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羧甲基环糊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糊精,甲基,盐酸,手性,福林,壳聚糖,纳米。
羧甲基环糊精论文文献综述
陈款民[1](2019)在《β—环糊精—生物素—羧甲基壳聚糖离子交联纳米粒作为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类药物作为一类生物技术新药,其作用性强,针对性高,副作用小,在治疗肿瘤,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紊乱等疾病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蛋白质类药物由于分子量大,稳定性差,在口服给药过程中容易被体内的蛋白酶水解,胃内酸催化降解,胃肠道吸收屏障阻碍,肝的首过效应等导致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研制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新剂型尤为重要。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壳聚糖的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肠道粘附性,被广泛用作控制药物输送系统的基质材料。本研究通过酯化反应,将β-环糊精(β-CD)和生物素(Bi)接枝到羧甲基壳聚糖上,再以叁聚磷酸钠作为交联剂,制备β-环糊精-生物素-羧甲基壳聚糖离子交联纳米粒(β-CD-Bi-CMCS NPs),以期获得一种新型的给药载体用于提高蛋白质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激光动态光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技术,对制备的β-CD-Bi-CMCS聚合物以及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和表征。牛血清白蛋白(BSA)模拟蛋白质类药物被包载到纳米载体中,表现出理想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随后,以pH值为1.2、6.8、7.4的磷酸盐缓冲液模拟胃液(SGF)、小肠液(SIF)、结肠液(SCF),研究了纳米载体中所包载的BSA的释放行为。研究发现,载药纳米载体具有典型的pH依赖的控制缓释的作用,BSA在SGF中释放量较少,在SIF和SCF中释放量较高,可以保护药物在胃中不被消化酶降解。此后,将β-CD-Bi-CMCS纳米粒作为胰岛素的载体,研究了胰岛素在β-CD-Bi-CMCS NPs中的包载及释放行为。以Caco-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实验检测Insulin、β-CD-Bi-CMCS NPs和Insulin/β-CD-Bi-CMCS NPs对Caco-2细胞的毒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co-2细胞对Insulin/β-CD-CMCS NPs、Insulin/β-CD-Bi-CMCS NPs的摄取。结果表明,制备的β-CD-Bi-CMCS NPs对Caco-2细胞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由于生物素对Caco-2细胞的靶向作用提高了细胞摄取药物量。因此β-CD-Bi-CMCS NPs具有作为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载体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徐川辉,邹长军[2](2018)在《环糊精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表征和封装/释放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反相悬浮聚合的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多组环糊精(β-CD)改性的羧甲基纤维素(CMC)水凝胶,以香兰素为模型物考察了其吸附和封装性能。结果显示,水凝胶有着优良的吸附与释放性能,在环境p H为11.0时,其最高平衡溶胀率为1765.1%,当β-CD与CMC的原料比增加时,其平衡溶胀率降低。改性水凝胶对香兰素有着出色的封装能力,封装率可达95.8%;吸附平衡后的聚合物水凝胶也有着优良的释放率,在中性条件下最大释放率可达93.9%,表明其有着优良的重复使用性。本文的结果可为香兰素等对光、空气或其他外界因素敏感的物质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8年07期)
周敏,徐小英,龙远德[3](2018)在《羧甲基-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拆分17种β-内酰胺及其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羧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固定相填料,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17种顺式-β-内酰胺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pH值、盐种类和浓度及流动相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选定的流动相为(0.10%NH_4Ac+FA)(pH=5.0)-Me OH(体积比70∶30),在此条件下,17个β-内酰胺化合物中有7个化合物的分离度>1.5,4个化合物的分离度在1.0~1.5之间,其余化合物的分离度<1.0.理论拆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β-环糊精手性拆分过程是环糊精的包结作用与氢键、偶极相互作用和立体位阻等作用力协同作用的过程.与未衍生的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相比,羧甲基-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宋明明[4](2018)在《羧甲基-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离子交联纳米药物载体及胰岛素/载体的口服降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壳聚糖是一种阳离子天然聚合物,经部分脱乙酰得到。壳聚糖因其无毒、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黏性等特性,作为蛋白质类药物的口服载体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环糊精是具有疏水中心腔和亲水性外壳的篮状分子。其疏水腔能与客体分子的各种疏水结构域相互作用,形成非共价包合物。本文首先将羧甲基-β-环糊精接枝到壳聚糖上,然后与带负电荷的叁聚磷酸钠发生离子交联反应,制备了羧甲基-β-环糊精接枝的壳聚糖(CMCD-g-CS)纳米颗粒。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等,对制备的纳米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一种模拟蛋白质药物被包载到纳米载体中,表现出理想的包封率(EE)和载药率(LC)。分别在模拟胃液(SGF)、结肠液(SIF)、小肠液(SCF)中进行载药纳米粒(BSA/CMCD-g-CS NPs)的体外释放实验。研究发现,载药纳米载体表现出典型的控制缓释模型,而在SIF和SCF中载药纳米粒释放出的BSA比SGF高得多。研究结果表明,CMCD-g-CS NPs具有潜在的作为口服蛋白质药物的纳米载体的潜力。此后,将CMCD-g-CS NPs作为胰岛素(insulin)载体,以提高药物的口服疗效。制备的纳米载体具有良好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体外释放实验表明,纳米载体在SGF环境中能有效地保护胰岛素,并在SCF中高效释放出胰岛素。口服insulin/CMCD-g-CS NPs能有效地促进药物内化进入CaCO-2细胞,增强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肝功能研究证实,CMCD-g-CS NPs对实验小鼠无明显毒性。因此,CMCD-g-CS NPs可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口服胰岛素载体,奠定了将来的临床应用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施韦[5](2017)在《装载小檗碱的羧甲基β-环糊精修饰的蒙脱石超分子网络的抗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廉价、简便、安全环保的合成方法,首次成功制备了羧甲基β-环糊精修饰的蒙脱石,然后通过分子间氢键自组装成超分子网络结构,并将其用于装载小檗碱,提高盐酸小檗碱的溶解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最终达到增强盐酸小檗碱抗菌性能的目的。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超分子网络载体材料的制备、表征及载药性能研究。采用β-环糊精在碱性条件下与一氯乙酸反应合成羧甲基环糊精;对蒙脱石进行硅烷化,得到叁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修饰的蒙脱石;在室温条件下通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催化,使羧甲基环糊精的羧基与叁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硅烷化的蒙脱石上的伯胺基发生缩合反应,最终得到羧甲基环糊精修饰的蒙脱石超分子网络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盐酸小檗碱作为模型药物考查超分子网络载体材料的体外载药和释放性能。结果: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超分子网络材料在587,613和745cm-1出现了环糊精的特征峰,证明羧甲基环糊精对蒙脱石的成功嫁接;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显示蒙脱石经过修饰后特征峰左移,层空间扩大,说明羧甲基环糊精的嫁接反应不仅发生在蒙脱石表面也发生在蒙脱石层间;热重分析显示,环糊精基团在超分子网络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为6.9%。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超分子载体材料的独特网络结构。体外载药试验表明超分子网络载体材料在50℃,p H7.0的条件下载药5小时可达最大载药量28.0%;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在p H=7.4条件下,载药超分子材料具有缓释特征,在12小时内释放度可达49.3%。第二部分:载药超分子网络体外抗菌性能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比较载药超分子网络和游离药物的体外抗菌性能。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菌对药物的吸收,以考察载药超分子材料抗菌能力的浓度依赖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600 nm处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考查不同浓度的载药超分子载体材料的长期抗菌性能,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载药超分子材料与细菌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经过浓度分别为150、400μg/mL载药超分子材料处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菌悬液,菌落总数从107下降到102,载药超分子网络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明显优于游离的药物。平板稀释计数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确证了载药超分子网络材料的抗菌性能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不同浓度载药超分子材料与细菌一起培育3天的光密度曲线显示,载药超分子材料具有长效抑菌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可达到97.81%,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达98.45%。(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翟明翚,苏立强,王颖,符寒松[6](2016)在《羧甲基-β-环糊精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分离盐酸去甲苯福林对映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去甲苯福林对映体进行分离研究。系统考察了流动相配比、pH值以及流速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相中甲醇∶乙腈∶水=15∶70∶15(其中CM-β-CD的浓度为0.6 g/L)、流速=0.2 m L/min、pH=4.25、检测波长为214 nm时,盐酸去甲苯福林对映体的分离度为1.53。(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16年10期)
王光辉,杨兰兰[7](2016)在《羧甲基-β-环糊精强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去除酸性红R和铅》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羧甲基-β-环糊精对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酸性红R和光催化还原铅的影响,同时也评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体系中羧甲基-β-环糊精对酸性红R和铅同时转化的协同效应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β-环糊精既能强化酸性红的光催化降解,也能强化对铅的光催化还原,同时羧甲基-β-环糊精还能强化对酸性红R和铅协同转化效应,酸性红R和铅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明显增加,羧甲基-β-环糊精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强化技术可以用于废水中染料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期刊2016-07-01)
徐良,崔智,江坤,郭兴杰,王铁杰[8](2016)在《羧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的CE法检查R-维拉帕米中S-异构体杂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的毛细管电泳法检查R-维拉帕米原料药中S-异构体杂质。方法:实验考察了CM-β-CD质量浓度、p H及缓冲溶液浓度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优化后的毛细管电泳条件为毛细管柱为未涂壁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4.0,手性选择剂为质量浓度为15 g·L~(-1)的CM-S-β-CD。结果:在上述毛细管电泳条件下,维拉帕米S-异构体与R-异构体能够实现良好分离,分离度>5.0。维拉帕米S-异构体在质量浓度为2.0~20μg·m 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加样回收率为95.5%~103.5%,该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良好。3批R-维拉帕米原料药经本法检测所含S-异构体杂质均小于0.2%。结论:所建立好的方法适于R-维拉帕米原料药中S-异构体杂质的检查。(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何慧,季金苟,刘月华,覃艳玲,徐溢[9](2016)在《β-环糊精/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对光敏性药物的联合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疏水性光敏药物硝苯地平(NF)的光稳定性,用共沉法制得了NF/β-环糊精(NF/β-CD)包合物,再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得了NF/β-环糊精/O-羧甲基壳聚糖(NF/β-CD/O-CMC)纳米粒。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NF/β-CD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NF/β-CD/O-CMC纳米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2.38%和18.41%,纳米粒呈多面体形,分散均匀,平均粒径273.80 nm,Zeta电位-37.6 m V,多分散指数(PDI)0.086。紫外光降解实验显示,β-CD包合物对NF有一定的光降解保护作用,β-CD/O-CMC纳米粒中的NF初始1 h降解较快,随后较慢,4 h降解率达到42.43%,此后基本不变,其光降解保护作用明显优于β-CD包合物,具有更好的光降解联合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1期)
平文卉,周楠,陈建忠,杨娟[10](2016)在《Fe_3O_4/羧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聚合物磁性纳米材料固相萃取分离-紫外-可见联用分析槲皮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际样品中槲皮素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合成了Fe_3O_4/羧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聚合物磁性纳米材料(CM-HP-β-CDCP-MNPs),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及透射电镜对该材料进行表征。将其作为磁性固相萃取剂与紫外可见光谱联用分离分析槲皮素,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槲皮素的测定。结果该方法中槲皮素吸附液于波长373 nm处测定,洗脱液于波长360 nm处测定。室温下,CM-HP-β-CDCP-MNPs能快速定量吸附槲皮素(吸附率为96%),2.0 mol/L NaOH-0.01 mol/Lβ-CD在30 min内可脱附槲皮素(脱附率为9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富集倍数为10,CM-HP-β-CDCP-MNPs可重复使用12次,具有较好的重现性。CM-HP-β-CDCP-MNPs固相萃取分离-紫外可见光谱测定槲皮素的检出限为7.6 ng/ml,线性范围为0.06μg/ml~7.00μg/m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测定槲皮素胶囊、苹果肉、苹果皮中的槲皮素,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羧甲基环糊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反相悬浮聚合的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多组环糊精(β-CD)改性的羧甲基纤维素(CMC)水凝胶,以香兰素为模型物考察了其吸附和封装性能。结果显示,水凝胶有着优良的吸附与释放性能,在环境p H为11.0时,其最高平衡溶胀率为1765.1%,当β-CD与CMC的原料比增加时,其平衡溶胀率降低。改性水凝胶对香兰素有着出色的封装能力,封装率可达95.8%;吸附平衡后的聚合物水凝胶也有着优良的释放率,在中性条件下最大释放率可达93.9%,表明其有着优良的重复使用性。本文的结果可为香兰素等对光、空气或其他外界因素敏感的物质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羧甲基环糊精论文参考文献
[1].陈款民.β—环糊精—生物素—羧甲基壳聚糖离子交联纳米粒作为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载体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9
[2].徐川辉,邹长军.环糊精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表征和封装/释放性能研究[J].化学通报.2018
[3].周敏,徐小英,龙远德.羧甲基-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拆分17种β-内酰胺及其机理[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4].宋明明.羧甲基-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离子交联纳米药物载体及胰岛素/载体的口服降糖作用[D].安徽师范大学.2018
[5].王施韦.装载小檗碱的羧甲基β-环糊精修饰的蒙脱石超分子网络的抗菌活性[D].重庆医科大学.2017
[6].翟明翚,苏立强,王颖,符寒松.羧甲基-β-环糊精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分离盐酸去甲苯福林对映体[J].化工时刊.2016
[7].王光辉,杨兰兰.羧甲基-β-环糊精强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去除酸性红R和铅[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2016
[8].徐良,崔智,江坤,郭兴杰,王铁杰.羧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的CE法检查R-维拉帕米中S-异构体杂质[J].药物分析杂志.2016
[9].何慧,季金苟,刘月华,覃艳玲,徐溢.β-环糊精/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对光敏性药物的联合保护[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
[10].平文卉,周楠,陈建忠,杨娟.Fe_3O_4/羧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聚合物磁性纳米材料固相萃取分离-紫外-可见联用分析槲皮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