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反应器,柔性,机理,时间,实物,光辐射,模型。
柔性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张广达,刘明慧,邹超,肖杰,陈晓东[1](2019)在《弹性棒对仿生学柔性反应器的流体混合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柔性反应器底部放置竖直的弹性硅胶棒(弹性棒),通过弹性棒运动对周围流体产生扰动,强化流体混合。基于酸碱中和脱色法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了柔性反应器的混合过程和混合时间;通过混合时间定量评估了弹性棒的强化效果;并分别研究了弹性棒的位置和高度及柔性反应器系统的最大挤压深度和频率对流体混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棒的放置能够使柔性反应器内隔离区结构改变,混合时间减少。弹性棒位置靠近挤压头一侧时,对流体混合强化最明显。在弹性棒高度低于柔性反应器内液面时,弹性棒高度增加,强化效果增加。超过液面之后,继续增加弹性棒高度,强化效果没有进一步增加。当弹性棒靠近挤压头、高度超过液面且最大挤压深度为2.5cm,与没有弹性棒时相比混合时间减少了57%。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最大挤压深度增加,强化效果增加。(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张广达[2](2018)在《仿生学柔性反应器的流体混合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反应器是一类基于仿生学设计的用于高粘性流体的混合装置。通过模拟机械驱动柔性反应器壁面,可以实现反应器的流体的混合。但是目前的混合效率仍然有限,提高柔性反应器对高粘度流体的混合效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柔性反应器内部引入柔性构件用于强化柔性反应器的混合效率。在柔性反应器壁面引入柔性挡板,研究了高粘度牛顿流体(1200 m Pa.s)的混合行为。其中使用可视化方法观察了隔离区的结构改变,使用混合曲线比较了混合效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挤压角度为90°,柔性挡板能够强化反应器混合效率,并且挤压深度为2.5cm和挤压频率为1.00 Hz时,隔离区消失,混合时间减少了34.3±2.5%。随着挡板数量的增加混合效率提高。同样在柔性反应器底部放置竖直的弹性硅胶棒(弹性棒),通过弹性棒运动对周围流体产生扰动,强化流体混合。研究了弹性棒的位置和高度及柔性反应器系统的最大挤压深度和频率对流体混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棒的放置能够使柔性反应器内隔离区结构改变,混合时间减少。弹性棒位置靠近挤压头一侧时,对混合效率的强化最明显。当弹性棒高度低于柔性反应器内液面时,弹性棒高度增加,强化效果增加。超过液面之后,继续增加弹性棒高度,强化效果没有进一步增加。当弹性棒靠近挤压头、高度超过液面且最大挤压深度为2.5cm,与没有弹性棒时相比混合时间减少了57%。在其它实验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最大挤压深度增加,强化效果增加。(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明慧[3](2018)在《基于仿生学的柔性反应器的设计及混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和动物的整个消化系统可以看成一个微型化工厂,内部进行着各种各样精密的单元操作。近年来,生物体内的反应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消化道可以通过柔性壁面的蠕动促进食糜的混合、破碎和输送等。从工程角度出发,可以把消化道看作是由多个柔性的生化反应器所组成的动态系统。这些柔性系统可以处理不同流变学性质的食糜,且很少发生堵塞、结垢和腐蚀等在工业中经常遇到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些柔性系统所展现出来的一系列优势,本研究利用仿生学原理,模仿消化系统通过壁面运动促进流体混合这一特殊机制,开发了一套柔性反应器系统。该系统中的容器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通过机械外力的方式使柔性容器发生周期性的形变和恢复,促进容器内的流体混合。本文详细介绍了柔性容器的制作过程、柔性反应器系统的搭建及改进等;研究了柔性反应器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混合时间、流体结构等,探讨了当前实验条件下哪些因素影响柔性反应器的效率;将柔性反应器和传统的搅拌桨式反应器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针对柔性反应器存在的混合隔离区,提出了解决方案并成功实施;使用量纲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与柔性反应器的混合有关的参数;随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其他形式的柔性反应器并对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柔性反应器通过壁面运动能够有效的促进流体的混合,其混合效率受到了包括柔性容器壁面形变的频率、程度、位置、壁面厚度、注入点等一系列参数的影响,其中柔性容器壁面形变的频率和程度为两个主要因素;在有些实验条件下发现柔性反应器中存在混合隔离区,针对隔离区存在的位置对柔性反应器系统进行了改进,通过双侧对挤的方式有效的消除了隔离区,提高了混合效率;还将柔性反应器和传统搅拌桨联用,不仅能够消除混合隔离区,而且在较低的频率和搅拌速度下实现了高粘度流体的混合;随后研究了不同大小和琼脂含量的琼脂块在柔性反应器中的破损行为,发现琼脂颗粒在柔性反应器中混合时不易发生破损;本文开发的密封式椭球形柔性反应器系统在拉伸和挤压的双重作用下,能够实现高粘度流体的快速混合。(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欧耳,王理明,郭雅妮,孙文,李书琪[4](2018)在《柔性纤维负载TiO_2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柔性纤维负载TiO_2为光催化剂,在有效增加光辐射体积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流动方式与反应动力学原理,分别设计平板式、筒式以及金字塔式3种不同结构的光催化反应器,光照面积与反应物体积之比(A/V值)依次是0.606cm~(-1),0.727cm~(-1),0.454cm~(-1).处理动态水产养殖废水结果表明,当曝气量为0.35L/min,pH=6.7,进水流量Q=2×10~4 cm~3/h,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9.6mg/L,58.7mg/L与93.5mg/L情况下,连续运行12h,筒式光催化反应器对氨氮的降解率均达到80%以上,筒式光催化反应器结构设计更优以及对氨氮的降解效率更高.(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明慧,邹超,肖杰,陈晓东[5](2018)在《基于仿生学的柔性反应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反应器通常由刚性材料制成,容器壁面不会主动地参与其内部流体的混合和反应。在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工作机制的启发下,开发一种新型的柔性反应器(SER)。反应容器由透明度良好、有一定韧性和弹性的有机硅橡胶制作而成,并且在一套容易操作、稳定、可重复性强的曲柄连杆机构驱动下实现往复形变。系统分析研究了牛顿流体在柔性反应器中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混合过程和混合时间。实验结果显示,柔性反应器能够实现流体的混合且混合效果可以由形变频率和形变程度进行有效控制。利用新的Reynolds数公式,还初步比较了相同尺度和实验条件下的柔性反应器和传统叁叶斜桨式搅拌器的混合效果,在低Reynolds数区域(10~1000)柔性反应器略优于叁叶斜桨式搅拌器。(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翁逸卿[6](2013)在《柔性多点温度计检测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温度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工装置中反应器床层的温度,是对反应器进行监控的重要参数。温度检测仪表的正确选用直接关系到反应产物的质量、产量和生产的安全。针对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的温度检测,在正确选型、安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重点介绍了柔性多点温度计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医药工程设计》期刊2013年01期)
柴天,傅海燕,严滨,李元高,张明真[7](2010)在《柔性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型柔性板式膜生物反应器(FMBR)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分别对COD、SS以及浊度等参数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400~600mg/L、膜通量在10~30L/m2.h时,最终出水COD<50mg/L,浊度<1NTU,SS几乎为0,对COD、SS以及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99%,100%,同时污泥浓度和反应器容积负荷都有显着提高,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23期)
陈育如,虞启明,徐红卫,陈雁[8](2009)在《用于污水处理的柔性纤维膜反应器氧传递及动力学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A flexible fibre biofilm reactor was developed for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waters.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oxygen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Tracer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s of the reacto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reactors could be treated as mixed flow reactors.The effects of flow rates of water and air on the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oxygen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the ratio of flow rates were obtained.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reactor,th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in the flexible fibre reactor were similar to but slightly lower,and less 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 in the ratio of flow rates.It indicated that the fibre packing in the reactor hindered the oxygen transfer to some extent.(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09年05期)
霍罡[9](2004)在《柔性反应器拟实物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秉承了系统工程的思想,以非工艺物料代替实际的不同物料和真实的反应器及工业级控制装置DCS构成了柔性反应器,配合动态数学模型开发了拟实物仿真系统,并进行了间歇反应过程的计算机动态仿真与控制方案的研究。该文运用机理法开发了间歇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用欧拉法对全混釜反应器进行物料、热量衡算。在相平衡计算中引入定容闪蒸算法,既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又符合动态模拟快速的要求。在控制方面,采用了DCS、PLC等真实控制装置,完成了仿真系统的连续控制、顺序控制和安全联锁等培训功能,控制方案灵活,在线调试简便,以单回路与串级控制方案相结合,实现了对过程的液位、温度、压力、流量和组分等主要参数的自动控制及监测,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4年08期)
霍罡[10](2002)在《柔性反应器拟实物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秉承了系统工程的思想,以非工艺物料代替实际的不同物料和真实的反应器及工业级控制装置DCS构成了柔性反应器,配合动态数学模型开发了拟实物仿真系统,并进行了间歇反应过程的计算机动态仿真与自动控制方案的研究。 本文运用机理法开发了间歇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欧拉法对全混釜反应器进行了物料平衡、热量平衡、相平衡的迭代计算,取得了较好效果。在闪蒸计算中,引入了适合于动态模拟的定容闪蒸算法,该算法采用“双层法”确定相平衡方程中的参数,既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又符合动态模拟快速的要求。 在控制方面,采用了HONEYWELL S9000系统和OMRON C200H PLC等真实控制装置,完成了仿真系统的连续控制、顺序控制和安全联锁等叁部分的功能,控制方案灵活,在线调试简便,以单回路与串级控制方案相结合,实现了对过程的液位、温度、压力、流量和组分等主要参数的自动控制及监测。 本仿真培训系统与纯软件仿真相比,不仅可以培训工艺操作人员,而且又能培养控制组态人员和工艺控制方案研究人员,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2-10-20)
柔性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柔性反应器是一类基于仿生学设计的用于高粘性流体的混合装置。通过模拟机械驱动柔性反应器壁面,可以实现反应器的流体的混合。但是目前的混合效率仍然有限,提高柔性反应器对高粘度流体的混合效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柔性反应器内部引入柔性构件用于强化柔性反应器的混合效率。在柔性反应器壁面引入柔性挡板,研究了高粘度牛顿流体(1200 m Pa.s)的混合行为。其中使用可视化方法观察了隔离区的结构改变,使用混合曲线比较了混合效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挤压角度为90°,柔性挡板能够强化反应器混合效率,并且挤压深度为2.5cm和挤压频率为1.00 Hz时,隔离区消失,混合时间减少了34.3±2.5%。随着挡板数量的增加混合效率提高。同样在柔性反应器底部放置竖直的弹性硅胶棒(弹性棒),通过弹性棒运动对周围流体产生扰动,强化流体混合。研究了弹性棒的位置和高度及柔性反应器系统的最大挤压深度和频率对流体混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棒的放置能够使柔性反应器内隔离区结构改变,混合时间减少。弹性棒位置靠近挤压头一侧时,对混合效率的强化最明显。当弹性棒高度低于柔性反应器内液面时,弹性棒高度增加,强化效果增加。超过液面之后,继续增加弹性棒高度,强化效果没有进一步增加。当弹性棒靠近挤压头、高度超过液面且最大挤压深度为2.5cm,与没有弹性棒时相比混合时间减少了57%。在其它实验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最大挤压深度增加,强化效果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广达,刘明慧,邹超,肖杰,陈晓东.弹性棒对仿生学柔性反应器的流体混合强化[J].化工进展.2019
[2].张广达.仿生学柔性反应器的流体混合强化[D].苏州大学.2018
[3].刘明慧.基于仿生学的柔性反应器的设计及混合机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8
[4].欧耳,王理明,郭雅妮,孙文,李书琪.柔性纤维负载TiO_2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8
[5].刘明慧,邹超,肖杰,陈晓东.基于仿生学的柔性反应器[J].化工学报.2018
[6].翁逸卿.柔性多点温度计检测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温度的应用分析[J].医药工程设计.2013
[7].柴天,傅海燕,严滨,李元高,张明真.柔性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
[8].陈育如,虞启明,徐红卫,陈雁.用于污水处理的柔性纤维膜反应器氧传递及动力学研究(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09
[9].霍罡.柔性反应器拟实物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4
[10].霍罡.柔性反应器拟实物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