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革新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诗,诗歌,文革,现代性,前瞻性,评论家,现实主义。
文革新诗论文文献综述
陈祖君[1](2003)在《“文革”新诗及其现代性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文学一片空白是多年来比较流行的看法,“文革”新诗研究在此背景下也受到漠视。所幸已有不少学者涉猎“文革”文学或“文革”新诗研究,取得斐然可观的成绩。本文站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同时搜集整理大量材料,力图在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更具学理的层面上研究“文革”诗歌。现代性是中国新诗内在的追求;作者考察“文革”新诗地上和地下两种存在状态之后,将其放到中国新诗发展的历程中进行观照,认为“文革”新诗也是中国新诗现代性追求的一个重要环节。“文革”新诗的研究,正在或即将改变中国新诗发展史甚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学术和知识的背景,由此可能重新叙述和解释中国新诗特别是当代新诗的发展,甚至重新叙述和解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本文希望能就此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正文前的引言引入论题,略述“文革”诗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探讨研究者面对“文革”诗歌应当具备的态度和素质。正文分四章。第一章对“文革”文学尤其是“文革”诗歌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评价,揭示其中的成就和不足,同时指出新的学术生长的可能性,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思路。第二章考察“文革”新诗地上和地下两种存在状态,根据诗歌写作者的不同把“文革”地上诗歌划分为红卫兵诗歌、工农兵诗歌和“知识分子”诗歌叁类,把地下诗歌分为老一辈诗人写作的诗歌和年轻诗人写作的诗歌两类,企图对“文革”新诗有一个总体的、历史的把握。第叁章界定并从各种角度寻绎文学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内涵,从历时和共时的错杂中去把握它作为时间概念和意义概念的复杂性,同时讨论以此为视角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的合法性及其意义,还探寻了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内涵,从新诗的主体性、时代性、创新性、开放性以及多向性等五方面讨论其特殊表现。第四章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引入“文革”新诗研究,同时通过具体的文本读解透析“文革”新诗,力图表明,地上诗歌体现出新诗现代性追求的中断,而又不是简单的中断;地下诗歌因为诗的主体性的回归体现出新诗现代性追求的修复。结语强调、总结“文革”诗歌存在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03-04-20)
骆寒超,章丽萍[2](2001)在《功与过:文革前十七年新诗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前17年新诗中的现实主义具有“应该是这样”的前瞻性写实倾向,这一写实倾向将新诗现实主义 的创作潮流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但极左思潮的日益加剧,导致这一创作特色成为助长政治权威话语的图解手段,随着 诗人主体的失落,现实主义也陷入了公式化、概念化的泥潭。(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5期)
宋宪琳,李华,李晶[3](1999)在《全球化、文革后新诗和“西方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在刚刚过去的20年里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过程。邓小平对外开放政策的结果——西方物质文明的流入——是促使这些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对于西方科技诸如机器和新电子装备等产品的输入不断增多。相对而言,对于西方国家"文化"产物的引进却并非如此。(本文来源于《东方丛刊(1999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七辑)》期刊1999-04-01)
文革新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革前17年新诗中的现实主义具有“应该是这样”的前瞻性写实倾向,这一写实倾向将新诗现实主义 的创作潮流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但极左思潮的日益加剧,导致这一创作特色成为助长政治权威话语的图解手段,随着 诗人主体的失落,现实主义也陷入了公式化、概念化的泥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革新诗论文参考文献
[1].陈祖君.“文革”新诗及其现代性论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3
[2].骆寒超,章丽萍.功与过:文革前十七年新诗中的现实主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3].宋宪琳,李华,李晶.全球化、文革后新诗和“西方主义”[C].东方丛刊(1999年第1辑总第二十七辑).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