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优化控制论文_閤东东,朱宏平,张俊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被动优化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阻尼器,流体,粘弹性,能量,静力,自由度。

被动优化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閤东东,朱宏平,张俊兵[1](2009)在《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被动优化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邻结构间安装黏滞性流体阻尼器控制结构的地震响应。在ANSYS中建立了相邻框筒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Combin40单元模拟黏滞性阻尼器,采用在双体单自由度结构间设立Maxwell型被动控制单元的优化参数表达式,控制目标为使两相邻结构总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求得了相邻结构间流体阻尼器优化参数,并阻尼器进行分布布置,采用模态综合超单元法对设置有阻尼器的相邻结构进行了动力缩聚,采用多条地震波对结构模型进行了时程分析。(本文来源于《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5-01)

东东,朱宏平,陈晓强[2](2008)在《两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被动优化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在双体单自由度结构间设立K e lv in型被动控制单元的最优参数表达式,并基于等效双体单自由度体系求得了相邻多层剪切型结构间控制器最优参数。利用列举法并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值(LQR)确定了控制器优化布置位置,讨论了布置控制器后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及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证实了采用等效双体单自由度体系代替相邻多自由度结构体系的正确性,表明了这种被动控制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小在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地震响应。(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陈敏[3](2006)在《速度相关型被动消能体系设计方法与优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结构中合理的设置阻尼器(即被动消能装置)可以吸收或消耗输入结构中的一部分地震能量,减小结构位移,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使可能的结构损坏降低到最低程度。近年来,被动消能作为地震控制的一种新技术,在新建的和加固改造的土木工程结构中已得到快速的应用,其理论研究也愈来愈得到重视。目前,被动消能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针对速度相关型被动消能体系的设计方法与优化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成果:1、对粘滞阻尼器被动消能体系提出了改进的基于位移设计方法。以静力非线性分析(Pushover)方法为基础,绘制出多自由度结构等效单自由度结构体系的二折线恢复力骨架;选择合适的地震波对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直接确定所需阻尼器的附加阻尼比。本文针对新建和加固改造的房屋结构的不同特点,对它们的设计方法分别进行了说明。对于被动消能体系,指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尚未安装阻尼器的无控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阻尼器附加阻尼比的影响。2、提出了确定所需粘弹性阻尼器的附加阻尼比的简单迭代方法,使改进的基于位移设计方法能够应用于粘弹性阻尼器被动消能体系。根据粘弹性阻尼器等效刚度和阻尼系数的相关性,建立了粘弹性阻尼器在消能体系中附加阻尼比与其附加刚度的关系式。对于假定的附加阻尼比,计算出其相应的附加刚度,再对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直到最大位移响应在目标位移精度范围内为止。讨论了粘弹性阻尼器的附加刚度对尚未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新建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设计的影响,并对地震影响系数修正公式的选取提出了建议。本文给出算例对提出的速度相关型被动消能体系基于位移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直接,精度可靠。3、不拆分运动方程中粘弹性阻尼器的控制力,构造Lyapunov函数,从随机响应的角度出发计算粘弹性阻尼器附加给结构的阻尼比,使得粘弹性阻尼器对结构的减震控制可以只用附加阻尼比来表征,给粘弹性阻尼器被动消能体系设计带来了有效的简化。拆分阻尼器控制力,用同样的方法得出的粘弹性阻尼器附加阻尼比计算公式和目前常用的计算公式完全相同。本文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单自由度体系或者多自由度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响应在弹性范围内时,本文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度。4、把速度相关型被动消能体系当作一个控制系统,基于EE、EP增益指标对感兴趣的被调输出(如层间位移)进行了优化控制。对于一定数量的阻尼器,利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6-10-25)

朱宏平,梁露[4](2005)在《两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被动优化控制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运用被动的控制装置减轻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的机理,比较了在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粘弹性阻尼器和流体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将两相邻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用Voigt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用Maxwell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分别导出了在地面白噪声激励下主结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或两相邻结构总平均振动能量最小这两个控制目标下粘弹性阻尼器与流体阻尼器的优化参数的一般表达式。运用具有不同频谱特性的叁类相邻结构在ElCentro1940NS,Kobe1995和唐山地震波作用下的数值结果比较了这两种被动阻尼器的减震效果,详细讨论了导致不同控制效果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5年S1期)

雷晓春[5](2004)在《主-从结构被动优化控制下地震响应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建筑物的增高,只进行强度设计已经不能确保居住者在高层建筑遭受强震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结构控制提供了一种途径,即利用各种控制设备来设计新建结构和改造原有结构,而不是仅仅增加结构强度而带来较大的成本。与传统的抗震设计相比,这种技术能充分发挥结构潜力和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有效减轻震害,并提供良好的居住舒适性。论文提出了在两个平行结构间设置控制装置,并利用两个平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降低主-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的策略。每个结构被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并通过被动控制单元连接。策略I的目的是仅仅减小主结构的能量,其方式是通过联结在主-从结构之间的被动控制单元将能量传递到从结构;策略II的目的是将主-从结构整体的能量降低到最小。首先,根据平均能量(主结构或主-从结构)最小化原则,得到了在平稳白噪声激励下的被动控制单元的优化参数的一般表达式,并通过叁个算例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阻尼比、质量比、频率比)对控制效果的影响。随后,为了证明这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论文选取了两种被动控制模型,即Kelvin-Voiget粘弹性单元和Maxwell 流体单元连接在主、从结构之间,采用了两种控制策略,考虑了1940 EI-Centro NS、神户波、唐山波叁条真实的地震波。最后,对采用了不同的控制设备、地面激励和结构类型(叁个算例)而获得的控制效果进行数值比较,重点放在发现各种情况下合适的控制装置上。通过这种数值结果的比较,证明了在平稳白噪声激励下导出的被动优化参数应用于上述真实地震激励下的结构控制也是有效的,并对如何选择被动控制设备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04-01)

朱宏平,俞永敏,唐家祥[6](2000)在《地震作用下主-从结构的被动优化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利用主 -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来减少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设计主 -从结构间的被动耗能单元 ,最大限度地耗散结构的相对振动能量以减小主、从结构的整体振动水平 ,或最大限度地吸收主结构的相对振动能量以减小主结构的振动。文章首先导出了在平稳白噪声激励下被动耗能单元优化刚度和优化阻尼的一般表达式 ,并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比较了在不同的平稳过滤白噪声激励下主 -从结构相对位移反应的均方根值 ;最后给出了在EI- Centro1 940 NS地震波作用下主 -从结构相对位移和绝对加速度反应的峰值。数值结果表明了这种被动优化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被动优化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在双体单自由度结构间设立K e lv in型被动控制单元的最优参数表达式,并基于等效双体单自由度体系求得了相邻多层剪切型结构间控制器最优参数。利用列举法并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值(LQR)确定了控制器优化布置位置,讨论了布置控制器后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及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证实了采用等效双体单自由度体系代替相邻多自由度结构体系的正确性,表明了这种被动控制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小在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地震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被动优化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閤东东,朱宏平,张俊兵.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被动优化控制研究[C].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9

[2].东东,朱宏平,陈晓强.两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被动优化控制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8

[3].陈敏.速度相关型被动消能体系设计方法与优化控制[D].湖南大学.2006

[4].朱宏平,梁露.两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被动优化控制的比较研究[J].工程力学.2005

[5].雷晓春.主-从结构被动优化控制下地震响应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6].朱宏平,俞永敏,唐家祥.地震作用下主-从结构的被动优化控制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0

论文知识图

带转换层复杂高层建筑分段隔震体系示无阻尼器、优化电压及神经控制器控制的...TMD位置参数Lv对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6不同吸力面的速度流场及局部流线图Fi...无阻尼器、优化电压及神经控制器控制的...车体垂直振动加速度()

标签:;  ;  ;  ;  ;  ;  ;  

被动优化控制论文_閤东东,朱宏平,张俊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