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道南小学杨小红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变革。这便要求老师要遵循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调控好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真正的助力于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笔者以翻转课堂助力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中心,对其意义及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促使我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意义;策略
翻转课堂的提出源于美国,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迅速被应用到各国的教育之中,当翻转课堂来到中国,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这有利于老师轻松教学,学生开心的学习,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真正的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翻转课堂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精彩的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下时间去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将授课的环节转移到课外完成,课内的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例如以鲁迅、李大钊两个人的政治观点、个人思想为论题,让学生对其文学作品展开激烈的辩论。以这样的形式增加教学容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真正的将被动式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式的探究,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思考问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用和以往相同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与深入,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现代的语文教学注重趣味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巧妙的将小组合作与游戏方式融入到教学之中,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安排角色扮演,真实的还原课文情境。这样的形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提升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与魅力。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知识、拓展知识的作用,再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自主调控学习环节,提高自主学习与判断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翻转课堂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保持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真正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二、翻转课堂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1、巧创条件,实施课堂翻转
课堂翻转能否有效实施,取决于老师录制的视频学生是否有效学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较多学校在实施翻转课堂时,总会遇到学生家中无网的现象,导致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很难在课下完成。所以,有些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会选择去网吧看老师录制好的视频,处于这样嘈杂的环境之中,自然学习效果不会显著。对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老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将“微课”放于班级的博客、学校网站上,利用好班级博客、微信群、计算机教室等渠道,避免出现学生家中无法上网的现象。此外,翻转课堂助力于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实现“翻转”教学的作用。
2、认真筛选习题,减轻学习重担
翻转课堂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认真选择微课的“点”,掌控好微课的时间,十分钟左右即可,要以理解掌握知识点为中心。同时,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好教学时间,不能出现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的情况,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看教学视频。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不能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重担,要掌控好学生的作业量,课余时间主要任务便是观看教学视频,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简练习即可。
3、翻转课堂教学视频课件的设计,需注重独特性
教学视频课件的设计,要依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切勿出现照搬的现象,必须要体现课件设计的独特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设计视频课件之前,老师需全面的了解学生及教材,准确的找到课文的重难点,学生需掌握哪些内容,这样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才可以为学生设计出短小精悍、形式多元的视频课件,才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经调查显示,短小精悍的微课程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视频课件的设计,加入朗读配音、图片、背景音乐,或者融合“3D动画”、文本等,更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其中,实现高效化的语文教学。
【总结】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助力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容量,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老师要创设好条件,精简习题,减轻学生学习重担,还要重视教学视频课件设计的独特性,这样学生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对“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考[J].阴翠林.高考(综合版).2015(07)
[2]浅谈基于翻转课堂促进小学语文的有效性教学[J].胥碧.新课程(上).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