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入研究道家思想,发掘其中的优秀成分,使之服务于公安管理工作,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道家丰富的养生思想与方法,可用于缓解压力、疏导情绪,增进民警身心健康。道家管理思想中“有生于无”“治大国若烹小鲜”“上善若水”“善用人者为之下”等论述对现代警队管理有借鉴意义。道家关于法治、责任、修身等方面的思想,也为加强公安民警的职业素养提供了思想资源。
关键词:道家思想;公安管理;养生;警察职业素养
引言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概念是“道”,主张道法自然。在人与环境、修身养性、为人处事、政府与企业管理等方面,道家都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古为今用,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深入研究道家思想,用道家智慧服务于公安工作,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试从“养生之道”“管理之道”以及“职业之道”等三个方面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借助道家智慧,促进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
警察的工作,压力大强度大,民警在身体上心理上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根据广东省公安厅的数据,2016年广东省公安民警因公殉职31人(男性29人,女性2人),其中首要原因就是积劳成疾,为26人,占84%。[1]全国的情况与此相似,根据公安部的统计,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1年),全国因公殉职的公安民警为2167人,其中首要原因同样是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有1029人,占47%。[2]2017年,全国有361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其中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有246人,占了所有牺牲民警总数的68%,因公牺牲民警平均年龄43.5岁,有1820名民警因长期高强度积劳成疾患职业重病身故。另据中国警察网曾报道,河北省某市公安局133名民警献血,竟有117名不合格。[3]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民警个人及其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公安工作的全局。
以养生著称的道家能否为此提供助力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这一夸大的说法,突出了道家对“修道养寿”的重视,道家认为“天生万物,人为最贵也”,“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这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在“术”的层面上,道家养生术概括起来大致有精神修炼、呼吸修炼、形体修炼、叩齿鼓漱、辟谷服饵等方面。[4](184)精神修炼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通过调整心态,摆脱名利得失的束缚,获得内心的平静。呼吸修炼,是通过气息的调整,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形体修炼,主要是按摩和导引术,按摩即按摩经脉,导引即伸展肢体。道家养生术中有很多方法简易可行,而且对于警察行业由于高压、生活不规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疾病有预防作用,如叩齿鼓漱、打坐调息、八段锦等。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就把八段锦引入民警培训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民警的欢迎。[5]
我们都知道,古典诗词讲究的是凝练,往往就是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作者深厚的情感。在这里,电子白板的标记功能又能凸显它的作用了。我们可以重点将诗词中出现的字眼勾画出来,让学生各抒己见,仔细探讨这个字所表达的含义,从而挖掘作者的情感。
(一)情绪守中,保持内心安静
养生,首要的是养神。道家典籍《淮南子》中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身体的疲劳尚可恢复,而“心累”的长期积累则会引发难以修复的健康问题,所以情绪疏导乃是养生之本,“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淮南子·泰族训》)。
而本文要略加探讨的是“学”的层面,即养生思想的层面。“守中”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重要概念,笔者就从这个概念入手,探讨道家养生思想对于民警健康的参考价值。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强烈的情绪伤身,进而诱发各种身心疾病。警察的职业特点,使其经常遇到各种情绪挑战,尤其是大怒,对身心的伤害极大。老子忠告:“善战者不怒”(《道德经》第六十八章)。“不怒”不是要屏蔽愤怒,而是要疏导它,不被它左右,对于警察来说,这既是工作艺术,也是养生指南。《庄子·在宥》指出:“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人若大喜,定会损伤阳气;人若大怒,定会损伤阴气。阴与阳互相侵害,四时就不会顺应而至,寒暑也就不会调和形成,这就必然伤害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如何保持情绪稳定呢?道家比较强调“静”,老子就说过“静为躁君”“致虚极,守静笃”。《素问·上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养生、治病的总纲,其中写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一个人只要保持恬淡虚无,内心安静,体内的精气就不会耗散,精气不耗散,外在的邪气就不易进入,疾病也就不容易产生。又说:“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外在的,指身体的安静,不要太劳累。内在的,指精神的安静,不胡思乱想,亦即前面所述之精神修炼。内外结合,保持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植物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褐化。百合的培养也深受褐化现象影响,造成科研损失。褐化现象是指外植体在诱导分化过程中,外植体自身从表面向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导致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对整个植物体产生毒害,外植体也因无法吸收营养进一步褐化至死亡的一种现象[5]。组织培养技术褐化现象甚至比污染和玻璃化更难控制,因此褐化现象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也是整个技术成功的关键[6]。
(二)节制欲望,保持精神愉悦
欲望是人之本性,但过度的欲望则严重戮害生命,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道德经》四十六章),“可欲”即“多欲”,此乃罪恶之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十二章)形象描绘了感官享受是如何让人欲罢不能、丧失理智的。因此道家认为节制欲望是养生的重要法则。养生之道,贵在“自得”,而世人往往“不自得”,错误地把物欲的满足当作了快乐的源泉,《淮南子·原道训》中说:“是故有以自得,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以养生也。”“适情”即心境平和、精神愉悦,没有精神寄托,一味攫取,就算是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也不能适情,不能养生。
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驾崩,哲宗亲政,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元祐党人”受到打击,苏轼首当其冲。短短几年,换了四五个地方,在京城几个月,换了五六个职位,终不得重用。元祐八年,又离开京城出知定州,次年再次以所作诗词多涉“讥讪”朝廷降为左承议郎,贬往惠州、儋州一带,短短的五六年中,朝廷连下五道命令,一降再降,贬为惠州宁远军节度副使、琼州别驾,由一个“从二品”的高官降到九品小官,一共降了八个品级,十四个官阶,几乎死在海南。
《道德经》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有”,即是有形的东西,装备、技术、薪水等等,这些硬件无疑很重要。而“有”却是生于“无”的,没有“无”,“有”也就发挥不出作用。老子曾经举例说明“无”的作用:碗可以装东西,房子可以住人,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的,这个空,就是“无”,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大作用。
用人之道,首先在于把人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去,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与作用,高明的领导手下没有废人。《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美国管理学大师艾博契特认为这几句话是衡量一个领导水平的最高标准:“讲这几句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代表见识不凡的管理者长久以来都在努力,但仍未有人能够趋近这种道的境界。从某种意义来看,管理者的历史,也就是试图实践这项基本观念的历史。”管理学上有个说法:世上没有不可用的人,只有不会用人的领导。
综上所述,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具有疼痛轻微、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
二、借助道家智慧,提升警队管理水平
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这已为人们认识到。有人甚至认为:“《道德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一部领导学或管理学的著作。”[6](269)现代管理学认为,所谓管理,其本质就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这个意思,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就一言以蔽之:“君无为而臣有为。”[7](4)这里主要结合警队管理,来讨论道家思想中的管理智慧。
(一)发挥“有生于无”思想,推进警队文化建设
“嗜欲深者天机浅”(《庄子·大宗师》),“天机”即自然的生气。在道家看来,那些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浮的人们,往往失去了自然的生气,其生命被欲望所囚禁,失去自由。正是这种对生命自由本质的强烈关怀,使得道家思想家很早就对人的异化保持高度警惕,并质问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四十四章)。要克制过度的欲望,但是也要允许正常的欲望,这才是真正的守中,这才是“道法自然”,道家并不是禁欲主义,他只是讲“寡私少欲”,节制欲望。
这个“无”,就是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
《道德经》中有一段话经常为管理学所引用,语出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就是四个层次、四种水平的管理。
价值链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价值链管理主要包括:(1)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企业中哪些因素为企业创造了较高的价值。(2)企业中的要素都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这其中有关人力资源的问题是在管理系统中应该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和如何去评价。(3)如何处理价值分配的问题以及分配的方法是什么等。
(二)借鉴“管理四层次”理念,提高警队管理效率
文化,如霍尔所言,在文化研究和文化社会学中,是指“意义的给予和获得”,“说两群人属于同一种文化,等于说他们用差不多相同的方法解释世界,并能用彼此理解的方式表达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对世界的想法和感情。”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形成其文化,并深刻地影响群体成员。一个人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行事,与其所处的文化有着深刻的关系,文化对人具有深刻的塑造力,“文化意义不只‘在头脑中’。它们组织和规范社会实践,影响我们的行为,从而产生真正的、实际的后果。”[8]3-4文化不是装饰,不是点缀,而是意义的赋予,是实实在在的力量。那种认为文化就是搞点业余活动的观点,实在是流于表浅的。文化涉及人际关系、受尊重程度、社会认可度、自我实现等等,其核心是价值观。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拥有一支廉洁高效的警察部队,新警方规定,普通警察必须接受为期6个月的基本训练后, 才能执行巡逻任务。晋升为高级警官后, 必须接受为期9个月的训练后, 才能任职。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就包括价值观的训练。[9]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包括道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在弘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方面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一点下文还会论及。深圳市公安局的警队文化建设就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市局政治部于2017年10月发布《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公安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汲取传统文化精髓,锻造忠诚警魂”“塑造警队光荣传统,增强使命意识”“充分运用现有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培育传承良好家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表明,其警队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悠然自得,不轻易发号施令,而事情就办成了,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在老子看来,这是最高的领导水平。下属仿佛不知道他的存在,可是他的管理理念却无处不在,李嘉诚的名言“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就体现了这样的管理思想:既要建立自己的理念,又要让这理念如盐入水一样融入到组织团队中,不让周围的人感到有压力。这就是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抓大放小,合理授权,领导下属各得其所。管理过细、政令繁杂,则管理者心力交瘁,而下属无所适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的故事,是管理学中常用的案例,司马懿在上方谷遭诸葛亮火攻,险些丧命,回去之后坚守不出,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派人送去女人的衣服,司马懿没有中计,却跟使者聊起家常,当他得知孔明“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他环顾左右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警队的工作,涉及面广,程序性强,借鉴“管理四层次”及“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理念,明确权责,将有助于提高警队的效率。
(三)弘扬“上善若水”精神,提高管理者的个人修养
“食少事烦,岂能长久?”管理过细,劳心劳力,以至于累倒在岗位上。以孔明的智慧,并非不知道“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只是受先帝托孤,无可奈何:“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最终只能感叹司马懿抓住了自己在管理上的弱点:“彼深知我也!”
有论者提出,这里讲了领导的七个品质:居善地,意为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心善渊,领导者的心胸要沉静博大。与善仁,对待下属要仁爱,给予他们想要的。言善信,领导说话要讲信用。政善治,做事要善于精简处理,抓住核心。事善能,用人要善于发挥所长。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10](121-125)这个解读很到位,把老子的思想运用到了领导学的领域。优秀的管理者,拥有宽大的胸怀,是若水一样的上善之人。他以善心对待任何人(无论善与不善的人),以诚心对待一切人(无论守信与不守信的人)。[11](255)许抗生则把老子所说的圣人之玄德归结为六个方面:朴德(敦厚朴实之德),谦德(谦虚处下之德),俭德(节俭之德),慈德(慈爱之德),宽德(宽容之德),信德(诚信之德)。[6](269)这六个方面也适用于警队管理者。警队的战斗力高度依赖团队协作,高效的团队协作需要优秀的领导者,一个上善若水的警队领导者,能带出一支强而有力的队伍来。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充分挖掘玉米生产潜力,确保玉米增产增收具有现实而重要意义。研究玉米提质增效应以解决生产上籽粒含水量高、内在品质差、产量低为目标,配套品种、耕作、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技术。
(四)学习“常善救人”的用人之道,人尽其才,建设团结协作的警队
现代管理学认为,所谓管理,其本质就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用人之道是管理的永恒课题。毛泽东曾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也说过:“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他们的意思是相似的:出主意,就是抓方针;用干部,就是抓头头。抓住了这两条,也就抓住了做领导的根本。[12]
总之,懂得守中,也就懂得了养生之道。得道之人是从容的:“不哀不乐,不怒不喜,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淮南子·缪称训》)。不会患得患失:“不以康为乐,不以慊为悲;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淮南子·原道训》)。这样生命就顺其自然地展开,而民警也得以安享工作、生活之快乐。
然而如何才能成为“圣人”一样的领导,成为“善用人者”?老子的意见是:“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道德经》六十八章)。即领导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保持谦逊的姿态,这样才能看见别人的长处,从而做到人尽其才。[13](63)要做到人尽其才,还必须学习识人、用人。对此,《庄子·列御寇》提出了一个方案:“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懁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人心比天气更难揣测,天气尚有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之周期,而人却把其内心深深地隐藏起来(“厚貌深情”)。不妨通过九个方面来考察人才,这种识人用人的标准、方法不一定都对,更不见得都适用于现代警队的管理,甚至还可能有权术之嫌疑,但至少是值得参考借鉴的。例如廉洁、诚信、能力、节操等,仍然是今天用人的基本标准。
三、借助道家智慧,强化警察的职业素养
培育“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管理与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道家传统思想中也蕴含着可供借鉴的资源。
(一)道家法治观中的“公正”意识
警察要忠于法律,法治思想因此是警察职业修养的基本要求,《道生法——道家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一文,探讨道家的法治思想对今天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借鉴意义,认为应该注意到黄老道家的法治思想。[14]而杨二奎则认为慎到所代表的道家学派发展了老庄的法治思想,使之更为关注现实。[15]的确,以往讲到道家,更多地集中在老庄上面,以至忽略了道家思想中很多有现代价值的东西。《道家思想与中国法治》也提出了有启发性的论点,即道家“由道生法,以法治国”的思想,为解决法律本身的合法性问题,从而解决法治中存在的权大于法、民众藐视法律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16]这是对道家法治思想的现代意义的一种有益探索。
我只好尊重她,但也提心吊胆。她坚持着。学生不投入预习,她就金口不开!过了十分钟左右,孩子们着急了,感觉这样耗着没意思,于是就硬着头皮预习。
《黄帝四经》中说:“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法是道生发出来的,是道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道与法,是体与用的关系。道是公正无私的,因此法也是公正无私的。道家在执法上主张“唯公无私”。既然“道生法”、法是道的体现,那么,任何人都不得超越和蔑视法律。道家另一部典籍《淮南子》更是直接提出了具体的法治观点,如“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这是要求法律面前无尊卑,如果说这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提法并不算特别的话,接下来的话就很难得了:“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这里很清晰地把法律与道德区分开来,“贤”或“不肖”是道德判断,它不能代替法的判断,法的标准是“犯法”或“中度”(守法)。如何处理情与法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不好简单下定论,但是《淮南子》对道德与法律的清醒区分,无疑是重要的法治观念,在以儒家礼治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治理传统中,这种法治观尤其难能可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如此一来:“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一切以法为准绳,维护了公道,堵塞了私道,这与现代法治观念已经很相近了。
(二)道家责任观中的“为民”意识
很多人认为道家就是消极避世的代名词,这实在是误解。道家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共处,表现出博大的生命关怀和人本情怀。对于社会责任,道家其实讲了不少。香港学者刘笑敢提出“道家式责任感”这一概念,认为它是“《老子》一书基本精神的一种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和谐提供了新的价值资源和新的思考角度。”[17]如前文提到的第八章,以水喻人,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指出人对于万物的责任,弘扬利他精神,对于戾气加重、人与人(尤其是陌生人之间)以无情对无情的社会现状,有着纠偏作用。李家晔指出:“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人也只有在这种发展进步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我们都应该担负起建设社会的责任。道家文化清楚地看到个人与社会的这种共生互存关系,人应该服务社会的责任,因此要求人们不仅要‘度己’,而且要‘济人’,即时刻想着帮助他人。道家认为一个人只有很好地履行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职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18](3)又如“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 (帛书本《道德经》第八十章)。只有能够担当天下的灾祸的人,才配做天下之王。这就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再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不妨理解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家式表述”。陈鼓应解读说:“理想的治者,收敛自我的成见与意欲,不以主观厘定是非好恶的标准,破除自我中心去体认百姓的需求,而敞开彼此隔阂的通道。”[11](255)警察职业对责任感的要求是很高的,道家的论述,对于构建良好和谐的警民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以百姓之心为心”,急群众之所急,不冷漠不敷衍,不正是群众对警察的基本要求么?
道家推崇节制欲望、洁身自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既是其养生之道,也是一种廉洁意识,契合了人民警察的“廉洁”价值观。道家(特别是老庄)从反面立论,深刻揭示沉湎于感官欲望、为物欲所累所带来的可怕后果,令人警醒,值得学习。
在18日,第十三届“东风日产杯”清华I E亮剑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总决赛正式开赛。通过各参赛队现场演讲陈述,由62位专家评委现场打分,最终清华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吉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队获高校特等奖,东风有限公司东风日产大连分公司、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代表队获企业特等奖。西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获高校一等奖,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S MC(中国)有限公司代表队获企业一等奖。
参考文献:
[1]2016年广东公安民警因公牺牲31人逾八成殉职民警为积劳成疾[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7-04-03/docifycwunr8658980.shtml
[2]李天宇.盘点因公殉职的烈士警察英雄警魂永燃烧[EB/OL].http://edu.china.com.cn/2015-01/19/content_34593062.htm
[3]唐楠.警察之痛:亚健康与职业病[EB/OL].http://www.cpd.com.cn/gb/newspaper/2003-10/24/content_228912.htm
[4]洪丕谟.中国古代养生术[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3.
[5]岑雪叶.创新警营文化建设 打造健康快乐警队[EB/OL].http://www.zqga.gov.cn/jsyw/29491.shtml
[6]许抗生.当代新道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张金岭,庾光蓉.无为之道:道家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8]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9]李海燕.新加坡的警队管理[J].人民公安, 2007(9):52-53.
[10]张金岭,庾光蓉.无为之道:道家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1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12]祝 和 军.治大国如烹 小 鲜[OL/EB].http://www.qstheory.cn/wz/ls/201303/t20130327_218837.htm
[13]魏万磊,杨先举.向老子学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14]郑学宝,张剑伟.道生法——道家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N].人民日报, 2015-11-02.
[15]杨二奎.道家法治理念之精义[J].中州学刊, 2010(2):168-171.
[16]菊园.道家思想与中国法治[OL/EB].http://bbs.tianya.cn/post-law-200920-1.shtml
[17]刘笑敢.道家式责任感与人际和谐[J].文史哲, 2008(6):5-17
[18]李家晔.道家文化·前言[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3.
A Study of the Role of Taoism in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YE Yi-xiang
(Guangdong Police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30)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Taoism provides people withabundant wisdom in many fields, such as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environment, self-cultivation,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the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The role of Taoism in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could be discuss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ways: using the idea of Keeping Middle to adjust emotion and relieve the pressure, so as to improve policem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pplying the thought of‘visible is from invisibl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lice cultures, applying the thought of that governing a country is like cooking a delicate fish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at highest good is like water to improve the administrators’personal cultivation, and studying the way of giving full scope to the talents to build a united police force. The awareness of justice in Taoism’s idea of rule of law, and the awareness of working for the people in Taoism’s responsibility ideas, also provide recourses for cultivating the core values of faith, for the people, justice, and honesty of the people’s police.
Key words: taoism;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health; police career competence
中图分类号:D63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40(2019)02-0115-06
收稿日期:2019-02-09
基金项目: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公安文化强警创新团队项目“警察文化与警队管理”
作者简介:叶奕翔 (1973- ),男,湖南汝城人,广东警官学院基础课教研部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批评与警察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天下溪)
标签:道家论文; 道德经论文; 思想论文; 法治论文; 淮南子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论文;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公安文化强警创新团队项目“警察文化与警队管理”论文; 广东警察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