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系统论文_冯堂武,孔凡杜,马亚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溶水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岩溶,水系,水化,同位素,地下水,隧洞,源地。

岩溶水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冯堂武,孔凡杜,马亚弟[1](2019)在《山东省荆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正确评价和合理开发荆泉岩溶水资源,采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荆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地下水管理软件(GWM),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耦合,并以开采量最大化为目标,以不低于该地区防止岩溶地面塌陷所限定的控制水位为约束条件,根据荆泉地区1991~2016年的降雨资料,确定预测模型的降雨补给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荆泉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了模拟评价,进而给出荆泉水源地最优开采量,为荆泉水资源开发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姚邦杰,刘琦,任标,王涵[2](2019)在《典型石漠化地区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岩溶地区特有的地上地下二元水文结构,其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具有特殊性,因而水不仅会携带土壤发生地表流失,而且会发生地下漏失,造成该地区土壤流失量大,岩溶石漠化现象突出,治理难度大。本文以贵州贞丰—关岭花江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水样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岩溶水系统的补、径、排特征,水化学特征和水均衡量等进行分析模拟计算出地下水位、地下暗河流量变化情况,得到该区岩溶水均衡量,其结果基本反映了实际地下水系统排泄量变化及地下水流向特征,初步阐明该区域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特征,为岩溶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趋势研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袁建飞,徐芬,刘慧中,邓国仕[3](2019)在《基于水化学和同位素的典型岩溶水系统溶质演化过程——以西昌市仙人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仙人洞岩溶水系统是西昌市南部典型的地下水系统,亦是该区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的唯一水源,对其水源成因和溶质组分演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仙人洞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首次通过分析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和氚同位素特征,探讨了这叁类水的成因和溶质演化过程。结果显示:仙人洞叁类水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型水;水化学指标和同位素信息揭示叁类水均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但岩溶水属于具有快速通道的深循环、长径流途径的水循环模式,而基岩裂隙水则属于浅表层循环模式。系列水化学图示和离子比值系数表明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离子交换过程是影响这叁类水组分演化的主要化学过程。(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7期)

冯亚伟,陈洪年,卜华,贾德旺[4](2019)在《羊庄岩溶水系统水化学成因及同位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羊庄岩溶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化学分析及同位素测试,旨在评价地下水资源,指导开发利用。结果显示:羊庄岩溶地下水系统以现代水为主,在径流过程中主要与灰岩发生水岩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大,岩溶地下水遭受一定程度污染,地下水化学场及水动力场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地下水污染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9年03期)

王朋辉[5](2019)在《中国南方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南方岩溶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巨大但分布不均,生态系统功能重要但脆弱,人口密度大但经济欠发达。保障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相关双赢关系,需要对南方典型岩溶水系统的深入研究。桂林甑皮岩古人类文化遗址受水害威胁,岩溶管道发育、分布并不十分清楚,径流、排泄等水动力过程的认识存在分歧。利用野外调查,示踪试验,钻探物探等基础资料分析,水化学、同位素测试分析,水位动态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等方法和手段,对甑皮岩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的介质场、水动力场、水化学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系统介质主要为溶洞及NS、NE、NW裂隙,最大渗透主轴方向为NE-SW和NW-SE向。岩溶发育具水平、垂向分带特征。P1-P2-P3轴线以西岩溶弱发育,为系统的局部隔水边界,以东岩溶强发育。垂向上分为两个岩溶强发育带,深部岩溶不发育。岩性、构造以及水动力条件是分带的决定因素。洞穴系统为构造控洞成因,沿层面叁层阁楼式展布。(2)系统划分为NS和NW-SE两条径流系统。P2中的岩溶泉为地下水水平径流遇局部隔水层阻滞,转为垂向径流,承压水流在岩溶强发育区出露形成。(3)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类型为主,Na~+、Mg~(2+)、SO_4~(2-)含量高是由于C_(12)H_(25)SO_3Na以及硅酸盐类物质的输入。ZK10中Ca~(2+)、SO_4~(2-)浓度低的原因是SO_4~(2-)被还原为SO_3~(2-),足量的SO_3~(2-)与Ca~(2+)反应,生产CaSO_3沉淀后输出。(4)大气降水是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补给高程上限为155 m,黄村断裂为研究区西北的补给边界。提出神经网络与WTF结合的方法,计算2017年补给系数为18.33%,补给量为1.325×104 m3/a。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甑皮岩岩溶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精度高,可靠性较强。(5)岩溶地下水位对降雨事件响应的空间变异由岩溶发育程度、含、导水介质类型以及介质之间的连通性决定;时间变异体现在地下水位对降雨响应滞后时间的差异,这是由累积降雨量、前期降雨量、地下水埋深以及导水介质类型决定的。时空变异特征具体表现为:岩溶强发育、扩散流导水的含水体水位对降雨的响应表现为缓升缓降,水位自相关性强;发育岩溶管道的含水体水位表现为陡升陡降,水位自相关系数衰减速率快,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短,互相关函数图呈多峰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5-01)

王威[6](2019)在《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水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已成为鲁中南半湿润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鲁中南半湿润区的平邑-费县岩溶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和综合研究,重点开展了岩溶水系统组成、水流系统结构及水动力场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调查,开展了岩溶水系统分区、概念模型构建和岩溶水形成年龄与可更新能力研究,取得如下新认识:1、查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系统以具有“两源多汇、多层位储水、多条断裂复杂控水”的特征和“硬结构”组成,揭示了该区岩溶水系统的同一分区、不同深度赋存不同可更新能力的岩溶水资源形成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2、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溶水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具有2个直接补给区、1个间接补给区和3个汇排区的功能分区特征。直接补给区补给水源较充沛,渗透性较强,水-岩水动力侵蚀性强;汇排区的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大于5000 m~3/d,水-岩作用的水动力侵蚀性较弱。3、阐明不同分区或不同子系统岩溶水形成年龄及可更新能力明显不同。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3~17年,汇排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14~25年。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46~3808年,且岩溶水埋深越浅,其形成年龄越小;汇排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046~5403年,且越远离补给区、径流路径越长,其形成年龄越老。4、发现,岩溶水中~(14)C含量的分段值,与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存在空间相关性特征。在汇排区,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呈负相关性趋势特征;在直接补给区,除Ca~(2+)和Mg~(2+)外,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弱,与频繁的复杂补给和较强的水动力侵蚀有关。5、揭示不同分区、不同层位岩溶水可更新性差异特征的主要因素、机制和影响模式,它主要受岩溶水径流途径长度、埋藏深度、岩溶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状况,以及地表产汇积水状况和补给水源充沛程度控制。在直接补给区,陆表植被越发育,越有利于岩溶水系统获得更多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汇排区,强烈的规模化人工开采,易利激发或促进研究区岩溶水系统可更新能力提高和地下水开采资源量增加。6、阐明研究区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需要侧重岩溶水资源的开发方式管控、开发范围管控和开发强度管控。在直接补给区,需要增强松、柏、刺槐和荆条等乔灌木生态覆盖,提高岩溶水资源涵养保护能力;在汇排区,需要增强多阶层的水土保持保护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5-01)

苏贵芬,许模[7](2019)在《华蓥山中段某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条件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华蓥山岩溶山区岩溶泉水枯竭,水质污染等问题,为查明其原因并做好防范措施。本文根据已有资料和实际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华蓥山中段某岩溶水系统天然条件和人工活动下循环演化条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含水介质特征、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水化学特征和水资源量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引起岩溶水系统循环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对区域岩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良性循环有较好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9年02期)

冯亚伟,李志峰[8](2018)在《山东羊庄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羊庄岩溶水系统地下水是山东枣庄滕州市、山亭区和薛城区城市供水及部分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基于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评价指标体系的羊庄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的研究,对地区饮用水安全、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羊庄岩溶水系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用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评价指标体系对系统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除山亭断块和辛召断块部分低山丘陵区以波动平衡演化为主以外,其他地区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以劣向演化为主,约占系统总面积的2/3,亟需采取相关措施抑制这一趋势。(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陈小兵[9](2018)在《福建马坑铁矿岩溶水系统补给来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马坑铁矿属顶板岩溶水直接充水的大水矿山。本文以马坑铁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下水动态分析、水化学分析和14C测年等方法对研究区岩溶水系统补给来源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对研究区后期地下水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五届粤鲁冀晋川辽陕京赣闽十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8-11-20)

陈长生,周云,王家祥,李银泉,张海平[10](2018)在《西南某深埋长引水隧洞线路区岩溶水系统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区位于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的分水岭——马耳山脉,可溶岩大面积出露,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岩溶水系统特征极其复杂,岩溶地下水是鹤庆、剑川两盆地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以及草海湿地、剑湖等风景区的主要补给水源。某深埋长引水隧洞从鹤庆西山和剑川东山的山岭中穿过,隧洞顶板低于两侧盆地约200m,穿越不当,将对研究区地下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为此,研究隧洞穿越区岩溶水系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连通试验、地下水均衡、水质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岩溶水系统,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研究成果为该工程的选线、施工、地下水环境评价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工隧洞技术应用与发展》期刊2018-09-19)

岩溶水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岩溶地区特有的地上地下二元水文结构,其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具有特殊性,因而水不仅会携带土壤发生地表流失,而且会发生地下漏失,造成该地区土壤流失量大,岩溶石漠化现象突出,治理难度大。本文以贵州贞丰—关岭花江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水样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岩溶水系统的补、径、排特征,水化学特征和水均衡量等进行分析模拟计算出地下水位、地下暗河流量变化情况,得到该区岩溶水均衡量,其结果基本反映了实际地下水系统排泄量变化及地下水流向特征,初步阐明该区域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特征,为岩溶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趋势研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溶水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冯堂武,孔凡杜,马亚弟.山东省荆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9

[2].姚邦杰,刘琦,任标,王涵.典型石漠化地区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9

[3].袁建飞,徐芬,刘慧中,邓国仕.基于水化学和同位素的典型岩溶水系统溶质演化过程——以西昌市仙人洞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冯亚伟,陈洪年,卜华,贾德旺.羊庄岩溶水系统水化学成因及同位素特征[J].中国岩溶.2019

[5].王朋辉.中国南方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6].王威.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7].苏贵芬,许模.华蓥山中段某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条件变化分析[J].中国岩溶.2019

[8].冯亚伟,李志峰.山东羊庄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评价[J].地质学刊.2018

[9].陈小兵.福建马坑铁矿岩溶水系统补给来源分析[C].第二十五届粤鲁冀晋川辽陕京赣闽十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2018

[10].陈长生,周云,王家祥,李银泉,张海平.西南某深埋长引水隧洞线路区岩溶水系统特征研究[C].水工隧洞技术应用与发展.2018

论文知识图

隔离油气示意图封存油气示意图兰村和晋祠岩溶水系统模型概化...研究区岩溶水系统分布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系统各水资源要...延河泉岩溶水系统水样点分布图

标签:;  ;  ;  ;  ;  ;  ;  

岩溶水系统论文_冯堂武,孔凡杜,马亚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