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作用,带状,速调管,毫米波,波段,波导,电子流。
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曾造金,马乔生,胡林林,蒋艺,胡鹏[1](2019)在《W波段带状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带状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具有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电真空器件.基于电子流振荡理论,在小信号条件下推导了纵向模式为2π模的三间隙谐振腔的电子负载电导和电子负载电纳的表达式,分析了等离子体频率、间隙宽度和相邻间隙中心之间的距离等参数对电子负载电导和电子负载电纳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结合叁维电磁仿真软件完成了一款工作于W波段的带状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模拟设计.电子注横截面尺寸为4 mm×0.32 mm时,在工作电压为19.5 k V,电流为3.5 A,输入功率为1 W,轴向引导磁场为0.85 T的条件下,频率94.47 GHz处得到输出功率为5773 W,增益为37.6 d B,电子效率为8.46%, 3 d B带宽约140 MHz.(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4期)
苏思铭,冯进军[2](2019)在《397GHz斜注管互作用系统的设计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注管是返波振荡器的一种,通过电子注的倾斜,电子距离慢波结构更近,高频场更强,耦合阻抗和互作用效率更高,显着增加输出功率。对带状注斜注管的互作用系统进行了设计,并首次将双排齿慢波结构应用于斜注管。利用电磁模拟软件和3D粒子模拟软件对设计的斜注管的色散曲线和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注-波互作用进行了模拟,可以得到大于100 mW的输出功率以及50 GHz的调谐带宽。输出功率在370.5 GHz频点处处达到峰值2.3 W,电子注电压7.0 kV,注电流120 mA,聚焦磁场1.0 T。(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2期)
张珊,薛谦忠,刘高峰,王雪微,赵鼎[3](2019)在《用于受控热核聚变的兆瓦级同轴腔回旋振荡器的注-波互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高阶工作模式的单腔回旋管,同轴腔回旋管具有缓解模式竞争,提高单模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增大功率容量的优点,宜用于受控热核聚变中的电子回旋共振加热和电子回旋电流驱动而受关注.详细地研究了工作频率为170 GHz,TE_(34,11),模同轴腔回旋管的结构参数、电子束参数及腔壁损耗对注-波互作用的影响.首先对170 GHz兆瓦级功率模式选择进行分析,给出了工作模式.再次,基于时域自洽非线性理论,编写了时域单模稳态注-波互作用程序,分析了电流、磁场强度和腔壁欧姆损耗对互作用的影响,并对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当电子束电流为68 A,工作电压为65 kV,引导磁场强度为6.58 T时,可获得2.18 MW的输出功率,49.23%的效率,外腔壁上的欧姆损耗密度峰值为1.94 kW/cm~2,内导体表面的小于0.15 W/cm~2;互作用效率随速度零散增大而降低,输出频率向下偏移;电子注厚度对互作用也有相似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曾造金,马乔生,胡林林,蒋艺,胡鹏[4](2019)在《G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理论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是一种在毫米波、亚毫米波频段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电真空器件.本文基于运动学理论、感应电流定理和电荷守恒定律,推导一间隙到五间隙谐振腔的电子负载电导和电子负载电纳的表达式,分析了谐振腔间隙宽度、间隙数和间隙周期等参数对电子注与微波之间能量交换的影响和谐振腔谐振频率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结果,采用叁维电磁仿真软件设计了一款工作于G波段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子注电压为24 kV、电流为0.15 A、输入功率为200 mW、轴向引导磁感应强度为0.8 T时,在中心频率217.94 GHz处,输出功率为225.5 W,电子效率为6.26%,增益为30.5 dB, 3 dB带宽约为470 MHz.(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王杰[5](2019)在《数据驱动的蛋白质互作用网络中复合体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复合体检测不仅对于关系数据分析、网络结构特征分析、生命活动探索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同时在蛋白质功能注释、疾病分析和药物设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复合体检测计算方法研究中,已有研究成果更多地从方法层面进行子图挖掘工作.随着复杂网络特征分析的发展和复合体特点的深入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小世界、无标度等复杂拓扑特征以及蛋白质复合体重迭性、小规模等特点,对蛋白质复合体检测算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数据为驱动来开展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复合体检测问题的研究.以数据为基础,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特征以及复合体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有效检测蛋白质复合体的算法,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蛋白质复合体所具有的重迭性和小规模特点,提出了基于流模拟的复合体检测算法.该算法以网络流理论为基础,基于结点直接邻域信息给出了基于结构等价性的边容量和结点重要性度量方法,进而给出了流动源点的选择方法;从网络局部连边关系出发模拟了网络中的流动过程,使网络连通区域均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源点的流量信息;参考信息传播中的线性阈值模型,设计了簇的判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同时发现重迭簇和小规模簇,能够有效地进行蛋白质复合体检测,为流模拟思想在复合体检测算法设计中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2)针对复合体的重迭特性,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用于描述连边趋势的同配性特征,提出了基于网络同配性的复合体检测算法.该算法将结点重要性度量推广到结点的二阶邻域;通过引入网络同配性,实现了聚类过程中的多候选结点添加;为了评估重迭复合体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簇之间重迭关系准确率评价指标.该算法建立了网络特征分析与网络模块发掘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网络同配性设计的复合体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地进行重迭复合体检测.(3)针对复合体呈现出的中心稠密外围稀疏的结构特点,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丰富的局部结构信息,提出了多信息融合的种子扩展复合体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线性组合模型将多个网络结构信息进行加权融合,进而将结点重要性度量推广到结点的k-阶邻域子图;将概率模型用于种子选择,提高结构信息的有效利用,实现算法多样性;综合利用簇内密度与外围连边密度信息来刻画复合体中心稠密外围稀疏的结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种子扩展算法具有很好的复合体预测性能.(4)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所具有的小世界、无标度、聚集性等网络特征,提出了基于多网络特征的复合体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相关性分析将网络特征引入到k-阶邻域子图内的结点重要性度量;结合无标度幂律分布和结点度信息,构建和分析了中心稠密外围稀疏的簇描述模型.多个网络特征信息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网络特征分析与网络模块发掘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很好地对蛋白质复合体进行检测.本文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特征以及复合体特点,结合复合体检测算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复合体检测算法.研究工作既丰富了网络数据的分析方法,促进了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的结合与发展,又可以为关键蛋白质识别、功能注释、疾病分析等问题提供应用上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李爱迪[6](2019)在《分布互作用器件的效率优化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互作用器件(Extended Interaction Device,EID)是一类结合了速调管和行波管优点的真空电子器件,在毫米波至太赫兹波段已经成为重要的高功率源器件。如何获取高频率、宽带宽、高功率与高效率一直是高频段微波器件的研究重点,但是分布互作用器件各个目标之间的最优取值会因为客观条件而彼此制约。本文基于一维非线性自洽理论,以W波段分布互作用振荡器(Extended InteractionOscillator,EIO)为例,围绕其输出功率、效率、带宽以及周期个数等相关主题开展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基于电子圆盘注-波互作用方程和能量守恒基本原理,结合分布互作用振荡器的冷测参数,得到了自洽非线性理论模型,并以W波段,7间隙振荡器为例进行计算模拟,讨论了振荡器的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对其输出功率、电子转化效率及起振时间的影响。(2)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简称NSGA-Ⅱ),将分布互作用振荡器优化等效为多目标优化问题,完成了决策向量,解向量的构建,并将一维非线性程序与NSGA-Ⅱ算法结合,得到了分布互作用振荡器输出性能的全局优化程序,分析了在周期结构下,不同参数数量与目标数量下的优化结果及参量分布规律,跳出了单个目标局部优化的限制,得到了具有处理分布互作用振荡器多维复杂问题能力的全局优化算法,从而有效解决了其输出功率、效率、带宽等多个目标共渡性问题。(3)根据全局优化程序得到6间隙分布互作用振荡器结构工作参数及结构参数,其输出功率为2065W,转化效率为25.2%,并利用CST对该优化结构建模,进行PIC仿真验证,最终得到输出功率为1893W,转化效率为22.7%的高频结构,验证了分布互作用振荡器全局优化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6)
任俊潼[7](2019)在《磁畴与超导近邻互作用下马约拉纳边界态的电输运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年来,对量子计算系统物理实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期逐渐兴起的拓扑量子材料相关技术理论发展快速,极大推动了量子计算物理实现领域的进步。Majorana束缚态(MBSs)是一类拥有奇异性质的新型准粒子激发态,两个MBS之间的交换遵循非阿贝尔交换统计,这一特性令其在拓扑量子计算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也因此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在固体物理系统中探寻着它的踪迹。目前在一维纳米线/超导系统、超导/铁磁原子链系统、二维超导/量子反常霍尔绝缘体系统以及超导/拓扑绝缘体系统中人们均观测到了MBSs存在的相关证据。尽管在上述低维凝聚态体系中尚未有实验方法能够严格地证明MBSs的存在,但当前对MBSs特性的探索仍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当下最为引入注目的一类MBSs器件是一维半导体纳米线/超导异质结体系,在制备与探测MBSs方面的优势使其在众多Majorana实验平台中脱颖而出。受最近一系列在Majorana半导体纳米线平台上输运测量实验的启发,本文考虑了利用受调制的外部磁场在类似的一维系统中形成磁畴的方案,并对在实现MBSs移动操纵的过程中系统的波函数及输运性质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了一维紧束缚模型来离散化整个系统的哈密顿量,并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法来对其电输运特性进行数值计算。进一步地,我们研究了该紧束缚模型中由非均匀性引起的涨落对其他系统参数的随机调制,并将近邻效应引起的超导配对势能、纳米线化学势以及格点间近邻跃迁强度的涨落统一作为系统无序效应来进行处理,以刻画在实际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样品杂质与系统无序对输运测量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表明,改变磁畴相关的特征量如畴壁中心位置或畴壁宽度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实现对MBSs的等效移动操作,而系统的电输运性质则为该过程中MBSs之间的杂化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描述。对于由超导配对势、化学势和跃迁强度的随机涨落引起的系统无序,若考虑其平均效应,则在适当的参数取值下可以降低和展宽MBSs的零偏压电导峰、抑制电导峰的劈裂以及形成新的零偏压电导峰结构。我们关于系统输运性质的数值结果可以对近期实验中出现的电导峰劈裂间距衰减现象提供部分解释,并对由无序效应导致的零偏压电导峰和Majorana零能模引起的零偏压电导峰进行有效的区分。(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李宵宵[8](2019)在《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高效注波互作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毫米波在电磁波波谱中位于微波和亚毫米波之间,波长在1 cm~1 mm范围内,其频率范围是30 GHz到300 GHz。毫米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对抗、雷达、探测等领域。在国防军事领域,对机载、星载等方面装备的大功率、高频率、小型化等特性要求越来越高,毫米波真空电子器件在这些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the sheet beam extended interaction oscillator,SBEIO)具有大功率、小型化、高效率等特性,使之在机载、星载等微波武器领域有着突出优势。随着军事领域对器件的功率、效率要求越来越高,SBEIO的效率、功率也应该有相应地提高。腔体的注-波互作用换能过程是决定着SBEIO的功率和效率的主要物理过程,因此对SBEIO高效注-波互作用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SBEIO的高效注-波互作用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局优化方案,并设计了高效率的Ka波段SBEIO。主要内容如下:在速调管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SBEIO的注-波互作用过程,并采用了一维宏-电子模型用于研究注-波互作用的过程。设计了一个非线性数值计算程序,用来模拟计算SBEIO的注-波互作用过程,得到效率、功率等参数,并绘制电子相空间图、输出功率曲线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智能算法的多参数全局优化方案,通过对现有的多个智能算法的分析,选择模拟退火算法为本方案的优化算法。使用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进行优化工作,经过多次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得到了能够获得高效率的注-波互作用过程的纵向电场分布,以此纵向电场分布为参考,设计了具有高效率的高频结构模型,并进行了粒子模拟计算。(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吴雪君[9](2019)在《毫米波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毫米波通常指波长在1-10mm之间,工作频率在30GHz到300GHz之间的电磁波。毫米波技术在国防、人工检测、5G通信、无人驾驶汽车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毫米波振荡器是毫米波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扩展互作用速调管和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统称为扩展互作用器件。其中扩展互作用速调管(EIK)是一种放大器,已被用作高功率毫米波真空设备的重要来源。ElO在科学,商业和军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通信,雷达,发射机,大气传感和近物体分析。EIO的相互作用腔是短波慢波结构,它利用了行波管(TWT)和速调管的优点。而常见的扩展互作用振荡器有圆柱的EIO和带状注的EIO。圆柱与带状注的区分在于它们的电子通道。其中在传统圆柱EIO难以产生大功率,因为谐振腔中的尺寸小和大电流密度。带状注的EIO可以明显降低光束的电流密度,从而降低光束的自由空间电荷效应。与圆柱EIO相比,可以承载更大的电流,从而增强光束功率,实现高输出功率。比如CIP公司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高频CW可调谐EIO,工作频率为264GHz,输出功率为1W。带状注EIO比圆柱EIO在相同情况下,其散热效果更好,能产生高的功率。本论文展开对毫米波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探究。设计Ka波段的高频结构,讨论间隙数目与特性阻抗及输出功率的关系。又基于电子通道和输出端口不变的情况下,展开耦合腔和互作用间隙及耦合口的参数改变对谐振频率、特性阻抗、场强分布的影响,并进行耦合腔和互作用间隙的参数改变对色散曲线的影响。最终成功的设计出了在电子注0.8mm×3.2mm下,电子注进入1mm×4mm的电子通道,在工作电压15.5kV、工作电流4A、工作频率在33.57GHz的情况下,最终达到了输出功率14.9kW,电子效率为24%的Ka波段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罗峰[10](2019)在《基于Gap-plasmon增强互作用的太赫兹微流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赫兹光谱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为现在许多器件提供了一种高效、方便、低成本的光谱分析方法,适用于多种传感领域如生物识别、食品安全监测、生产监控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然而,低灵敏度和生物分子与太赫兹波长之间的不匹配限制了太赫兹传感器的广泛使用。近年来,超材料生物传感器超材料具有以局部化增强的场为特征的间隙结构,对周围环境的介电特性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为生物传感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然而,目前许多超材料传感器都是测试非水溶液分析物,而且场与分析物之间并未实现完美的空间重迭,电磁能量利用未达到最大化,使得灵敏度仍然受到限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基于带隙等离子体(Gap-plasmon)增强互作用的太赫兹微流传感器,利用微升量级的生物液体样本,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下面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首先为了设计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我们查阅了许多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超材料的性质和不同超表面结构的谐振模式,如开口谐振环(SRR,split ring resonator)、吸波器、Electromagnetic Induced Transparency(EIT)、Fano谐振和四极谐振(Quadrupole resonance)等。同样的,调研了各种类型的太赫兹传感器,了解传感器结构设计方案和基本原理。(2)根据调研的数据,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Gap-plasmon增强互作用的太赫兹微流传感器。根据传感方式和通道位置的对比,最终方案确定为反射式微流传感,且微流通道与吸波体介质层完美重迭,从而使得电磁能量与分析物互作用增强,同时采用双环作为超表面单元结构,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双谐振的特性,且内外环电流形成了Trapped mode的分布特点,抑制辐射损耗,增强吸收作用。金属微结构和金属平面反射镜之间形成具有Gap等离子效应的微流通道,使吸波器腔体内和吸波器表面的电磁场谐振显着增强,其相比采用相同谐振单元的超表面结构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强的吸收能力。(3)在现有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刻蚀工艺形成介质环单元,周期介质环和金属阵列结构相结合,增大了强互作用区域,明显的提高了灵敏度。(4)根据查阅的资料和文献,我们首次构建了双波段吸收式微流传感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在提取了精确的电路参数后,从电路理论的角度对传感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5)我们使用一阶德拜理论模型去模拟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样本。最后经过微加工工艺得到实物,并且在太赫兹时域光谱仪(THz-TDS)上进行了光谱测试,实验结构和全波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该传感器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斜注管是返波振荡器的一种,通过电子注的倾斜,电子距离慢波结构更近,高频场更强,耦合阻抗和互作用效率更高,显着增加输出功率。对带状注斜注管的互作用系统进行了设计,并首次将双排齿慢波结构应用于斜注管。利用电磁模拟软件和3D粒子模拟软件对设计的斜注管的色散曲线和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注-波互作用进行了模拟,可以得到大于100 mW的输出功率以及50 GHz的调谐带宽。输出功率在370.5 GHz频点处处达到峰值2.3 W,电子注电压7.0 kV,注电流120 mA,聚焦磁场1.0 T。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曾造金,马乔生,胡林林,蒋艺,胡鹏.W波段带状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J].物理学报.2019
[2].苏思铭,冯进军.397GHz斜注管互作用系统的设计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3].张珊,薛谦忠,刘高峰,王雪微,赵鼎.用于受控热核聚变的兆瓦级同轴腔回旋振荡器的注-波互作用分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
[4].曾造金,马乔生,胡林林,蒋艺,胡鹏.G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理论分析与设计[J].物理学报.2019
[5].王杰.数据驱动的蛋白质互作用网络中复合体检测算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9
[6].李爱迪.分布互作用器件的效率优化与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9
[7].任俊潼.磁畴与超导近邻互作用下马约拉纳边界态的电输运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8].李宵宵.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高效注波互作用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9].吴雪君.毫米波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10].罗峰.基于Gap-plasmon增强互作用的太赫兹微流传感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