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语文化论文_杨仕章

导读:本文包含了译语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文,文化,语境,适切,理论,文化差异,译本。

译语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仕章[1](2017)在《翻译文本中的译语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文本作为文化翻译的结果,其文化属性是文化翻译学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译文本身以及对比原文与译文,可以揭示翻译文本中既有显在的译语文化,也有潜隐的译语文化,并且涉及译语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文化翻译机制可以比较全面地解释翻译文本包含译语文化这一翻译现象。文化素认知过程中所受到的文化干扰、文化翻译策略确定时文化移除策略或文化适应策略的选用是译语文化进入翻译文本的主要原因。研究翻译文本中的译语文化有助于深入认识翻译文本的文化属性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翻译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国俄语教学》期刊2017年03期)

熊欣,陈余婧[2](2016)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译语话语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属于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的移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大同,而是适应: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语境中时,既要能适应异文化环境为译语受众接纳,又要保有其本来特色为译语受众所感知。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语符转换翻译活动中,我们要通过译语话语体系的构建,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精神,避免因译语话语形式运用失当导致自身文化话语权的丧失。(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6年08期)

张心瑜[3](2016)在《《瓦尔登湖》3个中文译本译语文化介入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以不同时期出版的《瓦尔登湖》的3个中文译本为例,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思想,比较分析译语文化介入问题。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的译者在译语文化因素的介入上表现出各自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对原文文本文化的诠释上走的是从归化译语到回归源语表达的演化过程。另外,不同译者在处理译语文化介入上同样存在着侧重归化或侧重异化的现象。(本文来源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刘元秀[4](2015)在《译语文化视角下的《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译语的存在促进了译语文化的形成。而在译语文化视角下的探讨《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及其相关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和多种问题值得分析与阐释。本文拟在分析译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功夫熊猫2》字幕的翻译语句,对于译语文化中的动态语境及其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说明。这样的研究既是对影视字幕翻译中动态语境问题的关注,也是对译语文化的核心——动态语境理论下如何翻译影视字幕实践的一种客观经验总结。(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5年05期)

邹清华[5](2014)在《从“杂合”视角浅议国内对待文化特色词译语的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文化交流这一大背景下,文化杂合现象与日俱增。然而,随着这种文化全球化局面的到来,国内受众在对待文化特色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中所持的态度却有待商榷。(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4年18期)

汪艳[6](2014)在《论典籍文本译语文化空白的处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转向的重要在翻译研究领域愈加明显。自从打破从前多只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翻译研究,将与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结合起来。翻译不再只被看作是语言间的转换,而是文化间的交流传递。在文化翻译观的视角下,翻译的目的也成为传播文化。而在传播文化的实践中,源语有而译入语无的概念和命题就是俄国翻译理论家索罗金最先提出的“文化空白”。处理这一现象,成为跨文化翻译的挑战。《茶经》作为中华茶典籍的优秀代表之一,其中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因此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本研究选择大中华文库《茶经》的姜欣姜怡译本,运用文化翻译理论,探索中国典籍文本译语中文化空白的处理策略。通过《茶经》与其译作的比较,作者发现了文化空白现象的存在。按照奈达对翻译的分类方法,文化空白可被分类为生态文化空白,物质文化空白,社会文化空白,宗教文化空白,以及语言文化空白。作者分别对这五类文化空白进行阐释,并从《茶经》中筛选出典型的例子进行归类,并对具体一类的文化空白进行了细分,比如,在社会文化空白这一大的类别下,又有与官衔相关,与社会活动相关的文化空白等。作者通过分析大量的实例及其英译,总结出译者在对待文化空白所采用音译,直译,发挥,转换,意译,加注和解释性翻译的翻译方法。另外,作者也发现译者多用音译和加注一起来解释翻译,直译和发挥也被多次使用。通过分析研究这些译例的翻译方法,作者得出如下结论,在处理文化空白的翻译问题时,保留其空白,运用加注以及解释空白的翻译方法能够更好的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概念和命题,进而取得较好的文化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6-11)

魏泓[7](2013)在《译语与译语文化——第叁类语言与第叁类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译语与译语文化的产生、性质与特点。译语与译语文化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源语和目标语两种语言及文化系统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所对抗与交融后的第叁类语言与第叁类文化。具有糅杂性质的译语和译语文化是翻译中的必然存在。译语和译语文化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李明清,邹巧妹[8](2012)在《文化差异视阈下广告与商标译语的美学等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差异必然引起商务广告与商标翻译中的信息不对等。要使源语与目的语同样好听、好记,并符合民族文化审美情趣,实现译语与源语的形似与神似,译者应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背景,从而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中得以规避。本文拟分析影响等值翻译的因素,探讨广告商标译语的美学等值策略。(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周正平[9](2012)在《试论翻译中的异化现象与译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言翻译的过程中,很多人会认为译本阅读的时候应该不像译本,或者认为译本应该是作品原作者的中文表述。所以翻译作品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的汉语文学形式。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语作为汉语言的异化,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翻译实践和文化表征。本文在分析翻译语言和译语文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得出译语的异化现象时不同语言、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对抗和对话的过程。要想获得好的翻译效果,需要保持这一过程的异化适度,从而为我国译语的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来源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刘立胜,孙迎春[10](2011)在《翻译施动者与译语文学及文化变革——《翻译施动者》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翻译施动者》(Agents of Translation)是由着名的约翰·本雅明出版公司2009年推出的"本雅明翻译文库"(Benjamin Translation Library)的第81卷。文库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88卷,其宗旨在于为各种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研究方法提供一个论坛,以进行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及应用教学语境下的翻译研究。本书视野开阔,角度新颖,以国际着名翻译学者的13个案例,从革命家、杂志、出(本文来源于《英语研究》期刊2011年03期)

译语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属于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的移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大同,而是适应: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语境中时,既要能适应异文化环境为译语受众接纳,又要保有其本来特色为译语受众所感知。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语符转换翻译活动中,我们要通过译语话语体系的构建,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精神,避免因译语话语形式运用失当导致自身文化话语权的丧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译语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杨仕章.翻译文本中的译语文化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17

[2].熊欣,陈余婧.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译语话语权[J].青年记者.2016

[3].张心瑜.《瓦尔登湖》3个中文译本译语文化介入的比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4].刘元秀.译语文化视角下的《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

[5].邹清华.从“杂合”视角浅议国内对待文化特色词译语的态度[J].海外英语.2014

[6].汪艳.论典籍文本译语文化空白的处理策略[D].大连理工大学.2014

[7].魏泓.译语与译语文化——第叁类语言与第叁类文化[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

[8].李明清,邹巧妹.文化差异视阈下广告与商标译语的美学等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2

[9].周正平.试论翻译中的异化现象与译语文化之间的关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10].刘立胜,孙迎春.翻译施动者与译语文学及文化变革——《翻译施动者》述评[J].英语研究.2011

论文知识图

3.5Bell的翻译过程理论模型...新闻编译中的动态视阈融合———协商与...示意图表的形式具体阐明5.6翻译中的解码-换码过程&翻译认知过程的图样化解析

标签:;  ;  ;  ;  ;  ;  ;  

译语文化论文_杨仕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