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喜马拉雅,高程,墨脱,斯坦,地质,片麻岩,岩石圈。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论文文献综述
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滑玉琎[1](2018)在《基于面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岩石圈结构及形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青藏高原主要的构造运动和强烈的地震活动性都与50Ma年前开始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和挤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两个板块的碰撞和挤压造成了青藏高原大规模的隆升、地壳缩短和增厚。由于印度板块持续的俯冲稳定的欧亚板块,造成了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厚度是平均地壳厚度的两倍,且在岩石圈内部还产生了强烈的变形。为了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变形模式,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端元模型,具有代表性的端元模型有:1)刚性块体侧向挤压模型;2)岩石圈逐步增长模型;3)中下(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专题4: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期刊2018-10-21)
董汉文,许志琴,曹汇,李源,刘钊[2](2018)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边界断裂对比及其构造演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查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边界断裂的关系,及其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构造演化过程.在综合野外填图、构造观察、代表性岩石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东构造结两条边界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讨论了两条断裂的多期次、多阶段的变形特征,还探讨了在东构造结地区自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以来的演化历史.结果显示,东构造结两条边界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非常相似,构造变形具有明显的同时代、同期次特点,共同经历从碰撞、持续俯冲-折返、直到后期垮塌-隆升等一系列重要的地质事件.(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张煜,滑玉琎[3](2017)在《基于面波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始于50Ma年前左右,是地球表面发生的最近和最大规模的陆-陆板块碰撞事件,导致至少1500公里宽的特提斯洋消亡,引起地壳的不断缩短和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但是青藏高原地壳的增厚量远不足以容纳和消解特提斯洋壳的物质,因而有观点认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逃逸,即青藏高原的内部物质在挤压和重力作用下发生东向的构造运动,其通道就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华北克拉通演化、专题13: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期刊2017-10-15)
田作林,康东艳,穆虹辰[4](2017)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石榴角闪岩变质作用P-T-t轨迹:相平衡模拟与锆石年代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杂岩由多种类型的高级变质岩组成,包括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榴角闪岩和基性麻粒岩。石榴角闪岩呈透镜状产出在片麻岩中,可见不连续分布的规模不等的浅色体。石榴角闪岩由石榴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金红石、钛铁矿和榍石组成,石榴石变斑晶可见由浅色矿物组成的"白眼圈"。岩相学、矿物化学和相平衡模拟表明石榴角闪岩经历了一条顺时针型的P-T演化轨迹,可划分为两个阶段:(Ⅰ)升温升压的进变质阶段,由石榴石和斜长石斑晶记录,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金红石+钛铁矿。运用石榴石变斑晶边部和斜长石变斑晶边部成分在视剖面图上的投点确定出峰期温压条件为~11.5kbar、790℃,达到了高压麻粒岩相条件,并经历了部分熔融,产生至少9%的熔体;(Ⅱ)降温降压的退变质阶段,由石榴石边部"白眼圈"冠状体记录。运用平均温压法计算冠状体中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石榴石组合的形成温压条件为~7kbar、~750℃。该阶段金红石消失,熔体结晶,并与早期矿物发生回反应。在石榴石角闪岩的锆石中获得了从29.2Ma到10.2Ma的连续变质年龄。由于锆石通常在熔体结晶过程中生长,因此确定该组年龄代表石榴石角闪岩退变质年龄。本文和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南迦巴瓦杂岩中的高温和中温麻粒岩相亚单元具有相似的降温降压P-T轨迹,但高温单元具有较高的变质压力条件,表明其俯冲到了更大的深度。(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杨建亚,白玲,李国辉,程成[5](2017)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地震活动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位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前沿部位,其地下结构复杂,地震多发,是探索地震活动性与活动构造关系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首先对研究区构造背景、断层分布、历史大地震、近50年来的中小地震活动性及其震源机制解进行简单回顾。基于在研究区域布置的23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的观测波形,对观测期间发生的9次较大地震进行精确定位,并对这些地震反映的构造意义进行了讨论。由于板块边界发生近90°突然偏转,导致现今的地下形变比较复杂,剪切作用伴随碰撞带挤压作用同时发生。(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7年06期)
田作林,张泽明,董昕,康东艳,穆虹辰[6](2017)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石榴角闪岩变质作用pTt轨迹:相平衡模拟与锆石年代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碰撞造山带内陆壳的变质演化、部分熔融时代和持续时间研究是揭示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Faccenda et al.,2008;Rubatto et al.,2013)。许多造山带都广泛分布着具有不同全岩成分的混合岩,如变杂砂岩、变泥质岩和变基性岩,重建这些混合岩的变质作用p-T-t轨迹能够更好地阐释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谢超,周本刚,李正芳[7](2017)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貌形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喜马拉雅构造结位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前缘,其内部的南迦巴瓦峰地区隆升速率大于周边区域,被认为是东构造结的核心部位(隆升中心)。近期区域地震观测结果表明,南迦巴瓦峰地区地震活动较弱,而其东南侧区域地震活动频繁。为了研究东构造结地区目前的地球动力学特征,文中利用DEM数据分析了南迦巴瓦峰及其西北、东南两侧和阿萨姆东北部区域的高程频率分布及面积高程积分曲线。结果显示,南迦巴瓦构造结区域属于侵蚀的壮年期,区域构造隆升和剥蚀作用已经达到高度平衡的状态,受到高原气候影响,该地区剥蚀作用相对较弱,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区域目前隆升相对缓慢。西北、东南侧以及阿萨姆东北部区域地貌均表现为年轻的演化阶段,属于侵蚀的幼年期,阿萨姆东北部地区地貌更接近幼年期早期阶段。西北侧的地貌演化阶段反映了区域侵蚀能力较小,仍属于高原气候区;南迦巴瓦峰东南侧至阿萨姆区域受到南亚热带季风的影响,降雨充沛,遭受强烈的侵蚀作用,区域尚属于侵蚀的幼年期,且阿萨姆东北部地貌发育程度更低,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以东地区构造隆升非常强烈,隆升速率最大的地区位于阿萨姆东北部。文中认为,在现今印度板块向N推进的模式下,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核心部位(隆升中心)向SE发生了偏移,新的核心部位可能位于阿萨姆东北部区域,该地区隆升强烈,构造应力积累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7年02期)
谢超,杨晓平,黄雄南,王萍,李正芳[8](2016)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墨脱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地质证据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墨脱断裂位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峰的东侧。在遥感信息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获得了墨脱断裂在中国境内的空间展布、运动性质和断错晚第四纪以来地层的证据。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内的墨脱村和地东村开挖的探槽均揭示出墨脱断裂断错了晚第四纪地层,其中墨脱村探槽地质剖面上显示出断裂最新活动具有逆冲性质,地东村探槽剖面上表现出的最新活动则为正断性质。结合断裂沿线典型的断错地貌分析,认为墨脱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不同段表现出逆断或正断的倾滑分量。地东村探槽揭示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14C年代约为(2 780±30)aBP,表明墨脱断裂全新世晚期发生过断错地表的事件。墨脱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与阿萨姆构造结的向N推挤相关。(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6年04期)
田作林,张泽明,董昕[9](2015)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高压长英质片麻岩的变质作用演化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2 kbar/830–845 °C。模拟的温度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黑云母+钾长石+斜长石+金红石+熔体±钛铁矿,与实际的岩相学观测一致。第III阶段为温度峰期之后的退变质过程,以降温降压为特征,由矿物含量等值线的交点以及后成合晶所标定的温压条件确定。相平衡模拟的结果表明,低温片麻岩的熔融主要发生在第I和II阶段,而高温片麻岩的熔融主要发生在第I阶段,二者产生的熔体含量相似(4–11%),熔体均(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26深部资源探测技术与矿集区立体探测、专题27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期刊2015-10-10)
吕鹏瑞,姚文光,吴亮,洪俊[10](2015)在《巴基斯坦西北喜马拉雅构造结科希斯坦—拉达克地体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示踪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西北喜马拉雅构造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希斯坦-拉达克地体的Pb同位素组成具有混合Pb的特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分析了Pb同位素组成特征,并计算了H-H单阶段演化模式年龄,以及μ、ω、Th/U、Δβ、Δγ值等重要参数。分析表明,Pb主要来源于壳幔混合物质,但也混入了部分亚洲大陆地壳物质,其类型相当于受岩浆控制的俯冲带Pb同位素组成。通过研究,发现Pb同位素比值具有DUPAL异常特征,推测异常Pb可能来源于亚洲大陆边缘,这可作为研究本区岩浆作用及演化的重要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15年01期)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查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边界断裂的关系,及其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构造演化过程.在综合野外填图、构造观察、代表性岩石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东构造结两条边界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讨论了两条断裂的多期次、多阶段的变形特征,还探讨了在东构造结地区自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以来的演化历史.结果显示,东构造结两条边界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非常相似,构造变形具有明显的同时代、同期次特点,共同经历从碰撞、持续俯冲-折返、直到后期垮塌-隆升等一系列重要的地质事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论文参考文献
[1].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滑玉琎.基于面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岩石圈结构及形变特征[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专题4: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2018
[2].董汉文,许志琴,曹汇,李源,刘钊.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边界断裂对比及其构造演化过程[J].地球科学.2018
[3].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张煜,滑玉琎.基于面波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特征[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华北克拉通演化、专题13: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2017
[4].田作林,康东艳,穆虹辰.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石榴角闪岩变质作用P-T-t轨迹:相平衡模拟与锆石年代学[J].岩石学报.2017
[5].杨建亚,白玲,李国辉,程成.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地震活动及其构造意义[J].国际地震动态.2017
[6].田作林,张泽明,董昕,康东艳,穆虹辰.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石榴角闪岩变质作用pTt轨迹:相平衡模拟与锆石年代学[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7].谢超,周本刚,李正芳.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貌形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J].地震地质.2017
[8].谢超,杨晓平,黄雄南,王萍,李正芳.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墨脱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地质证据的发现[J].地震地质.2016
[9].田作林,张泽明,董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高压长英质片麻岩的变质作用演化及构造意义[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26深部资源探测技术与矿集区立体探测、专题27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2015
[10].吕鹏瑞,姚文光,吴亮,洪俊.巴基斯坦西北喜马拉雅构造结科希斯坦—拉达克地体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示踪意义[J].西北地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