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

论文摘要

选择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不同水位梯度下9种植物群落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0~30 cm不同深度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SOC)、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易氧化有机碳(EOC)、可溶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等变化趋势,以揭示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会仙湿地土壤0~30cm LFOC、HFOC占SO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 10%,88. 90%,土壤轻组分分配比相对较低,重组分分配比较高;②各群落土壤DOC,EOC; POC和MBC(除铺地黍群落外)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与SOC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群落DOC、EOC、POC占SOC的比例随土层变化均呈减小趋势;③华克拉莎群落的SOC、LFOC、HFOC、MBC、DOC、EOC、POC含量在各土层中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植物群落;④SOC、全氮(TN)与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显著正相关(P <0. 01),土壤pH与LFOC、HFOC、DOC和POC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LFOC、HFOC、DOC、EOC和POC显著负相关(P <0. 01),黏粒含量与LFOC、HFOC、DOC、POC和MBC显著负相关;⑤土壤全氮、砂粒含量、pH和土壤含水量对HFOC含量的主要贡献均表现为通过影响其它因子而产生的间接作用效应;土壤TN对EOC、DOC和POC含量具有较强的直接正作用效应;土壤含水量对MBC含量的直接负作用最大.土壤理化特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LFOC、HFOC及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变化.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实验方法
  •     1.2.1 取样方法
  •     1.2.2 分析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有机碳及各组分含量
  •     2.1.1 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     2.1.2 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2.1.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   2.2 土壤因子与土壤有机碳组分之间关系
  •     2.2.1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
  •     2.2.2 土壤因子对有机碳各组分影响的效应分解
  • 3 讨论
  •   3.1 会仙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
  •   3.2 会仙湿地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影响因素
  •   3.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相互关系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徐广平,李艳琼,沈育伊,张德楠,孙英杰,张中峰,周龙武,段春燕

    关键词: 喀斯特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水位梯度

    来源: 环境科学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162,41361057,41603079),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7-259-23),广西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桂科攻14124004-3-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6B0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JA130264,2017GXNSFBA198037),广西植物研究所基本业务费项目(桂植业17012)

    分类号: Q948.113

    DOI: 10.13227/j.hjkx.201806205

    页码: 1491-1503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446K

    下载量: 618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杜英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布格局[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12)
    • [2].北京市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资源科学 2019(12)
    • [3].采伐残余物不同处理方式对杉木幼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9(06)
    • [4].生态学研究性实习的设计与实践——以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矿化潜力研究为例[J]. 河南农业 2020(09)
    • [5].北京城市化梯度带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20(05)
    • [6].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8)
    • [7].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酶活性影响研究[J]. 土壤通报 2020(04)
    • [8].土壤有机碳模型研究进展[J]. 宜春学院学报 2019(09)
    • [9].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 2019(32)
    • [10].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相关过程研究进展[J]. 草地学报 2018(02)
    • [11].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及在农田生产中的应用[J]. 耕作与栽培 2018(02)
    • [12].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 2017(01)
    • [13].干湿交替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7(01)
    • [1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特征方面取得进展[J]. 干旱区地理 2017(02)
    • [15].温度对太谷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5)
    • [16].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及其与森林发育的关系[J]. 山地学报 2017(03)
    • [17].武陵山脉龙山段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控制机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8)
    • [18].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的尺度效应研究[J]. 土壤 2014(05)
    • [19].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7)
    • [20].喀斯特地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1)
    • [21].西北地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质论评 2020(S1)
    • [22].江苏沿海典型滩涂围垦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异质性[J]. 土壤 2020(02)
    • [23].秸秆还田对麦玉系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8)
    • [24].利用方式与成土母质对金衢盆地土壤有机碳积累及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10)
    • [25].影响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因素研究进展[J]. 北方果树 2019(04)
    • [26].上海市林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6)
    • [27].1998~2017年我国森林土壤有机碳研究文献分析[J]. 绿色科技 2018(08)
    • [28].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研究进展[J]. 江西化工 2018(05)
    • [29].4种植被恢复模式对贵州石漠化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6(05)
    • [30].江苏沿海滩涂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影响因素[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4)

    标签:;  ;  ;  ;  ;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