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论文和设计-罗士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其包括:放置在承载台上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模具上的引导板;开设在上模具侧壁上的容纳槽;可拆卸式安装在容纳槽内的卡块;设置在承载台上用于驱动卡块升降的升降组件;平行设置在承载台上且位于上模两侧的滑轨;滑移连接在滑轨上的滑板;铰接在滑板上的转板,所述转板远离滑板的端部设置切刀;设置在转板上用于收集切割后掉落的塑胶废料的收料框;以及,设置在承载台上用于驱动滑板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切除装置在使用时,能够自动切除残留在上模具上的多余塑胶,对比人工切除多余塑胶的方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精度和美观度得以提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包括放置在承载台(1)上的上模具(2)与下模具(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模具(2)上的引导板(4),所述引导板(4)的安装方向与上模具(2)底端面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开设在上模具(2)侧壁上的容纳槽;可拆卸式安装在容纳槽内的卡块(6);设置在承载台(1)上用于驱动卡块(6)升降的升降组件;平行设置在承载台(1)上且位于上模两侧的滑轨(7);滑移连接在滑轨(7)上的滑板(8);铰接在滑板(8)上的转板(9),所述转板(9)远离滑板(8)的端部设置切刀(91);设置在转板(9)上用于收集切割后掉落的塑胶废料的收料框(92),所述收料框(92)的安装方向与滑板(8)的滑动方向相一致;以及,设置在承载台(1)上用于驱动滑板(8)移动的驱动组件。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包括放置在承载台(1)上的上模具(2)与下模具(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模具(2)上的引导板(4),所述引导板(4)的安装方向与上模具(2)底端面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开设在上模具(2)侧壁上的容纳槽;

可拆卸式安装在容纳槽内的卡块(6);

设置在承载台(1)上用于驱动卡块(6)升降的升降组件;

平行设置在承载台(1)上且位于上模两侧的滑轨(7);

滑移连接在滑轨(7)上的滑板(8);

铰接在滑板(8)上的转板(9),所述转板(9)远离滑板(8)的端部设置切刀(91);

设置在转板(9)上用于收集切割后掉落的塑胶废料的收料框(92),所述收料框(92)的安装方向与滑板(8)的滑动方向相一致;

以及,设置在承载台(1)上用于驱动滑板(8)移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承载台(1)上的竖板(10),所述竖板(10)上开设有容纳空腔(101);设置在容纳空腔(101)内且竖直贯穿卡块(6)的丝杆(11),所述丝杆(11)的顶端与竖板(10)的顶端面转动连接;以及,设置在承载台(1)上用于驱动丝杆(11)转动的电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承载台(1)上活塞杆与滑板(8)相连接的气缸(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在滑板(8)外侧壁上设置有沿滑轨(7)延伸方向相一致的齿条(14);安装在承载台(1)上与齿条(14)相匹配的齿轮(15);以及安装在承载台(1)上用于驱动齿轮(15)转动的伺服电机(16)电机(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91)呈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91)位于收料框(92)的正上方,所述收料框(92)安装在靠近切刀(91)位置的转板(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板(8)上、另一端连接在转板(9)上的加固杆(17),所述加固杆(17)与滑板(8)相垂直,所述加固杆(17)可拆卸式安装在滑板(8)与转板(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框(92)可拆卸式安装在转板(9)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

背景技术

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通常使用橡胶注塑或塑料注塑,其通过向上模和下模之间注入高温熔融态的物料,冷却成型后得到各种不同性质的注塑产品。

通常的注塑模具都是由上模和下模盖合而成,上模的上型腔和下模的下型腔共同构成注塑腔。一般,上模和下模都是通过型腔周围的平直围板互相接触盖合,然后外部施加液压缸的压力,来使得上模和和下模之间紧密贴紧,防止注塑过程中物料从上模和下模之间的交界中漏出。

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制造出完全不存在交界漏料的型模是几乎不可能的,如果漏料过大,那么在产品脱模后就会在上模上或上模和下模交界处留下比较明显的外凸部,此时必须由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处理,进行外凸切除。

但是,人为的手工切除残留的余料,不仅浪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还会增加工作人员的疲惫感,进而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能够自动切除上模具底端面上残留的多余塑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包括:放置在承载台上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模具上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安装方向与上模具底端面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开设在上模具侧壁上的容纳槽;可拆卸式安装在容纳槽内的卡块;设置在承载台上用于驱动卡块升降的升降组件;平行设置在承载台上且位于上模两侧的滑轨;滑移连接在滑轨上的滑板;铰接在滑板上的转板,所述转板远离滑板的端部设置切刀;设置在转板上用于收集切割后掉落的塑胶废料的收料框,所述收料框的安装方向与滑板的滑动方向相一致;以及,设置在承载台上用于驱动滑板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能很方便的将上模具抬高,再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切刀自动的切除上模具底端面上的残余塑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切刀的相互配合,便能很方便的切除残留在上模具上的塑胶,对比人工切除残留塑胶的方式,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承载台上的竖板,所述竖板上开设有容纳空腔;设置在容纳空腔内且竖直贯穿卡块的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与竖板的顶端面转动连接;以及,设置在承载台上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切除残留在上模具上的塑胶废料时,启动电机,由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进而由丝杆驱动卡块带动上模具上升,针对此,便能方便切刀切除上模具底端面上多余的塑胶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承载台上活塞杆与滑板相连接的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切除残留在上模具上的塑胶废料时,启动气缸,由气缸驱动滑板在滑轨上滑动,针对此,便能带动切刀切向下模具上粘附的塑胶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在滑板外侧壁上设置有沿滑轨延伸方向相一致的齿条;安装在承载台上与齿条相匹配的齿轮;以及安装在承载台上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切除残留在上模具上的塑胶废料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会驱动齿轮转动,又因为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轮的转动会驱动齿条转动,针对此,便能驱动滑板移动,进而能驱动切刀切向下模具上粘附的塑胶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刀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切刀,便于切除残留在上模具的塑胶废料,进而能快速切除塑胶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刀位于收料框的正上方,所述收料框安装在靠近切刀位置的转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刀设置在收料框的正上方,针对此,当切刀切除残留的塑胶废料后,能使绝大多数的塑胶废料掉落在收料框上,进一步便于收料框收集切除后掉落的塑胶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板上、另一端连接在转板上的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与滑板相垂直,所述加固杆可拆卸式安装在滑板与转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加固杆,能进一步加强切刀切除残留在上模具的塑胶,减少转板因重力作用,带动切刀向下移动,进而导致切刀不能准确切除上模具上残留的废料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料框可拆卸式安装在转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式的安装方式,便于安装与更换收料框,同时,也方便收料框倾倒收集满的塑胶废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升降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切刀的相互配合,能将自动的切除上模具上残留的塑胶余料,对比人为的手工切除残留对的余料,能很大程度上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与体力,进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收料槽能很方便的收集切刀切下的塑胶废料,减少工作人员需要再次收集塑胶废料的时间与精力,同时,收料槽可拆卸安装在转板上,针对此,便能很方便的取出收料框,进而能很方便的倾倒收集在收料框内的塑胶废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模具与转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滑板与滑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承载台;2、上模具;3、下模具;4、引导板;6、卡块;7、滑轨;8、滑板;9、转板;91、切刀;92、收料框;10、竖板;101、容纳空腔;11、丝杆;12、电机;13、气缸;14、齿条;15、齿轮;16、伺服电机;17、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放置在承载台1上的上模具2与下模具3,其中,上模与下模之间相互盖合且上模上开设有注塑腔,为了自动的切除残留在上模具2上的多余塑胶,在承载台1上安装有升降部分、驱动部分以及切除部分,其中,升降部分用于驱动上模具2上升或下降,驱动部分用于驱动切除部分自动的对上模具2上的多余塑胶进行切除,切除部分可对上模具2上的多余塑胶进行切除。

如图1所示,升降部分包括:分别安装在上模具2侧壁上的卡块6,在承载台1上安装有竖板10,在竖板10上安装有容纳空腔101,在容纳空腔101内设置有丝杆11,同时,丝杆11竖直贯穿卡块6,在承载台1上安装有电机12,其中,电机12的输出轴与丝杆11的一端相连接,丝杆11的另一端与竖板10的顶端面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方式为安装在竖板10顶端面上转块,转块上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如图1所示,切除部分包括:可拆卸式安装在承载台1上的两条滑轨7,两滑轨7均与上模具2与下模具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分别位于上模具2与下模具3的左右两侧,在两滑轨7上均滑移连接有滑板8,在两滑板8上铰接有转板9,转板9的安装方向与滑板8相一致,转板9可在滑板8上方的垂直面上转动,在转板9与滑板8之间可拆卸式安装有加固杆17,加固杆17与滑板8相垂直,加固杆17的两端通过插销分别安装在转板9与滑板8上。

如图1所示,在转板9远离限位杆的端部安装有切刀91,切刀91用于切除上模具2底端面上多余塑胶,为了切刀91能准确切向塑胶,在上模具2的底端面延伸有引导板4,设置的引导板4能起到导向作用,可以使切刀91准确切除多余塑胶,另外,切刀91呈倾斜设置,针对此,当切刀91在水平面上移动时,便能很方便的自动切除残留在上模具2底端面上的多余塑胶,进而能使上模具2内的塑胶成品的端部无明显的外凸部,进一步提高塑胶产品的质量。

如图1所示,在转板9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收集切除后的塑胶废料的收集框,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式的方式是,安装在转板9上的挂钩,在收料框92上安装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卡块6,其中,卡块6可卡入挂钩内,针对此,便能将收料框92卡接在转板9上,另外,收料框92安装在切刀91位置的正下方,通过此方式,收料框92便能很方便的收集切刀91切掉的多余塑料,减少多余塑胶散落到其它地方的情况。

如图1所示,驱动部分包括:分别安装在两滑板8上的凸块,活塞杆水平贯穿凸块的气缸13。

本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切除残留在上模具2上的多余塑胶时,先启动电机12,由电机12驱动丝杆11带动卡块6上升,进而使卡块6带动上模具2上升到预定位置上,停止电机12,此时,转动转板9,使转板9上的切刀91抵接在上模具2的引导板4的底端面上,同时,将加固杆17竖直安装在滑板8与转板9之间,再启动气缸13,由气缸13驱动凸块带动滑板8移动,进而由滑板8驱动转板9带动切刀91移动,此时切刀91便会自动横向切除上模具2的多余塑胶,通过此方式,便能自动切除残留在上模具2上多余的塑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部分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分包括:沿滑板8延伸方向设置在滑板8上的齿条14,安装在承载台1上与齿条14相啮合的齿轮15,以及,安装在承载台1上用于驱动齿轮15转动的伺服电机16电机12。

当需要驱动切刀91切除残留在上模具2上的多余塑胶时,启动伺服电机16电机12,由伺服电机16电机12驱动齿轮15转动,进而由齿轮15驱动齿条14带动滑板8移动,针对此,便能使滑板8带动转板9上的切刀91切向上模具2上多余的塑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2301.7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54049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B29C 45/17

专利分类号:B29C45/17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力德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力德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锦绣路和一北方永发科技园第23栋C区三楼南侧

发明人:罗士斌

第一发明人:罗士斌

当前权利人:力德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自动切除模外边料的切除装置论文和设计-罗士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