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米德史论文-吾斯曼江·亚库甫

伊米德史论文-吾斯曼江·亚库甫

导读:本文包含了伊米德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伊米德史,续编,手抄本

伊米德史论文文献综述

吾斯曼江·亚库甫[1](2014)在《隆德大学所藏察合台文手抄本《伊米德史续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伊米德史》是有关18~20世纪新疆历史的重要历史着作。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收藏一部被冠名为"伊米德史"的察合台文手抄本。本文将该手抄本与我国所藏《伊米德史》进行比勘,认为隆德大学图书馆所藏《伊米德史》冠名为"伊米德史续编"较妥当。从这两部史学着作的内容、结构、体例以及史料价值审视,《伊米德史》的史料和参考价值高于《伊米德史续编》。(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吾斯曼江·亚库甫[2](2013)在《《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是姊妹着作。本文对这两部着作的版本、结构、内容进行了比勘。认为此两着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结构方面基本相同,内容方面可以相互补充和纠正,在历史和文献学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边疆民族研究》期刊2013年00期)

吾斯曼·库尔班[3](2011)在《《伊米德史》中部分术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劳动和聪明才智,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籍文献正是这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既可以对先前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客观地继承发展它,又可以借鉴历史,立足更前,更好的调整我们未来的地步。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以阿拉伯语为基础的经文学校在新疆建立起来。这样,维吾尔语中就吸收了不少的阿拉伯语词汇。为了表达关于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的专门术语,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借入维吾尔语。至14世纪,在新疆及中亚地区操突厥民族,开始普遍使用这种包含了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文学语言,即察哈台维吾尔语。察哈台维吾尔语文献在我国古籍文献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对察哈台维吾尔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将要讨论的《伊米德史》中的部分术语研究,(抄本260-395页)也属于察哈台维吾尔语后期的文献。毛拉穆萨·塞拉米1836年出生于新疆阿克苏,是近代维吾尔族着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由于他亲身经历了1864至1878年发生在新疆的前历史时代中没有发生过的大混乱,因而对库车热西丁等封建割据势力的争权夺利,浩罕国阿古柏入侵南疆建立了哲德沙尔国等重大事件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他的着作《伊米德史》中有客观详细的记录。《伊米德史》这一本书的语言属于察哈台维吾尔语晚期语言。本文主要对《伊米德史》中的部分术语进行探讨分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动态和主要观点。第二部分为正文的第一章。主要叙述作者毛拉穆萨.塞拉米的生平与他的写书过程和目的。第叁部分为正文的第二章。这章主要分析该书术语来源与结构特征。各民族彼此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为语言的流变带来一定影响;以维吾尔语为例,其借鉴了大量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的词汇。本文在梳理了这一历史情况的前提下,将这些术语进行归类与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叁章。这章主要对术语的构成和语音的变化进行分析。虽然在语音方面,《伊米德史》的术语还保留了古代维吾尔语和察哈台维吾尔语的基本语音特点,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元音和辅音也有所变化。本文对这种语音变化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为本文结语,将本书术语的综合性的特点作一个简单的总体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1-05-01)

吾斯曼江·亚库甫[4](2011)在《清代边疆历史学家视野中的清代边疆民族政策——以沙依然米的《伊米德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边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是分析和探讨边疆少数民族对内地政权的认知以及边疆地区与内地关系的重要资料之一。本文以《伊米德史》的手稿为基础,参考同时期其他文献,对所引用的资料进行翻译和注释。本文的正文部分对于清代历史学家莎依然米对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认知情况做一分析;在注释部分对本文中所出现的新概念进行分析和考证。(本文来源于《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期刊2011-03-26)

阿布都鲁甫·甫拉提[5](2010)在《文献《伊米德史》的研究状况及其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察哈台维吾尔文书写的手抄本古籍文献《伊米德史》(Tarih一i Hamidi),是维吾尔族着名史学家穆萨·赛拉米(Musa Sayramiy)1908年写成的历史书籍,是继1550年由米尔扎·海达尔·库拉干·喀什葛尔里(Mirza Heyder Koragan Kashgariy)所着的历史书《热希德史》(Tarih-i Reshidi)以后,又一位维吾尔族学者所着的关于新疆历史的佳作。该书共395页,在长21厘米,宽13厘米的纸上,书写了19行字。全书由上、中、下叁篇组成。上篇是总论共12章,陈述了中亚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地理以及人文概貌。中篇共23章,重点论述了中亚浩罕人阿古柏所领导的侵略军对我(本文来源于《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10-20)

吾斯曼江·亚库甫[6](2009)在《察合台文史学名着《伊米德史》《安宁史》及其史料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察合台文历史名着《伊米德史》和《安宁史》是作者基于长期的田野经历,并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完成的宏篇巨着。文章从史籍、田野、口碑等叁个角度对《伊米德史》和《安宁史》的史料来源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此书中所出现的史籍,并力图澄清其来源及出处,这对于研究维吾尔族史学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09年06期)

邢剑鸿[7](2006)在《《伊米德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拉木沙·赛拉米1836年出生于新疆拜城县,是近代维吾尔族着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由于他经历了1864至1878年发生在新疆的史无前例的大混乱,因而库车热西丁等封建割据势力的争权夺利,浩罕国阿古柏入侵南疆建立哲德沙尔国等重大事件和一些重要得历史人物在他的历史着作《伊米德史》中都有客观翔实的记录。为实事求是地说明这本书在近代史史料中的价值和特点,本文在广泛占有和解读汉文文献与现存的维吾尔语资料的基础上旨在对《伊米德史》做较全面的研究。作为对《伊米德史》深入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份“毛拉木沙·赛拉米的生平”。笔者将作者81年的人生历程分为1836年至1864年、1864年至1878年、1878年至1917年叁个历史阶段,分别叙述在此阶段作者的活动以及这些经历和磨难对他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作为维吾尔文学史上的一位有一定影响的文学家和诗人,笔者在这一部分还要简要介绍毛拉木沙·赛拉米在文学艺术上所取的非凡的成就。第二部分《伊米德史》的成书过程及其体裁和体例,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作者重写《安宁史》的目的和动机以及《伊米德史》的编纂过程,理性地比较分析古今各种史书的体裁和体例来说明《伊米德史》在编纂形式上的特点,从而对《伊米德史》的体裁体例作出科学合理的定性划分。第叁部分《伊米德史》语言风格和理性之美。《伊米德史》既是一部优秀的历史着作又是一部在维吾尔文学史享有声誉的文学作品,该书的语言流畅华美,所述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因而有必要谈谈此书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同时还牵涉到《伊米德史》的思想特点。第四部分《伊米德史》的史料价值,这是本论文的核心。《伊米德史》是在《安宁史》的基础上补充修订的,因此前者比后者在结构上更完整内容上更翔实。毛拉木沙·赛拉米的《伊(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06-06-30)

吴光超[8](1999)在《维吾尔族的一本重要的近代史着作——评《伊米德史》》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各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她有悠久的历史,又有“丰富的文化典籍”。①然而在典籍中,少数民族写的历史着作并不多见,而有价值的史学着作更是不易多得。我国维吾尔族毛拉木沙用维吾尔文写的《伊米德史》就是一部(本文来源于《新疆社科论坛》期刊1999年02期)

安瓦尔·巴依图尔[9](1984)在《毛拉穆莎·莎依然米和《伊米德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拉穆莎·莎依然米,即毛拉穆莎·本·毛拉艾莎·和卓·莎依然米(1836—1917年),是近代维吾尔族史学家和诗人。他一生撰写了许多有价值的着作。本文拟对其一生及其名着《伊米德史》略作评述。(本文来源于《民族研究》期刊1984年03期)

伊米德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是姊妹着作。本文对这两部着作的版本、结构、内容进行了比勘。认为此两着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结构方面基本相同,内容方面可以相互补充和纠正,在历史和文献学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伊米德史论文参考文献

[1].吾斯曼江·亚库甫.隆德大学所藏察合台文手抄本《伊米德史续编》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4

[2].吾斯曼江·亚库甫.《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J].中国边疆民族研究.2013

[3].吾斯曼·库尔班.《伊米德史》中部分术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4].吾斯曼江·亚库甫.清代边疆历史学家视野中的清代边疆民族政策——以沙依然米的《伊米德史》为例[C].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2011

[5].阿布都鲁甫·甫拉提.文献《伊米德史》的研究状况及其前景[C].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6].吾斯曼江·亚库甫.察合台文史学名着《伊米德史》《安宁史》及其史料来源[J].兰州学刊.2009

[7].邢剑鸿.《伊米德史》研究[D].新疆大学.2006

[8].吴光超.维吾尔族的一本重要的近代史着作——评《伊米德史》[J].新疆社科论坛.1999

[9].安瓦尔·巴依图尔.毛拉穆莎·莎依然米和《伊米德史》[J].民族研究.1984

标签:;  ;  ;  

伊米德史论文-吾斯曼江·亚库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