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南平5一17滑坡泥石流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柳清文[1](2020)在《福建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及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进入汛期以来,位于闽中内陆山区的三明市降雨频繁,降雨量大,其中,数次集中强降雨过程历史罕见,一方面致使城市内涝严重,低洼地段多处受淹,另一方面,受其影响三明市城区后山暴发群发性地质灾害并且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能力极大的特性,往往导致房屋、道路、农田毁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每年三明因为暴雨产生的山洪地质灾害使当地经济损失巨大,因此针对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野外现场调查,收集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发生洪水灾害的特征参数,结合泥石流发生的3个基本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物源条件、水力条件,分析了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20条冲沟发生泥石流的基本条件,并对20条冲沟泥石流的易发性进行了评价,计算了相关流域的洪水与泥石流设计流量,同时分析了下游排水涵洞在50年和100年一遇的强降水发生洪水和泥石流的情况下的过流能力,评估了山洪与泥石流的危险性大小。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进行野外实地踏勘、现场测量沟谷两侧坡度和发生在沟道两岸的坡面滑坡以及沟道内的松散固体物质。三明市区后山各冲沟流域内存在多处来源于两侧坡体上的坡积土崩滑于沟道内,可能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物源来源。(2)采用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等勘察方法,查明该泥石流沟内的物源类型、漂木堵塞情况,测量市政排水涵洞,测量山洪洪痕断面,通过福建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洪峰流量等。本文通过获取降雨数据以及野外山洪洪峰调查,得出研究区于2019年5月16日至18日降雨的重现期为50年。同时暴发洪水的重现期也是50年。(3)分析泥石流发育基本特征,对后山小流域泥石流易发性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崩塌滑坡及水土流失、沿沟松散物储量、河沟堵塞程度、河沟纵坡、沟岸山坡坡度、产沙区沟槽横断面等15个主要因子,对后山小流域泥石流进行易发性分析。研究区20条冲沟除了1#冲沟为不易发外,其余冲沟的泥石流易发程度均为轻度易发。(4)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危险性评价:通过洪水与泥石流设计流量计算,并对过水涵洞的洪水与泥石流过流流量对比,同时考虑树木在有涵洞的情况下,进而对流域危险性进行分析。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下游沟口的洪水全是由市政涵洞排导,提出了堵塞条件和过流能力的判断依据,以及山洪与泥石流危险性判断方法。
赵岩[2](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文中研究表明泥石流是山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于不同发生频率的泥石流沟,中高频泥石流沟由于受重视程度较高,防灾措施相对完善,但潜在的低频泥石流沟容易被忽视,特别是随着山区人口增加,这些沟沟口较平坦的地方成为居民的理想居住环境,然而一旦遭遇罕见暴雨激发泥石流,常造成严重的灾害。这类泥石流沟因其隐蔽性而常被忽视,相关研究薄弱,特别是在山区勘察困难的条件下,如何快速有效的对其识别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数据建库和模型构建等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对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进行识别和预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认为地貌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主控因子”,物质条件为“相对动态的控制因子”,激发条件为“相对随机的激发因子”。并基于地貌参数对泥石流沟发育阶段进行了定量划分。(2)基于空间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了泥石流堆积扇遥感影像自动识别模型,在训练区模型的召回率为93.8%,在检测区模型的召回率为90.9%,并新发现泥石流沟20个。表明泥石流堆积扇识别模型总体识别效果较好,尤其是对坡面泥石流的识别,是现有方法的重要补充。(3)基于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构建了泥石流发生频率的预测模型,并发现对泥石流发生频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10分钟平均降水量,次之的是植被覆盖指数。总体上,在研究区对泥石流发生频率影响最大的是激发条件,物质条件次之。模型预测的研究区泥石流发生频率分布图可为泥石流减灾做科学指导。(4)基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构建了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模型,可对研究区低频泥石流沟进行快速识别。研究发现综合物质条件是低频泥石流沟的主要影响因子,低频泥石流沟主要发育在岩性较弱,滑坡较少,以及植被覆盖较高的地方。模型预测的研究区低频泥石流沟分布可为泥石流隐患点勘察和预防提供支持。综上,通过建立的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方法和模型,深入了解了低频泥石流沟的发育条件,是对潜在低频泥石流灾害预防的有效对策。可以对研究区内潜在的低频泥石流沟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可为泥石流隐患点勘察和预防、危险性评价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支撑。
蔡建兵[3](2018)在《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高等级道路向山区延伸,深挖高填十分普遍。由于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填方路堤边坡工程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病害经常发生,其变形破坏机理模式、稳定性评价方法及病害的防治工程对策等越来越被重视。本文采用工程调查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实例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机理,提出典型的破坏模式和判识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对策。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广泛收集有关填方路堤边坡工程病害案例资料,实地考查各类病害工点现场,综合分析填方路堤边坡变形破坏性质、产生原因、稳定程度和发展趋势,总结和归纳了填方路堤边坡工程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高填路堤、软基路堤和陡坡路堤等三种典型的路堤边坡地质模式。通过对三种典型路堤边坡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提出路堤沉降开裂变形机理和路堤侧移开裂变形机理,并建立了沉降梯度、侧向拉伸率和深部位移形态等控制因素及其主要变形特征。(2)高填路堤纵向开裂变形机理: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或强度参数的衰减,在坡顶部逐渐出现拉应力,造成坡顶纵向开裂,纵向开裂属于沉降-蠕滑拉裂,此时坡顶有以下特征:坡顶拉伸应变量超过0.1%,且路堤坡顶中部凹陷,呈中部低两侧高的现象。(3)陡坡路堤纵向开裂变形机理:陡坡路堤在填土重力、陡坡地形及上部山体开挖卸荷回弹的综合影响下,在坡顶填挖交界附近产生不均匀沉降及拉应力,造成坡顶纵向开裂,纵向开裂为差异沉降造成的剪切拉裂,此时坡顶有以下特征:填挖交界处的拉伸应变量超过0.06%,沉降梯度超过0.48%,同时坡顶靠近填方坡面侧的填土体的沉降明显大于靠山侧的沉降。(4)软基路堤的纵向开裂变形机理:由于地基岩土性质软弱,在上部填土重力的作用下,首先导致软弱地基破坏进而引起上部填土的相应变形,从而在坡顶产生拉应力而造成坡顶纵向开裂,纵向开裂为地基破坏造成的坡顶拉裂,但在坡顶开裂时坡体状态变化特征又因三种不同模式而有所差异。(5)针对不同的路堤纵向开裂变形机理,提出采用地基处理措施、支挡工程措施及排水措施等综合防治工程对策。并通过一处工程实例,结合路堤边坡位移监控量测措施,对病害路堤进行治理,根治病害,对病害的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估预测,反馈路堤治理工程措施的调整和优化。
郭怿琳[4](2018)在《山区农户对强降水灾害的感知与生计策略研究 ——以南平延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生计研究作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方向,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对三农问题的研究中,生计和减贫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有加剧的趋势,作为脆弱性的外部因素,严重阻碍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极端的降水事件是自然灾害的典型代表之一,将直接或间接地对生计产生影响。生计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和因素受到干扰都会增加农户的脆弱性,从而导致生计的不可持续,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积极参与探讨解决农户生计问题刻不容缓。中国的贫困在农村,农村的贫困在山区。中国山区面积辽阔,其中,福建省山地丘陵总面积达80%以上,南平延平为福建省山区之典型,受强降水及其次生灾害(洪水、泥石流、滑坡)影响严重。近年来强降水频率显着多于往年,对山区农户感知及生计策略影响重大。生计策略选择的基础是生计资本,感知为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灾害感知是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在强降水灾害影响下农户生计资本、感知及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并提高其生计水平。本研究通过气象及地质灾害数据,选择来舟、王台、炉下三个镇中7个村落,以山区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强降水的感知与生计策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基于英国国际发展机构所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采用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南平延平山区受访农户的生计资本进行量化。首先运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生计资本与农户感知之间的关系,而后分别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及多项回归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感知和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结合受访农户现状及期望,提出提高农户生计水平的对策,以期为受自然灾害影响下的山区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通过本文调查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通过生计资本总值测算,受访农户五大生计资本极不平衡,从高到低依次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五大资本的不平衡是导致抗击强降水灾害风险能力偏弱的重要原因。(2)通过对生计资本与感知的相关性分析,五大资本与农户感知的正负相关差异明显,自然资本与9项感知变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自然资本拥有较多的农户对于强降水造成的困难感知更加显着,除此之外,拥有物质、金融、人力资本较多的农户对于强降水的困难感知明显低于拥有较少的农户。(3)通过对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回归分析,自然资本是农户倾向农业收入占比较大生计策略的关键因素,其缺失易驱使农户寻求其他生计方式;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非农收入较高的生计策略。人力资本的匮乏是限制山区农户的生计策略转变的重要原因。(4)通过对生计策略与感知的回归分析发现,农户认为滑坡、泥石流对自己影响较大时,更倾向于转变生计策略;对自己的抗灾意识与能力失去信心的农户,依然倾向于农业占比高的生计策略,要克服农户对强降水的适应障碍,关键在于提升其抗灾意识,增强抗灾能力。因此,针对当前政策缺乏针对性、防灾工作开展不足、农户整体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生计资本、感知、生计策略的关系分析,以及农户对政府的期望,提出加强相关部门防灾工作;提高农户教育水平及抗灾防灾意识;加大对灾害风险区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倡社会帮扶等对策建议。
洪婷婷[5](2013)在《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语》有言:“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自然灾害多发的今天,城市绿地在防灾避险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灾害发生前,通过合理地布置城市防灾绿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灾害的影响;灾害发生时,城市绿地能为市民提供应急避险空间;灾害发生后,合理规划的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能为市民提供生活和救援空间。尽管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经历了从天神论的萌芽时期到现代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城市绿地始终是历代作为防灾避险的重要载体。在越来越关注民生和生态的时代里,绿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备受关注,其建设也日趋规范。福建是-个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省份。在福建省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的调查中发现相关标准在福建独特的地形地貌中无法起到指导作用,大部分城市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无实际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等。就这些问题研究中主要解决的是形成符合地方需求的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的特点。从封建社会到近现代,尤其是近五年灾害发生的时空特点入手,研究绿地防灾避险思想的发展历程。发现从中国上古时代至今,防灾避险思想分为起源时期的巫术天命思想、萌芽时期的消极救灾思想、生长时期的初级防灾思想、生活时期的积极防灾思想以及现代成熟时期的可持续防灾思想。在对历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避难的行为特征研究得出应急避难住所的发展经历了露宿、窝棚、简易房、帐篷、过渡安置房等五个阶段。对比发现受地区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应急避难场所在各国呈现出差异性。亚洲国家中日本的应急避难避难场所发展相对较为先进,菲律宾等国家的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研究福建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合理布局,对不同类型城市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探索。调查研究福建省地形地貌特征和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发现福建省地形地貌根据地理位置分为峰岭耸峙、丘陵连绵的内陆山区,海岸曲折、台风频繁的沿海地区,综合了前二者特点的山海结合部等三种形式。进而对福建九地市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存在导向清晰、布局完善和定期演习等优势,同时也存在各自为阵、空有其表、缺乏规划和宣传工作不到位等缺点。针对调查中发现的福建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福建省绿地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布局的设想,指出应当合理存在的由城际和城内防灾避险型绿地系统组合成的网状结构的应急避难系统。在福建省防灾避险型绿地系统体系下,经过研究发现在不同时段发生的灾害下应急避难人员数量和组成不同,灾害发生后的不同时段人们应急避难方式也有所不同。研究得出应急避难人员的估算方法,以及在避难方式上根据不同的时段分为就地避难和远程避难两种形式。这为福建省防灾避险绿地格局的提出奠定了基础。随后研究城市主要灾害的定量评估方法,并通过对比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指标,从而得出福建省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指标。分析了福建省各个城市的城市空间组成方式之后,将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分别分为“中”字型、“回”字型、“凹”字型城市,并针对这三类城市的特点提出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要点、设施布置的要点。对于福建省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辅助决策方法的研究。研究中提出福建省的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应结合现有绿地进行改造,以节省资源和投资。在改造过程中,因现状条件复杂,评价及规划缺乏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出于科学化定性和定量规划的目的,对现状城市绿地应急避难能力评价定量、城市空间分析定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等三个层次的评价模型,指出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应当使用该级别的评价模型以保证改造过程中评价的客观与科学。即分别在构建绿地中心避难场所、绿地固定避难场所、绿地紧急避难场所对应的评价模型中选用20、18、11个对应必备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中进行分值计算和等级评定后,选出较不完善的应急避难场所,计算出其薄弱环节,从而为规划改造提供参考依据。运用以上的评价模型分析福州市温泉公园实例,得出其作为福州市第一个建设的绿地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得分为87.2,达到优秀的级别。经过薄弱环节的计算发现温泉公园在应急避难指挥设施、周边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监控系统等方面得分较低,提出相应的改造意见,并建议应当在改造完善后方可投入使用。在研究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辅助决策方法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方法,提出了城市绿地安全空间分析辅助应急避难场所解决选址问题。借助厦门马拉松比赛中对运动员耐力的统计分析估算出福建市民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奔跑的最远距离,从而计算出各灾害警示带应有的宽度,得出城市安全空间的一般计算方法;对比研究最小化抗阻模型、最大化覆盖范围模型和最大化人流量模型,得出三种模型可以分别应用在固定避难场所、中心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场所布局中;福建地形条件复杂,人工测量计算各类面积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运用GIS分析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有效避难面积,提出集中有效避难面积作为改进有效避难面积成为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容量计算指标较为合理;交通辅助决策研究中分别对比基于最小抗阻的可达性评价、基于平均逃生时间的可达性评价和基于逃生范围的可达性评价,得出基于逃生距离的可达性与前两种有着较大的差异,应当成为首选的方案,分析其原因得出基于逃生距离的可达性更关注交通水平和逃生机动能力;针对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的缺陷,使用泰森多边形分析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对比泰森多边形和加权泰森多边形分析空间,得出WVD相对于一般的服务半径和OVD的分析方法更为科学合理,这是因为WVD综合考虑到基地的交通条件和人身体状况的关系。通过使用福建内陆城市三明市作为案例,运用研究的方法,得出三明市作为一个山区城市,有47块绿地处于城市安全区域范围,五个城市组团的有效避难面积的协同率为1:2:2:8:5,计算出三明市各个时间段到达应急避难场所的人数,得出中心城区有5.4%的人口在1OMin内无法到达应急避难场所,达不到安全避难的需要。对比了 WVD和OVD方法得出的三明市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再次验证了 WVD较OVD合理之处。本着规划研究应当更加关注山区和落后地区的原则,选取了福建沿海“凹”字形城市宁德和内陆山区“中”字形城市建阳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提出合理的方案。对比两个方案规划方法和规划思路,从而得出规划应当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地排除山地在福建省应急避难中的作用。其次规划理念应当因地制宜,对于山区城市交通中断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再次印证前文理论研究的成果。
姜宏汝[6](2010)在《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福建省的矿业不仅为本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全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福建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导致全省主要矿产的储量逐年下降,远低于产量的增长。矿产资源储量不断下降和需求急剧增长的矛盾,严重制约了福建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强调能源资源在经济体系内的重复利用,力求在不影响经济社会保持稳步增长的前提下,进行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产生显着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现在,我国正在推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而福建省是海西经济区的主体,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增长,必然会增加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但是如果机械式地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保证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将难以为继。因此,开展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个区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持,是福建省改造传统资源产业、解决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矿业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总结,将理论与福建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的运作模式。该模式可以简单归纳为“1+3+1”:前一个“1”指整个福建省经济社会层面的大循环,“3”指矿产资源产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循环、矿产资源产业内部的循环、矿产企业内部循环,后一个“1”则指静脉矿业。并在该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市场、社会、政府三方联动机制,以及积极开展与周边省市合作,共同构建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体系。同时,在对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参考其他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和成果,结合矿产经济自身的特点,构建一套矿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数据与统计分析结果,对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在此基础上,选择福建马坑矿业为例,以实例分析探讨矿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内涵发展方式,把优化品种结构、抓好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废弃物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迈上循环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许熙巍[7](2012)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李书娜[8](2010)在《尾矿坝溃坝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激增。由于原矿品位较低,选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尾砂。通过人工方法筑坝拦截山谷、傍山或平地而形成的尾砂储存场所即尾矿库。近年来事故频发。由于尾矿砂粒径较小,后期堆积坝采用库内尾砂堆筑而成,其稳定性差,在汛期极易发生溃坝事故。一旦溃决,库内堆存的尾砂与洪水一起下泄,形成人为泥石流体,具有流速高、冲击范围远的特点,这将对库区下游带来灭顶之灾。加之选矿厂排出的尾矿水中的含选矿药剂等有毒的化学成分及重金属离子,直接下泄将污染农田和村庄,并可能造成难以预估的环境破坏,因此尾矿坝溃坝事故在全球最危险的各项事故排名中列于第十八位。本文主要通过溃坝理论与数值分析计算,对溃坝过程及溃后尾砂与水的混合泥石流的流动状态进行了模拟与仿真。得出各个时间点时,计算区域上的水文分布图,从而为灾害的预警与防治提供了手段和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了研究区域的DTM数字地表模型。先利用MapGIS中的自动矢量化工具,将扫描地图文件转化为电子格式的地形等高线之后,在3D-Mine中对错误和断点的等高线进行人工连线处理,最后将处理好的等高线模型赋高程值;(2)计算24小时各时程点的降雨量。根据《湖南省暴雨洪水差算手册》查出该地区的标准历时(10min,60min,6h,24h)的设计雨量,中间任意历时D的设计雨量HD,可由相邻2个标准历时(较短为S,较长为L)设计雨量Hs和HL的指数公式计算。(3)引入Flo-2d二维泥石流灾害模拟软件,在对研究区域暴雨量、溃坝、入流、出流、渗流、溃口发展模式等各项参数正确调查分析和设置基础之后,对该区域尾矿坝溃坝事故进行了24小时灾害发展情况模拟。模拟过程的实时动态展现了研究区域各处的流动速度及流体深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从而为尾矿库溃坝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方法。(4)分析了距离尾矿坝坝脚下游约500米左右的一条规划中的厦蓉高速公路在完全溃坝情况下,路基淹水深度变化过程。从而为尾矿库的选址、高速公路的路线规划、尾矿坝溃坝下游灾害预警提供了依据。(5)提出了尾矿坝溃坝的防灾、减灾有关措施。
张亮[9](2010)在《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是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逐渐向山区扩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中不可避免的工程问题,古老滑坡病害往往体现其复活后规模较大、危害严重、治理工期长、成本高和难以在短时间内认清其本质的特点,这就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在公路选线期间贯穿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在前期阶段可以判断的古老滑坡病害体采取尽量避让的策略,对于那些无法避让或者一时难以判断其性质的在工程建设中复活的古老滑坡,则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工程措施,通过有效可靠的勘察手段,根据其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整治,达到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效果。本学位论文依托福建山区大量的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体的整治工程实践,在总结了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的特征和类型的基础上,对每一类型的古老滑坡病害分别提出整治工程对策,同时根据高速公路各个建设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勘察内容及技术要点,并且对于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工程中常用的抗滑桩工程研究其工后效果评估方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和见解。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本上厘清了目前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机理,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类,同时从定性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工程对策。2.重点讨论了高速公路建设中引起古老滑坡复活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边坡开挖卸荷对古老滑坡的作用与影响,讨论了边坡开挖卸荷的力学机制和效应,并提出线路穿越坡体的位置不同,引起的老坡体病害的复活性质和规模亦不同。3.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的勘察技术内容及要点,提出按照高速公路建设的四个基本阶段相应地将高速公路古老滑坡勘察分成四个阶段,即前期可研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养护运营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勘察重点、方法和技术要求都提出了系统的指导性内容。4.提出了抗滑桩工程的工后效果评估方法,即数值分析评估方法、模型试验评估方法、现场测试评估方法和综合分析评估方法。在现场测试评估方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运营养护期间古老滑坡病害变形发展的工况下,在既有抗滑桩体内施钻测斜孔并穿越桩底8~10m或更大的嵌岩长度(视地质条件而定),把坡体深部位移监测和抗滑桩位移监测合二为一,从而利用现场第一手数据对抗滑桩工后效果进行评估。
李文良[10](2010)在《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滨海地区不仅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及各类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一个地带。随着我国滨海地区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公路地质灾害时常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营。本文依托河北省交通厅项目“滨海公路交通灾害初探”课题的研究,对滨海地区主要的公路地质灾害防灾管理做了系统的研究。(1)论文归纳了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特点:空间分布差异大、灾害成因复杂、成灾率高、影响面广、工程引发灾害多;针对公路地质灾害问题,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确定了滨海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地面沉降、海岸侵蚀、砂土液化、滑坡(806处)、泥石流(65处)及崩塌(276处),分析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气候条件、水系分布、地震、植被覆盖及人类活动等。(2)分析了滨海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地面沉降主要出现在华北平原和大河三角洲地区,发生的时间长、范围广,在时序上与地下水的开采时间基本对应;海岸侵蚀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滑坡以中小型、土质滑坡为主;泥石流以中小型、山坡性泥石流为主;崩塌以工程崩塌、中小型、土质崩塌为主。(3)以河北省滨海地区为例,对河北省滨海地区的地面沉降、海岸侵蚀灾害及典型性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包括典型性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特点,并进行了危险等级划分,针对不同危险等级地区提出了公路防灾措施及灾害应急规划的建议。公路地质灾害防灾管理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目前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愿同行们在现有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继续探索创新,使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管理研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使公路地质灾害减灾更有成效。
二、福建省南平5一17滑坡泥石流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南平5一17滑坡泥石流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及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洪研究现状 |
1.2.2 泥石流研究现状 |
1.2.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气象水文 |
2.5 地震活动 |
2.6 水文地质 |
2.7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山洪发生降雨量分析与洪峰流量计算 |
3.1 2019年三明山洪降雨过程 |
3.2 洪峰流量计算方法 |
3.3 洪峰流量调查 |
3.4 设计洪水洪峰流量计算 |
3.5 涵洞调查 |
第4章 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
4.1 地形条件 |
4.2 物源条件 |
4.2.1 直接物源 |
4.2.2 间接物源 |
4.2.3 物源特征汇总 |
4.3 泥石流的易发性评价 |
第5章 山洪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1 山洪危险性评价 |
5.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2.1 泥石流洪峰流量计算 |
5.2.2 百年一遇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学科概述 |
1.2.2 泥石流发生频率与活动性 |
1.2.3 泥石流识别、分类与人工智能 |
1.2.4 研究区泥石流减灾措施概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科学问题与论文创新 |
1.4.1 科学问题 |
1.4.2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象水文 |
2.3 植被土壤 |
2.4 土地利用 |
2.5 泥石流灾害 |
第三章 白龙江泥石流形成条件与演化 |
3.1 白龙江泥石流的现状与形成条件 |
3.1.1 地貌条件 |
3.1.2 物质条件 |
3.1.3 激发条件 |
3.1.4 三个条件的不同组合 |
3.2 白龙江泥石流的历史演化 |
3.3 白龙江石流的演化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泥石流参数体系与数据库构建 |
4.1 泥石流参数体系构建 |
4.1.1 泥石流灾害数据与处理 |
4.1.2 地貌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
4.1.3 物质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
4.1.4 激发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
4.2 泥石流沟参数空间数据库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空间深度学习的泥石流堆积扇遥感自动识别 |
5.1 泥石流堆积扇样本的目视解译 |
5.1.1 泥石流堆积扇形状特征 |
5.1.2 泥石流堆积扇演化特征 |
5.1.3 泥石流堆积扇解译结果 |
5.2 泥石流堆积扇训练样本数据生成 |
5.3 泥石流堆积扇识别模型训练 |
5.4 泥石流堆积扇模型评估与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机器学习回归模型的泥石流发生频率预测 |
6.1 参数选取 |
6.2 数据处理 |
6.3 初始模型 |
6.4 参数优化 |
6.5 模型评估 |
6.6 模型预测 |
6.7 参数重要性 |
6.8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低频泥石流沟识别 |
7.1 低频泥石流主控因素分析 |
7.2 参数选择与数据探索 |
7.2.1 参数选择 |
7.2.2 数据质量 |
7.2.3 数据探索 |
7.3 数据准备与处理 |
7.3.1 数据清洗 |
7.3.2 特征选择 |
7.4 训练模型与评估优化 |
7.4.1 模型介绍 |
7.4.2 评价参数 |
7.4.3 情景设计 |
7.4.4 模型建立 |
7.4.5 模型评估与优化 |
7.4.6 最终模型 |
7.5 模型预测 |
7.6 低频泥石流沟参数特征与模型实用性 |
7.6.1 低频泥石流沟的物质条件特征 |
7.6.2 低频泥石流沟的地貌条件特征 |
7.6.3 最终模型的实用性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各类文献、资料记录白龙江流域泥石流事件汇总表 |
2.缩写词对照表 |
(3)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填方路堤研究现状 |
1.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
1.3.2 填方路基纵向开裂病害及其治理措施的研究 |
1.3.3 对填方路基现场试验及模型模拟实验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填方路堤的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填方路堤的基本工程特征 |
2.1.1 填方路堤的定义及分类 |
2.1.2 填方路堤的断面设计形式 |
2.1.3 填方路堤的填料特征 |
2.1.4 填方路基的受力特征 |
2.2 路堤路面开裂破坏病害调查 |
2.2.1 文献中的路堤路面开裂病害分类汇总 |
2.2.2 咨询及现场踏勘路堤病害工点调查 |
2.2.3 路堤病害工点归纳分析 |
2.3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形式 |
2.4 路堤纵向开裂变形影响因素概述及开裂判定 |
2.4.1 自然因素 |
2.4.1.1 湿度的影响 |
2.4.1.2 温度的影响 |
2.4.1.3 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影响 |
2.4.2 地质因素 |
2.4.3 填筑材料的影响 |
2.4.4 设计施工影响 |
2.4.5 纵向开裂辨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填方路堤纵向开裂机理数值模拟分析 |
3.1 有限单元法 |
3.2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3.3 岩土有限元软件及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3.3.1 Midas/GTS岩土软件简介 |
3.3.2 Phase~2软件简介 |
3.3.3 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3.4 Midas建模延伸厚度及岩土体参数 |
3.4.1 高填路堤 |
3.4.2 建模情况及结果 |
3.5 典型平坦地基高填路堤坡顶纵向开裂及其机理分析 |
3.5.1 模型概况 |
3.5.2 平坦地基高填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5.3 平坦地基高填路堤坡顶纵向开裂位移形态特征 |
3.6 陡坡路堤坡顶纵向开裂及其机理分析 |
3.6.1 模型概况 |
3.6.2 陡坡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6.3 陡坡路堤坡顶纵向开裂发展过程位移形态特征 |
3.7 软弱地基填筑路堤坡顶纵向开裂及其机理分析 |
3.7.1 地表与地层均水平软弱地基路堤 |
3.7.1.1 模型概况 |
3.7.1.2 地表地层均水平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7.1.3 地表地层均水平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位移形态特征 |
3.7.2 地表与地基地层均倾斜软弱地基路堤 |
3.7.2.1 模型概况 |
3.7.2.2 地表地层均倾斜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7.2.3 地表地层均倾斜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位移形态特征 |
3.7.3 地表水平、地层倾斜软弱地基路堤 |
3.7.3.1 模型概况 |
3.7.3.2 地表水平、地层倾斜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7.3.3 地表水平、地层倾斜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位移形态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防治对策 |
4.1 填方路堤病害的防治原则 |
4.2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病害防治对策 |
4.2.1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病害预防措施 |
4.2.1.1 填方路基排水措施 |
4.2.1.2 强夯加固地基 |
4.2.1.3 软基换填 |
4.2.1.4 填土层设置土工格栅 |
4.2.2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病害治理措施 |
4.2.2.1 地表裂缝灌缝处理 |
4.2.2.2 注浆加固 |
4.2.2.3 微型桩加固 |
4.2.2.4 抗滑桩加固 |
4.3 填方路堤变形监测 |
4.3.1 路堤沉降监测 |
4.3.2 深层侧向位移监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病害实例分析 |
5.1 实际纵向开裂变形路堤边坡分析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地质条件 |
5.1.3 路堤变形情况及影响因素 |
5.1.3.1 路面及坡面变形情况 |
5.1.3.2 深部位移监测及滑移面位置分析 |
5.1.3.3 路堤病害影响因素分析 |
5.1.4 路堤纵向开裂变形机理分析 |
5.1.4.1 路堤模型的建立 |
5.1.4.2 路堤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5.2 路堤纵向开裂病害治理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山区农户对强降水灾害的感知与生计策略研究 ——以南平延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自然灾害 |
1.5.2 生计及生计资本 |
1.5.3 灾害感知 |
1.5.4 生计策略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可持续生计与分析框架 |
2.1.2 强降水影响及策略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生计与生计策略研究 |
2.2.2 农户对强降水的感知与策略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南平延平区域概况 |
3.2 南平延平强降水及受灾情况 |
第4章 问卷设计与分析 |
4.1 调研地概况 |
4.2 问卷设计 |
4.3 问卷及样本概况 |
4.3.1 问卷样本总体情况 |
4.3.2 农户特征层面分析 |
4.3.3 农户强降水受灾情况 |
4.3.4 农户对强降水信息获取的途径 |
第5章 农户生计资本、感知及生计策略的关系 |
5.1 分析框架构建 |
5.1.1 感知指标选取 |
5.1.2 生计策略分类 |
5.2 生计资本的量化 |
5.2.1 生计资本的指标及测量 |
5.2.2 生计资本总值计算 |
5.3 三者关系实证分析 |
5.3.1 生计资本与农户感知相关性分析 |
5.3.2 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实证分析 |
5.3.3 农户感知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实证分析 |
5.4 农户期望 |
第6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防灾避险绿地的发展史研究现状 |
1.2.2 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辅助决策研究现状 |
1.2.3 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现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防灾避险型绿地研究概述 |
1.4.1 定义和分类现状 |
1.4.2 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的相关概念 |
1.4.3 防灾避险型绿地的功能 |
第二 我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险思想的历史发展 |
2.1 概述 |
2.2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
2.2.1 封建社会灾害的特点 |
2.2.2 中国近现代灾害的时空分布 |
2.2.3 近五年灾害发生特点 |
2.3 中国绿地防灾思想的发展 |
2.3.1 中国防灾思想的起源—巫术天命思想时期 |
2.3.2 中国防灾思想的萌芽——消极救灾思想时期 |
2.3.3 中国防灾思想的生长初级防灾思想时期 |
2.3.4 中国防灾思想的发展——积极防灾思想 |
2.3.5 中国防灾思想的成熟——可持续防灾思想 |
2.4 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 |
2.4.1 露宿 |
2.4.2 窝棚 |
2.4.3 简易房 |
2.4.4 帐篷 |
2.4.5 过渡安置房 |
2.5 不同国家避难场所的差异性 |
第三章 福建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近况 |
3.1 福建省概况 |
3.1.1 福建省地形地貌概况 |
3.1.2 福建省气候概况 |
3.1.3 福建省居民社会概况 |
3.2 福建省灾害时空分布特点 |
3.2.1 地震 |
3.2.2 台风 |
3.2.3 洪水 |
3.2.4 地质灾害 |
3.3 福建省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近况 |
3.3.1 福州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情况调查 |
3.3.2 厦门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情况调查 |
3.3.3 宁德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情况调查 |
3.3.4 泉州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情况调查 |
3.3.5 漳州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情况调查 |
3.3.6 莆田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情况调查 |
3.3.7 龙岩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情况调查 |
3.3.8 三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情况调查 |
3.3.9 南平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情况调查 |
3.4 福建省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优劣势分析 |
3.4.1 优势与成效 |
3.4.2 劣势与隐患 |
第四章 福建防灾避险型绿地系统合理布局探索 |
4.1 福建省总体布局设想 |
4.1.1 布局原则 |
4.1.2 福建防灾避险型绿地系统的合理构成 |
4.2 福建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
4.2.1 城市应急避难行为特征研究 |
4.2.2 福建城市空间灾害评估方法研究 |
4.2.3 福建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选定 |
4.3 福建不同类型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
4.3.1 “中”字形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
4.3.2 “回”字形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
4.3.3 “凹”字形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
第五章 福建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规划辅助决策研究 |
5.1 城市绿地应急避难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
5.1.1 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 |
5.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3 确定指标权重 |
5.1.4 计算分值 |
5.1.5 等级评定 |
5.1.6 改进计算 |
5.1.7 实证分析 |
5.2 ARCGIS辅助分析研究 |
5.2.1 防灾避险型绿地规划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 |
5.2.2 选址辅助决策——城市绿地安全空间分析 |
5.2.3 布局辅助决策——优化布局分析 |
5.2.4 容量辅助决策——面积分析 |
5.2.5 交通辅助决策——可达性分析 |
5.2.6 服务范围辅助决策——责任区划分分析 |
5.2.7 实例分析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福建省东部沿海“凹”字形城市防灾避难规划案例——宁德市 |
6.1.1 宁德市概况及自然灾害分析 |
6.1.2 城市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6.1.3 宁德市主要绿地防灾避险适宜性分析 |
6.1.4 规划布局结构 |
6.1.5 绿地分类规划 |
6.1.6 绿色疏散通道规划 |
6.1.7 隔离缓冲带规划 |
6.1.8 防灾避险场所设施配套规划 |
6.1.9 树种选择规划 |
6.1.10 近期建设规划 |
6.1.11 防灾避险预案规划 |
6.2 福建省内陆山区“中”字形城市防灾避难规划案例——建阳市 |
6.2.1 建阳地理概况 |
6.2.2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 |
6.2.3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能力评价 |
6.2.4 上位规划解读 |
6.2.5 防灾避险型绿地规划结构 |
6.2.6 分类规划 |
6.2.7 专项规划 |
6.2.8 指标控制体系 |
6.2.9 分期规划 |
6.3 案例比较和启示 |
6.3.1 案例对比的原因和目的 |
6.3.2 优缺点对比和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研究中国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的特点 |
7.1.2 对福建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合理布局的探索 |
7.1.3 对福建省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辅助决策方法的研究 |
7.1.4 对福建省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综合案例的研究 |
7.2 创新之处 |
7.2.1 思路的创新 |
7.2.2 对地方问题的研究 |
7.2.3 规划方法的创新 |
7.3 讨论 |
7.3.1 规划的量化和量化方法的研究 |
7.3.2 落后地区的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方法 |
7.3.3 规划方案与实际建设的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福建各地市应急避难场所汇总表 |
附录二 城市绿地应急避难能力专家评分表 |
致谢 |
(6)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6 预期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矿产资源与矿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
2.1 矿产资源的经济学分析 |
2.1.1 矿产资源价值论 |
2.1.2 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 |
2.1.3 矿产资源外部性理论 |
2.2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 |
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2.2.2 循环经济的原则 |
2.3 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
2.3.1 矿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
2.3.2 矿业循环经济理论原则拓展 |
2.3.3 矿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着眼点和核心思想 |
2.3.4 矿业循环经济的实施核心途径 |
2.3.5 地区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阻碍因素 |
2.4 矿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方向 |
2.5 矿业循环经济的循环模式 |
2.5.1 矿业循环经济的三种主要模式 |
2.5.2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模式探索 |
2.6 本章小结 |
3 福建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
3.1 福建省矿产资源概况 |
3.1.1 福建省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
3.1.2 福建省矿产资源的分类 |
3.2 福建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3.2.1 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
3.2.2 福建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现状 |
3.2.3 福建省矿业开发布局与矿业结构现状 |
3.3 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福建省粗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4.1 福建省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
3.4.2 福建省矿山主要环境问题 |
3.5 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 |
3.5.1 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 |
3.5.2 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评述 |
3.5.3 福建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
4.1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4.1.1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
4.1.2 福建省矿山废水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状况 |
4.1.3 福建省矿山废渣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状况 |
4.2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 |
4.2.1 指标的选择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主要评价指标的解释 |
4.2.4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评价 |
4.3 福建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福建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 |
5.1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 |
5.1.1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物质经济基础 |
5.1.2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
5.2 福建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措施 |
5.2.1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
5.2.2 福建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措施 |
5.3 政策建议 |
5.3.1 政府层面 |
5.3.2 企业层面 |
5.3.3 公众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6 矿业循环经济在福建省的应用实施案例:马坑矿业 |
6.1 马坑矿业基本情况 |
6.2 马坑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 |
6.2.1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
6.2.2 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
6.2.3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
6.2.4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
6.2.5 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6.3 马坑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
6.3.1 指导思想 |
6.3.2 规划目标 |
6.4 马坑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及重点工作 |
6.4.1 围绕目标落实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 |
6.4.2 围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的重点工作 |
6.4.3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
6.5 马坑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 |
6.5.1 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
6.5.2 计划开发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
6.6 马坑矿业循环经济保障体系建设 |
6.6.1 切实加强对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
6.6.2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 |
6.6.3 加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 |
6.6.4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制度体系 |
6.6.5 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交换平台 |
6.6.6 进一步强化生产过程的危机管理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城市安全受到威胁 |
1.1.2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开发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隐患 |
1.1.3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缺乏对生态安全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
1.3.2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
1.3.3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缘起 |
2.1.1 从环境问题到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新挑战 |
2.1.2 哲学思想探源—生态环境伦理 |
2.1.3 生态城市建设 |
2.1.4 安全的城市 |
2.1.5 城市生态足迹—低碳时代的城市生态安全 |
2.2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目标与主要内容 |
2.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 |
2.2.2 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生态秩序 |
2.2.3 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
2.2.4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因素 |
2.3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式 |
2.3.1 生物物理衡量模式 |
2.3.2 PSR评价模式 |
2.3.3 生态健康评价模式 |
2.4 城市维护生态安全的实践:生态城市建设 |
2.4.1 德国弗赖堡生态城市建设 |
2.4.2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 |
2.4.3 厦门生态城市战略规划 |
2.5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
2.5.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逐渐降低 |
2.5.2 土地不良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
2.5.3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
2.5.4 全球性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
2.6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
3.1 城市土地与土地利用 |
3.1.1 城市土地的概念与界定 |
3.1.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
3.2 城市土地利用对生态安全的效应分析 |
3.2.1 城市土地利用的内部生态安全效应 |
3.2.2 城市土地利用的外部生态安全效应 |
3.3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用地变化趋势及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诱因 |
3.3.1 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情况 |
3.3.2 顺应当前需求的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 |
3.3.3 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中存在的生态灾难诱因 |
3.3.4 我国现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的生态安全影响 |
3.4 城市生态安全对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作用 |
3.4.1 生态安全的效益驱动—推力作用 |
3.4.2 生态安全的理念与革新—拉力作用 |
3.4.3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指导作用 |
3.4.4 生态安全的技术手段—支撑作用 |
3.5 现有与城市用地相关的规划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应对 |
3.5.1 现行四区划分措施对大区域生态保证的促进作用 |
3.5.2 城市生态规划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关键 |
3.5.3 绿色防灾减灾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手段 |
3.5.4 景观生态规划是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技术途径 |
3.6 小结 第四章 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探索 |
4.1 确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
4.1.1 主要理论基础 |
4.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工作框架 |
4.1.3 确定生态安全目标的方法 |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现状概述 |
4.2.1 天津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
4.2.2 近30年天津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发展及现状特点 |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选取 |
4.3.1 因子选取的原则 |
4.3.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目标 |
4.3.3 实现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目标的支撑因子 |
4.4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的分类与分级 |
4.4.1 因子的分类 |
4.4.2 因子的分级 |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
4.5.1 目标体系的工作过程 |
4.5.2 目标体系的内容 |
4.6 小结 第五章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优化配置 |
5.1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的定量优化判断 |
5.1.1 多因子关联模型的技术原理 |
5.1.2 基于生态安全目标的中心城区用地生态安全评价 |
5.1.3 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分析 |
5.1.4 面向生态安全优化的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变化趋势 |
5.2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空间定位判断 |
5.2.1 空间句法模拟预测城市用地布局的技术原理 |
5.2.2 重点功能用地的空间优化 |
5.2.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优化的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
5.3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耦合 |
5.3.1 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定位优化的耦合 |
5.3.2 优化耦合结果 |
5.3.3 优化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比较 |
5.4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建策 |
5.4.1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步骤的建议 |
5.4.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体控制 |
5.4.3 适用于居住用地的生态安全策略 |
5.4.4 绿地系统的生态安全建设 |
5.4.5 工业用地的生态安全建设 |
5.4.6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开发的维护与管理 |
5.5 小结 第六章 实证—中新生态城用地规划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建议 |
6.1 中新生态城概况 |
6.1.1 中新生态城区位 |
6.1.2 中新生态城现状分析 |
6.1.3 中新生态城规划分析 |
6.2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 |
6.3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优化 |
6.3.1 用地数量结构的生态安全优化 |
6.3.2 用地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 |
6.3.3 耦合优化建议 结语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
(8)尾矿坝溃坝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尾矿坝溃坝模型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坝溃坝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尾矿坝稳定性计算及其失稳灾害研究 |
1.2.3 尾矿坝溃坝泥石流模拟 |
1.2.4 泥石流灾害理论及防治工程研究现状 |
1.3 主要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尾矿坝溃坝机理研究 |
2.1 尾矿坝溃坝过程研究 |
2.1.1 泄砂总量 |
2.1.2 溃口宽度 |
2.1.3 最大泄砂流量 |
2.1.4 泄砂流量过程线 |
2.1.5 尾矿砂最大流速 |
2.1.6 尾矿砂冲击力 |
2.2 平面二维浅水波方程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流变方程 |
2.3 泥流数值模式 |
2.4 模拟所需资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尾矿库区地理信息模型的建立 |
3.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3.1.1 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3.1.2 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
3.2 尾矿库区地理信息模型的构建 |
3.2.1 库区地理位置 |
3.2.2 库区及其周边地形平面图 |
3.2.3 获取计算区域的DTM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尾矿坝溃坝灾害模拟 |
4.1 Flo-2d软件简介 |
4.1.1 总变量消减法(TVD)的建立 |
4.1.2 总变差定义 |
4.1.3 Flo-2d二维洪水灾害模拟软件的数据稳定性 |
4.2 研究区域概况 |
4.2.1 西岭沟尾矿库区地理概况 |
4.2.2 地震资料 |
4.2.3 矿区概况 |
4.2.4 库区雨量资料 |
4.2.5 尾矿库基础资料 |
4.3 尾矿坝溃坝灾害模型的构建 |
4.3.1 DTM文件的导入 |
4.3.2 划分计算网格 |
4.3.3 用多边形线(Polygon)选择计算区域 |
4.3.4 计算各节点的入流量选择出流点 |
4.3.5 设计暴雨量 |
4.3.6 设计入渗条件 |
4.3.7 尾矿坝溃坝模型 |
4.3.8 泥石流扩散模型 |
4.4 结果分析 |
4.4.1 计算区域海拔标高度彩云图 |
4.4.2 入流点水位图 |
4.4.3 最大流速彩云图 |
4.4.4 最大流深彩云图 |
4.4.5 下游高速公路地理位置 |
4.4.6 高速公路通过区域的溃坝泥石流最大流速和最大流深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尾矿坝溃坝后果严重程度评判及防治工程 |
5.1 尾矿坝溃坝后果严重度评判模型 |
5.2 尾矿坝溃坝后果严重度的评价 |
5.2.1 尾矿坝规模 |
5.2.2 溃坝生命损失 |
5.2.3 溃坝经济损失 |
5.2.4 社会环境影响 |
5.3 溃坝后果严重度分级 |
5.4 尾矿坝溃坝泥石流防治工程 |
5.4.1 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 |
5.4.2 泥石流防治的生物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老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 |
1.2.2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对策的研究 |
1.2.3 古老滑坡病害勘察技术的研究 |
1.2.4 抗滑桩工后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古老滑坡病害研究理论基础 |
2.1 古老滑坡病害的形成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质构造 |
2.1.4 水文地质 |
2.2 古老滑坡病害的诱发因素 |
2.2.1 大气降雨 |
2.2.2 河岸冲刷 |
2.2.3 开挖坡脚 |
2.2.4 斜坡上部加载 |
2.2.5 采空塌陷 |
2.2.6 爆破震动 |
2.2.7 地震 |
2.2.8 河(库)水位升降 |
2.2.9 破坏植被 |
2.2.10 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渗透 |
2.3 古老滑坡病害的发展规律 |
2.3.1 滑坡的发育过程 |
2.3.2 滑坡的坡体结构与破坏模式 |
2.3.3 滑带土的变形破坏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 |
3.1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古老滑坡病害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区域地质基础 |
3.1.2 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 |
3.1.3 边坡工程建设中的古老滑坡病害 |
3.2 边坡开挖卸荷对古老滑坡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
3.2.1 边坡开挖卸荷松弛的概念 |
3.2.2 边坡开挖卸荷松弛的力学机制 |
3.2.3 边坡开挖卸荷松弛效应 |
3.3 古老滑坡病害复活变形与破坏机理 |
3.3.1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概况 |
3.3.2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类型及其变形机理 |
3.4 典型古老滑坡病害及其整治工程对策 |
3.4.1 福宁高速公路八尺门滑坡 |
3.4.2 浦南高速公路金斗山滑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
4.1 古老滑坡病害勘察技术 |
4.1.1 勘察目的 |
4.1.2 勘察阶段 |
4.1.3 勘探方法 |
4.2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对策 |
4.2.1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的原则 |
4.2.2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的主要工程措施 |
4.2.3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对策 |
4.3 抗滑桩工程的应用和发展 |
4.3.1 抗滑桩工程概况 |
4.3.2 抗滑桩的类型 |
4.3.3 抗滑桩在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整治中的应用 |
4.4 抗滑桩工程工后效果评估技术 |
4.4.1 数值分析评估方法 |
4.4.2 模型试验评估方法 |
4.4.3 现场测试评估方法 |
4.4.4 综合分析评估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工程实例 |
5.1 永武高速205国道改线段山体滑坡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变形发展历史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2.1 地形地貌 |
5.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
5.2.3 地层岩性 |
5.2.4 水文地质条件 |
5.3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与成因分析 |
5.3.1 滑坡分区分块特征 |
5.3.2 滑坡复活变形成因机制 |
5.4 滑坡病害整治工程 |
5.5 滑坡深部位移动态监测分析 |
5.6 抗滑桩工后效果评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工作情况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与生产项目 |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情况 |
(10)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滨海地区交通概况 |
1.1.2 滨海地区地理概况 |
1.2 研究的意义、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技术路线 |
2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特点与危害 |
2.1 滨海公路地质灾害特点 |
2.2 滨海公路地质灾害危害 |
2.2.1 地面沉降危害 |
2.2.2 海岸侵蚀危害 |
2.2.3 砂土液化危害 |
2.2.4 滑坡 崩塌危害 |
2.2.5 泥石流危害 |
2.3 小结 |
3 滨海地区地质灾害源分析 |
3.1 地面沉降 |
3.1.1 地面沉降概况 |
3.1.2 地面沉降分布 |
3.1.3 影响地面沉降的因素 |
3.2 侵蚀海岸 |
3.2.1 海岸侵蚀概况 |
3.2.2 海岸侵蚀分布 |
3.2.3 影响海岸侵蚀的因素 |
3.3 砂土液化 |
3.3.1 砂土液化概况 |
3.3.2 砂土液化分布 |
3.3.3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 |
3.4 滑坡 |
3.4.1 滑坡的形成条件 |
3.4.2 滨海地区滑坡发育特征 |
3.4.3 滨海地区滑坡分布特征 |
3.5 泥石流 |
3.5.1 泥石流形成条件 |
3.5.2 滨海地区泥石流发育特征 |
3.5.3 滨海地区泥石流分布特征 |
3.6 崩塌 |
3.6.1 崩塌形成条件 |
3.6.2 滨海地区崩塌发育特征 |
3.6.3 滨海地区崩塌分布特征 |
3.7 小结 |
4. 滨海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
4.1 背景概述 |
4.1.1 河北滨海地区地理概况 |
4.1.2 河北省滨海地区公路交通概况 |
4.2 河北省滨海地区灾害分析 |
4.2.1 地面沉降的产生条件 |
4.2.2 河北省地面沉降现状 |
4.2.3 河北省滨海典型性地质灾害分析 |
4.3 河北省滨海地区地质危险性评价 |
4.3.1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4.3.2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
4.3.3 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 |
4.4 公路地质灾害非工程防治措施 |
4.4.1 地面沉降监测与预报 |
4.4.2 防治地面沉降的管理 |
4.4.3 典型地质灾害的监测 |
4.4.4 典型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 |
4.4.5 典型地质灾害的预防 |
4.5 公路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1 地面沉降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2 滑坡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3 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4 崩塌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6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应急措施 |
4.7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灾管理建议 |
4.8 小结 |
5 总结与不足 |
5.1 总结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福建省南平5一17滑坡泥石流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及危险性评价研究[D]. 柳清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D]. 赵岩. 兰州大学, 2020(01)
- [3]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 蔡建兵. 福州大学, 2018(03)
- [4]山区农户对强降水灾害的感知与生计策略研究 ——以南平延平为例[D]. 郭怿琳.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5]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 洪婷婷.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3)
- [6]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姜宏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6)
- [7]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2(08)
- [8]尾矿坝溃坝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D]. 李书娜. 中南大学, 2010(02)
- [9]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D]. 张亮.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0(03)
- [10]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D]. 李文良.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标签:应急避难场所论文; 泥石流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滑坡论文; 灾害救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