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包括托架底座,所述托架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螺纹管,所述转动螺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转杆,所述调节转杆位于装置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连接杆,所述托架连接杆远离升降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底板。该肢体骨科康复托架,避免了因托架移位,导致二次损伤,加快康复速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包括托架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壳体(2),所述装置壳体(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螺纹管(3),所述转动螺纹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装置壳体(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转杆(5),所述调节转杆(5)位于装置壳体(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4)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螺纹管(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螺纹杆(7),所述升降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连接杆(8),所述托架连接杆(8)远离升降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底板(9),所述托架底板(9)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连接板(10),所述支撑板连接板(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套管(12),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13)。
设计方案
1.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包括托架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壳体(2),所述装置壳体(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螺纹管(3),所述转动螺纹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装置壳体(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转杆(5),所述调节转杆(5)位于装置壳体(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4)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螺纹管(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螺纹杆(7),所述升降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连接杆(8),所述托架连接杆(8)远离升降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底板(9),所述托架底板(9)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连接板(10),所述支撑板连接板(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套管(12),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4),且所述装置壳体(2)通过轴承(14)与转动螺纹管(3)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杆(5)远离第二锥齿轮(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头(15),且所述转动连接头(1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6),且所述支撑板(11)通过活动轴(16)与支撑板连接板(10)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连接板(10)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17),所述外套管(12)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18),且所述固定杆(18)贯穿于调节孔(1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与托架底板(9)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9)的外表面套装有受压弹簧(20),且所述受压弹簧(20)的两端分别于装置壳体(2)和托架底板(9)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
背景技术
骨科的很多疾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但术后的康复治疗也是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的一步,骨科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医学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及医学工程学的手段,以减少骨科病人的肢体功能障碍,使其尽快更好地恢复躯体运动功能,对于肢体骨折或者肢体手术患者,早期治疗期间,当患者卧床休息时,需要将患肢抬高,抬高患者对促进下肢静脉和淋巴回流消除组织水肿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将患肢抬高常用的方法是用枕头和被褥或托马架垫在患肢下面,这样一方面容易使病床变得拥挤杂乱,使患者感觉不够舒适,另一方面,由于枕头或被褥尺寸较为单一且容易变形,以致难以随意将患肢各部位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并一直保持该高度位置。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7822051 U中公开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该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在使用时,首先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开始工作,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开始转动,在皮带的带动下第二皮带轮开始转动,从而带动齿轮开始转动,再带动齿杆开始在底座的顶部滑动,从而推动梯形滑块在底座的顶部滑动,随着梯形滑块的滑动使梯形支撑柱开始上下移动,可以将该托架调整到一个舒适的高度,然后关闭第一电机,再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开始工作,从而带动丝杆开始转动,使滑块在在滑轨的顶部滑动,在连接杆的作用下可以将平板调节到一个舒适的角度,然后关闭第二电机,再通过固定带将患者的肢体固定再海绵垫的顶部,但是,该肢体骨科康复托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包括托架底座,所述托架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螺纹管,所述转动螺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转杆,所述调节转杆位于装置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连接杆,所述托架连接杆远离升降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底板,所述托架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连接板,所述支撑板连接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套管,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
可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且所述装置壳体通过轴承与转动螺纹管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调节转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头,且所述转动连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轴,且所述支撑板通过活动轴与支撑板连接板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贯穿于调节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托架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装有受压弹簧,且所述受压弹簧的两端分别于装置壳体和托架底板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肢体骨科康复托架,通过转动螺纹管、第一锥齿轮、调节转杆、第二锥齿轮和升降螺纹杆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支撑板升降控制的功能,在使用时,控制转动连接头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和转动螺纹管进行转动,使得升降螺纹杆在转动螺纹管内产生上下位移,实现了对支撑板高度的调节,从而可以随意将患肢部位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并一直保持该高度位置,避免了因设备移位,导致二次损伤的问题,加快了康复速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2、该肢体骨科康复托架,通过外套管、调节孔和固定杆的设计,实现了对支撑板倾斜角度调节的功能,在使用时,将支撑板倾斜至合适角度后,将固定杆从调节孔穿入,并再依次穿过外套管和另一个支撑板连接板上的调节孔,可以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舒适度调节角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加快了恢复速度,同时,通过软垫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架底座、2-装置壳体、3-转动螺纹管、4-第一锥齿轮、5-调节转杆、6-第二锥齿轮、7-升降螺纹杆、8-托架连接杆、9-托架底板、10-支撑板连接板、11-支撑板、12-外套管、13-软垫、14-轴承、15-转动连接头、16-活动轴、17-调节孔、18-固定杆、19-伸缩杆、20-受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包括托架底座1,托架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壳体2,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9,伸缩杆19与托架底板9固定连接,伸缩杆19的外表面套装有受压弹簧20,且受压弹簧20的两端分别于装置壳体2和托架底板9固定连接,装置壳体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螺纹管3,装置壳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4,且装置壳体2通过轴承14与转动螺纹管3活动连接,转动螺纹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装置壳体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转杆5,调节转杆5位于装置壳体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第一锥齿轮4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连接,调节转杆5远离第二锥齿轮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头15,且转动连接头1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转动螺纹管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螺纹杆7,通过转动螺纹管3、第一锥齿轮4、调节转杆5、第二锥齿轮6和升降螺纹杆7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支撑板11升降控制的功能,在使用时,控制转动连接头15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4和转动螺纹管3进行转动,使得升降螺纹杆7在转动螺纹管3内产生上下位移,实现了对支撑板11高度的调节,从而可以随意将患肢部位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并一直保持该高度位置,避免了因设备移位,导致二次损伤的问题,加快了康复速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升降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连接杆8,托架连接杆8远离升降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架底板9,托架底板9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连接板10,支撑板连接板10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17,外套管12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18,且固定杆18贯穿于调节孔17的内部,通过外套管12、调节孔17和固定杆18的设计,实现了对支撑板11倾斜角度调节的功能,在使用时,将支撑板11倾斜至合适角度后,将固定18杆从调节孔17穿入,并再依次穿过外套管12和另一个支撑板连接板10上的调节孔17,可以对支撑板11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舒适度调节角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加快了恢复速度,支撑板连接板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6,且支撑板11通过活动轴16与支撑板连接板10活动连接,支撑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套管12,支撑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13,通过软垫13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痛苦。
综上所述,该肢体骨科康复托架,通过转动螺纹管3、第一锥齿轮4、调节转杆5、第二锥齿轮6和升降螺纹杆7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支撑板11升降控制的功能,在使用时,控制转动连接头15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4和转动螺纹管3进行转动,使得升降螺纹杆7在转动螺纹管3内产生上下位移,实现了对支撑板11高度的调节,从而可以随意将患肢部位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并一直保持该高度位置,避免了因设备移位,导致二次损伤的问题,加快了康复速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外套管12、调节孔17和固定杆18的设计,实现了对支撑板11倾斜角度调节的功能,在使用时,将支撑板11倾斜至合适角度后,将固定18杆从调节孔17穿入,并再依次穿过外套管12和另一个支撑板连接板10上的调节孔17,可以对支撑板11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舒适度调节角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加快了恢复速度,同时,通过软垫13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痛苦,总之,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018.1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630046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A61G 7/075
专利分类号:A61G7/075
范畴分类:16P;
申请人:于厚谦;张雪梅
第一申请人:于厚谦
申请人地址: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和平路70号威海市立医院
发明人:于厚谦;张雪梅
第一发明人:于厚谦
当前权利人:于厚谦;张雪梅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