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方东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桐城,诗歌,诗学,理论,陈言,诗体,着作。
方东树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1](2019)在《如列子御风而未尝无法度——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李白诗》一文中研究指出方东树(1772—1851)是桐城派作家,姚鼐高徒。他所着《昭昧詹言》是一部诗歌评点着作①,原本是批在王士禛《古诗选》、姚鼐《今体诗钞》上的评点之语,后来汇编、增益,成为一部颇具规模、涵盖较广的诗歌评论着作。所评作品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七言律诗,上起汉魏,下至宋元。其中所评李白五古,为《古风》共二十一首,七古也是二十一首。(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4期)
李雪冰[2](2019)在《方东树《昭昧詹言》及其“学诗六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方东树《昭昧詹言》提出"学诗六法"。从诗歌写作总的方法与要求、文法技巧、语言技巧、《昭昧詹言》作诗理论得失四个角度总结方东树的学诗理论,借此分析其对桐城派文论的诗学迁移,及其在指导桐城派学子学诗、写诗过程中的理论示范。(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苏明珠[3](2019)在《方东树“援诗入文”的古文创作方法——以《昭昧詹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使用的"以文论诗"的诗歌品评方法,实际上说明了其深谙桐城派一脉相承的古文之法。方东树对诗歌的"起承转合"的关注正是对古文结构上的探索,其分析诗句中所运用的叙述手法是对文章层次分明的追求,而"气"与"真"正是方东树古文之法所追求的"文字的气骨"的体现。(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9期)
袁泽宇[4](2019)在《以“桐城文法”评诗:论方东树《昭昧詹言》的诗学理论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方东树的《昭昧詹言》是桐城派后期重要的诗学专着,是桐城派诗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昭昧詹言》的校点者汪绍楹在书中提到:"《昭昧詹言》即是以‘桐城文派’的眼光来评诗。"本文兹从桐城先辈的影响、诗学审美取向以及诗学理论基础叁方面论述方东树对桐城诗学理论的承继与突破,以此探寻《昭昧詹言》在桐城派诗学理论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诗学理论渊源。(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雪飞[5](2019)在《论方东树《昭昧詹言》中的求新求变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方东树的《昭昧詹言》可谓是诗学体系的集大成者。其中的"去陈言"思想继承了韩愈的主张。方东树认为作文章,文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陈言"。"文者辞也;其法万变,而大要在必去陈言。1"他在《昭昧詹言》中批评了一众文人抄袭、窠臼的现象,同时也赞扬了一些文人的推陈出新。(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8期)
张晓兰[6](2019)在《以古文章法论诗》一文中研究指出《昭昧詹言》是桐城派后期中坚人物方东树所着的一部诗学着作。他在这部书中集中论述了他的诗学理论,这些诗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桐城派的诗学观点。《昭昧詹言》论诗,强调诗歌立意、章法、文字不可偏废,这一观点是对姚鼐提出的“义理、考据、词章”相结合的文章学理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6-24)
方新[7](2019)在《以“起棱、汁浆”为中心谈方东树的诗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方东树秉承"桐城家法",创造性地提出"起棱""汁浆"两个范畴,并以此论诗。考察诗论可知:"起棱"关乎于诗歌章法,要求层层突起,使诗体呈现不平之气;"汁浆"关乎于诗作内蕴,即以此诗法铺排,将作者才情思致融结,诗作内蕴饱满,韵味无限。方东树以此为诗歌理想,进而构建有迹可循的诗法,并在作品中得到印证。方氏"棱汁"诗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扩大了"桐城诗法"的堂庑,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论。(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林存阳,李文昌[8](2019)在《方东树理学观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清代学术史上,方东树可谓嘉道时期一位学术个性鲜明而又充满争议的学者,尤以扬宋抑汉而为学界所关注,而对方氏理学观的认识,遂大多着眼于其尊崇朱子、批判汉学,为程朱理学正名,抑或汉宋兼采。但是,如果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方东树其人其学,则不难发现,其理学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叁个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方东树的理学观既有借"辟佛"以攻乎陆王、近世汉学家的一面,也有援佛入儒,对理学本身加以修正的一面。在汉宋兼采、倡导经世等方面,他与同时期夏炯等交相呼应、殊途同归,展现出此一时期理学发展的新趋势,颇值得玩味。(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9年01期)
徐薏林[9](2018)在《从《昭昧詹言》浅析方东树的议论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昭昧詹言》是方东树的论诗之作,具有诗歌史论性质。议论是一种表现手法,与叙事、抒情、写景等并列的艺术手法,不同的表现手法有不同的表现功能,诗歌是历代文人日常交往、抒发情感,甚至是干预政治的重要工具。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提到"诗忌议论"其实是针对不同的诗体而言,此文从诗体出发,浅析方东树的议论观。(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36期)
王玉林[10](2018)在《老成深重:谢灵运诗歌风格与方东树诗学的视界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方东树是桐城派重要的古文学家,用文章之法来评诗是其诗学理论的特色,他对谢灵运诗歌"老成深重"的品评在历代诗评中较为独特。在诗歌的形式技巧上,方东树对谢诗的起承转合与格局布置的探研十分精妙;在诗歌的情感内涵上,方东树尤其推崇谢诗的真情及其诗歌内部的情感变化;在诗歌的文辞上,方东树注重谢诗字句的琢炼及用典。从诗歌的外部技法到内部情感,方东树均认为谢诗稳重老练,具有"老成深重"之风。进一步探究可知,方东树此评与其追求诗文的有序、情实、学力等诗学思想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安康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方东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方东树《昭昧詹言》提出"学诗六法"。从诗歌写作总的方法与要求、文法技巧、语言技巧、《昭昧詹言》作诗理论得失四个角度总结方东树的学诗理论,借此分析其对桐城派文论的诗学迁移,及其在指导桐城派学子学诗、写诗过程中的理论示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东树论文参考文献
[1].杨明.如列子御风而未尝无法度——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李白诗[J].名作欣赏.2019
[2].李雪冰.方东树《昭昧詹言》及其“学诗六法”[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苏明珠.方东树“援诗入文”的古文创作方法——以《昭昧詹言》为例[J].大观(论坛).2019
[4].袁泽宇.以“桐城文法”评诗:论方东树《昭昧詹言》的诗学理论渊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5].陈雪飞.论方东树《昭昧詹言》中的求新求变思想[J].中国文艺家.2019
[6].张晓兰.以古文章法论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7].方新.以“起棱、汁浆”为中心谈方东树的诗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8].林存阳,李文昌.方东树理学观新论[J].安徽史学.2019
[9].徐薏林.从《昭昧詹言》浅析方东树的议论观[J].青年文学家.2018
[10].王玉林.老成深重:谢灵运诗歌风格与方东树诗学的视界融合[J].安康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