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完全分解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染排放,因素分解,拉氏指数,西部地区
完全分解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童思聪,高志刚[1](2019)在《西部地区污染排放强度及其因素分解——基于拉氏(Laspeyres)指数完全分解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染排放问题。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脆弱,无法承受过量的环境压力。要想寻找污染减排的有效途径,就需要准确掌握和分析促使污染排放的因素所在。文章通过拉氏指数分解模型测算了西部11个省区及直辖市2007-2016年的污染排放强度,将其分解为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并分析各省在研究期间的变化,从而寻找促进减排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发现:(1)从西部地区整体污染排放强度来看,其污染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且效率效应是其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2)从各省区污染排放强度来看,广西在呈现上升趋势,内蒙古、云南、新疆以及甘肃表现为下降趋势,而其他地区保持不变。(3)从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分析来看,污染排放强度的变化大多数地区归因于效率效应的影响,只有少数地区归因于结构效应。(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经济》期刊2019年09期)
李叶青,汪宣乾,王加军,章鹏[2](2019)在《基于完全燃烧模型下市政垃圾衍生燃料在水泥窑分解炉内热贡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燃料的完全燃烧模型,对市政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分解炉内的热贡献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入窑基RDF完全燃烧时最小燃烧空气量A_(min)为0.335 Nm~3/MJ,最小燃烧废气量V_(min)为0.463 Nm~3/MJ,均大于煤粉;对于入炉温度为20℃的入窑基RDF,当助燃空气温度为850℃时,其绝热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 595.9℃,对分解炉的热贡献为4.57 MJ/kg,热量利用率为72.2%,即分解炉内喂入4.95 t(低位热值为6.30 MJ/kg)入窑基RDF与1 t(低位热值为24.49 MJ/kg)煤粉产生的发热量相当,该理论计算替代量与实际生产数据的偏差率仅为3.2%;最后计算了不同水分下的临界灰分以及对应的RDF临界热值,并给出了RDF的热贡献分区用于指导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实践。(本文来源于《水泥》期刊2019年09期)
马海良,张格琳[3](2019)在《基于完全分解模型探究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及驱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将2001~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驱动效应分解为人口效应、收入效应、结构效应、能耗强度效应,并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研究发现:(1)叁大产业能耗比重变化明显不同,第一、二、叁产业能耗比重分别呈现逐年减少、先增加后减少、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2)收入效应和能耗强度效应分别对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起正向和负向作用,对总效应的贡献率达到115.49%和-27.71%。(3)第二产业对收入效应、结构效应、能耗强度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71.91%、108.97%、89.84%,远大于第一、叁产业的贡献率。据此,提出应强化产业结构改善和技术进步运用、注重第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等。(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赵桐,宋之杰[4](2018)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双重价值链分工——基于区域总产出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并行背景下,拓展Wang等(2013)和李跟强等(2016)模型,构建区域总产出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从"供给侧—需求侧—紧密性"叁个维度评价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双重价值链中的参与模式,在统一框架中检验了区域装备制造业在双重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仍以"进口—加工—再出口"为流程的加工贸易为主嵌入全球价值链,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明显。国内价值链中,东部区域开始由全球价值链紧密型向国内价值链紧密型转变,总体上形成了以东部区域为主导,带动中西部区域发展的趋势,部分子行业形成了供需较为均衡的国内价值链体系。西、东、中部区域依次位于国内价值链的上、中、下游,但叁区域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均为负,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仍具有"低端锁定"效应。(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2018年11期)
张乐勤,方宇媛[5](2017)在《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对用水效率影响测度与分析——基于完全分解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短缺为掣肘安徽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约束因素之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其关键。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就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因素对安徽省单位GDP水耗贡献份额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2001~2014年,技术进步导致安徽省单位GDP用水年均下降31.91m3,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关键因素,贡献率高达88.69%,叁次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分别为45.19%、38.59%、4.91%;(2)产业结构调整对安徽省单位GDP用水强度下降贡献率为11.31%,叁次产业变动贡献率分别为-4.98%、0.62%、15.66%。提高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核心在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一、二产业技术水平提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高第叁产业比重。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制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17年02期)
张乐勤,方宇媛[6](2017)在《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安徽省用水变化驱动效应测度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安徽省用水变化驱动效应,采用完全分解模型,从人口、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结构变动4层面对用水变化驱动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对用水变化具有正向驱动作用,是用水增加的主导因素,2001—2014年,共贡献了472.26亿m~3用水,增量效应高达819.75%;(2)人口、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用水变化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技术进步因素最显着,2001—2014年,技术进步共减少用水333.87亿m3,减量效应达到579.53%,结构变动因素次之,考察样本期,共减少用水量78.4亿m~3,减量效应为136.09%,人口变动因素影响不大,减量效应仅为4.13%;(3)在人口、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因素共同作用下,年均增加用水4.43亿m~3,若按惯性发展模式,2020年用水将增至298.67亿m~3,远超政府设定的270.84亿m~3红线目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大力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积极对传统工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强化第叁产业节水型器具推广,着力提升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叁产业比重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原嫄,李国平,孙铁山[7](2016)在《全球尺度下的碳排放完全分解及其规律——基于LMDI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形势日趋严峻,碳减排已成为各国需共同面对的责任。分解方法一直以来都是较为常见的经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工具,但由于完全分解法对于数据精细度的高度依赖,目前还尚未出现全球尺度下包含经济发展因素的碳排放分解研究。因此,对受到广泛认可的LMDI完全分解法进行修正,对全球碳排放进行关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影响因素的贡献分解,并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集团的视角下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认为:第一,全球整体碳排放中人口规模的贡献在逐步降低,而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的贡献则日益强化。第二,人口规模变动贡献多为正效应,且随国家发展水平提高,对碳排放的影响逐步降低;产业结构贡献随国家发展水平的提高显示先上升后下降的影响作用;技术进步水平对各国均呈现负向效应。第叁,随着国家发展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将呈现倒U型趋势特征,在实证层面上佐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潘丹[8](2015)在《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中国农作物化肥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断降低化肥消耗强度是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运用Laspeyres指数建立完全分解模型,定量分析2004~2011年我国不同农作物化肥消耗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化肥利用效率下降是我国化肥消耗强度增加的主导因素,农产品结构调整虽然起到了减缓化肥消耗强度增长的作用,但影响较为有限;结构效应、效率效应在不同农作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效率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推动了粮食作物化肥消耗强度的增加;结构效应促使了经济作物化肥消耗强度的下降,效率效应则拉动了经济作物化肥消耗强度的增加;结构效应是园艺作物化肥消耗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效率效应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园艺作物化肥消耗强度的增加。因此,为了降低我国化肥消耗强度,应大力推广节肥增效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8-06)
王磊[9](2015)在《中国能源消耗国际转移规模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完全分解均值法处理的I-O SDA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来自六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八张投入产出表,借助投入产出分析,从贸易内涵能源净值角度对我国2000-2013年能源消耗的国际转移规模进行了估算,并基于完全分解均值法处理的I-O SDA结构分解模型,分析了四大驱动因素对我国贸易内涵能源量变化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对外贸易内涵能源长期处于净出口状态。无论出口还是进口层面,中国能源消耗对外转移规模的迅速增加主要都是由贸易规模因素驱动的,而我国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贸易结构是引致贸易规模强力驱动能耗国际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此外,能源消耗强度因素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能耗的国际转移。(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左大杰,赵柯达,谢媛娣[10](2014)在《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交通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研究认为运输业能源消耗与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有关,然而忽视了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为了解综合运输系统能耗与运输量、能耗强度、运输系统结构叁者的定性与定量关系,找出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快速增长的真正推动因素,本文以综合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完全分解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分析模型,将能耗的影响因素分解成系统结构、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叁大因子,并对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例计算.研究发现,运输量的大量增加是运输业能耗显着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值得关注的是,运输结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我国进一步构建综合运输系统时,应当做好各种运输方式在能耗方面的优势比较及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应该大力发展能源消耗率低且对环境影响小的铁路和水路运输.(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4年06期)
完全分解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燃料的完全燃烧模型,对市政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分解炉内的热贡献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入窑基RDF完全燃烧时最小燃烧空气量A_(min)为0.335 Nm~3/MJ,最小燃烧废气量V_(min)为0.463 Nm~3/MJ,均大于煤粉;对于入炉温度为20℃的入窑基RDF,当助燃空气温度为850℃时,其绝热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 595.9℃,对分解炉的热贡献为4.57 MJ/kg,热量利用率为72.2%,即分解炉内喂入4.95 t(低位热值为6.30 MJ/kg)入窑基RDF与1 t(低位热值为24.49 MJ/kg)煤粉产生的发热量相当,该理论计算替代量与实际生产数据的偏差率仅为3.2%;最后计算了不同水分下的临界灰分以及对应的RDF临界热值,并给出了RDF的热贡献分区用于指导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完全分解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童思聪,高志刚.西部地区污染排放强度及其因素分解——基于拉氏(Laspeyres)指数完全分解模型[J].新疆农垦经济.2019
[2].李叶青,汪宣乾,王加军,章鹏.基于完全燃烧模型下市政垃圾衍生燃料在水泥窑分解炉内热贡献的研究[J].水泥.2019
[3].马海良,张格琳.基于完全分解模型探究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及驱动效应[J].软科学.2019
[4].赵桐,宋之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双重价值链分工——基于区域总产出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8
[5].张乐勤,方宇媛.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对用水效率影响测度与分析——基于完全分解模型[J].水文.2017
[6].张乐勤,方宇媛.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安徽省用水变化驱动效应测度与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17
[7].原嫄,李国平,孙铁山.全球尺度下的碳排放完全分解及其规律——基于LMDI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
[8].潘丹.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中国农作物化肥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解析[C].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9].王磊.中国能源消耗国际转移规模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完全分解均值法处理的I-OSDA模型[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
[10].左大杰,赵柯达,谢媛娣.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