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迎芬段志娟(云南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云南大理671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342-02
【摘要】目的以病人为中心,及时解决病人需求为基础,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制定活动方案,修订各项护理职责、制度,改进护理服务流程,实行“包干责任制”,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拓展护理服务范围,深化护理服务内涵。结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价值。
【关键词】优质服务临床应用
2010年5月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已是一年有余,我科作为试点病房之一,并紧紧围绕着“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规范的无缝隙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护士更精湛细致的护理和人文的关怀[1]。经过一年多的积极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现将我科开展活动的过程及体会报告如下: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后勤支持系统
2010年4月份,《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文件下发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并召开了护士长座谈会及全院护士动员大会,还组织护士长到邵逸夫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参观学习。护理部针对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关于“优质工程”的相关文件、规范进行全员培训,曾多次召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经验交流大会。院长还为我们示范病房开了“绿灯”,方便患者就医。
2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再加上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所以给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人为本,转变护理观念,护理贯穿于患者的整个诊疗康复过程中,护士如果没有爱,缺乏理解与包容就很难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2]。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就要从自我做起,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3实行弹性排班,落实责任包干制
在补充临床一线护理人力的基础上,根据病房工作特点,工作量的多少、手术台次、病人护理的难易程度和病情需要等及时调整人力及班次,实行弹性排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化、无缝隙的护理服务,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为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各班有明确的职责及工作流程,以责任护士为组长的小组责任制,实行“包干责任制”的工作模式,护理患者实行“包床到护”。
4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重点在于落实,在于了解,满足病人的需求,包括环境、治疗、用药、饮食、检查、手术、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让病人感到轻松、愉快、和蔼可亲,忘掉疾病的痛苦,尽量满足病人需求,把一切方便带给病人。
5简化护理文件书写
为减少护士书写护理病历时间,除取消一般护理记录单外,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记录单已采用表格式,运行电子护理病历。使护理文书做到具有实效性、简单、准确,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记录,又突出专科特点,真正节约了时间,而护士就有更多的时间服务在病人身旁。
6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护士长负责对各项护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了解病人的满意度,每日进病房,征求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意见及建议,了解病人的需求是否及时处理或解决,了解各班的治疗、护理、健康宣教(包括出院指导)是否到位,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士长、责任护士、夜班护士以及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知晓率。病房内悬挂的小白板记录的治疗,护理等服务内涵是否每日及时更改等检查。护理部每月一次对所在院患者及科室每天对出院患者发放调查表,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听取病人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以护士负责患者的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患者危重程度、护理工作难易度、患者满意度等作为考核指标,绩效分配拉开了差距,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7成效与体会
患者满意了:通过“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使患者感受到我科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我科护士以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护士满意了: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广大护士的积极性,拉动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融洽了护患关系,通过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病人、家属的感谢话多了,护士的服务得到了患者的肯定。护士的职业感增强了,护士长的管理效能提高了,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协作增强了,各部门的服务流程更加紧密了。
医生满意了: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护士有更多的时间陪在病人身边,巡视及时、观察及时,及时给医生提供患者病情变化信息,处理及时,医护之间协作增强,病人安全了,让医生也放心了。
参考文献
[1]一名护士对全程护理人文病房开展前后的感悟.卫生部医政司,2010,5.21.
[2]王伟志,王红.深化整体护理是理念与行为变革的过程.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