活性最强的单一HT-6菌液相比,CFBF-II的抑菌作用较强,抑菌率为83.8%,与CFBF-I有显着性差异(P<0.05);CFBF-II处理的病菌菌丝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下降了72.8%,也明显低于CFBF-I的处理,但与CFBF-I间无显着性差异;镜检发现菌丝体畸变率达73.96%,明显优于CFBF-I(39.76%)的处理;对孢子囊的直接萌发和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3.4%和32.5%,与CFBF-I达到显着性差异。2、CFBF-I和CFBF-II对种薯萌芽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Control和HT-6菌液的作用,且CFBF-II处理后的萌芽最高可达17.0mm,种薯萌发率为41.18%,明显优于CFBF-I(29.41%);CFBF-II对马铃薯离体块茎和叶片上晚疫病的预防效果最好,分别为63.8%和80.0%,优于CFBF-I的25.0%和10.9%;与LB对照相比,CFBF-II表现出了对马铃薯生长的促进作用,在马铃薯成株期的第55天,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主根长和须根数分别增加了14.8%、26.5%、16.6%、32.9%、33.7%和25.1%;此外,CFBF-II处理后的第50天,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真菌、尖孢镰刀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CFBF-II还能显着提高叶片叶绿素a+b的总含量;3、CFBF-II处理后能使马铃薯块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升高,显着优于CFBF-I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预先用CFBF-II诱导处理后再接种致病疫霉,可更大幅度地增加块茎切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利用SDS-PAGE对马铃薯块茎中可溶性蛋白电泳结果显示,在较抗晚疫病马铃薯品种(大白花)中,用3种菌液既诱导又接种致病疫霉的处理组与只用菌液诱导不接菌的对照组之间,在电泳后显现的蛋白质条带数量和亮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在易感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电泳后首先发现不论是否用菌液诱导处理,其中蛋白质条带的数量比在大白花中的要少许多,包括用LB液体培养基的处理也如此,另外部分条带的亮度也弱了许多;其次,用CFBF-I、HT-6菌液诱导(LB液体培养基作为对照)后再挑战接种致病疫霉的处理,与只诱导不接菌的处理相比位于14.4 KD~24 KD之间和97.4 KD~100 KD之间这两个区域的部分条带亮度下降甚至消失,唯独用CFBF-II菌液诱导后再挑战致病疫霉的处理组,在这两个区域的各个条带的亮度要比只诱导不接菌提高了许多,表明CFBF-II可能与致病疫霉侵染有某种关联,而CFBF-I和HT-6中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且用CFBF-II菌液诱导处理后,还能显着提高块茎切片中POD、PPO和PAL叁种抗性相关酶的活性,尤其是CFBF-II诱导结合挑战接种致病疫霉的处理,能更大幅度地提高这些酶的活性,其中POD酶活在诱导后第6天达到峰值,而PPO和PAL酶活均在诱导后第4天达到峰值,说明POD酶可能先于PPO和PAL酶发挥作用。主要研究结论:(1)5株拮抗菌之间无拮抗作用,CFBF-II在抑制致病疫霉方面比HT-6单一菌株和CFBF-I表现出更优的效果,导致菌体更高的畸变率,并显着降低致病疫霉菌体中蛋白质的含量;(2)CFBF-II对马铃薯离体块茎、叶片无不良影响,在预防晚疫病上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3)CFBF-II对马铃薯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和根系等方面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并能改善根系微生物群落;(4)CFBF-II在马铃薯诱导、抗病过程中,能够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PPO和PAL防御酶的活性,其中POD在诱导后第6天发挥作用,而PPO和PAL在第4天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付鸾鸿[6](2019)在《不同基因型燕麦耐盐碱性鉴定及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燕麦品种的耐盐碱性以及耐盐碱性品种在盐碱逆境下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筛选适宜于松嫩平原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用NaHCO_3胁迫模拟松嫩平原盐碱环境,通过萌发期试验和苗期水培试验对49份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主栽燕麦品种进行了研究,并对筛选得到的两个耐盐碱品种张燕7号、坝莜4号和两个盐碱敏感品种坝莜18号、定燕2号进行了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49份燕麦品种的耐盐碱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发芽势、胚根鲜重、胚根长3个萌发期鉴定指标,以及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含水量、地下部含水量3个苗期鉴定指标;张燕7号,坝莜4号为耐盐碱品种,坝莜18号,定燕2号为盐碱敏感品种;150 mmol·L~(-1)以及200 mmol·L~(-1)NaHCO_3可分别作为燕麦萌发期和苗期耐盐碱性鉴定的适宜筛选浓度。高浓度盐碱胁迫抑制了燕麦的萌发,降低了燕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提高了相对电导率,且浓度越高各生理指标变幅就越大;各品种在200 mmol·L~(-1)NaHCO_3胁迫下均表现出显着的生长抑制现象。各燕麦品种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随NaHCO_3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则逐渐升高。研究得出耐盐碱品种拥有更为强大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及活性氧清除能力,可将盐碱胁迫给植物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而盐碱敏感品种在逆境条件下膜质过氧化程度更大,质膜受到的损伤更大。NaHCO_3胁迫对燕麦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低浓度NaHCO_3胁迫可提高燕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而高浓度则使叶绿素含量降低。NaHCO_3胁迫使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降低,胞间CO_2浓度(C_i)升高。高浓度盐碱胁迫破坏了燕麦幼苗的光合系统,此时燕麦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为非气孔因素。在相同盐碱胁迫浓度下,张燕7号,坝莜4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均大于坝莜18号,定燕2号,说明耐盐碱品种张燕7号,坝莜4号可通过积累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以对抗渗透胁迫,以缓解盐碱逆境给植株造成的伤害。燕麦叶片及根系中Na~+含量与盐碱胁迫浓度呈正比,K~+含量呈反比,各品种叶片中Na~+含量明显少于根系,K~+含量明显高于根系,且在相同胁迫浓度下张燕7号,坝莜4号相比于坝莜18号,定燕2号始终保持着较低的Na~+含量和较高的K~+含量,说明耐盐碱品种张燕7号、坝莜4号对离子的选择吸收能力更强。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及离子区域化是燕麦应对盐碱胁迫的重要生理生化响应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陈玲,赵骞,董坤,杨智仙,董艳[7](2019)在《苯甲酸和肉桂酸促进蚕豆枯萎病发生的生理生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苯甲酸和肉桂酸胁迫促进蚕豆枯萎病发生的生理生化机制,在接种蚕豆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fabae的条件下,研究了苯甲酸和肉桂酸4个浓度处理对蚕豆枯萎病发生、植株抗氧化酶活性、膜质过氧化程度及病程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苯甲酸处理下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提高了25.0%~362.5%;蚕豆根系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降低了15.7%~31.4%和21.3%~38.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降低了37.7%~42.8%和28.4%~44.8%,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提高了28.9%~42.6%和16.4%~45.0%,根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降低了23.6%~39.4%和17.4%~38.7%。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肉桂酸处理下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提高了37.5%~350.6%,蚕豆根系和叶片中POD活性分别降低了17.1%~48.6%和13.4%~36.0%,CAT活性分别降低了15.6%~61.0%和18.5%~57.9%,MDA含量分别提高了24.5%~51.8%和42.0%~94.1%,根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9.1%~48.9%和21.3%~40.2%。苯甲酸和肉桂酸浓度高于50 mg/L时显着降低蚕豆抗氧化酶性能,加剧细胞破损程度,抑制病程相关蛋白表达,降低自身生理生化抗性,有利于病原菌入侵,促进枯萎病发生,其中肉桂酸的促进效应大于苯甲酸。(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牛永刚[8](2019)在《高山倭蛙冬眠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山倭蛙(Nanorana parkeri)分布于青藏高原南部,是世界上现存分布最高的两栖动物,栖息地海拔在2850-5100米之间。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具有寒冷和低氧等独特的环境特征。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世居高原的动物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形态结构、行为、生理以及分子水平上的适应性特征。冬眠作为一种常见的冬季生存策略,使生物体能够从长期的寒冷和饥饿中存活,在动物的高海拔适应中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关于青藏高原两栖动物冬眠的系统研究。本论文以高山倭蛙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比较分析了高山倭蛙冬眠期和活动期的形态、代谢率、心率、线粒体呼吸速率、代谢物、代谢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氧化应激、氧化损伤和抗氧化保护能力的季节性差异;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了高山倭蛙冬眠的转录和代谢调控机理;通过对冬眠期高山倭蛙结冰耐受能力的研究,结合代谢组学方法,揭示高山倭蛙低温耐受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冬眠期高山倭蛙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和肝体指数显着增加。与活动期相比,冬眠期高山倭蛙在8°C和20°C下的静止代谢率分别下降约76%和66%;在冬眠期肝脏中,线粒体状态III的呼吸速率在8°C和20°C分别下降约76%和65%,状态IV的呼吸速率在8°C和20°C下分别下降44%和56%;在冬眠期肌肉组织中,线粒体状态III的呼吸速率在20°C下降46%,状态IV的呼吸速率不存在季节性差异。冬眠期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显着降低,编码CCO的基因COX1、COX2、COX3的mRNA水平也显着下降。以上结果表明高山倭蛙在冬眠期发生了动物整体和线粒体水平上的代谢抑制,这对节省能量和维持生命至关重要。然而,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冬眠期显着增加,编码LDH的基因LDH(A)的mRNA水平也显着上升,表明高山倭蛙通过上调乳酸脱氢酶来补偿冬眠期间低温对无氧代谢的影响。此外,肝脏和肌肉组织中高水平的糖原为高山倭蛙成功越冬提供大量的能源储备。通过比较活动期和冬眠期高山倭蛙心脏、脑、肝脏和肌肉组织中氧化应激、氧化损伤水平和抗氧化能力,发现高山倭蛙肝脏、心脏和肌肉组织中总谷胱甘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在冬眠期显着降低;肝脏、心脏和脑组织中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比例在冬眠期显着升高。与活动期相比,上述测定组织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含量在冬眠期显着增加;除肝脏外,其它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显着上升;肝脏和脑中羰基蛋白的含量也显着增加。此外,肝脏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在冬眠期显着降低,上述测定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也显着下降。这些结果表明高山倭蛙的冬眠伴随氧化应激,脂质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也明显增加,但抗氧化保护能力却显着降低。通过对活动期和冬眠期的肝脏、肌肉组织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在肝脏中,共筛选出4387个差异基因,其中冬眠期下调的基因有1992个(45%),上调基因有2395个(55%)。在肌肉组织中,共筛选出2434个差异基因,其中冬眠期下调基因有1425个(59%),上调基因有1009个(41%)。GO富集结果显示,肝脏中上调的基因(NOX1、TNFRSF9、CD28、BTK、IRF5和IRF8等)在免疫应答相关过程(GO:0001817、GO:0002764、GO:0002521)中显着富集,这可能是免疫系统对冬季低温影响的一种补偿,有助于在冬眠过程中维持正常的免疫防御功能,对高山倭蛙的成功越冬是有利的。肌肉组织中与收缩功能相关的基因(LOC108794414、MYLIP、TNNT1和TNNT2等)在冬眠期显着上调,能够有效地防止肌肉组织在冬眠期间的废用性萎缩,并可对出眠后的活动(如觅食、繁殖等)提供帮助。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下调的基因在能量代谢过程(GO:0006631和GO:1901605等)显着富集,而且KEGG富集结果显示,肝脏中参与碳代谢(npr01200)、脂肪酸代谢(npr01212)、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npr00260)、甘油磷酸脂代谢(npr00564)等过程的基因表达下调,这在mRNA水平上说明了高山倭蛙在冬眠期处于代谢抑制状态。转录组结果中COX1、COX2、COX3等表达量的下调与酶活性变化、实时定量PCR实验的结果一致。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助于降低冬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此外,肝脏中编码抗氧化保护酶的基因(SOD2、GSTZ1、GSTCD等)在冬眠期显着下调,这与酶活性的结果吻合,表明高山倭蛙的抗氧化保护能力在冬眠期减弱。采用GC-MS代谢组学比较分析了活动期和冬眠期肝脏、肌肉组织中的代谢物差异,在肝脏中筛选并鉴定出3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冬眠期上调的有13种,下调的有22种。在肌肉组织中筛选并鉴定出22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冬眠期上调的有9种,下调的有13种。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甘油磷脂代谢(npr00564)途径中的代谢物在冬眠期上调;而氨基酸合成和代谢途径中的代谢物在冬眠期间显着下调,这些途径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npr00400)、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npr00290)、苯丙氨酸代谢(npr00360)、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npr00260)等,这很可能与高山倭蛙在冬眠期不进食以及体内蛋白质的降解过程被抑制有关。此外,肝脏中乳酸显着积累,表明冬眠期高山倭蛙肝脏中无氧代谢活动剧烈,高浓度的乳酸也可以作为冬眠过程中的抗冻保护剂。肌肉组织中麦芽糖、果糖和肌醇的浓度升高,这可能与低温保护、渗透平衡调节等作用有关。对冬眠期的高山倭蛙进行结冰处理后发现,与其它已发表的结冰耐受物种相比,冬眠的高山倭蛙仅表现出较弱的结冰耐受能力,肌肉组织在结冰处理后发生脱水,有助于降低体内的冰含量。对结冰处理前后的肝脏、肌肉组织进行代谢组学比较分析,在肝脏中共鉴定出3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结冰处理后上调的代谢物有29种,下调的代谢物有4种;在肌肉组织中共鉴定出3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结冰处理后上调的代谢物有25种,下调的代谢物有11种。结冰显着影响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npr00250)、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npr00330)、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代谢(npr00471)等通路。结冰处理后,鸟氨酸、松叁糖、麦芽叁糖等含量显着积累,可能参与低温保护过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可以使膜在低温下保持流动性,有助于高山倭蛙耐受结冰。此外,次黄嘌呤和8-羟基-2-脱氧鸟嘌呤含量显着升高,表明结冰诱导高山倭蛙处于氧化应激状态。综上所述,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高山倭蛙冬眠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与冬眠相关的代谢抑制的机理,填补青藏高原两栖动物冬眠研究的空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冬眠生物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为高山倭蛙和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通过对高山倭蛙结冰耐受的研究,为青藏高原两栖动物低温适应的研究奠定基础,为低温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2-01)

郑爱泉,徐开杰,程亭亭,张超,奚亚军[9](2019)在《柳枝稷分蘖发育调控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柳枝稷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因生物量巨大可生产燃料乙醇而作为能源作物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分蘖是直接影响禾本科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分蘖的数量由分蘖芽的分化和伸长共同决定。分蘖芽的分化和伸长过程受植物激素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内在和外界因素共同调控。本研究对一个由EMS诱变获得的少分蘖突变体lt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突变体lt分蘖数目减少,腋芽伸长速度减缓;lt地上部分对重力响应减弱;lt体内生长素、脱落酸和独脚金内酯的含量增加;同时,lt突变体中独脚金内酯途径的基因表达水平增加。由此说明柳枝稷突变体lt分蘖发育的过程中受到了生长素、脱落酸和独脚金内酯的共同调控。该研究可为提高柳枝稷生物产量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俞发荣,李建军,俞鑫,连秀珍,谢明仁[10](2018)在《干预措施对精神依赖药物成瘾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对精神依赖药物(海洛因)成瘾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方法连续给予Wistar大鼠海洛因135 mg/kg 14 d,建立海洛因成瘾大鼠模型,或给予利血平2.5 mg/kg后再给予海洛因,观察利血平对海洛因成瘾的干预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A)、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和脑组织中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含量。结果大鼠海洛因组和利血平组血液中cAMP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18.87%和35.27%,cGMP水平降低了10.15%和17.69%;海洛因组NA水平比对照组升高了34.05%,利血平组降低了45.34%;海洛因组大脑额叶皮质(PFC)、伏隔核(NAc)、丘脑(thalamus)和杏仁核(amygdala)GABA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6.55%、40.35%、42.34%、45.76%(P<0.01),利血平组分别升高了31.06%、25.91%、49.32、17.97%(P<0.05,P<0.01),海洛因组和利血平组DA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82.83%,68.19%、87.26%、82.46%(P<0.01)和8.79%,19.06%、21.65%、19.49%(P<0.05)。给予海洛因和利血平后,大鼠的脑电图、心电图的频率均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是体内引起海洛因成瘾的影响因素,利血平使去甲肾上腺素耗竭,干预了海洛因成瘾的生化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生理生化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引起的小豆锈病是小豆(Vigna angularis)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豆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小豆—豇豆单胞锈菌互作机理不明、寄主抗病机制不清,是制约小豆锈病可持续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确小豆锈病菌侵染过程,揭示小豆抗锈病的生理及分子机理,是实现小豆锈病绿色防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采用荧光显微观察了锈菌在感病品种宝清红、抗病品种VaHR136及免疫品种1-D-3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接种后12 h夏孢子萌发并在气孔上方形成附着胞,接种后24 h产生气孔下囊,接种后48 h形成吸器,接种后5 d胞间菌丝大面积扩展,叶片出现花斑,至接种后8 d可产生大量夏孢子堆。而免疫及抗病品种中,病菌附着胞形成率显着下降,气孔下囊畸形率升高,吸器周围寄主细胞过敏性坏死及胞壁沉积物的形成有效阻止了病菌的扩展与繁殖。此外,感病品种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于接种后24 h开始升高,随后下降,且PAL活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而免疫及抗病品种中PAL活性于接种后12 h即迅速升高,并在整个侵染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相比感病品种,抗性品种中H202含量在侵染后期显着高于感病品种。上述结果表明,PAL对抗菌物质代谢及细胞壁结构的调控,以及H_2O_2对下游防卫反应的激活在小豆抗锈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揭示小豆抗锈病机理奠定基础,为小豆锈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理生化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素平,冯笑,朱云云,李勇,汪文强.烟管菌M-1对小麦苗期赤霉病的防效及其生理生化机制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9

[2].徐菁,孙伟娜,殷丽华,徐晓丹,柯希望.小豆抗锈病的组织学及生理生化机制的初步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黄小娉,谢瑞,滕峥,杨翠凤.麻疯树响应重金属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J].南方农业.2019

[4].李兰.油菜素内酯调控铜和铬胁迫下油菜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

[5].申芬.复合发酵菌液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理生化机制探讨[D].河北大学.2019

[6].付鸾鸿.不同基因型燕麦耐盐碱性鉴定及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7].陈玲,赵骞,董坤,杨智仙,董艳.苯甲酸和肉桂酸促进蚕豆枯萎病发生的生理生化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19

[8].牛永刚.高山倭蛙冬眠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机制[D].兰州大学.2019

[9].郑爱泉,徐开杰,程亭亭,张超,奚亚军.柳枝稷分蘖发育调控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J].草地学报.2019

[10].俞发荣,李建军,俞鑫,连秀珍,谢明仁.干预措施对精神依赖药物成瘾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内生真菌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陈世苹and...狭叶香蒲根和叶片内隔化学形态的含量一24抗生素处理绿豆幼苗叶片类囊体膜蛋...一3叶绿体光合作用氧化还原化学因子控制...不同盐度(120‰,180‰)胁迫条件下...技术路线图

标签:;  ;  ;  ;  ;  ;  ;  

生理生化机制论文_李素平,冯笑,朱云云,李勇,汪文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