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303医院530021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468例患者病历,对其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2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整体护理模式,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的低体温、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而观察组为0.85%,相比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2.05%,而观察组为96.58%,相比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实施人性化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可有效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大力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
近些年随生活水平要求提升和临床医疗水平不断地提升,使得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手术室护理应用人性化护理逐渐被人们熟知和接受,由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可由于环境、器械、人物等原因导致患者紧张恐惧,影响手术效果[1],而为完善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各个环节,本文就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研究,为今后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有利参考和证据,现将报告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468例患者病历,对其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234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4例,女性患者100例,年龄范围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6.2±7.9)岁,手术时间范围为1.5-6小时,平均范围为(3.6±2.8)h,妇产科38例、手足外科59例、胸外科36例、甲状腺26例、口腔科31例、结肠手术44例;而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8例,女性患者106例,年龄范围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5.9±8.1)岁,手术时间范围为1.7-6.2小时,平均范围为(3.8±2.6)h,妇产科39例,结肠手术38例,甲状腺32例,口腔科30例,胸外科37例,手足外科58例。排除两组患者患有肝肾衰竭、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以免由于参加调查影响重大疾病治疗,且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告知相关事宜和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无论是性别、年龄、手术范围、手术项目等均无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数据对比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如术前访视、术中摆放体位、巡回护理等。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详细内容如下:(1)沟通语言,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语言应采用通俗易懂,语气应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缩短患者和临床工作者的距离,为表示尊重患者应采用“您”、“请”等词语;(2)仪容仪表,护理人员应严格要求仪容仪表,交接班时应认真检查着装,避免衣衫不整、衣衫不洁、浓妆艳抹等;(3)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应发自内心关心患者,根据患者个人特点进行心理和生理的关心,以取得患者配合和信任;(4)全程陪护,应指派专职护理人员全程陪护患者,主动护患者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患者由于情绪紧张影响手术顺利完成,且术中可适当的按摩和抚摸患者,使患者感觉放松;(5)保暖护理,护理人员应注意手术室内温度,避免由于长期空气净化导致患者出现体温过低,影响血液循环;(6)体位摆放,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摆放体位,且避免过度外展肢体,防止由于四肢过度外展影响血液循环,且应适当给予患者手术床保暖;(7)各仪器声音调低,护理人员应将各手术仪器报警音调低,避免非警戒值报警导致患者紧张,影响手术;(8)术后血迹擦拭,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术后给予相应血迹擦拭,且应采用保暖被保暖;(9)转移运送,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转移运送环节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科室负责人拟定满意度调查表,每份问卷为百分制,85-100分为非常满意、70-84分为满意、60-69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算处理,采用(±s)检验组间标准差,采用(%)表示组间计数资料,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及t检验计量资料,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n(%)]
3讨论
传统手术室护理仅注重患者生命安全,而随近些年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护理的提出,使得对于手术室患者在人性化护理模式方面越来越重视,往往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可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相关研究发现,患者的情绪可的严重的影响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变化,甚至影响手术顺利完成[2]。而人性化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和综合病情,拟定相应护理措施,如术前可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术中体温、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转运、出入量记录等,除此以上相关临床护理工作,还应从护理人员工作中进行改进,如仪容仪表、沟通语言和语气、操作动作等[3]。所谓人性化护理工作并不繁琐,而只是将工作内容细微化,提升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5%,而对照组7.69%,相比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观察组为96.58%,对照组为82.05%,相比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给予手术室护理实施人性化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整体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侯红岩,崔从强,王秋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系统医学,2016,07:144-146.
[2]杨美东.探究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5:230-232.
[3]刘俊俊,李方,王晋予.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