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靖江市中医院;江苏靖江2145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选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分布情况、用药途径情况、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果:本组探究中,≥60岁患者最多,占比34.00%(34/100);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占比最多(83.00%);主要累及皮肤、附件,占比41.00(41/100),临床表现包括红肿、药疹、皮炎及斑丘疹等。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合理应用中药、慎重选择中药来治疗患者,对中药不良反应信息流通加强重视,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3-0259-02
中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医药发展史上较为重视中药合理运用,临床对其进行了研究及实验。分析得出,中药剂型随着中药研究及开发的壮大而不断增加,发展呈现为多样化,临床疗效受到临床认可[1]。临床治疗期间,往往联合西药治疗,可显著增加患者治疗效果。但是,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多数人未能全面认知重要无毒副作用、天然性特点,不够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导致临床频发中药不良反应[2],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进行了如下研究及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抽取10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男女比52:48,年龄15周岁至68周岁,中位年龄58.3周岁。
1.2方法
使用计算机、手工整理统计分析患者基本信息。
2结果
本组探究中,≥60岁患者占比34.00%(34/100),对比其他年龄段,占比最多,见表一;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占比83.00%,对比其他给药途径,占比最多,见表二;累及皮肤、附件占比41.00(41/100),临床表现包括红肿、药疹、皮炎及斑丘疹等,对比其他累及系统情况,占比最多,见表三。
3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对比西药,安全性较高,临床认可度较高。但是,临床存在盲目滥用药物现象,加之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认知不够,不良反应逐年增加,部分患者由于不良反应严重,可能出现严重药物治疗损害。
分析得出,临床上不具备完善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检查不溶性微粒、热源的项目较少,对于不同的工艺及不同的生产厂家来说,中药制剂品质及制剂纯度存在较为差异性。另外,中药成分较为复杂[3],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频发的重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多种容易致敏成分不易分离,因此,治疗患者时,同一患者使用的药物应统一批次及厂家,可促使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下降。另外,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尽量加强研究及认知中药药理及作用机制[4],务必熟练掌握用药适应症及用药规矩,尽最大努力下降中药不良反应。临床应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体系进行完善及规范,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宣传,促使人们加强用药安全认知,从而促进临床药物安全、合理使用。
医院药学工作中,药品不良反应检测较为重要。分析得出,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具有多样性,分析原因,与药物本身原因、辨证施治错误应用、临床应用欠缺规范存在一定关联。临床实验得出,中药成分较为复杂,特性是多靶点[5],中间产物存在研究空间,可进一步探析,重点研究中药注射剂,药品应用后,这些风险可提示再次评价,该步骤十分必要,应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每个成分,对每个可疑问题进行分析及研究,将问题及时解决,尽量减少质量不过关情况,可有效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另外,对药物说明书中不良反应部分进行不断补充,加强健康教育,促使检测水平有效提升,发挥不良反应检测重要作用,可合理化、规范化中药应用,可促使药物应用安全性有效提高。
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高,分析原因,与注射本身存在输液反应及皮肤刺激存在关联,若滴速不恰当,也可诱发不良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时,应加强监护应用过程,做到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合理安全,另外,静脉滴注期间,应合理选择滴速。
本组研究结果:≥60岁患者最多,占比34.00%(34/100);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占比最多(83.00%);主要累及皮肤、附件,占比41.00(41/100),临床表现包括红肿、药疹、皮炎及斑丘疹等。
综上,临床应合理应用中药、慎重选择中药来治疗患者,应高度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并加强重视中药不良反应信息流通,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后续探讨中国,可扩大样本选取数量,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云鹤.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162-163.
[2]张永红.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0):68-68.
[3]史利红.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189-191.
[4]陈坤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初探[J].海峡药学,2016(2):47-50.
[5]琳娜,韩九连锁.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