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生产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其包括浸渗罐、放置罐和存料罐,所述放置罐设置在所述浸渗罐内;所述存料罐设置在所述浸渗罐的一侧;还包括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浸渗罐底壁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远离所述浸渗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存料罐的上端,所述进料管靠近所述浸渗罐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存料罐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存料罐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浸渗罐的上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循环机构,能够使胶水能够循环使用从而节约资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包括浸渗罐(1)、放置罐(2)和存料罐(3),所述放置罐(2)设置在所述浸渗罐(1)内;所述存料罐(3)设置在所述浸渗罐(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机构(4),所述循环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浸渗罐(1)底壁的进料管(41),所述进料管(41)远离所述浸渗罐(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存料罐(3)的上端,所述进料管(41)靠近所述浸渗罐(1)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42);所述存料罐(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43),所述出料管(43)远离所述存料罐(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浸渗罐(1)的上端。
设计方案
1.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包括浸渗罐(1)、放置罐(2)和存料罐(3),所述放置罐(2)设置在所述浸渗罐(1)内;所述存料罐(3)设置在所述浸渗罐(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机构(4),所述循环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浸渗罐(1)底壁的进料管(41),所述进料管(41)远离所述浸渗罐(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存料罐(3)的上端,所述进料管(41)靠近所述浸渗罐(1)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42);所述存料罐(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43),所述出料管(43)远离所述存料罐(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浸渗罐(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41)上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网(42)连接的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网(42)的周侧上的凸块(51),所述凸块(5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11);所述进料管(4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块(51)卡接的凹槽(411),所述凹槽(411)的底壁上开设有螺纹孔(412);所述凸块(51)上设置有螺栓(52),所述螺栓(5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11)与所述螺纹孔(41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罐(2)内设置有铰接有分隔板(21),所述分隔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放置罐(2)连接的连接机构(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分隔板(21)上连接块(64),所述连接块(6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61),所述第一连杆(61)远离所述分隔板(21)的一端弯曲设置,所述第一连杆(61)穿过所述放置罐(2)上的孔;所述连接块(64)上铰接有第二连杆(62),所述第二连杆(62)远离所述连接块(6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61)远离所述连接块(64)的一端抵触;所述连接块(64)上设置有扭簧(63),所述扭簧(63)远离所述连接块(6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6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41);所述第二连杆(62)上连接有拨块(67),所述拨块(67)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1)上设置有弹片(66),所述弹片(66)远离所述第一连杆(6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6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渗罐(1)上设置有关闭机构(7),所述关闭机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浸渗罐(1)外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板(71),所述第一连接板(71)远离所述浸渗罐(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2),所述第二连接板(7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71)的一端上设置有覆盖所述浸渗罐(1)的盖体(73);所述浸渗罐(1)上设置有气压缸(74),所述气压缸(74)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7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渗罐(1)上设置有抽气管(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生产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铸件浸渗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件生产加工中,铸件制成后要先后经过水洗、离心、浸胶水等工序,通过自然渗透、抽真空或加压等方法渗入铸件本体上的微孔或细缝中,将缝隙填充满,然后通过自然冷却或加热等方法将缝隙里的密封介质固化,从而达到密封缝隙的作用。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571387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包括浸渗罐,所述浸渗罐内浸设有用于装载铸件的浸渗架,所述浸渗架上设有若干个隔断层,所述浸渗架上还设有用于搬运的挂件,所述挂件固定安装在浸渗架的架体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注胶完成后,剩余的胶水直接废弃掉,十分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件浸渗装置,设置的循环机构,能够使胶水能够循环使用从而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包括浸渗罐、放置罐和存料罐,所述放置罐设置在所述浸渗罐内;所述存料罐设置在所述浸渗罐的一侧;还包括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浸渗罐底壁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远离所述浸渗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存料罐的上端,所述进料管靠近所述浸渗罐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存料罐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存料罐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浸渗罐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装有铸件的放置罐放置到浸渗罐内,然后存料罐内的胶水通过出料管注入到浸渗罐内对铸件进行注胶;注胶完成后,胶水会通过进料管进入到存料罐内,设置的过滤网会对回收到存料罐内的胶水进行过滤;设置的循环机构,能够使胶水能够循环使用从而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网连接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的周侧上的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料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块卡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凸块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网上的凸块与凹槽卡接后,旋转螺栓,使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与进料管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过滤网固定在进料管上;设置的固定组件便于拆卸,在过滤网损坏的时候便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罐内设置有铰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放置罐连接的连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分隔板可将放置罐分隔成多个放置区,使需要注胶的铸件分散到不同的放置区内,减少铸件在放置罐拥挤的现象,使铸件能够更好的完成注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分隔板的一端弯曲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穿过所述放置罐上的孔;所述连接块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抵触;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朝第一连杆的方向运动第二连杆的时候,扭簧会发生形变;然后将第一连杆穿过放置罐上的孔,松开第二连杆,扭簧恢复弹性形变,在扭簧弹力的作用下,第二连杆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重新抵触第一连杆,并且实现分隔板固定在放置罐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杆上连接有拨块,所述拨块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拨块便于调节第二连杆朝第一连杆方向运动,并且在第一连杆穿过放置罐上孔的时候,第二连杆的位置不会阻挡第一连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连杆朝第一连杆的方向运动时,弹片发生弹性形变,松开第二连杆的时候,弹片恢复弹性形变,在弹力的作用下第二连杆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设置的弹片在扭簧损坏的时候,依然能够使第二连杆恢复到最初的位置,从而提高了连接机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浸渗罐上设置有关闭机构,所述关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浸渗罐外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浸渗罐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上设置有覆盖所述浸渗罐的盖体;所述浸渗罐上设置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压缸,在气压缸活塞杆的带动下第二连接板会运动,第二连接板上的盖体就会盖在浸渗罐上;设置气压缸驱动的方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浸渗罐上设置有抽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抽气管能够进浸渗罐内的气体抽出,从而使浸渗罐内形成负压,使胶水能够更好的注入到铸件内。
综上所述,本发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设置的循环机构,能够使胶水能够循环使用从而节约资源;
2.设置的固定组件便于拆卸,在过滤网损坏的时候便于更换;
3.设置的弹片在扭簧损坏的时候,依然能够使第二连杆恢复到最初的位置,从而提高了连接机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铸件浸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浸渗罐;2、放置罐;21、分隔板;22、抱箍;23、挂件;3、存料罐;4、循环机构;41、进料管;411、凹槽;42、过滤网;43、出料管;5、固定组件;51、凸块;511、第一通孔;52、螺栓;6、连接机构;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扭簧;64、连接块;641、第二通孔;65、固定块;66、弹片;67、拨块;68、连接轴;7、关闭机构;71、第一连接板;72、第二连接板;73、盖体;74、气压缸;8、抽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铸件浸渗装置,包括浸渗罐1、存料罐3、循环机构4和关闭机构7。浸渗罐1的一侧设置有存料罐3;浸渗罐1上设置有与存料罐3连接的循环机构4;浸渗罐1上设置有关闭机构7。
参考图1和图2,浸渗罐1内放置有放置罐2(图中未显示),放置罐2为圆柱状的圆网,放置罐2的外周侧设置有抱箍22;放置罐2的内壁上铰接有分隔板21,分隔板21上设置有与放置罐2连接的连接机构6;放置罐2的上端的固定连接有挂件23。
参考图2和图3,连接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分隔板21上的固定块65,固定块65上铰接有连接块64,连接块6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41;连接块6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61,第一连杆61远离连接块64的一端弯曲设置;连接块64上铰接有第二连杆62,第二连杆62与连接块64的铰接点位于第二通孔641内,第二连杆62倾斜设置,第二连杆62远离连接块64的一端抵触第一连杆61远离连接块64的一端,第二连杆62上固定连接有拨块67,拨块67远离第二连杆62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641,拨块67远离第二连杆62的一端位于第一连杆61靠近连接块64一端且位于第一连杆61远离第二连杆62的一侧;第二通孔64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8,连接轴68上套接有扭簧63,扭簧6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通孔641的侧壁上,且另外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杆62上;第一连杆61朝向第二连杆62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弹片66,弹片66远离第一连杆6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杆62朝向第一连杆61的一侧上,弹片66呈圆弧状。
参考图1和图4,关闭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浸渗罐1外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板71,第一连接板71远离浸渗罐1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72,第二连接板72远离第一连接板7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盖体73;浸渗罐1外侧壁上铰接有气压缸74,气压缸74的活塞杆上铰接有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杆。
盖体73上连通有抽气管8。
循环机构4包括连接在浸渗罐1底壁上的进料管41,进料管41靠近浸渗罐1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上连接有过滤网42;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过滤网42周侧上的凸块51,凸块5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11;进料管4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凸块51卡接的凹槽411,凹槽411的底壁上开设有螺纹孔;凸块51上设置有穿过第一通孔511的螺栓52,螺栓5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进料管41远离浸渗罐1的一端连接在存料罐3的上端;存料罐3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43,出料管43远离存料罐3的一端连接在浸渗罐1的上端。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需要注胶的铸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放置在放置罐2的底壁上,然后转动分隔板21,接着转动固定块65,朝靠近固定块65的方向一端拨块67,第二连杆62会朝第一连杆61的方向运动,然后将第一连杆61穿过放置罐2的网孔,扭簧63和弹片66均会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一连杆61的弯曲端穿过网孔后,松开拨块67,扭簧63和弹片66均会恢复弹性形变,在扭簧63的弹力和弹片66的弹力下,第二连杆62会恢复到远离的位置,与第一连杆61抵触,从而使分隔板21的位置固定,将剩余的铸件放置在分隔板21上。
当铸件全部放置到放置罐2内后,启动气压缸74,使气压缸74的活塞杆带动第二连接板72运动,第二连接板72带动盖体73盖到浸渗罐1上,然后关闭气压缸74。
接着朝通过出料管43朝浸渗罐1内加入胶水,灯胶水加入完成后,通过抽气管8将浸渗罐1内的气体抽出。
当注胶完成后,胶水通过进料管41回收到存料罐3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2391.6
申请日:2019-01-1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32100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22D 23/04
专利分类号:B22D23/04
范畴分类:25D;
申请人:绍兴闰安电气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绍兴闰安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陈留路10号
发明人:蔡国华;赵明星
第一发明人:蔡国华
当前权利人:绍兴闰安电气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