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淹水论文_王福良,曹文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拟淹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淹水,土坝,冻土,永久性,建模,露天,土壤。

模拟淹水论文文献综述

王福良,曹文明[1](2019)在《溃坝淹水及泥石流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有限差分法求解一含有源项的二维浅水波方程组,模拟中为了减少数值震荡,将数值通量以一阶精度与二阶精度的型态相结合,以符合二阶精度混和型态总变量消减(TVD)格式,搭配若干数值通量限制式,并加入干、湿交界面处理,使其能有效处理在实际复杂地形底床坡度剧烈变化及干湿锋面的演变过程。(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纪欣圣,曹昀,汤思文,许令明,罗姗姗[2](2019)在《不同深度淹水下南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室内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荻(Triarrhena lularioriparia)幼苗为实验材料,设置了淹水深度为0 cm、10 cm、20 cm、30 cm、40 cm、50 cm、淹没植株(南荻植株全部没于水下)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常规浇水,土壤水分含量为45%),从2017年5月3日~6月1日,在室内进行30 d实验,研究淹水对南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南荻的生长减缓甚至停滞,叶片数减少,水下叶片变黄、变薄,并生出不定根;南荻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都呈现单峰型变化;当淹水深度为20~30 cm时,实验结束时,南荻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分别为153.52 U/(g·min)、1 139.17 U/(g·min)和63.61 U/(g·min);当淹水深度为10 cm时,实验结束时,南荻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最大,为113.77 nmol/g;当淹水深度为30 cm时,南荻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小,为1.00 mg/g;与淹水前相比,淹水后的南荻根系活力减弱,并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不断减弱,在淹没条件下,南荻根系活力最弱。(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杨婷,何明靖,杨志豪,魏世强[3](2018)在《模拟叁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有机磷酸酯淹水释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叁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讨了有机磷酸酯(OPEs)的含量、环境温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因素的变化对土壤中常见OPEs单体迁移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OPEs含量越低,其迁移释放量越低;有机质含量升高,土壤向上覆水释放的OPEs减少,预示土壤添加有机质后对OPEs的释放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机质对OPEs的吸附起主要作用,但当有机质含量(以干重计)高于30 g·kg~(-1)时,对OPEs释放的抑制作用并未显着增强;在环境温度为27℃时,叁类OPEs的平均释放量为1 077. 3 ng·m L~(-1),高于7℃的释放量,说明高温对OPEs的释放起促进作用.微生物对其作用并不明显.氯类的OPEs包括磷酸叁(2-氯乙基)酯(TCEP)、磷酸叁(1-氯-2-丙基)酯(TCPP)和磷酸叁(1,3-二氯异丙基)酯(TDCP)为最主要的释放单体,主要原因可能是氯类OPEs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值)和有机碳分配系数(Koc值)比烷烃类和芳烃类OPEs低,更易溶于水体,不易被土壤中的有机质吸附,因此氯类OPEs更易从土壤中迁移释放到上覆水中,成为叁峡库区上覆水中主要的OPEs单体.(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邝臣坤,郑美燕,李建生[4](2018)在《香根草及狗牙根对水库消落带淹水环境的适应性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了周调节水库的消落情况,对香根草和狗牙根的淹水环境适应性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周调节水库消落带上单种的香根草、狗牙根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明显低于岸坡未受淹的植株,生长和繁殖受到淹水环境的抑制;香根草在整个试验期内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生长稳定。随着冬季的到来,香根草的生长速度变缓,覆盖率有所降低,保持在40%~45%,且在春季发芽恢复生长;狗牙根在冬季成活率降至60%,覆盖率降至0~5%,明显低于岸坡未受淹的狗牙根,春季狗牙根能够重新发芽生长,复绿较快。从耐淹性来看,香根草淹水14 d后仍能正常生长,狗牙根淹水14 d后大部分死亡,香根草的耐淹性优于狗牙根。总体来看,香根草比狗牙根更适合作为广东地区消落带植被恢复的备选植物。(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2018年04期)

郑美燕,李建生,郑悦华,邝臣坤,冯子元[5](2015)在《广东省水库消落带几种植物对淹水环境适应性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了周调节水库的消落情况,对几种植物的水淹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周调节水库消落带上单种的香根草、狗牙根、蓉草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比岸坡未受淹的植株低20%~50%,香根草、狗牙根、蓉草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水淹环境的抑制;百喜草的各项形态指标则与岸坡上的无显着差异,说明百喜草能较好地适应短时间的水淹环境;香根草和百喜草在整个试验期内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经过一段适应期后,香根草和百喜草生长稳定,而随着冬季的到来,香根草和百喜草的生长速度变缓,覆盖率逐渐降低,保持在30%~40%左右,且在春季发芽恢复生长;蓉草和狗牙根在冬季成活率较低,且明显低于岸坡未受淹的蓉草和狗牙根;春季狗牙根能够重新发芽生长,但蓉草复绿较少。总体来看,香根草、百喜草、狗牙根可作为水淹时长较短的消落带的植被恢复备选植物。(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5年12期)

Michael,V.Kaimonov,Sergey,A.Ermakov[6](2014)在《周期性淹水土坝疏浚坑的热状况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有关进行黄金和钻石采矿生产的山脉以及土坝疏浚坑的热力过程数学模型,模型的建立为显着地降低采矿成本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同时显着地降低了环境负荷。(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Michael,V.Kaimonov,Sergey,A.Ermakov[7](2014)在《周期性淹水土坝疏浚坑的热状况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有关进行黄金和钻石采矿生产的山脉以及土坝疏浚坑的热力过程数学模型,模型的建立为显着地降低采矿成本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同时显着地降低了环境负荷。(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第5卷第3期——第10届国际冻土工程会议专刊》期刊2014-08-22)

刘泽彬[8](2014)在《叁峡库区消落带两种植物对淹水环境适应性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水库建成以后,两岸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m的消落带,长时间的淹水使库区消落带原有植物不能够生存,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学者认为消落带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是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消落带植被构建中,选用能够耐受长时间水淹的物种十分重要。由于受库区冬蓄夏汛水文过程的影响,消落带不同海拔的植被在淹水强度和淹水时间上有所不同,本文以消落带植物香附子(RhizomaCyperi)和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 (Franch.) Diels)为研究对象,结合叁峡库区水位运行规律以及两种植物在消落带植被恢复中的特点,通过盆栽模拟水淹实验,分别研究了香附子对夏季汛期水淹的适应机制和中华蚊母树对冬季蓄水水淹的响应机制,以期为叁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中适生植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2012年7月-2012年9月,模拟叁峡库区消落带夏季汛期淹水特征,设置了对照CK(常规水分管理),根部水淹T1(水面在土壤上方1cm左右)、半淹T2(水面在土壤上方9cm左右)以及全淹T3(水面没过植株5cm左右)4个不同处理组,对香附子(经历过冬季水淹)生长、光合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对夏季水淹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2012年10月-2013年3月,模拟叁峡库区消落带秋冬蓄水淹水特征,设置对照CK(常规水分管理)、半淹PF(水面在土壤上方12cm左右)以及全淹FF(水面没过植株20cm左右)3个不同处理组,对中华蚊母树生长、光合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对秋冬季淹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通过研究夏季水淹对香附子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经过45d的水淹后,所有处理香附子植株的基径、茎高和非光化学淬灭都有所增加,说明香附子植株对不同水淹环境都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植株叶长、叶宽及地上生物量在不同水淹环境中有不同的响应,与对照相比,半淹处理植株叶长、叶宽及地上生物量有所增加,而根淹、全淹处理植株叶长、叶宽及地上生物量有所下降;随着水淹时间的增加,所有水淹处理植株叶片比叶面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光化学淬灭都显着低于对照,根淹和半淹植株虽有下降,但仍能保持较高的水平,而全淹植株则下降明显。通过研究夏季淹水对香附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经过45d的水淹,所有水淹处理香附子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总叶绿素的含量均出现了下降,但叶绿素a/b比值仍能维持在CK的水平;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各水淹处理植株叶片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且自水淹15d后均与CK植株差异显着;淹水并没有增加T1和T3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但显着增加了T2植株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水淹过程中,所有水淹处理香附子植株均能提高SOD、CAT和APX等抗氧化酶来减轻淹水胁迫下活性氧积累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但随着水淹时间的继续延长,T3植株叶片SOD和CAT活性逐渐下降。经过45d的水淹,各水淹处理植株淀粉含量在叶和根中均出现了显着的增加。通过研究秋冬季水淹对中华蚊母树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淹水没有显着影响中华蚊母树的株高和基径,但显着影响了中华蚊母树的生物量,水淹150后,PF植株和FF植株根茎叶生物量均出现了显着的降低,同时根冠比出现了显着的升高,此外,PF植株在水淹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不定根、特化的皮孔;受水淹影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qP)以及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出现了显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在各水淹处理中有所不同,PF植自水淹7d后各项指标迅速下降,且显着低于CK植株,后期下降的幅度有所平缓,而FF植株直到水淹120d后各项指标才显着低于CK植株;淹水并没有影响FF植株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但显着降低了PF植株叶片的蒸腾速率(Tr)以及增加了PF植株叶片的胞间CO2浓度(Ci);水淹后期,PF植株叶片非光化学猝灭(qN)出现了显着的升高,而FF植株叶片非光化学淬灭(qN)出现了显着的降低。通过研究秋冬季水淹对中华蚊母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淹水处理下中华蚊母树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有所不同,经过150d的水淹,PF植株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总叶绿素的含量均出现了显着的下降,FF植株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总叶绿素的含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与CK植株差异并不显着。而叶片叶绿素a/b的比值在不同淹水处理下并没有明显差异,均约为3:1的比例;受水淹影响,两水淹处理植株MDA含量在水淹后期均出现了显着的上升,虽然FF植株MDA含量要高于PF植株,但两者差异并不显着;可溶性蛋白在各水淹处理中的变化有所差异,水淹后期,FF植株可溶性蛋白有所上升,而PF植株可溶性蛋白在整个淹水期间均与CK植株差异不显着;两水淹处理植株脯氨酸在水淹前期均出现了显着的上升,但后期下降至CK水平;受水淹影响,PF和FF植株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APX)均出现了显着的升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不同水淹处理下有所差异,除水淹30d,根部可溶性糖显着高于CK植株外,PF植株叶片和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淹水期间均与CK植株差异不显着;而FF植株叶和根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F植株淀粉含量在叶与根中分布有所差异,PF植株叶片淀粉含量在水淹前120d与CK差异并不显着,水淹150d,PF植株叶片淀粉含量出现了显着的上升,而根部淀粉含量自水淹7d开始出现了显着的下降,但后期基本维持稳定,FF植株淀粉含量在叶和根中均出现了显着的下降,后期也基本维持稳定。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香附子和中华蚊母树在生长、光合以及生理生化特性上均对水淹均做出了积极的响应,这些积极的适应策略或许是香附子和中华蚊母树能够在库区消落带存活生长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4-05-01)

唐志刚[9](2014)在《生物质炭对模拟淹水土壤CO_2排放和CH_4释放潜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由于生物质炭在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碳汇和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特别是对土壤碳的增汇减排作用,已成为土壤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本课题采用土柱试验,模拟稻田淹水环境,以生物质炭为供试材料,通过添加质量分数(w/w)2%(C2)、5%(C5)和8%(C8)的生物质炭到稻田土壤中,另设不加炭为对照(C0),以此了解生物质炭的输入及其不同施炭量对淹水土壤CO2排放和CH4释放潜力的影响,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综合分析其影响机制。其中,各项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质炭的输入促使土壤的pH显着提高,且pH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与对照相比,C2、C5、C8的pH值分别约提高了0.2、0.3和0.5个单位。此外,生物质炭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土壤的厌氧还原程度,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于不同施炭量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2)生物质炭的输入显着提高了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平均每增加1%(w/w)的生物质炭,土壤有机碳总量约增加7mg·g-1。同时生物质炭的施入还对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施加生物质炭明显地提高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MBC)。与对照相比,C2、C5和C8处理土壤的MBC分别增加了约75%、84%和50%。这得益于生物质炭对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善。但并未发现土壤MBC随施炭量的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变化。(4)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脱氢酶(DHA)和辅酶F420活性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表现出的酶活性大小顺序极为一致:C0>C5>C2>C8。可以看出,生物质炭对土壤中这两种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且高施炭量(C8)处理下可能抑制作用更强。(5)与对照相比,C2、C5和C8处理的土壤CO2累计释放量分别降低了5.1%、2.4%和26.5%。显然,生物质炭对土壤CO2释放有显着地抑制作用,由于高施炭量(C8)更有利于提升土壤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因此提高施炭量或许对抑制淹水土壤的CO2释放效果更好。(6)土壤的生化产甲烷潜力(BMP)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的产甲烷潜力随淹水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生物质炭的输入在短期内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厌氧分解和CH4的产生。而长期的试验研究发现,各施炭量处理的BMP高低顺序为:C5>C0>C2>C8。显然,C2、C8处理的BMP明显低于对照,而且高施炭量处理(C8)对土壤产CH4潜力的抑制作用尤为显着。(7)通过PCR-DGGE技术对土壤总细菌和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分析得出:生物质炭的输入对土壤总细菌的生态群落结构影响不明显,而对土壤中某一特定产甲烷菌的生长有较显着的影响。样品处理中第28、31号条带所代表的古菌类或许是造成C5产CH4潜力高于其他处理的原因。而C5、C8处理中第25号条带所代表的此古菌类泉古菌门的丰度或活性较低,或许是导致高施炭量对抑制CH4释放潜力效果更好的原因所在。综上所述,生物质炭的输入对土壤的pH、MBC、WSOC、有机碳矿化、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理化性质及生化特征变化有显着的影响。总体而言,高施炭量对控制土壤CO2和CH4释放更具重要意义。施用生物质炭一方面通过提高土壤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降低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从而减少土壤CO2和CH4的释放;另一方面,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活性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以致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厌氧分解进而减少土壤CO2和CH4的释放。然而,针对目前生物质炭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效应、量化研究及其微观机理仍鲜有报道,这也将是未来该领域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4-03-01)

童丽丽,王哲宇,吴世光,金静娟,许晓岗[10](2014)在《模拟淹水对黄山栾树幼苗的光合特性及部分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山栾树1a生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人工模拟淹水胁迫对其生长、光合特性及部分抗氧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5d的淹水处理,淹水组的黄山栾树幼苗全部死亡,叶片也全部脱落,淹水处理的黄山栾树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均受到较大的抑制;黄山栾树幼苗的相对电导率随叶片淹水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淹水处理时间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认为,黄山栾树并无良好的抗涝能力,属于不耐水湿植物。(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4年01期)

模拟淹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南荻(Triarrhena lularioriparia)幼苗为实验材料,设置了淹水深度为0 cm、10 cm、20 cm、30 cm、40 cm、50 cm、淹没植株(南荻植株全部没于水下)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常规浇水,土壤水分含量为45%),从2017年5月3日~6月1日,在室内进行30 d实验,研究淹水对南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南荻的生长减缓甚至停滞,叶片数减少,水下叶片变黄、变薄,并生出不定根;南荻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都呈现单峰型变化;当淹水深度为20~30 cm时,实验结束时,南荻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分别为153.52 U/(g·min)、1 139.17 U/(g·min)和63.61 U/(g·min);当淹水深度为10 cm时,实验结束时,南荻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最大,为113.77 nmol/g;当淹水深度为30 cm时,南荻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小,为1.00 mg/g;与淹水前相比,淹水后的南荻根系活力减弱,并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不断减弱,在淹没条件下,南荻根系活力最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拟淹水论文参考文献

[1].王福良,曹文明.溃坝淹水及泥石流的数值模拟[J].建筑技术开发.2019

[2].纪欣圣,曹昀,汤思文,许令明,罗姗姗.不同深度淹水下南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室内模拟研究[J].湿地科学.2019

[3].杨婷,何明靖,杨志豪,魏世强.模拟叁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有机磷酸酯淹水释放特征[J].环境科学.2018

[4].邝臣坤,郑美燕,李建生.香根草及狗牙根对水库消落带淹水环境的适应性模拟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

[5].郑美燕,李建生,郑悦华,邝臣坤,冯子元.广东省水库消落带几种植物对淹水环境适应性的模拟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5

[6].Michael,V.Kaimonov,Sergey,A.Ermakov.周期性淹水土坝疏浚坑的热状况模拟(英文)[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4

[7].Michael,V.Kaimonov,Sergey,A.Ermakov.周期性淹水土坝疏浚坑的热状况模拟(英文)[C].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第5卷第3期——第10届国际冻土工程会议专刊.2014

[8].刘泽彬.叁峡库区消落带两种植物对淹水环境适应性的模拟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9].唐志刚.生物质炭对模拟淹水土壤CO_2排放和CH_4释放潜力的影响[D].陕西科技大学.2014

[10].童丽丽,王哲宇,吴世光,金静娟,许晓岗.模拟淹水对黄山栾树幼苗的光合特性及部分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4

论文知识图

模拟自然淹水过程中水体初始 pH对镉释...水体有机物组成对土壤镉释放的影响模拟自然淹水过程中土壤镉释放与初始...1采样断面位置示意Fig.1Locat...连续通氩气条件下不同污染水平紫色土...4城市洪灾演进过程中的动态面状符号表示...

标签:;  ;  ;  ;  ;  ;  ;  

模拟淹水论文_王福良,曹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