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开心颗粒论文-郑晓鹤

七味开心颗粒论文-郑晓鹤

导读:本文包含了七味开心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抑郁症,七味开心颗粒,HPA,轴,神经递质

七味开心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鹤[1](2005)在《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抑郁症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是人类情感性疾患,呈慢性、反复发作、症状多样,如情绪低落、食欲和睡眠障碍、厌世和自杀观念等,有的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我国每年有 28.7 万人死于自杀,同时有 200 万人自杀未遂,有约 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抑郁自杀,在我国青少年死亡原因中处于第一位。抑郁症病人身体功能差,丧失劳动能力是非抑郁病人的 5 倍。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传统异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指数窄、耐受性差,合并用药时易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及病人依从性;新型抗抑郁药,如选择性 5-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相对副作用小、耐受性好,但价格较为昂贵。为寻求更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更小、价格低廉的抗抑郁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将眼光投向资源丰富的中医药领域。七味开心颗粒为临床经验方,通过对抑郁症辩证分析,从肾论治,以益肾补虚、理气安神为大法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本实验研究根据中药复方特点,以 HPA轴为切入点,利用现代药理学方法评价了七味开心颗粒治疗抑郁症的药效及可能机制,为该复方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一 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的药效学研究1 七味开心颗粒对急性应激所致动物绝望行为的影响采用小鼠悬尾和小鼠强迫游泳致小鼠行为绝望实验,观察七味开心颗粒对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七味开心颗粒 5g/kg、2.5g/kg、1.25 g/kg,连续给药 5 天后均可显着减少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以及小鼠游泳不动时间(p<0.01,p<0.05)。2 七味开心颗粒对药物诱发的抑郁动物模型的影响(1)七味开心颗粒对利血平化小鼠行为变化的影响利血平通过耗竭脑内单胺类递质诱发动物的综合症状主要包括:体温下降、眼睑下垂和活动抑制。这些症状的发生与利血平降低脑内单胺类递质,尤其是 5-HT, 而续发 5-HT受体敏感性改变的结果。给予七味开心颗粒后,小鼠腹腔注射利血平,观察各组小鼠体温下降的情况(t检验),以及各组运动不能和睁眼不能的动物数(X2检验)。试验结果表明,七味开心颗粒各剂量组可显着对抗小鼠利血平腹腔注射所引起的体温下降、显着对抗腹腔注射利血平所引起的运动不能及眼睑下垂,说明该药具有明显的对抗利血平作用。(2)七味开心颗粒对五羟色胺酸诱导的小鼠甩头行为的影响2 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采用此模型可作为研究 5-HT 与抑郁症发生机理和评价药物对 5-HT 能神经元功能活动影响的一种理想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给予五羟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 ,5-HTP)后各组小鼠均出现甩头动作,七味开心颗粒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甩头次数明显增加(P<0.05, P<0.01)。3 七味开心颗粒对大鼠嗅球损毁模型的影响大鼠嗅球损毁(olfactory bulbectomy,OB)后出现许多行为学改变,如易激怒、杀鼠、被动反应能力低下等。本研究采用大鼠嗅球损毁模型,观察七味开心颗粒对大鼠敞箱实验和避暗实验中行为变化的影响。敞箱试验中,模型组大鼠嗅球损毁后敞箱行为出现明显变化,表现为走格数与站立数显着增加(P<0.05),表明大鼠自发活动增加,七味开心颗粒各剂量组均可显着降低大鼠走格数(P<0.05),中剂量组可显着降低大鼠的站立数(P<0.05);避暗试验中,造模后大鼠潜伏期缩短(P<0.05),七味开心颗粒大、中剂量组可显着延长 OB 大鼠避暗测试试验中的潜伏期及钻洞次数(P<0.05)说明七味开心颗粒可提高 OB 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4 七味开心颗粒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的影响本研究综合运用慢性不可预知的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MS)和孤养两种经典方法,利用长期不可预见性的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孤养动物抑郁状态。造模期间连续灌胃给药,观察造模后药物对模型大鼠体重、蔗糖偏嗜度及行为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站立次数均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增加(P<0.01, P<0.05);大鼠体重增长值明显减少(P<0.01);蔗糖溶液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 CMS 大鼠出现学习记忆障碍。这些表现说明动物表现出抑郁状态、兴趣丧失和快感缺乏,与抑郁症临床诊断中的精神运动改变、兴趣或快感的丧失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提示大鼠抑郁模型的复制是成功的。实验结果还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站立次数均有增加(P<0.01, P<0.05),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有减少(P<0.01, P<0.05);大鼠体重增长值增加(P<0.05);蔗糖溶液消耗量增加(P<0.01 , 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七味开心颗粒 4g/kg、2g/kg、1g/kg 连续给药 21 天可以明显缩短 d3、d4 的逃避潜伏期,并提高穿越平台次数,从而提高大鼠对水迷宫学习记忆的获取能力及对平台空间位置记忆的保持能力。说明七味开心颗粒可以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抑郁症状,具有抗抑郁作用。5 七味开心颗粒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七味开心颗粒 5g/kg、2.5g/kg、1.25g/kg 组对小鼠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说明七味开心颗粒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兴奋或抑制作用。二 七(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5-06-01)

郑晓鹤,侯家玉,王献坤,邢建峰,丁飒[2](2005)在《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悬尾实验、拮抗利血平所致的抑郁症状实验,研究七味开心颗粒的抗抑郁作用。结果七味开心颗粒能使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着缩短(P<0.05);显着拮抗利血平所致的体温下降作用和小鼠眼睑下垂及运动不能的作用(P<0.05)。结论七味开心颗粒有抗抑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郑晓鹤,侯家玉,孙建宁,丁飒,王献坤[3](2005)在《七味开心颗粒对脑损伤-嗅球破坏模型大鼠行为及血浆中ACTH、COR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七味开心颗粒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脑损伤 -嗅球破坏模型 ,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氯米帕明组、七味开心颗粒 (高、中、低剂量 )组 ,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及其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和皮质醇 (COR)含量的变化。结果 :在敞箱实验和避暗实验中 ,模型组大鼠行为出现明显变化 ,七味开心颗粒组和盐酸氯米帕明组均可显着拮抗大鼠行为变化 ;模型组大鼠血浆中ACTH、COR含量显着升高 (P<0 01) ,七味开心颗粒组和盐酸氯米帕明组都可抑制ACTH、COR含量的升高 (P<0 01)。结论 :七味开心颗粒可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05年05期)

七味开心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悬尾实验、拮抗利血平所致的抑郁症状实验,研究七味开心颗粒的抗抑郁作用。结果七味开心颗粒能使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着缩短(P<0.05);显着拮抗利血平所致的体温下降作用和小鼠眼睑下垂及运动不能的作用(P<0.05)。结论七味开心颗粒有抗抑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七味开心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郑晓鹤.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2].郑晓鹤,侯家玉,王献坤,邢建峰,丁飒.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

[3].郑晓鹤,侯家玉,孙建宁,丁飒,王献坤.七味开心颗粒对脑损伤-嗅球破坏模型大鼠行为及血浆中ACTH、COR含量的影响[J].中国药房.2005

标签:;  ;  ;  ;  ;  

七味开心颗粒论文-郑晓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