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柱(鞍山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辽宁鞍山114000)
在2010年的11月1日至14日,我十分荣幸地被选派参加了国培计划(西南大学)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深深地被西南大学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所吸引。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专家、学者的讲座,又有特级教师的核心理念,还有教学观摩研讨、经验交流。
为期十四天的培训,我感觉到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因为每天都会面对不同风格的专家或学者,每天都能聆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这次培训以一线数学教师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困惑和疑难为基本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专家引领、名师对话、经验交流、教学实践与反思等平台,高效务实,令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首先,这次培训使我更加牢固地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是理解、尊重的教育。师生之间要教学相长,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转变,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地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从“知识的传递者、解惑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新课改日臻成熟的今天,作为骨干教师,我要争做“师德的楷模、教学的专家、专业的典范、研修的标兵”。
其次,通过专家的讲座和引领,加深了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与认识,为自己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我将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体现出“一课一中心,一课讲清一个线索,理清一个框架,突出一个重点,化解一个难点,出现一个亮点”。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使学生形成基本数学思想,获得基本活动经验,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总体目标上注重培养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和创新发展;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和多元评价。通过学习,我对如何把握教材、怎样用教材教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明白了‘以对应思想理解教材,以集合思想研究教材,以质疑思想审视教材,以转化思想处理教材’的策略和重要性,提升了自己依据学生的特征和环境条件,设计合适教学设计的能力。
第三,对数学新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专家引领、名师交流与对话等多种途径,提升了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让学生收获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远比教学生知识更重要。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点,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还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多以问题为中心,由问题展开,以“问题→发现→猜想→验证→结论→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启学生的数学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通过培训,进一步认识到一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趣—活—实—精—美”。“趣”即课前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活”即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教活,情感激活;“实”即内容充实,过程真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精”即设计精心,精讲精练;“美”即课堂氛围美,数学味道美,教师风格美,学生感受美。我将继续依托《新课程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课题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第四、我要学会反思、善于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努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反思和改进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来登塔尔说:“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因此,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应善于反思。
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各位专家、学者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他们通古博今,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读书,可以让自己从不同层面得到丰富;读书,可以丰厚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读书,只要坚持,哪怕每天只读一点点都是好的。还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在过程中体验与感悟。
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必须立足于课堂。然而,教师却不能只是课堂教学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在工作之余,我将把自己所思所感所悟记下来,写成教师日志。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所感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以后的教育教学生涯。而今我又光荣的被评选为辽宁省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作为“种子”教师,我将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真正起到骨干引领示范作用,注重实效,发挥自己的特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并化为行动,毕生去追求;崇尚“儒家的积极进取,道家的顺应自然,佛家的修身养性”,竭尽全力,健康快乐地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
总之,我明白了在教学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真正成为“明白的教师、明朗的教师、明智的教师、明天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