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包括:盖板、后壳、侧板、前壳、储水箱;所述端盖的顶端边缘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通过镶嵌方式与端盖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盖板,且盖板通过铰接方式与端盖相连接;所述端盖的底端开设有盛放槽,且盛放槽与端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盛放槽的底端设置水咀,且水咀与盛放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咀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与盛放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且连接端与盛放槽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桌面式空调风扇的改进,具有送冷风较快,省时省电,节约资源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装置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包括:盖板(1)、后壳(2)、侧板(3)、前壳(4)、储水箱(5)、端盖(6)、控制开关(7)、导风板(8)、进风格栅(9)、液位窗(10)、第一风扇(11)、第二风扇(12)、水纤维蒸发器(13)、固定座(14)、安装座(15)、水泵(16)、支撑柱(17)、盛放槽(601)、水咀(602)、固定架(603)、连接端(604);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6)的顶端边缘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7),且控制开关(7)通过镶嵌方式与端盖(6)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7)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且盖板(1)通过铰接方式与端盖(6)相连接;所述端盖(6)的底端开设有盛放槽(601),且盛放槽(601)与端盖(6)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盛放槽(601)的底端设置水咀(602),且水咀(602)与盛放槽(60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咀(602)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603),且固定架(603)与盛放槽(60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架(60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604),且连接端(604)与盛放槽(60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架(603)内侧设置有水纤维蒸发器(13),且水纤维蒸发器(13)的顶端通过卡合方式与固定架(603)相连接;所述水纤维蒸发器(1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15),且安装座(15)通过卡合方式与水纤维蒸发器(13)相连接;所述安装座(15)的边缘两侧设置有侧板(3),且侧板(3)通过卡合方式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侧板(3)的右端面设置有后壳(2),且后壳(2)通过卡合方式与侧板(3)相连接;所述后壳(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进风格栅(9),且进风格栅(9)通过螺钉与后壳(2)相连接;所述进风格栅(9)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风扇(12),且第二风扇(12)通过螺钉与进风格栅(9)相连接;所述侧板(3)的左端面设置有前壳(4),且前壳(4)通过卡合方式与侧板(3)相连接;所述前壳(4)的中间内部设置有导风板(8),且导风板(8)通过铰接方式与前壳(4)相连接;所述前壳(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风扇(11),且第一风扇(11)通过螺钉与前壳(4)相连接;所述安装座(15)的底侧设置有固定座(14),且固定座(14)通过卡合方式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安装座(15)的底端设置有水泵(16),且水泵(16)镶嵌方式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水泵(16)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连接端(604)相连接;所述水泵(1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17),且支撑柱(17)的顶端通过螺钉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固定座(14)的底侧设置有储水箱(5),且储水箱(5)通过螺钉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储水箱(5)的后端设置有液位窗(10),且液位窗(10)通过镶嵌方式与储水箱(5)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包括:盖板(1)、后壳(2)、侧板(3)、前壳(4)、储水箱(5)、端盖(6)、控制开关(7)、导风板(8)、进风格栅(9)、液位窗(10)、第一风扇(11)、第二风扇(12)、水纤维蒸发器(13)、固定座(14)、安装座(15)、水泵(16)、支撑柱(17)、盛放槽(601)、水咀(602)、固定架(603)、连接端(604);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6)的顶端边缘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7),且控制开关(7)通过镶嵌方式与端盖(6)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7)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且盖板(1)通过铰接方式与端盖(6)相连接;所述端盖(6)的底端开设有盛放槽(601),且盛放槽(601)与端盖(6)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盛放槽(601)的底端设置水咀(602),且水咀(602)与盛放槽(60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咀(602)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603),且固定架(603)与盛放槽(60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架(60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604),且连接端(604)与盛放槽(60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架(603)内侧设置有水纤维蒸发器(13),且水纤维蒸发器(13)的顶端通过卡合方式与固定架(603)相连接;所述水纤维蒸发器(1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15),且安装座(15)通过卡合方式与水纤维蒸发器(13)相连接;所述安装座(15)的边缘两侧设置有侧板(3),且侧板(3)通过卡合方式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侧板(3)的右端面设置有后壳(2),且后壳(2)通过卡合方式与侧板(3)相连接;所述后壳(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进风格栅(9),且进风格栅(9)通过螺钉与后壳(2)相连接;所述进风格栅(9)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风扇(12),且第二风扇(12)通过螺钉与进风格栅(9)相连接;所述侧板(3)的左端面设置有前壳(4),且前壳(4)通过卡合方式与侧板(3)相连接;所述前壳(4)的中间内部设置有导风板(8),且导风板(8)通过铰接方式与前壳(4)相连接;所述前壳(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风扇(11),且第一风扇(11)通过螺钉与前壳(4)相连接;所述安装座(15)的底侧设置有固定座(14),且固定座(14)通过卡合方式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安装座(15)的底端设置有水泵(16),且水泵(16)镶嵌方式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水泵(16)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连接端(604)相连接;所述水泵(1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17),且支撑柱(17)的顶端通过螺钉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固定座(14)的底侧设置有储水箱(5),且储水箱(5)通过螺钉与安装座(15)相连接;所述储水箱(5)的后端设置有液位窗(10),且液位窗(10)通过镶嵌方式与储水箱(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11)与第二风扇(12)呈反向设置有两处,且第一风扇(11)为送风风扇,第二风扇(12)吸风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11)的前端为喇叭状,且第一风扇(11)前端的孔径与前壳(4)内部开设的孔径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5)的顶端面为矩形凹槽状,且安装座(15)顶端矩形凹槽内部开设有与储水箱(5)相贯通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咀(602)呈线性阵列有多个,且多个水咀(602)的阵列宽度与水纤维蒸发器(13)的宽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6)的外观呈矩形状,且端盖(6)的四角处均为圆弧设置,端盖(6)内部开设有凹陷式呈D形状的盛放槽(60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
背景技术
空调风扇是属于家用电器的一种家电设备,结合空调与风扇的优点,以水为介质,可送出低于室温的冷风,与电风扇相比,空调扇更有加湿空气的功能,但其功率较传统风扇高得多,有60-80W左右,但又比空调低得多,价格方面非常具有亲和力。
检索分析,公开号:CN205939511U公开了一种空调扇,包括空调扇主体,所述空调扇主体的底部设有一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一水位计、控制器以及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一进水导管相连,所述进水导管与外部水箱相连,所述水位计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水泵相连,所述水位计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的实时水位,并将对应的实时水位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时水位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水泵的开启与关闭。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扇具有自动加水功能,可以减少人工加水作业的繁琐性,提高了实际应用的便利性。
基于上述,本申请人发现,上述一种空调扇其内部安装一处风扇,虽然具备送冷风的效果,但是,送冷风的效果较慢,室内的温度下降速度较慢,需要长时间的开启风扇,导致耗时耗能,浪费资源。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送冷风较快,省时省电,节约资源的桌面式空调风扇,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送冷风的效果较慢,室内的温度下降速度较慢,需要长时间的开启风扇,导致耗时耗能,浪费资源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包括:盖板、后壳、侧板、前壳、储水箱、端盖、控制开关、导风板、进风格栅、液位窗、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水纤维蒸发器、固定座、安装座、水泵、支撑柱、盛放槽、水咀、固定架、连接端;所述端盖的顶端边缘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通过镶嵌方式与端盖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盖板,且盖板通过铰接方式与端盖相连接;所述端盖的底端开设有盛放槽,且盛放槽与端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盛放槽的底端设置水咀,且水咀与盛放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咀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与盛放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且连接端与盛放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架内侧设置有水纤维蒸发器,且水纤维蒸发器的顶端通过卡合方式与固定架相连接;所述水纤维蒸发器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通过卡合方式与水纤维蒸发器相连接;所述安装座的边缘两侧设置有侧板,且侧板通过卡合方式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侧板的右端面设置有后壳,且后壳通过卡合方式与侧板相连接;所述后壳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进风格栅,且进风格栅通过螺钉与后壳相连接;所述进风格栅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风扇,且第二风扇通过螺钉与进风格栅相连接;所述侧板的左端面设置有前壳,且前壳通过卡合方式与侧板相连接;所述前壳的中间内部设置有导风板,且导风板通过铰接方式与前壳相连接;所述前壳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风扇,且第一风扇通过螺钉与前壳相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底侧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通过卡合方式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底端设置有水泵,且水泵镶嵌方式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连接端相连接;所述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螺钉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底侧设置有储水箱,且储水箱通过螺钉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后端设置有液位窗,且液位窗通过镶嵌方式与储水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呈反向设置有两处,且第一风扇为送风风扇,第二风扇吸风风扇。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的前端为喇叭状,且第一风扇前端的孔径与前壳内部开设的孔径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端面为矩形凹槽状,且安装座顶端矩形凹槽内部开设有与储水箱相贯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水咀呈线性阵列有多个,且多个水咀的阵列宽度与水纤维蒸发器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外观呈矩形状,且端盖的四角处均为圆弧设置,端盖内部开设有凹陷式呈D形状的盛放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呈反向设置有两处,且第一风扇为送风风扇,第二风扇吸风风扇的设置,有利于室内的热风通过第二风扇快速吸进装置内,并通过第一风扇将降温后的凉风吹向室内;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风扇的前端为喇叭状,且第一风扇前端的孔径与前壳内部开设的孔径相吻合的设置,有利于凉风向室内扩散的更均匀,扩散面积更大;
3、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咀呈线性阵列有多个,且多个水咀的阵列宽度与水纤维蒸发器的宽度相等的设置,有利于水纤维蒸发器吸收水分更均匀,便于通过第一风扇将凉风吹向室内;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桌面式空调风扇的改进,具有送冷风较快,省时省电,节约资源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装置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盖板1、后壳2、侧板3、前壳4、储水箱5、端盖6、控制开关7、导风板8、进风格栅9、液位窗10、第一风扇11、第二风扇12、水纤维蒸发器13、固定座14、安装座15、水泵16、支撑柱17、盛放槽601、水咀602、固定架603、连接端6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包括:盖板1、后壳2、侧板3、前壳4、储水箱5、端盖6、控制开关7、导风板8、进风格栅9、液位窗10、第一风扇11、第二风扇12、水纤维蒸发器13、固定座14、安装座15、水泵16、支撑柱17、盛放槽601、水咀602、固定架603、连接端604;端盖6的顶端边缘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7,且控制开关7通过镶嵌方式与端盖6相连接;控制开关7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且盖板1通过铰接方式与端盖6相连接;端盖6的底端开设有盛放槽601,且盛放槽601与端盖6为一体式结构;盛放槽601的底端设置水咀602,且水咀602与盛放槽601为一体式结构;水咀6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603,且固定架603与盛放槽601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架60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604,且连接端604与盛放槽601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架603内侧设置有水纤维蒸发器13,且水纤维蒸发器13的顶端通过卡合方式与固定架603相连接;水纤维蒸发器1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15,且安装座15通过卡合方式与水纤维蒸发器13相连接;安装座15的边缘两侧设置有侧板3,且侧板3通过卡合方式与安装座15相连接;侧板3的右端面设置有后壳2,且后壳2通过卡合方式与侧板3相连接;后壳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进风格栅9,且进风格栅9通过螺钉与后壳2相连接;进风格栅9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风扇12,且第二风扇12通过螺钉与进风格栅9相连接;侧板3的左端面设置有前壳4,且前壳4通过卡合方式与侧板3相连接;前壳4的中间内部设置有导风板8,且导风板8通过铰接方式与前壳4相连接;前壳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风扇11,且第一风扇11通过螺钉与前壳4相连接;安装座15的底侧设置有固定座14,且固定座14通过卡合方式与安装座15相连接;安装座15的底端设置有水泵16,且水泵16镶嵌方式与安装座15相连接;水泵16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连接端604相连接;水泵1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17,且支撑柱17的顶端通过螺钉与安装座15相连接;固定座14的底侧设置有储水箱5,且储水箱5通过螺钉与安装座15相连接;储水箱5的后端设置有液位窗10,且液位窗10通过镶嵌方式与储水箱5相连接。
具体的,第一风扇11与第二风扇12呈反向设置有两处,且第一风扇11为送风风扇,第二风扇12吸风风扇。
具体的,第一风扇11的前端为喇叭状,且第一风扇11前端的孔径与前壳4内部开设的孔径相吻合。
具体的,安装座15的顶端面为矩形凹槽状,且安装座15顶端矩形凹槽内部开设有与储水箱5相贯通的通孔。
具体的,水咀602呈线性阵列有多个,且多个水咀602的阵列宽度与水纤维蒸发器13的宽度相等。
具体的,端盖6的外观呈矩形状,且端盖6的四角处均为圆弧设置,端盖6内部开设有凹陷式呈D形状的盛放槽601。
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接通电源,按下控制开关7,此时,第一风扇11与第二风扇12及水泵16开始运行,将盖板1通过外力旋转,然后将水倒入盛放槽601内,盛放槽601内的水通过底部的水咀602滴入水纤维蒸发器13,此时,第二风扇12将室内的热风吹向水纤维蒸发器13,经过水纤维蒸发器13的热传递,通过第一风扇11将凉风吹向室内,而多余的水通过安装座15内部的通孔流入储水箱5,并通过水泵16将储水箱5内的水输送至盛放槽601内,依次循环,通过储水箱5后部的液位窗10观察水位,及时添加水,避免损坏水泵16。
综上所述:该一种桌面式空调风扇,通过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呈反向设置有两处,且第一风扇为送风风扇,第二风扇吸风风扇的设置,有利于室内的热风通过第二风扇快速吸进装置内,并通过第一风扇将降温后的凉风吹向室内,通过第一风扇的前端为喇叭状,且第一风扇前端的孔径与前壳内部开设的孔径相吻合的设置,有利于凉风向室内扩散的更均匀,扩散面积更大,通过水咀呈线性阵列有多个,且多个水咀的阵列宽度与水纤维蒸发器的宽度相等的设置,有利于水纤维蒸发器吸收水分更均匀,便于通过第一风扇将凉风吹向室内,解决了送冷风的效果较慢,室内的温度下降速度较慢,需要长时间的开启风扇,导致耗时耗能,浪费资源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7493.8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41479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F24F 5/00
专利分类号:F24F5/00;F04D25/16;F04D29/40
范畴分类:13C;
申请人:中山市沃斯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山市沃斯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415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民安南路228号内1-2卡
发明人:吴文峰;詹素青;詹前枞
第一发明人:吴文峰
当前权利人:中山市沃斯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