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数字测色系统“DigiEye”

新型数字测色系统“DigiEye”

一、新型数码测色系统“DigiEye”(论文文献综述)

王杰[1](2021)在《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色差是评价织物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伴随着我国纺织业生产水平的日益提升,在织物批量化生产的过程中对于织物色差的检测往往滞后于生产,造成许多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为了提高织物颜色及色差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光电积分测色原理,结合数字传感技术设计了一种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并通过构建颜色校准矩阵对系统测量数据进行校准,实现了对织物颜色三刺激值及色差的测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色度学基本颜色测量理论进行了比较和总结。介绍了颜色及色差的基本概念,阐述了 CIE标准色度空间和均匀颜色空间的组成,并确定了颜色及色差测量所依据的标准颜色空间和数值计算方法。(2)对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系统主要由光学结构、硬件电路、软件程序三部分组成。为了保证适量的颜色光信号准确传输至AS73211颜色传感器感光表面,对颜色测量的照明几何条件、照明光源、观测视场等光学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对STM32主控以及AS73211颜色传感器工作电路的设计,完成了 STM32与AS73211颜色传感器的底层通信连接,为后续数据采集与传输奠定基础。对STM32主控程序的设计实现了 AS73211颜色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上位机之间的串口数据传输,采用MATLAB GUI进行了上位机界面设计,实现了颜色数据的处理、显示、存储以及对系统工作状态的控制。(3)对AS73211颜色传感器输出数据进行了校准。搭建了基于分光光谱仪的颜色测量系统,经过测量和计算得到样品颜色三刺激值的标准参考值,使用标准参考值与传感器输出ADC值依据校准公式经过计算得到颜色校准矩阵,并与传感器输出ADC值相乘后得到校准后的颜色三刺激值数据。经计算,校准后的数据与标准参考值数据极为接近,表明校准矩阵可用于系统对颜色的后续测量。(4)完成了织物色差在线测量。以纺织物专用色卡为被测对象,按照光电积分色差计检定规程对测试系统的稳定性、重复性、复现性以及示值误差等指标进行测试,同时对系统进行了动态测量以及距离变化影响测试实验。经测试,系统的各项指标符合色差计检定规程一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样品的色差进行在线测量,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色差ΔELab*保持在0.5以下,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对颜色三刺激值的准确测量,可应用于织物色差的在线检测。

武萁[2](2021)在《基于色彩与肌理仿生的真丝色织鸟羽质感面料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如今纺织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外观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织物色彩多样性与质感的需求不断增加,运用更少颜色的色纱进行提花织物织造不仅符合环保要求,也能降低织物厚度,提高真丝织锦外观表现力。鸟类是最多彩的陆地脊椎动物,对人类来说各种各样的羽毛代表了几乎所有可以想象到的颜色。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生物色彩的组成与结构形成了符合色彩和谐规律的法则,有其研究价值,可为面料配色方案的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色彩仿生是由色彩学研究成果与仿生学及工业设计相结合[2]而产生的具有创造性的色彩设计方法。它是以生物或天然景物的色彩形式、功能为研究对象,用于设计领域的创造研发,用于色彩设计的优化[3];对赋予丝绸产品时尚性及自然美学特征起重要作用。本课题主要针对鸟羽色彩仿生设计在丝绸新产品开发中的理论及实现展开研究。将在收集大量鸟羽照片并进行分类选择的基础上,对不同种类的鸟羽色彩特征进行提取,探究不同种类鸟类羽毛的色彩特征以及其色彩空间分布,总结色彩配比规律,探索形成配色优化方案;探索鸟羽肌理在纺织品中的实现方法。选取金胸丽椋鸟、血雉、绿啄木鸟、琉璃金刚鹦鹉等15种色彩绚丽的珍稀鸟类羽毛进行分析。研究鸟羽色彩与肌理对人们色彩感知的影响。针对五种计算机图像分色算法的原理展开研究,分析了分色算法对最终分色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有限色丝的交织混色实验,选取三原色纬纱设计交织混色结构的真丝织物,形成交织混色组织结构与色卡颜色的对应关系,织造648块色谱织物并制作织物色板,在尽量实现色相、明度、饱和度全面的情况下减少织物厚度。根据鸟类羽毛色彩特征研制的配色方案设计提花织物,试制真丝提花织物,评价真丝织物对于色彩特征的表达程度。研发模拟鸟羽配色的真丝提花织物新产品。本课题在学习织物组织结构、色彩与色度学理论、色彩心理学功能、色彩感情主题、仿生设计理论、色彩提取算法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参考文献,对色彩提取、色彩功能与运用、视触觉理论、提花设计与织造进行研究和分析。本课题具体的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对十五种鸟类羽毛色彩进行主色提取,研究五种特征色提取算法的原理及其在取色结果上的差别。整合十五类鸟羽共1500色彩值并进行色彩特征分析与分布规律探寻,总结归纳分析不同种类鸟类的鸟羽色彩特征,制作鸟羽色板,进行鸟羽色彩仿生设计方法探讨,研究鸟羽颜色及质感对人类色彩感知及心理知觉的影响。分析鸟羽肌理特征,探究鸟羽肌理在织物中的实现方法及视触觉对织物研发的作用。2)以三色纬纱1:1:1组合进行真丝交织混色实验,通过黑白经纱调节明度,根据影光过渡原理设计一系列加强缎纹基础组织并在三组纬纱中进行排列组合,试织648块色谱织物,制作织物色卡。比较分析色卡颜色域及色度分布规律,以实现鸟羽色的提花重现。根据鸟羽色彩及色彩理论(配色心理)选取多种仿生配色方案。3)根据分析得到的鸟类羽毛色彩特征,设计开发四个四方连续织物纹样,搭配色谱织物组织库与对应色彩,结合先进数码提花织物CAD技术,实现十五种鸟羽配色方案在织物中应用,研发生产服用、家用纺织品系列真丝织物新产品。

惠滢,张影全,张波,于晓磊,张国权,魏益民[3](2019)在《高温、高湿干燥工艺对挂面产品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明确高温、高湿干燥工艺参数(80℃,85%)对挂面产品特性的影响,改进挂面干燥工艺,保障产品质量。以小麦品种永良4号为原料,在实验室制作挂面;干燥试验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温度:40,60,80℃;相对湿度:65%,75%,85%)全排列组合设计,干燥时间300 min;测定干挂面色泽、密度、收缩率和抗弯曲特性等。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对产品最终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对挂面色泽b*值和密度有极显着影响,对收缩率、折断距离和折断功有显着影响,对色泽L*值、a*值和抗弯强度没有影响。相对湿度对挂面色泽L*值、a*值、b*值、密度和抗弯曲特性均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温度和相对湿度互作对色泽b*值、抗弯曲特性有极显着影响。干燥过程中相对湿度对挂面产品质量影响较大。与常规干燥工艺(40℃,75%)相比,挂面经高温、高湿(80℃,85%)干燥后,挂面色泽b*值、抗弯强度、折断距离、折断功均显着升高,L*值、a*值、密度、收缩率没有显着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工艺应和干燥设备设计、热能损失、能耗分析及产品特性评价相结合。

陈梦琴[4](2019)在《光敏变色纺织品紫外暴露与变色响应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紫外辐照下,光敏变色织物的颜色可以发生可逆变化,且变色响应过程及程度受到色母粒种类和浓度、紫外辐照强度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适当的紫外线(UV)照射能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有益,但长久照射会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光敏变色织物在不同辐照强度与辐照时间下,颜色的响应及变化性能;从而反过来,通过织物变色响应性能,表征紫外辐照的强度和合理的皮肤紫外暴露时间。通过模拟不同强度的紫外线,对光敏变色织物进行辐照试验,记录织物的颜色响应过程;通过读取与量化表征颜色,形成织物在特定紫外强度下的色谱系;基于色谱系,利用变色织物的颜色响应表征紫外强度,结合紫外线的皮肤生理效应分析,计算在该特定紫外强度下皮肤产生红斑的时间,为户外活动时间提供合理建议与参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光敏变色织物颜色响应变化过程中,颜色的量化与分析,具体如下:首先,选择5种不同颜色的光敏变色纱线,在同一工艺参数下分别织造,以紫外强度为变量进行辐照试验,选择标准光源箱为实验环境,D65为照明光源,分别将5种不同强度的紫外光源接入光源箱中,利用数码测色法以1秒/张的速度记录织物全程的颜色变化,由于数码相机拍摄和紫外光源均会造成织物颜色失真,需要将标准色卡与光敏变色织物置于同一环境一起拍摄,以进行织物图片颜色校正。其次,对辐照实验中光敏变色织物响应过程中的颜色进行读取表征与分析,分析在不同紫外辐照下织物HSV各通道的变化趋势,并分别记录各织物在不同紫外辐照下织物颜色稳定后的HSV信息,在颜色库中找到与织物颜色最接近的标准色块,完成色谱系的提取,以织物颜色为信号反向表征紫外线的强度。第二部分,紫外线的皮肤生理效应分析与合理的皮肤紫外暴露时间理论分析,具体如下:首先,掌握紫外线各不同表征指标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条件,对紫外线皮肤生理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合理的日晒时间与紫外强度、服装紫外防护系数和人体耐受度有关。其次,分别以红斑紫外、UPF和最小红斑量这三个指征表示上述三个因素,通过分析这三个因素推出公式,计算在不同的紫外强度下应采取的防护措施与安全的日晒时间,达到预测和预防紫外线的目的。本论文研究成果主要有:(1)建立了科学的方法表征光敏织物紫外响应全程的颜色变化。由于图片采集设备与紫外光源均会导致织物颜色失真,根据织物颜色特征采用多项式回归模型,利用标准色卡对获取的织物图片进行颜色校正,读取输出每张织物图片校正后的HSV直方图,取占直方图80%面积范围的HSV通道区间均值代表织物颜色信息,客观表征织物的颜色信息,经过验证发现颜色的表征是有效的。(2)研究发现,光敏变色织物在实验所采取的各级紫外强度下,织物颜色变化均能在1分钟内达到稳定,且辐照强度不改变,织物稳定后的HSV值也不发生改变;课题所采用的光敏变色织物的色相与饱和度均随着辐照时间呈指数函数变化,前期变化速度快,后期慢慢趋近平稳,色相与饱和度的稳定值随辐照增强而变化,但是当辐照到达一定强度,色相就会达到稳定,不再随辐照增强而变化,而饱和度在实验所选取的辐照条件下,随紫外强度一直增大。通过方差分析,五组织物的饱和度在5级紫外辐照下的响应过程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变化区分紫外线强度。(3)通过分析紫外线的各项表征指标,并进行理论推导,建立了紫外强度、皮肤最小红斑量、防晒系数与合理的皮肤日晒时间的函数关系;根据紫外线指数和不同皮肤类型对应的最小红斑量,计算不同紫外线强度诱导皮肤产生红斑的所需时间,从而量化了不同防晒系数的纺织品对皮肤暴露时间的延长时间。

辛春莉[5](2018)在《染色纱线颜色的图像测量研究》文中指出颜色属于纺织领域一个重要指标,以往都是采用人工方法评判颜色。近年来多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颜色,但被测物需要具有一定的尺寸才能满足分光光度计孔径的测量要求,故针对来样极少的染色单纱的颜色测量力不从心。因此本文以数码相机获取RAW原始数字图像为基础,通过建立RGB原始响应信息到CIEL*a*b*颜色空间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实现纯色样布及染色单纱的颜色预测。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动设置相机模式,按照相机的拜耳滤镜规则计算白平衡增益参数。增益参数的计算标准以及相机手动设置基本参数的选取依据是,最终得到的白板的RGB值约为220240,防止感光元件颜色出现饱和失真。验证结果:镜头焦距35mm,光圈f6.3,快门1/4秒,感光ISO100,R通道增益为2.3039,B增益通道为1.2672。(2)获取样品的RAW格式图像,并建立RGB原始响应信息与CIEL*a*b*颜色空间的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数码相机获取样品的封装文件,再经Dcraw解析成实验所需的图像格式,提取RGB原始响应信息,建立其与CIEL*a*b*颜色空间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实验表明:RGB响应信息直接转换到CIEL*a*b*颜色空间较RGB响应信息经过XYZ再到CIEL*a*b*颜色空间,对颜色的预测更准确。以优选模型为转化基础,对实验中的多种纺织品样品的颜色有较好的预测。(3)提出一种针织物图像人工明度分割法。由于针织物由线圈套线圈编织而成,织物图像中会产生凹陷的空隙,这些空隙在图像上显示为黑色区域,这些区域的像素会对整个织物图像颜色的准确提取产生巨大阻碍,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明度的人工分割针织物图像方法。实验表明:经过人工明度分割后,模型转换的针织物颜色预测结果逼近DigiEye测色结果。(4)提出一种人工阈值纱线图像处理方法。首先获得纱线原始RAW图像,经白平衡调校后,还原彩色位图,再进行人工阈值分割,闭运算处理,连通域处理,然后将留下的像素对应于纱线原始RAW图像,提取纱线对应的RGB响应信息,进行颜色预测。实验表明:经过此过程处理后,染色单纱图像分割完整,且去除了非实验所需毛羽。(5)提出了5种提取RGB原始响应信息方法,并较好的实现了纱线颜色预测。本文提出的5种提取RGB原始响应信息方法,包括中心区域法、边缘区域法、过渡区域法、68.269%正态分布法以及核密度估计法。实验结果显示:经过5种方法处理后,针对优选模型转换的纱线颜色的预测,除了过渡区域法外,其他4种方法都优于DigiEye测量结果。

陈梦[6](2018)在《仿生色彩研究及在家纺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的信息文明时代,人们生活在钢筋混泥土的钢铁丛林中,离自然越来越远。为了满足人类崇尚自然的需求,本文将大自然的原始自然演绎为家纺的温暖柔和,给快节奏的人们带来舒适温馨、宁静安然的居室生活。本文首先对家用纺织品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就目前而言,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环节较薄弱,而色彩设计贯穿了家纺设计与开发的三个层面,不管是织物面料设计、图案设计还是产品配套设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色彩丰富多彩,若将色彩信息数据化并较准确的表达出来,这将给色彩表达提供更广阔的色域。仿生色彩设计在形式上唤醒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唤起人们对于自然审美的视觉审美需求,符合人类基本审美情趣。其次,对仿生色彩理论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仿生色彩的主观认知、自然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色彩形象坐标理论体系以及配色技巧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自然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是色彩的均衡、渐变以及对比,或繁或简的色彩均衡、对比及渐变在织物上均可以展现,且很常见。色彩形象坐标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自然观基础上的色彩调和论——PCCS色彩体系上,并用Munsell表色系表达的色彩分析体系。自然色彩提取后,再通过该色彩分析体系进行优化,可得到更合适的配色方案。为了研究自然色彩的配色,本文借助DigiEye测色系统对自然色彩进行提取、处理,得到颜色L*a*b*参数,引入模糊集的概念,对Munsell系统进行拟合处理,将复杂的色度分布函数简化为二次多项式运算,将L*a*b*原始数据转换成Munsell表色。结合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NCD)提出的基于Munsell色彩学原理的“色彩形象坐标”理论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色彩形象坐标,再结合其用社会学、图像化、心理学的基础平台构建的配色技巧进行优化,得出自然、新颖、科学的配色方案。最后通过采集色重构设计对应的图案,将其运用到家纺设计实践中去。根据仿生色彩在家纺设计中的设计方法,提取了十余种蝴蝶标本以及矿石的色彩,最终选取了橙粉蝶为生物色彩代表,设计完成了《秋意浓》、《落英缤纷》、《合家欢》系列图案;以绿玛瑙为环境色彩代表,设计完成了《玛瑙森林》、《无知麻意》、《漆彩》系列图案。并进行了面料设计与成品制作。

袁理,代乔民,付顺林,鄢煜尘[7](2018)在《结合全局与局部多样性特征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与评价》文中认为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评价标准,以纺织品数码测色理论为基础,设计并实现色纺纱大幅面微距图像采集系统,克服传统微距图像采集视野范围受限的问题,为色度学指标特征的提取与分析提供保障。重点针对大色差色纺纱特有的呈色机制与过程,建立了结合全局颜色特征与局部纹理特征的色度学指标表征模型,提取的三阶颜色矩特征和彩色局部方向模式特征,不仅利用全局与局部特征间的互补性,而且还能结合不同颜色空间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色纺纱色度学指标的细微改变,提取的多样性特征均能准确、稳定地进行表征,验证了融合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更具有理想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吕赛龙[8](2018)在《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清洁材料因其防污自洁的性能,减少了水、洗涤剂、能源的使用,也降低了人工费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光催化自清洁纺织品的研究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制备工艺复杂、产品耐老化性能较差等问题。本文采用防污性能、耐老化性能良好的聚合物作为粘合剂,以涂层的工艺将纳米Ti02粒子粘合在织物表面,获得工艺简单、耐老化性能较好的光催化自清洁纺织品。本文研究了涂层浆制备工艺、涂层浆处方、涂层工艺等因素对光催化自清洁织物加工及性能的影响,分析了 TiO2用量对涂层浆涂层性能的影响,讨论了 Ti02用量、涂层胶种类对涂层织物光催化性能、防污性能、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涂层胶A:TiO2=20:1的条件下,随着涂层浆中溶剂用量的减少,TiO2在涂层浆中的聚集程度增大,使得涂层浆粘度急剧增大;在溶剂用量为47.5%时,涂层浆的涂层性能良好,涂层织物的光催化性能良好。在涂层加工时,两次涂层所得光催化层的均匀性好,涂层织物的光催化性能良好。经底涂处理后再进行光催化涂层,所得涂层织物的光催化性能、疏水性能有所下降。随着TiO2用量的增大,涂层浆的涂层性能下降;涂层织物的自清洁性能增强;涂层织物的耐老化性能下降。在TiO2/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0%时,涂层胶A制备的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光催化性能及防污性能良好,耐老化性能较差;涂层胶B制备的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光催化性能较强,防污性能良好,耐老化性能较好;涂层胶C制备的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光催化性能较弱,防污性能较好,耐老化性能差。

张旻爽[9](2018)在《蜂鸟羽毛色彩特征及其在真丝织锦产品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丝织锦色彩绚丽斑斓,织纹精致细腻,代表了丝绸织造的最高水平,随着织造技术和织锦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织锦色彩的丰富性可以拓宽织锦的设计思路,并提高织锦的产品附加值。众所周知,鸟类是体色最为丰富的陆生脊椎动物之一。这些丰富绚丽的生物色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符合一定色彩和谐形式的美的法则的色彩组成与结构,每种鸟的羽毛的色彩都有其研究价值。其中蜂鸟的羽毛色彩不输于其他鸟类,鲜明靓丽,符合色彩和谐,可为真丝织锦配色方案的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本文首先改进了K-MEANS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选择方式,从而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了优化,并使用优化后的K-MEANS聚类算法对20种蜂鸟的羽毛色彩特征分别进行主特征色的提取,每种蜂鸟得到一组蜂鸟特征色彩库,并总结了蜂鸟羽毛的色彩搭配规律。然后研究了两组不同的色丝组合,通过有相同规律的组织结构,将其色彩并置混合,共得到了432块不同的色彩效果。并对真丝交织混色的显色规律做了一定的研究,使之规律能够指导其他色彩组合的交织混色。最后将其应用于真丝织锦的开发与实践,共织造五种纹样,每种纹样三组配色共15块真丝织锦。通过以上方法进行研究,本文所得结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通过对蜂鸟羽毛色彩的色彩值数据的整合分析,可知基本上每种蜂鸟的明度值都是呈近似正态分布,大部分蜂鸟羽毛的色彩明度比较居中,有少数蜂鸟的羽毛色彩明度偏低;蜂鸟羽毛色彩的饱和度值整体的趋势呈现一种递减的态势,且饱和度值大多偏低;蜂鸟羽毛色彩主要有绿色、青色、蓝色、褐色、土黄色、紫色、红色、灰色、肉粉色这九大类。(2)可得在蜂鸟羽毛的色彩中,绿色与蓝青色的搭配比例最高,基本上绿色为蜂鸟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色彩;灰色作为无彩色与其他色系的有彩色的搭配范围最广,有彩色的互补色搭配旁必有无彩色的搭配来缓冲视觉冲击;除了橘红色与绿色这对互补色搭配外,其他有彩色的互补色搭配必不在蜂鸟羽毛色彩中占比较大,而是呈零星分布态势。(3)通过对色块色彩值的数据以及色块实际色纱覆盖率数据的整合分析,可知明度值的大小基本上与该交织色块中白色纱线与黑色纱线的覆盖率有关,但与白色纱线、黑色纱线覆盖率一样的交织色块中,明度值取决于该交织色块的交织原色纱线的明度值的高低,并且交织色块的明度值处于该交织色块原色纱线的明度值之间。饱和度的大小同样基本取决于该交织色块中的黑、白纱线的覆盖率,而通过实验研究表明,黑色纱线比白色纱线对于饱和度的影响更大一些。在全色系中,CMYK原色组所交织的色块对颜色的覆盖面积大于CRYK原色组所交织的色块对颜色的覆盖面积,但在暖色系中,CRYK原色组的对颜色的覆盖面积要大于CMYK原色组。(4)本文中采用纬四重的织造方法,通过真丝交织混色技术,将四种交织原色纬线1:1:1:1排列,一共织造五种纹样,每种纹样三组配色共15块真丝织锦,基本实现基于蜂鸟羽毛色彩特征的配色方案种所需的色彩。并且在织物中不同的组织结构之间过度自然,整幅织物质地紧密、平整光滑,真丝交织混色技术与基于蜂鸟羽毛色彩所得的配色方案相容性较好,已有蜂鸟羽毛色彩搭配本身的神韵。

季玮玮,李辉芹,巩继贤[10](2017)在《生物抛光结果的数字化评价》文中认为目前,生物抛光的方法越来越多,但对织物表面光洁度的评价仅凭肉眼的传统测评方法已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开发新的更加准确和精确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文中采用视频显微镜技术进行织物表面的图像采集,由此提取织物表面毛羽特征,分析织物表面毛羽特征与光洁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数字图像的表征织物光洁度的评价体系。

二、新型数码测色系统“DigiEy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数码测色系统“DigiEye”(论文提纲范文)

(1)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颜色测量理论基础
    2.1 颜色基本概念
        2.1.1 颜色与色差
        2.1.2 颜色匹配实验
    2.2 CIE标准色度系统
        2.2.1 CIE1931 RGB系统
        2.2.2 CIE1931 XYZ标准色度系统
        2.2.3 CIE1964 XYZ补充色度系统
    2.3 颜色三刺激值计算
    2.4 CIE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计算
        2.4.1 CIE1964 W*U*V*均匀颜色空间
        2.4.2 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设计
    3.1 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3.2 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光学结构设计
        3.2.1 照明观察的几何条件
        3.2.2 照明光源
        3.2.3 颜色传感器
        3.2.4 传感器视场角匹配
    3.3 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3.1 STM32主控单元
        3.3.2 STM32外围工作电路
        3.3.3 AS73211颜色传感器外围工作电路
        3.3.4 串口通信电路
    3.4 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3.4.1 STM32主控程序设计
        3.4.2 AS73211颜色传感器寄存器配置
        3.4.3 ⅡC数据传输
        3.4.4 STM32主控串口程序设计
        3.4.5 系统上位机界面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颜色测量数据校准与分析
    4.1 颜色测量数据校准
    4.2 基于光谱数据的颜色标准值测量
        4.2.1 光谱采集系统结构组成
        4.2.2 光谱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4.3 颜色测量校准矩阵计算
    4.4 颜色测量系统性能评价
        4.4.1 稳定性
        4.4.2 重复性
        4.4.3 复现性
        4.4.4 示值误差
    4.5 动态测量测试与分析
    4.6 测量距离变化测试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色彩与肌理仿生的真丝色织鸟羽质感面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鸟羽仿生配色设计研究
        1.2.1 仿生学研究现状
        1.2.2 色彩仿生研究现状
        1.2.3 肌理仿生研究现状
    1.3 交织混色提花织物研究现状
        1.3.1 按照纱线颜色特征分类
        1.3.2 按照设计原理分类
    1.4 色彩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
        1.4.1 色彩学的研究
        1.4.2 特征色彩提取的发展
        1.4.3 测色技术研究
        1.4.4 色彩情感功能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鸟羽色彩与肌理的分析
    2.1 鸟羽照片的选择
    2.2 鸟羽肌理研究
        2.2.1 肌理仿生研究
        2.2.2 鸟羽肌理分析
        2.2.3 鸟羽肌理在纺织品中的实现
    2.3 鸟羽色彩研究
        2.3.1 色彩的认识与色彩原理
        2.3.2 色彩体系与色彩构成
        2.3.3 标准色度系统与颜色空间
        2.3.4 色彩心理功能分析
        2.3.5 鸟羽色彩仿生原理分析
    2.4 鸟羽色彩和谐规律研究
        2.4.1 色度值参数选择
        2.4.2 鸟羽色彩明度与饱和度关系
        2.4.3 鸟羽色彩构成规律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鸟羽色彩特征的提取与表达
    3.1 鸟羽色彩提取方法
        3.1.1 K-means和 C-means的方法研究
        3.1.2 Median Cut方法研究
        3.1.3 ISO-DATA方法研究
        3.1.4 Mean Shift方法研究
    3.2 鸟羽照片特征色彩提取
        3.2.1 鸟羽照片处理
        3.2.2 鸟羽主色提取
    3.3 鸟羽特征色研究
        3.3.1 特征色的展示与表达
        3.3.2 特征色的色彩形象分析
        3.3.3 特征色的色彩功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原色纱交织混色色谱织物设计织造及显色规律研究
    4.1 真丝交织混色实验
        4.1.1 真丝交织混色原色选取
        4.1.2 基础组织结构设计
        4.1.3 混色组织结构设计
        4.1.4 真丝交织混色色块织造参数
    4.2 真丝交织混色色块色彩分布规律研究
        4.2.1 色谱织物色度值分布规律
        4.2.2 明度与饱和度分布规律
        4.2.3 色相分布规律及色域表达
    4.3 色谱织物色卡制造与展示
    4.4 色纱覆盖率与交织混色色块色彩表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鸟羽特征色彩仿生的真丝织物配色设计与织造
    5.1 提花织物的纹样设计
    5.2 基于鸟羽仿生色彩特征的配色设计
    5.3 真丝提花织物纹织工艺设计与织造
        5.3.1 提花织物的经纬组合及密度选择
        5.3.2 真丝提花织物的工艺参数
        5.3.3 纹织工艺处理
    5.4 真丝提花织物成品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高温、高湿干燥工艺对挂面产品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方法
        1.4.1 挂面制作
        1.4.2 挂面水分含量测定
        1.4.3 色泽测定
        1.4.4密度测定
        1.4.5 收缩率测定
        1.4.6 干挂面抗弯曲特性测定
    1.5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燥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水分含量的影响
    2.2 干燥工艺参数对挂面产品特性的影响
    2.3 干燥工艺参数对挂面产品特性F值的贡献率
    2.4 单因素对挂面产品特性的影响
        2.4.1 色泽
        2.4.2 密度
        2.4.3收缩率
        2.4.4抗弯曲特性
3 讨论
4 结论

(4)光敏变色纺织品紫外暴露与变色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光敏变色纺织品研究现状
        1.3.1 光敏变色纺织品
        1.3.2 螺吡喃的变色机理
        1.3.3 影响光敏变色材料变色性能的因素
        1.3.4 织物变色响应性能研究现状
        1.3.5 光敏变色材料的应用
    1.4 纺织品与紫外线防护
        1.4.1 防紫外纺织品
        1.4.2 紫外强度的表征指标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2.1 实验方案
    2.2 实验织物与仪器
        2.2.1 光敏变色织物
        2.2.2 实验仪器
    2.3 织物基本信息
        2.3.1 织物厚度
        2.3.2 织物密度
    2.4 织物的紫外防护系数
        2.4.1 织物的防晒系数标准
        2.4.2 测试仪器与方法
    2.5 紫外暴露下织物的变色响应
        2.5.1 测色方法与颜色的表征
        2.5.2 影响数码测色准确性的因素
        2.5.3 拍摄环境
        2.5.4 拍摄步骤
    2.6 多项式回归法校正颜色
        2.6.1 颜色校正的方法
        2.6.2 校正流程
        2.6.3 数据拟合方法
        2.6.4 色差计算与标准
    2.7 颜色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2.7.1 HSV颜色空间
        2.7.2 织物图片颜色信息提取
        2.7.3 颜色量化分析
    2.8 数理统计与分析方法
3 织物的颜色校正与提取
    3.1 基于多项式回归的颜色校正
        3.1.1 标准色卡的选择
        3.1.2 校正前后色差评估
        3.1.3 颜色校正后的织物
    3.2 织物图片颜色信号提取
        3.2.1 颜色提取方法
        3.2.2 织物的HSV三通道直方图
        3.2.3 各织物在紫外辐照下全程颜色变化
4 光敏变色织物的紫外响应性能分析
    4.1 织物A1(石榴红)变色响应性能分析
        4.1.1 各颜色通道变化趋势
        4.1.2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色相变化分析
        4.1.3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饱和度变化分析
    4.2 织物A2(粉)的变色响应性能分析
        4.2.1 各颜色通道变化趋势
        4.2.2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色相变化分析
        4.2.3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饱和度变化分析
    4.3 织物A3(橙)的变色响应性能分析
        4.3.1 各颜色通道变化趋势
        4.3.2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色相变化分析
        4.3.3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饱和度变化分析
    4.4 织物A4(蓝)的颜色量化分析
        4.4.1 各颜色通道变化趋势
        4.4.2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色相变化分析
        4.4.3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饱和度变化分析
    4.5 织物A5(胭脂红)的颜色量化分析
        4.5.1 各颜色通道变化趋势
        4.5.2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色相变化分析
        4.5.3 不同紫外辐照强度下的饱和度变化分析
    4.6 织物的提取色与标准色卡对比
        4.6.1 织物A1(石榴红)的提取色与标准色块对比
        4.6.2 织物A2(粉)的提取色与标准色块对比
        4.6.3 织物A3(橙)的提取色与标准色块对比
        4.6.4 织物A4(蓝)的提取色与标准色块对比
        4.6.5 织物A5(胭脂红)的提取色与标准色块对比
    4.7 本章小结
5 光敏变色织物对紫外线的指示
    5.1 合理的紫外暴露剂量
        5.1.1 紫外线红斑效应
        5.1.2 紫外线与维生素D
    5.2 紫外线与安全日晒时间
        5.2.1 紫外线数据来源与分析
        5.2.2 安全日晒时间的关系
        5.2.3 防晒织物的防护作用
    5.3 光敏变色织物的紫外指示
    5.4 日光下织物的紫外变色响应过程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染色纱线颜色的图像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颜色测量简述
        1.1.2 颜色评价在纺织品中的重要性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纱线颜色测量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测色理论及色差评价
    2.1 颜色的形成
    2.2 标准照明体与标准光源
    2.3 颜色空间
        2.3.1 RGB颜色空间
        2.3.2 XYZ颜色空间
        2.3.3 LAB颜色空间
    2.4 几何条件
    2.5 视场角
    2.6 色差评价
        2.6.1 CIELAB色差公式
        2.6.2 CMC色差公式
        2.6.3 CIEDE2000色差公式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图像测色原理及处理过程
    3.1 数字图像成像过程
        3.1.1 成像原理
        3.1.2 成像过程
        3.1.3 颜色插值原理
    3.2 数字图像处理
        3.2.1 RAW格式图像获取及线性处理
        3.2.2 相机的拜尔排列模式
        3.2.3 白平衡增益补偿
    3.3 图像采集的几何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项式回归模型构建与颜色测量验证
    4.1 回归模型的建立
        4.1.1 颜色空间转换及参数探讨
        4.1.2 获取颜色响应信息的稳定性
    4.2 标准彩板测色
    4.3 颜色测量实验
        4.3.1 不同转换方式模型
        4.3.2 Pantone色卡
        4.3.3 CNCS色卡
        4.3.4 染色样布
        4.3.5 针织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纱线颜色的图像测量
    5.1 纯棉染色单纱图像特征
    5.2 纱线图像的分割方法
        5.2.1 大津阈值法
        5.2.2 K-means算法
        5.2.3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
        5.2.4 人工阈值法
    5.3 纱线原始响应信息提取
        5.3.1 区域提取法
        5.3.2 正态分布法(68.269%)
        5.3.3 核密度估计法
    5.4 应用DigiEye系统获取染色单纱颜色
    5.5 单纱颜色测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II:算法关键代码

(6)仿生色彩研究及在家纺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方法概述
    1.5 技术路线
    1.6 理论基础
第二章 家用纺织品设计分析
    2.1 家用纺织品的定义与分类
    2.2 家用纺织品的特性
    2.3 家用纺织品设计现状分析
    2.4 家用纺织品设计与仿生色彩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2.4.1 自然色彩丰富
        2.4.2 自然色彩符合人类基本审美情趣
        2.4.3 共通要素原理
        2.4.4 符合市场需求
第三章 仿生色彩模型理论研究分析
    3.1 仿生色彩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3.2 色彩的主观认知
    3.3 自然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3.3.1 自然色彩的均衡
        3.3.2 自然色彩的渐变
        3.3.3 自然色彩的对比
    3.4 色彩形象坐标理论构成体系
        3.4.1 Munsell表色系
        3.4.2 Ostwald色彩体系
        3.4.3 PCCS色彩体系
        3.4.4 色彩形象坐标
        3.4.5 色彩形象坐标配色技巧
第四章 仿生色彩在家纺设计中的设计方法
    4.1 选取色彩仿生对象
    4.2 提取自然色彩参数
    4.3 设计色彩数据分析
    4.4 设计色彩——采集色的重构
    4.5 仿生色彩在家纺设计中的应用
    4.6 成品制作
第五章 仿生色彩在家纺设计中的设计实践
    5.1 生物色彩在家纺设计中的设计实践——以蝴蝶色彩为例
        5.1.1 提取色彩参数
        5.1.2 设计色彩数据分析
        5.1.3 采集色的重构
        5.1.4 成品制作
    5.2 环境色彩在家纺设计中的设计实践——以矿石色彩为例
        5.2.1 提取色彩参数
        5.2.2 设计色彩数据分析
        5.2.3 采集色的重构
        5.2.4 成品制作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结合全局与局部多样性特征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色纺纱大幅面微距图像采集系统
    1.1 色纺纱大幅面微距图像采集平台
    1.2 色纺纱大幅面微距图像采集方案
2 全局与局部多样性特征提取模型
    2.1 全局颜色特征提取算法
    2.2 局部纹理特征提取算法
    2.3 融合全局与局部多样性特征提取模型
3 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样本及系统参数设定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8)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纳米TiO_2光催化自清洁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1.2.1 光催化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1.2.2 改性纳米粒子光催化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部分
    2.1 纳米TiO_2光催化机理
    2.2 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药品
    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内容
        3.3.1 涂层胶的选择
        3.3.2 涂层浆制备工艺的研究
        3.3.2.1 涂层浆制备方法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
        3.3.2.2 涂层浆制备温度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
        3.3.2.3 溶剂用量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
        3.3.3 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加工工艺的研究
        3.3.3.1 涂层刀距及次数对涂层自清洁性能的影响
        3.3.3.2 底涂处理对涂层自清洁性能的影响
        3.3.4 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性能的研究
        3.3.4.1 涂层胶A涂层纺织品性能的研究
        3.3.4.2 涂层胶B涂层纺织品性能的研究
        3.3.4.3 涂层胶C涂层纺织品性能的研究
        3.3.4.4 涂层胶种类对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性能的影响
    3.4 测试方法
        3.4.1 光催化性能测试
        3.4.2 防污性能测试
        3.4.3 流变性能测试
        3.4.4 接触角测试
        3.4.5 SEM测试
        3.4.6 EDS测试
        3.4.7 XPS测试
        3.4.8 黏附牢度测试
        3.4.9 表面颜色测试
        3.4.10 耐老化性能测试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4.1 涂层胶的选择
    4.2 涂层浆制备工艺的研究
        4.2.1 涂层浆制备方法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
        4.2.2 涂层浆制备温度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
        4.2.3 溶剂用量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
    4.3 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加工工艺的研究
        4.3.1 涂层刀距及次数对涂层自清洁性能的影响
        4.3.2 底涂处理对涂层自清洁性能的影响
    4.4 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性能的研究
        4.4.1 涂层胶A涂层纺织品性能的研究
        4.4.1.1 TiO_2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4.1.2 TiO_2用量对涂层纺织品自清洁性能的影响
        4.4.1.3 TiO_2用量对涂层纺织品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4.4.2 涂层胶B涂层纺织品性能的研究
        4.4.2.1 TiO_2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4.2.2 TiO_2用量对涂层纺织品自清洁性能的影响
        4.4.2.3 TiO_2用量对涂层纺织品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4.4.3 涂层胶C涂层纺织品性能的研究
        4.4.3.1 TiO_2用量对涂层纺织品自清洁性能的影响
        4.4.3.2 TiO_2用量对涂层纺织品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4.4.4 涂层胶种类对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性能的影响
        4.4.4.1 涂层胶种类对涂层纺织品自清洁性能的影响
        4.4.4.2 涂层胶种类对涂层纺织品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蜂鸟羽毛色彩特征及其在真丝织锦产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织锦交织混和原色的研究现状
        1.2.1 交织混和原色的选取
        1.2.2 色彩表现力的评价方法
    1.3 真丝织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
        1.3.1 真丝织锦设计原理
        1.3.2 真丝织锦设计方法
    1.4 特征色彩提取的研究现状
        1.4.1 特征色彩提取的发展
        1.4.2 特征色彩提取的分类
    1.5 仿生色彩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蜂鸟羽毛色彩分析
    2.1 蜂鸟羽毛色彩表现研究
        2.1.1 色度值参数选择
        2.1.2 蜂鸟羽毛色彩明度关系
        2.1.3 蜂鸟羽毛色彩饱和度关系
    2.2 蜂鸟羽毛色彩和谐规律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蜂鸟羽毛色彩提取及特征表达研究
    3.1 色彩提取方法的改进
        3.1.1 K-MEANS算法定义
        3.1.2 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改进
    3.2 照片色彩与实物色彩对比分析
    3.3 蜂鸟照片处理与鸟羽色彩提取
        3.3.1 单张蜂鸟照片处理
        3.3.2 蜂鸟羽毛色彩提取方法
    3.4 蜂鸟羽毛特征色关系
    3.5 蜂鸟羽毛色彩搭配规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真丝交织混色的显色规律研究
    4.1 真丝交织混色实验
        4.1.1 交织混色原色选取
        4.1.2 基础组织结构设计
        4.1.3 混色组织结构的设计
        4.1.4 真丝交织混色色块织造参数
    4.2 真丝交织混色色彩分布规律研究
        4.2.1 色度值参数选择
        4.2.2 明度分布规律
        4.2.3 饱和度分布规律
        4.2.4 色相分布规律
    4.3 色纱覆盖率与交织混色色彩表现影响
        4.3.1 色纱覆盖率的计算
        4.3.2 色纱覆盖率与明度关系
        4.3.3 色纱覆盖率与饱和度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蜂鸟羽毛色彩特征的织锦配色设计
    5.1 真丝织锦纹样设计
    5.2 基于蜂鸟羽毛色彩特征的配色设计
    5.3 提花织物纹织工艺设计
        5.3.1 织物工艺规格与经纬组合的制定
        5.3.2 织物设计实践过程
    5.4 成品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0)生物抛光结果的数字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仪器
    1.2 试样及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3 结束语

四、新型数码测色系统“DigiEye”(论文参考文献)

  • [1]织物色差在线测量系统研究[D]. 王杰.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色彩与肌理仿生的真丝色织鸟羽质感面料设计[D]. 武萁.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3]高温、高湿干燥工艺对挂面产品特性的影响[J]. 惠滢,张影全,张波,于晓磊,张国权,魏益民. 中国食品学报, 2019(10)
  • [4]光敏变色纺织品紫外暴露与变色响应性能研究[D]. 陈梦琴. 东华大学, 2019(01)
  • [5]染色纱线颜色的图像测量研究[D]. 辛春莉. 江南大学, 2018(01)
  • [6]仿生色彩研究及在家纺设计中的应用[D]. 陈梦.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7)
  • [7]结合全局与局部多样性特征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与评价[J]. 袁理,代乔民,付顺林,鄢煜尘. 纺织学报, 2018(02)
  • [8]光催化自清洁涂层纺织品的研究[D]. 吕赛龙.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
  • [9]蜂鸟羽毛色彩特征及其在真丝织锦产品中的应用[D]. 张旻爽.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6)
  • [10]生物抛光结果的数字化评价[J]. 季玮玮,李辉芹,巩继贤. 天津纺织科技, 2017(01)

标签:;  ;  

新型数字测色系统“DigiEye”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