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宁东井田煤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宁东井田煤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作为煤炭资源大国,中国的煤炭开采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因此煤炭勘探事业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开采过程中瓦斯泄漏、冒顶、突水等安全隐患的发生,需要对地层地下构造形态有深入的了解。特殊的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变化情况、煤层厚度分布范围、储层富水带的分布状况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依据当前地震勘探的技术手段,充分结合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和录井资料,通过加强井震联合反演手段、多属性分析研究、波阻抗数据体重构技术、蚂蚁体追踪技术等方法,开展对于煤层裂缝系统、岩性变化及煤层厚度预测的研究。本次研究依托“宁夏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某煤矿勘探”项目,分析了该工区的气候环境及地层沉积特征。该工区主要目的层位于侏罗系中统延安组,沉积环境以冲击平原相、三角洲前缘相为主,沉积较稳定,含煤层数多且有一定厚度。结合这类地质构造特征,首先通过对叠后地震数据的进行常规波阻抗反演,识别出连续性较强的主要煤层;之后通过构造三维岩性数据模型,刻画出各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的展布特征;最后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通过曲率体及蚂蚁体追踪属性,对研究区目的层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描述。为了提高自然伽马、散射伽马及视电阻率对于波阻抗的敏感程度,通过随机模拟和数据体模型重构等技术,拟合出新的可以表征岩性变化的波阻抗数据体,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垂向分辨率。结合实际的地质沉积环境以及井资料,调节各参数及门槛值大小,将波阻抗数据体转换成时间域的岩性数据体,通过建立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深度域的三维岩性数据模型,并绘制各煤层的地质构造图,及其顶底板岩性厚度分布图,为储层描述提供了有利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性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煤层富水带预测研究现状
  •     1.2.3 储层裂缝发育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煤层储层预测
  •     1.3.2 煤层顶底板砂岩层含水性预测
  •     1.3.3 煤层裂缝发育带预测技术
  • 2 煤层预测方法与技术
  •   2.1 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   2.2 地质统计学反演
  •   2.3 常规地震属性分析
  • 3 测井与地震资料分析
  •   3.1 研究区情况介绍
  •     3.1.1 工区概况
  •     3.1.2 目标层地质概况
  •   3.2 井数据的整理分析
  •     3.2.1 测井曲线校正
  •     3.2.2 单井柱状图及连井对比图分析
  •   3.3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 4 实际应用效果分析
  •   4.1 煤层顶底板岩性识别
  •   4.2 煤层顶底板富水带预测
  •   4.3 煤层裂缝发育带预测
  •     4.3.1 曲率属性分析
  •     4.3.2 蚂蚁体追踪属性分析
  • 5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杨爽

    导师: 王彦春

    关键词: 煤层预测,地质统计学反演,垂向分辨率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 “宁夏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某煤矿勘探”项目

    分类号: P618.11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486

    总页数: 85

    文件大小: 30081K

    下载量: 62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震特征反演在锡林好来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断块油气田 2009(06)
    • [2].海上时移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海上油气 2018(04)
    • [3].鄂尔多斯盆地盒8上段有利储层预测[J]. 辽宁化工 2019(03)
    • [4].《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60卷总目次[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12)
    • [5].唐代京师地震及唐人地震观[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6].贵阳钻孔应变观测记录地震特征及典型大震同震效应分析[J]. 高原地震 2012(02)
    • [7].琼东南盆地第四纪块体搬运体系的地震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03)
    • [8].利用大地电磁技术揭示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_S6.4地震隐伏地震构造和孕震环境[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6)
    • [9].地震油气储层的小样本卷积神经网络学习与预测[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10)
    • [10].油气、自然渗漏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特征[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23)
    • [11].2014年秭归M4.7、M4.5地震序列与2017年秭归-巴东M4.3、M4.1地震序列对比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03)
    • [12].浙江临安4.2级地震特征及烈度调查[J]. 震灾防御技术 2018(03)
    • [13].西沙海域南部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J]. 海相油气地质 2014(03)
    • [14].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玉树地震特征及形成机制交流研讨会”[J]. 地球学报 2010(03)
    • [15].渤海湾盆地新北油田馆上段储层预测方法[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2)
    • [16].地震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青海省海西州为例[J]. 青海大学学报 2017(05)
    • [17].川东建南地区石炭系地震储层预测[J]. 海相油气地质 2012(01)
    • [18].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气烟囱特征及成藏模式[J]. 海相油气地质 2012(03)
    • [19].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地震相特征及沉积相分布[J]. 海相油气地质 2014(01)
    • [20].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在台湾强震中应用研究[J]. 华南地震 2020(01)
    • [21].基于微博数据挖掘的九寨沟7.0级地震灾情时空特征分析[J]. 中国地震 2017(04)
    • [22].2015年玛多5.2级地震特征研究[J]. 高原地震 2016(04)
    • [23].珠江口盆地南部隆起中新统碳酸盐岩分布的地震预测[J]. 海相油气地质 2015(03)
    • [24].川东南涪陵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特征及分布规律[J]. 海洋地质前沿 2012(04)
    • [25].川东板东构造长兴组生物礁及其地震特征研究[J]. 海洋石油 2009(01)
    • [26].安哥拉G油田储层预测研究方法[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05)
    • [27].塔里木上二叠统沙井子组地震特征及沉积体系[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28].胶结物对储层砂岩的地震弹性特征的影响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4)
    • [29].滇西南地区澜沧断裂古地震特征初步研究[J]. 地震研究 2016(03)
    • [30].芦山地震科考人工爆破与构造地震特征对比分析[J]. 四川地震 2014(02)

    标签:;  ;  ;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宁东井田煤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