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性论文_吴飞,张福栋,王训,李秋华,江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洋性,冰川,弧菌,季风,大陆,妈祖,中国。

海洋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飞,张福栋,王训,李秋华,江帆[1](2019)在《青藏高原中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典型海洋性冰川小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典型海洋性冰川的雪冰-径流水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雪冰-径流水中汞浓度变化趋势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贡嘎山冰川中雪、冰样品的THg浓度略高于全球背景值,而明永冰川以及米堆冰川的雪、冰、水样品均处于全球背景水平.3个冰川所有雪样、冰样、水样的THg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78±5.99) ng/L、(1.72±1.15)ng/L、(1.31±0.91)ng/L.不同的环境介质中THg浓度变化总体表现为:雪>冰>水,其主要受颗粒汞沉淀作用及气态单质Hg挥发作用的控制.贡嘎山的径流水中THg浓度表现为六月最高(7.48±2.22)ng/L,十一月最低(1.39±0.27)ng/L.所有雪冰-径流水体系中HgP与THg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雪中HgP/THg最高,其次为冰,最低为径流水.贡嘎山径流水中的HgP/THg及月均THg输出变化趋势受径流量和降雨量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了本研究区域雪冰中THg浓度主要受大气颗粒物沉降及季风传输的影响.此外,相比于其他2个冰川,贡嘎山冰川由于更加靠近人类活动密集区域,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付琳,唐凯纯[2](2019)在《东南地区早期海洋性聚落中的特殊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两汉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海洋性聚落存在两种特殊的聚落类型,即产业型聚落和贸易型聚落。产业型聚落的典型遗址有台湾澎湖七美岛的石器加工场、福建长泰龙津溪中游的石器加工场、浙江宁波大榭岛的制盐工坊等。产业型聚落多为资源指向型,资源种类、多寡和优劣的差别,是影响此类聚落发展和聚落形态的重要因素。贸易型聚落的典型遗址有广西合浦港汉代港口、泰国Khao Sam Kaeo遗址等。贸易型聚落多为区位指向型,特殊的地理位置、陆海运输条件的便利程度,是影响此类聚落发展和聚落形态的重要因素。另外,区内亦存在一些集产业、贸易、生活于一体的小型聚落,特点是产品产量有限贸易辐射半径较短。(本文来源于《中国港口》期刊2019年S1期)

丁淑妍,侯丽艳,于成勇,张剑,解洁[3](2019)在《海洋性弧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中。弧菌是引起人类和水生动物细菌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人类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伤口直接接触被污染的水体环境,会引起腹泻、伤口感染甚至败血症等疾病。随着我国海产品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海洋性致病性弧菌感染所致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探索其致病机制刻不容缓。弧菌的致病力与其毒力因子密切相关,主要的毒力因子包括溶血素、铁过载和内、外毒素等。本文主要针对几种常见的海洋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探讨,分别从其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及致病因子生物机制3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海洋性弧菌致病机制和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07期)

张萌萌,管兆勇,张奔奔[4](2019)在《南方涛动年际变化与夏季亚澳季风环流及海洋性大陆区域气候异常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SOI(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南方涛动指数)资料以及NCEP/NCAR、CMAP月平均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方涛动年际变化与夏季亚澳季风环流及海洋性大陆区域气候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南方涛动具有显着的年际变化特征,这种年际变化对夏季亚澳季风区及海洋性大陆区域的环流、降水及温度异常有重要影响。当SOI正位相时,赤道以南的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以及西北太平洋海域高层为气旋,低层为反气旋,赤道地区的东部太平洋低层为辐散中心,高层为辐合中心,有利于下沉运动维持;加里曼丹岛附近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维持;海洋性大陆地区降水为显着的正异常,东亚地区降水存在较弱的正异常;海洋性大陆地区以及我国青藏高原到东海一带温度为正异常,孟加拉湾及印度半岛区域温度为负异常。(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牟建新,李忠勤,张慧,徐春海,金爽[5](2019)在《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以乌源1号冰川和帕隆94号冰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藏东南帕隆94号冰川为例,结合大西沟与察隅站气象资料,对1980—2015年两条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6 a来乌源1号冰川与帕隆94号冰川物质平衡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累积物质平衡达-17 102 mm w. e.与-8 159 mm w. e.,相当于冰川厚度减薄19 m与9. 01 m,且分别于1996、2004年左右发生突变。同期两条冰川所处区域年均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而降水量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态势;二者年内气温分配相仿,但降水分配差异较大。初步分析认为气温上升是导致乌源1号冰川与帕隆94号冰川物质亏损的主要原因,冰川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幅度的差异和地性因子(坡度、冰川面积)的不同使得乌源1号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高于帕隆94号冰川,由于目前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监测时段相对较短,为深入研究中国西部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过程仍需加强对冰川的持续观测。(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1期)

杨鸣,陈祖芬[6](2019)在《妈祖题材音乐海洋性的内涵、表现与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妈祖题材音乐具有弘扬海洋精神、描述海洋之景、彰显海洋情怀、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性内涵,常常通过多样性艺术体现、恢弘般气势呈现、音响动态变化等来进行海洋表现。当前,需要提升妈祖题材音乐的海洋性特征,把"海丝"与音乐相融合、凸显海岛文化特色,并诠释海洋性人文、精神风貌。(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幸辉,赵欣欣,刘浩霞[7](2018)在《概念整合视域下北部湾海洋性文化记忆重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整合理论关注新创意义的在线合成过程,文章将其置于更长时间跨度中,研究北部湾海洋性文化记忆的重构过程,发现历史遗迹、手工技艺、宗教信仰及歌谣文化四大文化记忆是基于各自旧有文化原型,结合新时代需求重构出的新创意义。四类海洋性文化记忆是北部湾人民身份与精神的象征,是凝聚人民的重要力量。通过进一步加深对北部湾海洋文化的理解,为北部湾海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管兆勇,许琪[8](2018)在《海洋性大陆地区夏季降水的区域性特征及与亚-印-太不同气候信号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性大陆区域(Maritime Continent,MC)受到季风、热带海洋信号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降水具有显着的区域特征。利用1979-2013年的NCEP/NCAR和GPC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REOF方法,对北半球夏季(6-9月)MC地区的降水进行区域划分,进一步通过小波、回归等方法,诊断研究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异常、热带海洋信号的联系。结果表明:MC地区的降水可被划分为四个独立的区域,分别位于印尼中东部地区(Ⅰ区)、印尼西部洋面地区(Ⅱ+Ⅴ区)、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地区(Ⅲ区)以及关岛地区(Ⅳ+Ⅵ区)。各区降水的时间序列均具有较强的年际特征且差异显着。Ⅰ区降水异常与热带太平洋气候变动密切相关,Ⅱ+Ⅴ区则受到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共同作用。Ⅲ区与Ⅳ+Ⅵ区降水异常和东亚地区季风活动及热带地区的辐合辐散异常有关。当各区降水出项异常时,均存在显着的水汽与环流场的辐合辐散与之对应,东亚地区出现EAP/PJ,或类似的遥相关型。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刻认识MC区域的气候特征变化,并为进一步研究东亚夏季风以及中国降水的异常提供一定线索。(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7 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期刊2018-10-24)

朱延年[9](2018)在《利用卫星反演海洋性层积云云滴数浓度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利用卫星反演Nd的方法是通过绝热过程形成的云的光学厚度(?),云滴有效半径(re),云滴数浓度(Nd)和云水路径(LWP)之间的关系来反演Nd。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均一的浅层云,如闭合型细胞状云,但是在开口型细胞状云中的应用中存在诸多挑战,例如云垂直发展形成的的叁维结构所产生的遮蔽、破碎的云云边界所产生的混合像元的影响等,导致反演的Nd无法真实地反映边界层的气溶胶对云的影响。除此之外,云顶之上存在稳定层时,抑制了云的垂直发展,云顶的水平方向上形成云砧会对Nd反演带来很大影响。为了反演能够反映边界层气溶胶对云影响的云滴数浓度Nd,本文通过利用云的对流核,即云团最亮的部分(光学厚度最大)反演的Nd,来降低上述因素的影响。反演结果对比理想状况下卫星反演的Nd误差在5%以内。本文通过分析南半球夏季(2015年11月~2016年2月、2016年11月~2017年2月),大约1700景MODISTerraC6的云产品,覆盖东南太平洋区域(南美洲以西海域,10oN~78oS,65oW~177oW)。共获得了199595个110 km×110 km的有效分析窗口。对每一个窗口,分别反演了对应的平均数浓度Nd_average、最大的50%的光学厚度?50对应的像元反演的Nd50、最大的10%的光学厚度?90对应的像元反演的Nd90,以及?90对应的被云像元包围的像元反演的Nd90_embedded。因为Nd90_embedded所用像元均被其他云像元所包围,因此不存在混合像元的问题,同时又是最大的10%的光学厚度对应的像元,所以Nd90_embedded最接近理想状况下卫星反演的云滴数浓度。将所有个例按照云量大小进行排序,利用不同光学厚度?反演的数浓度Nd与Nd90_embedded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当云量从5%增加到100%,Nd_average与Nd90_embedded之比0.76~0.92,明显低估;Nd50与Nd90_embedded之比为0.81~0.93,相比Nd_average反演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依然低估。Nd90和Nd90_embedded,当云量5%时,两者比例已经达到0.98,随着云量的增加,误差逐步减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Platnickand Twomey(1994),光学厚度与数浓度的叁分之一次方成正比,即:。因此,Nd的幂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准确性。在不同的给定云水路径下,反演的Nd50、Nd90与?之间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云量为0~0.5时,Nd50的幂与理论值(0.333)差异较大,并且随着云量和云水路径同时增加,最高达到了0.42。而对于不同的云水路径,Nd90的幂始终在0.32~0.38之间,更接近于理论值。说明Nd90可以反演最接近绝热假设的对流核云滴数浓度,同时可以反映边界层气溶胶对云的影响,为卫星反演海洋性层积云CCNS提供算法支持。(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期刊2018-10-24)

刘佳伟,徐海明[10](2018)在《冬季西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热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中国地面降水资料、全球海温(SST)和降水资料研究了冬季西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大气热源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西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热源具有显着的年际变化,海洋性大陆热源同时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冬季西太平洋热源强年相较弱年,东亚副热带急流轴线偏北3~4°,东亚冬季风显着加强;热源强度与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冬春季降水呈显着负相关。由于西太平洋热源与ENSO事件密切相关,去除ENSO影响后,西太平洋热源对急流和冬季风的影响明显减弱,且与华东南部和华南地区降水无显着相关,但仍与华东中北部和华北地区呈显着负相关,相关关系仍可从同期冬季持续到后期春季。海洋性大陆热源在1993年左右发生显着突变,突变后海洋性大陆附近SST显着升高,海平面气压显着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海洋性大陆地区大气热源与Walker环流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海洋性大陆岛屿整体增暖趋势快于周围海洋,导致海陆热力差异增大,这可能是触发局地热源和Walker环流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太平洋SST分布和全球增暖的进程。(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海洋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先秦两汉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海洋性聚落存在两种特殊的聚落类型,即产业型聚落和贸易型聚落。产业型聚落的典型遗址有台湾澎湖七美岛的石器加工场、福建长泰龙津溪中游的石器加工场、浙江宁波大榭岛的制盐工坊等。产业型聚落多为资源指向型,资源种类、多寡和优劣的差别,是影响此类聚落发展和聚落形态的重要因素。贸易型聚落的典型遗址有广西合浦港汉代港口、泰国Khao Sam Kaeo遗址等。贸易型聚落多为区位指向型,特殊的地理位置、陆海运输条件的便利程度,是影响此类聚落发展和聚落形态的重要因素。另外,区内亦存在一些集产业、贸易、生活于一体的小型聚落,特点是产品产量有限贸易辐射半径较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飞,张福栋,王训,李秋华,江帆.青藏高原中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典型海洋性冰川小流域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付琳,唐凯纯.东南地区早期海洋性聚落中的特殊类型[J].中国港口.2019

[3].丁淑妍,侯丽艳,于成勇,张剑,解洁.海洋性弧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9

[4].张萌萌,管兆勇,张奔奔.南方涛动年际变化与夏季亚澳季风环流及海洋性大陆区域气候异常的联系[J].大气科学学报.2019

[5].牟建新,李忠勤,张慧,徐春海,金爽.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以乌源1号冰川和帕隆94号冰川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9

[6].杨鸣,陈祖芬.妈祖题材音乐海洋性的内涵、表现与提升[J].武夷学院学报.2019

[7].幸辉,赵欣欣,刘浩霞.概念整合视域下北部湾海洋性文化记忆重构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8

[8].管兆勇,许琪.海洋性大陆地区夏季降水的区域性特征及与亚-印-太不同气候信号的联系[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2018

[9].朱延年.利用卫星反演海洋性层积云云滴数浓度算法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8

[10].刘佳伟,徐海明.冬季西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热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鱼类丰度的K-优势度曲Figure3-22.K-...茅岗水上木构建筑A木桩及地层剖面B茅...代表性荧光粉的发光光谱和太阳光谱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层次与来源Fig....沿海11地区2001年至2010年海洋生产总...规则构建对于海洋外来入侵生物、...

标签:;  ;  ;  ;  ;  ;  ;  

海洋性论文_吴飞,张福栋,王训,李秋华,江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