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论文_祁景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枢神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原发性,磁共振,病理,肿瘤,生殖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祁景[1](2019)在《重症监护室神经疾病患者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神经疾病患者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的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收治的神经疾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纳入对象有完整资料,根据是否继发CNSI分为观察组(继发CNSI,n=10例)与对照组(未继发CNSI,n=70例)。对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急诊入院、合并高血糖、手术时间、放置引流管、引流管放置部位、引流管放置时间、是否行幕下开颅手术上比较差异显着(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放置引流管、幕下开颅手术是ICU神经疾病患者继发CNSI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ICU神经疾病患者继发NISI的危险因素较多,特别是年龄<60岁、放置引流管、是否行幕下开颅手术等情况下应重点注意。(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柯绍发,马传花,王凤,甘梅富[2](2019)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1例临床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是发病原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的非特异性疾病,曾被称为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肉芽肿性血管炎等。平均发病年龄在40多岁(3~74岁),男(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俞珺瑶,姜浩,杜华平[3](2019)在《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系统性分析来评价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原发中枢系统淋巴瘤(PCNSL)的缓解情况与生存预后。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查找文献,利用RevMan 5.3软件对含或不含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的疾病缓解情况和生存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含利妥昔单抗组较不含利妥昔单抗组的完全缓解率(OR=1.82,95%CI 1.40~2.37)、2年无进展生存率(OR=2.21,95%CI 1.29~3.77)及总体生存率(OR=1.75,95%CI 1.33~2.30)、5年无进展生存率(OR=1.98,95%CI 1.43~2.74)及总体生存率(OR=2.07,95%CI 1.52~2.82)有优势。同时两组之间血液毒性、感染风险、神经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害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分别=1.35、0.89、1.41、0.85、0.89、0.80、1.14,P均>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能提高PCNSL的疾病缓解率,改善PCNSL患者的生存预后,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王静,方正宇,字丽丽,欧阳贵存,罗布金模[4](2019)在《针刺调节NF-кB信号通路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献研究,认为针刺治疗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可通过干预NF-кB信号通路,减轻由其介导的一系列免疫炎性反应,减轻脑水肿,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针刺能有效降低NF-κB p65的表达,减少其引起的神经性炎症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脊髓损伤起到治疗作用;针刺治疗癫痫,可抑制NF-кB表达,降低神经元兴奋性;针刺改善痴呆动物的记忆力可能通过调节NF-кB氧化还原调控通路来保护神经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2期)

陈晓琳,边艳珠,胡玉敬,李康,田丛娜[5](2019)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CNSL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分别观察病灶位置、水肿、钙化、是否累及脊髓、中线是否偏移及病灶代谢特点,测量病灶直径、密度、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采用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比较病灶的直径与SUV_(max)有无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病灶在不同位置、脊髓受累与否、中线是否偏移、单发与多发脑内病变之间SUV_(max)的差异。结果 6例PCNSL共有病灶21个。多发病灶者5例,病灶数20个,80.0%(16/20)~(18)F-FDG高摄取,20.0%(4/20)~(18)F-FDG摄取与邻近脑组织相近,其中87.5%(14/16)呈均匀高摄取,12.5%(2/16)病灶呈环形高摄取伴中央液化坏死。多发病灶PCNSL的SUV_(max)为(18.5±8.4),病灶SUV_(max)与肿瘤直径无相关性(r=0.135,P>0.05)。75.0%(15/20)位于大脑白质区,20.0%(4/20)位于大脑灰质区,5%(1/20)位于脊髓,不同区域的病灶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P>0.05)。脊髓受累者与未受累者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4/20)的病灶挤压健侧脑组织,中线向健侧偏移,SUV_(max)(29.9±5.5),80%(16/20)的病灶中线居中,SUV_(max) 15.7±6.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1,P<0.05)。1例单发PCNSL病变位于右颞叶脑白质区,最大径为31.4 mm,SUV_(max) 12.7,单发与多发病灶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SL的PET/CT影像学多表现为18F-FDG均匀高摄取,多位于大脑白质区,18F-FDG PET/CT可作为PCNSL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评估病变程度及全身累及范围。(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22期)

黄成,徐国政,宋健,黄文才,任勇[6](2019)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多学科诊治意义探讨(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多学科协作在其诊治过程中的相关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ACNS的多学科联合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最开始,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活检结果,考虑炎性脱髓鞘病,甲强龙冲击治疗无效;请神经内科、影像科、病理科会诊,再次活检结果仍为炎性病变,结合炎性脱髓鞘治疗过程,基本排除炎性脱髓鞘。经北京宣武医院病理科诊断为PACNS,再次请神经内科会诊,进行系统免疫治疗(甲强龙+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3个月后复查头部MRI增强示病变明显缩小,病人神志清楚,失语症状较前改善,左侧中枢性面瘫较前好转,左侧肢体肌力较前恢复。结论 PACNS是一种罕见病,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目前病理活检是其主要诊断手段,治疗过程中,多学科协作,可明显提高诊治效率,大幅提高诊治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唐利红,卢永福[7](2019)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生殖细胞肿瘤八例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生殖细胞肿瘤(CNS germ cell tumors,CNS GCTs)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包括生殖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绒毛膜癌、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与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一样,CNS GCTs几乎都发生于中线结构,包括松果体和蝶鞍区,第叁脑室和下丘脑。该类肿瘤比较罕见,其中生殖细胞瘤预后较好,胚胎性癌,卵黄囊瘤(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宋伟,邓雪飞,王肖,徐茂林,谭德力[8](2019)在《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多模态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PCNSL和25例GBM患者资料。患者术前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测肿瘤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ADC_(mean))、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分级、脑血容量平均值比值(rCBV_(mean))。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多模态MRI参量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量诊断效能,获取最佳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等指标;用Z检验比较各参量间ROC曲线下面积(AUC)差异。结果 PCNSL组ADC_(mean)平均值(0.64±0.09)×10~(-3)mm~2/s,ITSS平均值(0.75±0.64)级,rCBV_(mean)平均值1.67±0.77;GBM组ADC_(mean)平均值(0.86±0.16)×10~(-3)mm~2/s,ITSS平均值(2.56±0.58)级,rCBV_(mean)平均值3.53±0.82;各参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ROC提示ADC_(mean)最佳阈值0.84×10~(-3)mm~2/s,AUC 0.902,敏感度100%,特异度72%,准确率72%;ITSS最佳阈值1级,AUC 0.967,敏感度90%,特异度96%,准确率86%;rCBV_(mean)最佳阈值2.69,AUC 0.942,敏感度95%,特异度92%,准确率87%;ADC_(mean)与ITSS分级及rCBV_(mean)联合诊断效能最优(AUC 0.996,敏感度100%,特异度96%,准确率96%),其AUC与ADC_(mean)间有差异(P=0.038),与双参量及其他单参量间无差异;双参量AUC与单参量相比,仅ADC_(mean)+ITSS、ITSS+rCBV_(mean)与ADC_(mean)(P=0.037、0.038)间有差异;双参量间AUC无差异。结论基于平扫的DWI和SWI联合对PCNSL与GBM鉴别能力与多模态MRI联合相似,且优于单模态MRI,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薛旭涛,张箭,杨如武,刘燕,李君旭冉[9](2019)在《联合应用单体素长TE ~1H-MRS与ADC在高级别胶质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鉴别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单体素长TE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颅内高级别胶质瘤(HGG)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5例颅内PCNSL组及26例HGG组的扩散系数成像(DW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图像,测量计算肿瘤病灶区(避开中心坏死区及瘤周水肿区)与镜面正常脑组织的ADC数值与单体素长TE ~1H-MRS 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Cho/NAA,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单纯应用ADC、MRS及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41例肿瘤实质的ADC与单体素长TE ~1H-MRS各代谢参数比值与镜面正常脑组织相比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除Cho/NAA外,其余参数在PCNSL与颅内HGG中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运用ROC分析,ADC与NAA/Cr、 Cho/Cr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5,联合应用MRS与ADC鉴别颅内PCNSL和HGG的AUC(0.93)大于单纯应用ADC(0.80)或MRS(0.85),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6.2%。结论联合应用单体素长TE ~1H-MRS与ADC参数对HGG与PCNSL具有更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耿立娜,董晨风,袁涛,全冠民[10](2019)在《请您诊断病例141答案:鞍区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资料患者,男,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夜间加重,日间略有缓解。精神、饮食及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减轻。查体:神清语利,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张力及肌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2×10~9/L[正常值(4~10)×10~9)/L],血清泌乳素(PRL)17.39ng/mL,稍增高(正常值2.64~13.13ng/mL),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0.73mU/mL,降低(正常值1.24~8.62)。脑脊(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中枢神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是发病原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的非特异性疾病,曾被称为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肉芽肿性血管炎等。平均发病年龄在40多岁(3~74岁),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祁景.重症监护室神经疾病患者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临床研究.2019

[2].柯绍发,马传花,王凤,甘梅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1例临床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

[3].俞珺瑶,姜浩,杜华平.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eta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

[4].王静,方正宇,字丽丽,欧阳贵存,罗布金模.针刺调节NF-кB信号通路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机理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9

[5].陈晓琳,边艳珠,胡玉敬,李康,田丛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8)F-FDGPET/CT影像学特征[J].河北医药.2019

[6].黄成,徐国政,宋健,黄文才,任勇.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多学科诊治意义探讨(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7].唐利红,卢永福.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生殖细胞肿瘤八例临床病理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8].宋伟,邓雪飞,王肖,徐茂林,谭德力.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多模态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9].薛旭涛,张箭,杨如武,刘燕,李君旭冉.联合应用单体素长TE~1H-MRS与ADC在高级别胶质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鉴别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10].耿立娜,董晨风,袁涛,全冠民.请您诊断病例141答案:鞍区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J].放射学实践.2019

论文知识图

人类CCK1受体(图A)和CCK2受体(图...抑制成年神经干细胞中Akt和CREB蛋白...通过雌激素受体表达或功能的改变激...模式图ShuheiMatsuoka等人的工作表明很多蛋...一AOGP与上下游结构之间的可能关系...检测Tmeff2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

标签:;  ;  ;  ;  ;  ;  ;  

中枢神经系统论文_祁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