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培养仪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所述柜体的内壁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柜体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垫,所述柜体的正面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与柜体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培养器皿固定不方便、培养皿固定步骤操作繁琐和工作人员观察不方便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达到快速固定培养器皿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壁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柜体(1)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轮(8),所述第二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轮(8),所述支撑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上开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的底端开设有凹槽(15),所述放置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垫(11),所述柜体(1)的正面设置有柜门(14),所述柜门(14)与柜体(1)通过合页(12)活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壁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柜体(1)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轮(8),所述第二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轮(8),所述支撑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上开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的底端开设有凹槽(15),所述放置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垫(11),所述柜体(1)的正面设置有柜门(14),所述柜门(14)与柜体(1)通过合页(1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内设置有海绵垫(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9)内的固定垫(11)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固定垫(11)均匀的分布在放置槽(9)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11)的形状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14)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14)上设置有第一把手(13),所述支撑板(5)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培养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
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培养仪进行培养,需要培养的细胞放置到培养器皿中,目前,大多数的培养仪没有对培养器皿进行固定,少数的培养仪对培养器皿的固定方式比较复杂,操作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另外这类的固定方式将培养器皿的整体包围住,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观察难度,其外,培养仪的柜门大多数是不透明材质,不利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解决了培养器皿固定不方便、培养皿固定步骤操作繁琐和工作人员观察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壁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柜体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垫,所述柜体的正面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与柜体通过合页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的固定垫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固定垫均匀的分布在放置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固定垫的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柜门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优选的,所述柜门上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支撑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和固定垫的共同作用,当培养器皿放入到放置槽中时,培养器皿挤压固定垫同时弹簧压缩,当培养器皿的底端与凹槽内的海绵垫接触后,即可完成培养器皿的放置,这时在弹簧回弹的作用下,固定垫对培养器皿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另外,一个放置槽内固定垫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固定垫均匀的分布在放置槽内,这样的分布方式没有对培养器皿进行完全遮挡,另外在柜门的配合下,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培养器皿内细胞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解决了培养器皿固定不方便、培养皿固定步骤操作繁琐和工作人员观察不方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海绵垫的设置,不仅对培养器皿进行了支撑,还对培养器皿进行了防护,固定垫的设置,使固定垫与培养器皿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保证了固定垫的固定效果,柜门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柜体内培养器皿的状况进行观察,第一把手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打开和关闭柜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槽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槽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培养器皿;3、放置板;4、第一滑槽;5、支撑板;6、第二滑槽;7、第二把手;8、滑轮;9、放置槽;10、弹簧;11、固定垫;12、合页;13、第一把手;14、柜门;15、凹槽;16、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固定的干细胞培养仪,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内壁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柜体1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轮8,所述第二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轮8,所述支撑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当需要将放置板3从柜体1内取出时,手部通过拉第二把手7,使支撑板5在第一滑槽4内滑动,同时滑轮8在第二滑槽6内滑动,就可以将支撑板5上的放置板3去柜体1内取出来,然后就可以将培养器皿2放入到放置槽9中,所述放置板3上开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的底端开设有凹槽15,所述放置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垫11,所述柜体1的正面设置有柜门14,所述柜门14与柜体1通过合页12活动连接,通过弹簧10和固定垫11的共同作用,当培养器皿2放入到放置槽9中时,培养器皿2挤压固定垫11同时弹簧10压缩,当培养器皿2的底端与凹槽15内的海绵垫16接触后,即可完成培养器皿2的放置,这时在弹簧10回弹的作用下,固定垫11对培养器皿2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具体的,所述凹槽15内设置有海绵垫16,凹槽15的形状为弧形,通过海绵垫16的设置,不仅对培养器皿2进行了支撑,还对培养器皿2进行了防护。
具体的,所述放置槽9内的固定垫11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固定垫11均匀的分布在放置槽9的内壁,这样的分布方式没有对培养器皿2进行完全遮挡,另外在柜门14的配合下,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培养器皿2内细胞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
具体的,所述固定垫11的形状为弧形,使固定垫11与培养器皿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保证了固定垫11的固定效果。
具体的,所述柜门14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柜体1内培养器皿2的状况进行观察。
具体的,所述柜门14上设置有第一把手13,方便了工作人员打开和关闭柜门14,所述支撑板5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7,方便将放置板3取出和放置,另外在第二滑槽6和滑轮8的共同作用下,变滑动为滚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第一把手13打开柜门14,再通过第二把手7可以使支撑板5在第一滑槽4内滑动,同时滑轮8在第二滑槽6内滑动,就可以将放置板3从柜体1内取出来,然后将培养器皿2放入到放置槽9中,培养器皿2挤压固定垫11同时弹簧10压缩,当培养器皿2的底端与凹槽15内的海绵垫16接触后,即可完成培养器皿2的放置,这时在弹簧10回弹的作用下,固定垫11对培养器皿2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另外,一个放置槽9内固定垫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固定垫11均匀的分布在放置槽9内,这样的分布方式没有对培养器皿2进行完全遮挡,另外在柜门14的配合下,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培养器皿2内细胞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9397.7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906807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C12M3/00
专利分类号:C12M3/00;C12M1/00
范畴分类:18H;
申请人:多能干细胞再生医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多能干细胞再生医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夏路16号富力盈凯广场3105室
发明人:顾军;顾帅;兰丹
第一发明人:顾军
当前权利人:多能干细胞再生医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伟文
代理机构:44214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干细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