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模组。电机模组包括:第一直线电机,包括动子转接件;转接件,安装于动子转接件上;支撑件,与转接件连接,用于在第一直线电机工作时,跟随动子转接件同向移动,在第一直线电机停止工作时,通过转接件卡住动子转接件,使得动子转接件停留在固定位置。一方面,直线电机的加工速度快、携带负载能力强、加工精度高,因此,电机模组能够快速精确地实施加工。另一方面,由于直线电机在断电时缺乏制动功能,容易出现直线电机自由下滑而撞机,因此,第一直线电机停止工作时,支撑件通过转接件卡住动子转接件,防止第一直线电机下滑而撞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线电机,包括动子转接件;转接件,安装于所述动子转接件上;以及支撑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工作时,跟随所述动子转接件同向移动,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停止工作时,通过所述转接件卡住所述动子转接件,使得所述动子转接件停留在固定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直线电机,包括动子转接件;
转接件,安装于所述动子转接件上;以及
支撑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工作时,跟随所述动子转接件同向移动,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停止工作时,通过所述转接件卡住所述动子转接件,使得所述动子转接件停留在固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包括气缸;
所述气缸包括:
气缸本体,用于提供动力;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气缸本体连接,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一端连接,所述转接件另一端与所述动子转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模组还包括:
支架组件,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上;
固定块,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侧面,并且,所述固定块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转接件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安装板,包括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与所述固定块皆安装于所述第一侧面;
支架,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设置并且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另一端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包括用于收容所述活塞杆的活塞通道,并且,所述气缸本体开设有若干气孔,每个所述气孔皆连通所述活塞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
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一端与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连接;
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另一端与所述动子转接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模组还包括:
载盘,包括承载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件皆安装于所述承载面上;
第二直线电机,包括动子组件,所述载盘安装于所述动子组件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的,各类加工等制造领域需要在Z轴方向实施加工操作。传统技术使用丝杆模组加工方案,该丝杆模组方案以龙门形式设计丝杆模组与带刹车电机,从而实现在Z轴方向的加工操作,其中,带刹车电机保证丝杆模组不会自由下落而出现撞机。
然而,由于丝杆模组速度慢,加工效率,因此,此类方案并未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模组,其工作可靠与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直线电机,包括动子转接件;
转接件,安装于所述动子转接件上;以及
支撑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工作时,跟随所述动子转接件同向移动,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停止工作时,通过所述转接件卡住所述动子转接件,使得所述动子转接件停留在固定位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气缸;
所述气缸包括:
气缸本体,用于提供动力;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气缸本体连接,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一端连接,所述转接件另一端与所述动子转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模组还包括:
支架组件,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上;
固定块,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侧面,并且,所述固定块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转接件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安装板,包括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与所述固定块皆安装于所述第一侧面;
支架,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设置并且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另一端顶持所述第二侧面。
可选地,所述气缸本体包括用于收容所述活塞杆的活塞通道,并且,所述气缸本体开设有若干气孔,每个所述气孔皆连通所述活塞通道。
可选地,所述转接件包括:
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一端与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连接;
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另一端与所述动子转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模组还包括:
载盘,包括承载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与所述支撑件皆安装于所述承载面上;
第二直线电机,包括动子组件,所述载盘安装于所述动子组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模组中,第一直线电机包括动子转接件,转接件安装于动子转接件上,支撑件与转接件连接,支撑件用于在第一直线电机工作时,跟随动子转接件同向移动,在第一直线电机停止工作时,通过转接件卡住动子转接件,使得动子转接件停留在固定位置。区别于现有技术,一方面,直线电机的加工速度快、携带负载能力强、加工精度高,因此,电机模组能够快速精确地实施加工。另一方面,由于直线电机在断电时缺乏制动功能,容易出现直线电机自由下滑而撞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电机停止工作时,支撑件通过转接件卡住动子转接件,防止第一直线电机下滑而撞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模组在第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模组在第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子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仅表达实质上的位置关系,例如对于“垂直的”,如果某位置关系因为了实现某目的的缘故并非严格垂直,但实质上是垂直的,或者利用了垂直的特性,则属于本说明书所述“垂直的”范畴。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模组。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电机模组100包括:第一直线电机200、转接件300及支撑件400。
直线电机被称为线性马达或线性电机等等,直线电机是直线传动机构的自动化升级单元。直线电机可以通过各个单元的组合实现负载的直线、曲线运动,使轻(重)负载的自动化更加灵活、定位更加精准。
直线电机当前已普遍运用于上下料机械手、测量、激光切割、涂胶机、喷涂机、打孔机、点胶机、雕铣机、样本绘图机、裁床、移载机、分类机、试验机及适用教育等场所。直线电机可形成各种加工组合方案,诸如十字或双驱龙门等等。
第一直线电机100包括动子转接件11与第一动子组件12,其中,动子转接件11安装于第一动子组件12上。第一直线电机100工作时,第一动子组件12携带动子转接件11沿着Z轴移动。
动子转接件11用于连接其它加工设备,其中,动子转接件11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1a,各类加工设备通过安装孔11a而安装于动子转接件11上。动子转接件111的形状由用户自定义。
转接件300安装于动子转接件11上,例如,转接件300通过螺丝安装于动子转接件11的侧面。
支撑件400与转接件300连接,例如,支撑件400设置有螺丝孔,转接件300通过螺杆安装于该螺丝孔,从而与支撑件400完成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电机200被通电而工作,第一动子组件12携带动子转接件11沿着Z轴上下移动,动子转接件11携带负载沿着Z轴上下移动,与此同时,支撑件400跟随动子转接件11同向移动,例如,支撑件400跟随动子转接件11沿着Z轴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第一直线电机200被断电而停止工作,由于第一直线电机200缺乏制动功能,此时若不施加保护,受重力影响,第一动子组件12携带动子转接件11自由向下滑动,从而容易出现撞机事故。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00通过转接件300卡住动子转接件11,使得动子转接件11停留在固定位置,该固定位置可以为断电瞬间,第一动子组件12携带动子转接件11移动所处的位置。
区别于现有技术,一方面,直线电机的加工速度快、携带负载能力强、加工精度高,因此,电机模组100能够快速精确地实施加工。另一方面,由于直线电机在断电时缺乏制动功能,容易出现直线电机自由下滑而撞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电机200停止工作时,支撑件400通过转接件300卡住动子转接件,防止第一直线电机100下滑而撞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支撑件400包括气缸,气缸包括:气缸本体41与活塞杆42。活塞杆42一端与气缸本体41连接,活塞杆42另一端与转接件300一端连接,转接件300另一端与动子转接件11连接。
气缸本体41用于提供动力,例如,外部气泵向气缸本体41注入气体,气体在气缸本体41对活塞杆42产生压强,于是便可以推动活塞杆42移动。当活塞杆42移动时,活塞杆42通过转接件300影响到第一直线电机200的运动。
气缸本体41包括用于收容活塞杆42的活塞通道43,并且,气缸本体41开设有若干气孔44,每个气孔44皆连通活塞通道43。
工作时,第一直线电机200通电而运动时,活塞杆42与第一直线电机200同向运动,与此同时,气缸给第一直线电机200施加与第一直线电机200的重力相反的推力,该推力等于第一直线电机200的重力,从而抵消掉第一直线电机200的重力,使第一直线电机200能够如水平运动般而垂直运动,因此,其能够更好地保证第一直线电机200的精度。
当第一直线电机200断电而瞬间停止工作时,气缸被锁死,亦即,气缸的气孔被关闭,利用气缸内部的气体压强通过活塞杆42与转接件300,为第一直线电机200提供与第一直线电机200的重力相反的推力,从而保证第一直线电机停留在固定位置,进而保证不会撞机事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一并参阅图1与图2,电机模组100还包括:支架组件500与固定块600。
第一直线电机200安装于支架组件500上,第一直线电机200可依托于支架组件500以实现更加可靠平稳地运动。
固定块600安装于支架组件500上并位于第一直线电机200的侧面,并且,固定块600开设有通孔61,活塞杆42一端与气缸本体41连接,活塞杆42另一端贯穿通孔61与转接件300一端连接。
活塞杆42上下运动时,固定块600能够对活塞杆42作限位,防止活塞杆42跑偏,从而使得活塞杆42能够更加可靠平稳地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一并参阅图1与图2,电机模组100还包括:载盘700与第二直线电机800。
载盘700包括承载面70a,第一直线电机200与支撑件400皆安装于承载面70a上。第二直线电机800包括动子组件81,载盘700安装于第二直线电机800的动子组件81上。
第二直线电机800水平运动时,第二直线电机800的动子组件81携带载盘700水平运动,载盘700携带第一直线电机200与支撑件400水平运动。此时,若第一直线电机200工作时,第一直线电机200沿着Z轴运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模组100能够实现至少二维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一并参阅图1与图2,支架组件500包括:安装板51与支架52。
安装板51包括第一侧面51a与第二侧面51b,第一直线电机200与固定块600皆安装于第一侧面51a,支架52顶持第二侧面51b。
通过支架52的顶持作用,使得安装板51能够更加稳固,进而使得第一直线电机200更加稳当地依托安装板51而展开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一并参阅图1与图2,支架52包括:第一支架521与第二支架522。第一支架521顶持第二侧面51b,第二支架522与第一支架521相对设置并且顶持第二侧面51b。
通过双支架顶持,安装板51能够更加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一并参阅图1与图2,第一支架521包括:第一连接杆5211与第二连接杆5212。第一连接杆5211一端顶持第二侧面51b,第二连接杆5212一端与第一连接杆5211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5212另一端顶持第二侧面51b。
第二支架522包括:第三连接杆5221与第四连接杆5222。第三连接杆5221一端顶持第二侧面51b,第四连接杆5222一端与第三连接杆5221另一端连接,第四连接杆5222另一端顶持第二侧面51b。
因此,基于此种结构,第一支架521与安装板51呈类三角结构,第二支架522与安装板51呈类三角结构,其能够更加稳固住安装板5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动子转接件11包括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及底板113,第一侧板111设置于底板113的一侧面,第二侧板112设置于底板113的另一侧面,第一侧板111与第二侧板112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件300可被构造成任意形状。例如,请参阅图4,转接件300包括:第一转接板31与第二转接板32。第一转接板31一端与活塞杆42另一端连接,第二转接板32一端与第一转接板31另一端连接,第二转接板32另一端与动子转接件11连接。
总体而言,相对于传统技术选择丝杆模组方案而导致负载携带能力小、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出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模组100,电机模组100在Z轴方向携带负载的能力更强、精度更高、速度更快,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9336.2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250417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H02K 7/10
专利分类号:H02K7/10;H02K41/02;H02K7/14;H02K5/00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深圳市汉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汉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观光路1303号鸿信工业园4号厂房101
发明人:韩旭;黄勤;李守明
第一发明人:韩旭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汉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曲卫涛
代理机构:44372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