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鄂北随州大洪山地区出露大量镁铁质岩(如: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玄武岩),它们主要以岩块的形式构造混杂在一套碎屑岩中,表现为典型造山带基质-岩块混杂的特征。大洪山镁铁质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组合,地球化学方面,不相容元素Rb、Ba、K、Th、U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亏损,表现为岛弧玄武岩的特点,而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ΣLREE/ΣHREE=1.41~4.48,LaN/YbN=0.76~4.79),Zr/Y=2.65~5.38,Ti/V=29.19~54.97,又可与洋中脊玄武岩对比。因此,我们推测大洪山镁铁质岩属于MORB-like玄武岩(或前弧玄武岩)类岩石组合,其形成于洋内初始俯冲环境,成岩岩浆由俯冲洋板片脱水交代亏损洋中脊地幔减压熔融产生。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别获得南风垭、绿林寨玄武岩(816.6±7.6) Ma (MSWD=0.47)、(813.1±4.8) Ma (MSWD=0.37)的成岩年龄,结合已经取得的杨家棚辉长岩947 Ma、厂河枕状玄武岩824 Ma、绿林辉绿岩820 Ma的年龄结果,说明大洪山地区的这套前弧镁铁质岩组合大致形成于817~947 Ma,它们可能是多阶段洋内俯冲的产物。大洪山地区这套前弧镁铁质岩的厘定说明扬子地块与桐柏-大别地块之间晋宁期发生过一定规模的洋内-洋陆俯冲和造山运动,二者可能曾在青白口纪晚期拼合到一起。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谢纪海,胡正祥,毛新武,孔令耀,杨青雄,杨成,郭盼
关键词: 鄂北大洪山,晋宁期,地球化学,锆石测年,玄武岩,洋内弧,俯冲造山作用,地质调查工程
来源: 中国地质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武汉测绘研究院,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基金: 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扬子陆块北缘(湖北段)基底组成,结构,演化及成矿作用研究”(KJ2019-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湖北1∶5万长岗店,均川,客店坡,古城畈,三阳店幅区域地质调查”(12120113012800)联合资助~~
分类号: P588.145;P542
页码: 1496-1511
总页数: 16
文件大小: 3576K
下载量: 57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鄂北大洪山论文; 晋宁期论文; 地球化学论文; 锆石测年论文; 玄武岩论文; 洋内弧论文; 俯冲造山作用论文; 地质调查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