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冀中坳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冀中,碳酸盐,地质,断层,饶阳,渤海湾,泥灰岩。
冀中坳陷论文文献综述
周淋,吕传炳,纪友亮,林铁林,冉爱华[1](2019)在《远源浅水辫状河叁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式研究: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L18断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留18断块内岩心、录井、测井、叁维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远源浅水辫状河叁角洲前缘进行了相带划分,对砂体构型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各相带内沉积构型样式的特征,建立了远源浅水辫状河叁角洲前缘精细的沉积构型模式。研究表明:(1)研究区水体整体较浅,远源浅水辫状河叁角洲前缘亚相广泛发育,并进一步分为前缘近端、前缘中端和前缘远端3个相带,不同相带在砂体厚度、岩性组合特征和砂体横向连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2)前缘远端水下分流河道水动力较弱,所携带沉积物较少,形成横向连通性较差的小规模河口坝,河口坝之间的厚层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3)前缘中端分流河道水动力强度中等,形成串珠状或分叉树枝状的河口坝,单一河口坝由2~4期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2. 2°,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4)前缘近端分流河道水流强度较大,下切作用较强,所携带沉积物较多;下伏河口坝互相迭置切割,形成连片分布的复合体;单个河口坝由多个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3. 5°,增生体内的漫溢夹层及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夹层类型。(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鑫,李鹏,李熹微,边滢滢,肖红[2](2019)在《基于高精度地震资料的陆相复杂油藏勘探方法——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典型区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部多数高勘探程度老油田均进入以复杂构造油藏和隐蔽岩性油藏为目标的后期勘探阶段,构造断裂的识别精度和岩性边界的刻画程度直接影响着复杂油藏认识和落实。在应用高精度叁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质需求开展地震解释新技术方法的深度应用,在复杂断块勘探中,应用特征值相干、优势频带相位、多尺度曲率等地震属性的优化、融合,配合常规平剖面解释,可有效识别复杂构造区低级序控藏断层和微幅构造。在复杂岩性勘探中,以曲流河道砂构型为地质约束,采用地震地貌成像切片和基于分频模型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等技术手段,可准确识别多期窄薄河道砂走向,圈定有利靶区。上述勘探方法成功应用在饶阳凹陷复杂构造和岩性勘探领域,并在杨武寨和赵皇庄地区取得了显着成效,对后续有相似地质条件背景的区带勘探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毛黎光,田建章,张宏伟,张传宝,王鑫[3](2019)在《冀中坳陷北部河西务断层结构及新近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西务断层是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北部地区一条重要的控盆断裂,新近纪—第四纪时期渤海湾盆地整体进入热沉降阶段后,该断层仍然存在构造活动,2018年在河北永清县发生的地震就是由该断层的活动所引发。文章利用地震数据对河西务断层的结构特征和新近纪以来的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西务断层新近纪以来具有右旋走滑的张扭特征,主断层在剖面上具有负花状结构,平面上具有分段性,北段和南段兼具右旋走滑和拉张的特征,中段则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运动学模型表明,这种分段差异性主要由各段主断层走向和块体走滑运动方向的夹角所决定。(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江涛,杨德相,吴健平,胡延旭,韩琪[4](2019)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古近系沙叁段下亚段致密油“甜点”主控因素与发育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沙叁段下亚段的泥灰岩—砾岩致密油气藏为一类特殊岩性致密油气藏。泥灰岩—砾岩特殊岩性致密油气藏发育于沙叁段下亚段(Es3下),为一套扇叁角洲—湖泊相形成的特殊岩性建造,根据钻井资料与地震反射特征,沙叁段下亚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5个叁级层序,且储层类型主要为泥灰岩和砾岩,并进一步将泥灰岩分为两类,砾岩分为叁类。泥灰岩类致密油"甜点"储层主要受岩石结构、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以及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综合控制,纹层状泥灰岩为泥灰岩类"甜点"储层岩性,在SQ2湖侵域有机质丰度最高,生油能力最强,TOC值由斜坡带向洼槽区逐渐增高,成熟度增加,生油量增加,裂缝主要发育于斜坡带和断层带附近,在洼槽区则发育较少,纹层状泥灰岩主要发育在斜坡内带—洼槽区,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区带;砾岩类致密油"甜点"储层主要受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和裂缝发育程度、溶蚀作用共同控制,颗粒支撑陆源砾岩为砾岩类"甜点"储层岩性,发育在凹陷西部、东部斜坡带和洼槽内靠近断层附近的不同期次滑塌体"近端"和冲积扇"扇根"部位,纵向上主要发育在SQ1—SQ3地层中。(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马学峰,杨德相,王建,曹兰柱,田建章[5](2019)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最主要的烃源层是古近系的沙叁段、沙一段,新生古储和自生自储是发现储量最多、石油资源最丰富的2种成藏组合。近年来,冀中坳陷在富油洼槽区地层-岩性油藏、隐蔽型潜山油藏以及致密油领域勘探不断取得重要突破与发现,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冀中坳陷常规与非常规油藏形成条件解剖,分析成藏主控因素,构建多类型油藏成藏模式并总结富集规律,完善建立不同类型油藏资源评价参数,优选评价方法,开展了新一轮资源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冀中坳陷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4.4×108t,资源探明率为46%,致密油地质资源量为5.19×108t。由于剩余石油资源依然丰富,未来要持续深化富油洼槽区及斜坡带的构造-岩性及隐蔽型常规油藏勘探,稳步推进束鹿凹陷泥灰岩致密油勘探,加强致密油甜点区综合评价。(本文来源于《海相油气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董大伟,赵利,李婷婷,施瑞,李彤[6](2019)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典型斜坡带成因机制及油气成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统计国内断陷盆地斜坡带的宽度和坡度基础上,以冀中坳陷文安、蠡县、束鹿西3大典型斜坡带为例,利用现有的地震、石油地质等资料,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各类型斜坡带构造演化及其成藏特征。根据斜坡带的坡度和宽度,划分出宽缓型、平台型和窄陡型3类斜坡带,分别对应冀中坳陷的文安斜坡、蠡县斜坡和束鹿西斜坡。宽缓型斜坡对应的凹陷为单断式,边界断层拆离深度浅,以沉积为主控因素;宽缓型斜坡油气成藏以横向长距离运移、多层系含油为特征,圈闭类型多样。平台型斜坡对应的凹陷为双断式,边界断层拆离深度中等,为构造—沉积复合型成因机制;平台型斜坡含油气丰度取决于斜坡内生烃次洼,圈闭类型以鼻状构造和岩性尖灭为主。窄陡型斜坡对应的凹陷为单断式,边界断层拆离深度深,以构造为主控因素;窄陡型斜坡带油气成藏以垂向运移为主要特征,圈闭类型以构造型为主。(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尘福艳,杨创,谭富荣,孙娇鹏,丁文龙[7](2019)在《微量元素分析在判别沉积介质环境中的应用——以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迭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蕴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对沉积环境水文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成为研究沉积期古气候、古环境的有效手段。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迭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开展工作较少,不能满足于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需要。本研究以冀中坳陷石炭-二迭纪古环境恢复为研究目标,对采集自该坳陷东北部3口钻井的19个岩心样品开展详细的微量元素的测定。通过系统的研究,筛选出对沉积介质环境较为敏感的微量元素指标及/或特征元素比值,包括Sr、Ba、U、Th、Co、Ni、Cu、Cr及Sr/Ba、Ni/Co、U/Th、Ce/Ce*、Sr/Cu等指标,分析其在不同层序、不同体系域的变化特征,并讨论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迭纪地层中Sr/Ba比值是0. 2~0. 73,U/Th的测量范围为0. 14~0. 22,Ni/Co比值在地层中的变化范围是0. 53~3. 03,属于富氧、微咸水的古水体环境; Sr/Cu比值在4. 12~14. 01之间,古气候背景则呈现出由石炭纪的温湿气候向二迭纪干热环境的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朱威[8](2019)在《在冀中坳陷区开展大地电磁测深测量是可行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综合开发示范工程”“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调查评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预算分列项目支持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4月-5月开展了冀中坳陷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06-18)
闫伟,金振奎,陈俊年,杨天博[9](2019)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冀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部,是发育在华北地台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坳陷,在寒武系主要发育海相碳酸盐岩。从寒武系露头剖面入手,结合钻井地层,建立露头和钻井之间的地层对比格架。对单井相、地震相、连井相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寒武纪构造活动平缓,各区域的地层厚度差异小。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岩心观察、样品分析以及各岩性含量的统计,识别出了台地、缓坡、陆棚等3种相类型。台地相中可以识别出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鲕粒滩、竹叶状砾屑滩等5种类型。潮坪主要指潮上坪和潮间坪,并进一步识别出了潮上泥坪、潮上云坪、潮上云灰坪、潮间灰坪等类型。基于各沉积相类型的分析,建立了冀中坳陷寒武系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并编制了9张岩相古地理图。对古地理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府君山期开始海侵,发育了局限台地和潮坪;至馒头期、毛庄期海侵进一步发展,主要发育了潮上泥坪;到徐庄期以后,潮坪、鲕粒滩共存,并在张夏期海侵达到高潮。崮山期开始海退,潮坪沉积又开始出现。长山期、凤山期进一步海退,分别发育了竹叶状砾屑滩和潮上云坪、潮间灰坪等。(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以明,田建章,杨德相,韩红涛,陈树光[10](2019)在《冀中坳陷潜山内幕寒武系府君山组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成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综合钻井、地震、试油、分析化验等技术方法,对潜山内幕寒武系府君山组的构造、岩相古地理、储层、盖层、供烃方式及圈闭类型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冀中坳陷潜山内幕寒武系发育府君山组优质白云岩储层,存在寒武系馒头组—徐庄组盖层和青白口系隔层两套稳定有效的盖(隔)层,组成区内最有利的储—盖—隔组合,具备深源断层纵向输导、近源断层横向输导、源内不整合面输导、断层—不整合面复合输导和断层—高效储层复合阶梯状输导5种供烃方式,形成断块型层状、不整合顺坡、不整合逆坡和断层—不整合复合4种潜山内幕圈闭类型;明确了储层—输导—盖(隔)层是潜山内幕成藏的关键因素。据此评价优选了Ⅰ类勘探区3个、Ⅱ类勘探区2个,指出河西务潜山带、文安斜坡西潜山带—南马庄潜山带和长洋淀潜山带是勘探的有利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9年03期)
冀中坳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东部多数高勘探程度老油田均进入以复杂构造油藏和隐蔽岩性油藏为目标的后期勘探阶段,构造断裂的识别精度和岩性边界的刻画程度直接影响着复杂油藏认识和落实。在应用高精度叁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质需求开展地震解释新技术方法的深度应用,在复杂断块勘探中,应用特征值相干、优势频带相位、多尺度曲率等地震属性的优化、融合,配合常规平剖面解释,可有效识别复杂构造区低级序控藏断层和微幅构造。在复杂岩性勘探中,以曲流河道砂构型为地质约束,采用地震地貌成像切片和基于分频模型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等技术手段,可准确识别多期窄薄河道砂走向,圈定有利靶区。上述勘探方法成功应用在饶阳凹陷复杂构造和岩性勘探领域,并在杨武寨和赵皇庄地区取得了显着成效,对后续有相似地质条件背景的区带勘探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冀中坳陷论文参考文献
[1].周淋,吕传炳,纪友亮,林铁林,冉爱华.远源浅水辫状河叁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式研究: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L18断块为例[J].古地理学报.2019
[2].王鑫,李鹏,李熹微,边滢滢,肖红.基于高精度地震资料的陆相复杂油藏勘探方法——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典型区带为例[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毛黎光,田建章,张宏伟,张传宝,王鑫.冀中坳陷北部河西务断层结构及新近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9
[4].江涛,杨德相,吴健平,胡延旭,韩琪.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古近系沙叁段下亚段致密油“甜点”主控因素与发育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
[5].马学峰,杨德相,王建,曹兰柱,田建章.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J].海相油气地质.2019
[6].董大伟,赵利,李婷婷,施瑞,李彤.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典型斜坡带成因机制及油气成藏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9
[7].尘福艳,杨创,谭富荣,孙娇鹏,丁文龙.微量元素分析在判别沉积介质环境中的应用——以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迭系为例[J].中国煤炭地质.2019
[8].朱威.在冀中坳陷区开展大地电磁测深测量是可行的[N].中国矿业报.2019
[9].闫伟,金振奎,陈俊年,杨天博.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J].古地理学报.2019
[10].张以明,田建章,杨德相,韩红涛,陈树光.冀中坳陷潜山内幕寒武系府君山组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J].中国石油勘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