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合作用论文_张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络合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机质,络合,荧光,环糊精,噻吩,挥发油,青河。

络合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1](2019)在《皮里青河流域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及与Hg~(2+)的络合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水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羧基、羟基、羰基等官能团,具有较强的迁移、转化、络合、吸附等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针对海洋、河流、湖泊中的DOM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DOM对土壤、水体、海洋、沉积物中的碳循环以及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的环境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整个流域DOM的来源及其特征,是认识DOM在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前提。本论文选取皮里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叁维荧光光谱等手段,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法及修正型Stern-Volmer模型等,研究了该流域内水土DOM的光谱特征及土壤DOM与Hg~(2+)的络合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流域内皮里青河DOC含量在7.273~14.916ppm之间,平均值为9.489ppm,变异系数为23.06%;铁厂沟渠DOC含量在6.35~12.875ppm之间,平均值9.3ppm,变异系数17.4%;总体上DOC含量在6.35~14.916ppm之间,平均值9.459ppm,变异系数21.2%,说明该流域水体中DOC含量空间差异均较小。(2)水体DOM的吸收系数曲线随波长增大而降低的趋势,无明显特征峰,吸收波段主要位于240~450nm之间,说明该流域内溶解性有机质主要荧光峰位于240~450nm之间。(3)皮里青的a355平均值为2.61/m~(-1),其中a355值最高点位于潘津布拉克村下游;铁厂沟渠a355平均值为2.42/m~(-1),于砖窑厂旁达到最高值,说明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排入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含量的上升。铁厂沟渠SUVA254平均值为1.4421 L/(mg·m),皮里青河SUVA254平均值为1.1769L/(mg·m),皮里青河水体DOM的芳香性更高。铁厂沟渠SUV260平均值为1.3384 L/(mg·m),皮里青河SUVA260平均值为1.1035,铁厂沟渠水体DOM中的疏水组分更多。(4)土壤DOC均值含量排序为草地>林地>住宅用地>耕地>其他用地,耕地土壤DOC含量变异系数为38.2%,空间差异性最小,其他用地的DOC含量变异系数为120.1%,空间分布差异最大;a355、Fn355、DOC之间呈现显着的线性关系,DOC=0.0048a(355)+0.0096(R2=0.9661),DOC=0.0001Fn355+0.0128(R2=0.9637),Fn355=42.658,a(355)+125.63(R2=0.9171),可以基于a(355)或者Fn355预测DOC的时空分布。(5)不同高程的土壤DOM随着高程变化,荧光强度也随之改变。从高往下,P4~P7点的FI值依次为1.43、1.60、1.45、1.49,P4至P7点的BIX依次为0.52、0.72、0.54、0.53,植被类型的变化以及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的变化均会对DOM造成影响,结合BIX指数以及FI指数,说明P5点(20米高程处)的微生物含量相对于其他高程较高。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DOC含量从0.133mg/g降至0.105mg/g,土壤由浅至深FI分别为1.50、1.65、1.62,而BIX指数由上至下分别为0.62、0.75、0.70,说明表层土壤中DOM的腐殖化程度高于下层土壤DOM,而下层土壤DOM中的微生物等外源输入较表层土壤高。(6)通过平行因子法分析,识别出流域内河流存在3类主要的溶解性有机质组分,C1 Ex/Em=(254/350,432)nm、C2 Ex/Em=(257/365,507)nm、C3Ex/Em=(245/299,391.1)nm,其中C1为UVC类腐殖质,C2为UVA类腐殖质,C3为UVA类腐殖质;流域内土壤存在2类主要的溶解性有机质组分,C1Ex/Em=(256/320,406.4)、C2 Ex/Em=(253,497.7),C1为UVC类腐殖质,C2为UVA类腐殖质。(7)土壤DOM与Hg~(2+)络合之后会发生荧光猝灭,Hg~(2+)达到一定浓度后,DOM的荧光强度不载降低,草地土壤DOM中的类胡敏酸有机质与Hg~(2+)的络合能力更强,林地、耕地、住宅用地、其他用地土壤DOM中的类富里酸有机质与Hg~(2+)的络合能力更强;草地土壤DOM与Hg~(2+)的络合能力更强。(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想,温建康,莫晓兰,武彪,尚鹤[2](2018)在《浸矿微生物氟抑制机理及铁的竞争络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氟矿石中生物浸出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瓶颈,究其原因在于伴随含氟脉石矿物溶解,氟对浸矿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氟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添加可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物质来转换F离子存在形态,进而使浸矿微生物可以耐受高氟环境.本文系统研究了氟对细菌的抑制机理,明确了氟的真实毒性形态HF,发现了氟对细菌存在跨膜抑制作用,氟胁迫条件下,干细胞内氟离子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无氟对照组达到18%以上.选择在生物冶金体系中常见Fe~(3+)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3+)对F-的络合解毒作用,热力学分析结果可知,Fe~(3+)可以与HF发生一级竞争络合反应,破坏HF络合结构.在铁离子存在条件下,细菌最高可以耐受F-质量浓度1.0 g·L-1的环境下生长.铁氟络合形态分析可知,只有当培养基中Fe~(3+)质量浓度5倍过量于F-质量浓度,细菌才能正常生长,对应的FeF~(2+)在氟化物中质量分数达45%时,而游离氟离子浓度为2.87×10-5mol·L-1.络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配位化学原理,随着F-/Fe~(3+)浓度比的减小,配体浓度相对较低,氟与铁的络合物向低配位方向移动,可以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氟铁浓度比来调整氟铁络合产物,使细菌在高氟环境中生长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薛潇,宫源,朱家骅,周加贝,罗安安[3](2018)在《乙二胺对CaSO_4·2H_2O-NH_3-CO_2-H_2O反应体系制备球霰石络合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气CO_2与工业固废磷石膏(CaSO_4·2H_2O)在CaSO_4·2H_2O-NH_3-CO_2-H_2O多相复杂体系中生成碳酸钙与硫酸铵,反应体系中游离的Ca~(2+)浓度呈下降趋势,产物CaCO_3为方解石和球霰石混合晶型。研究以乙二胺为添加剂,在固定搅拌转速、CO_2流量、氨水浓度的条件下,研究乙二胺(EDA)对CaSO_4·2H_2O-NH_3-CO_2-H_2O反应体系制备球霰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剂乙二胺以钙络合剂的形式参与反应抑制结晶,将反应体系的诱导期延长至60 min,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配位解离平衡模拟的硫酸根浓度理论值与硫酸根浓度实验值、钙元素浓度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小于20%。钙以游离态或与乙二胺形成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钙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上升阶段钙浓度大于20℃时CaSO_4·2H_2O-NH_3-CO_2-H_2O的溶解度15 mmol×L~(-1),获得单一形貌的碳酸钙产品球霰石。随着乙二胺浓度的升高,诱导期内体系中钙浓度增加。通过延长诱导期,将反应结晶过程中的溶解与结晶过程分离,为直接制备纯净球霰石提供理论和可行性方面的指导。(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许明,刘伟京,白永刚,涂勇[4](2018)在《典型可溶有机质与磺胺二甲嘧啶的络合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藻源有机质(AOM)和腐殖酸(HA)作为典型生物大分子可溶有机质(DOM)和腐殖化DOM,采用荧光猝灭滴定和光谱分析考察磺胺二甲嘧啶(SMZ)与DOM的络合作用.叁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显示AOM荧光组分主要由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物质组成,而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是HA荧光组分的主要构成.4种荧光组分可与SMZ发生不同程度的静态猝灭,且猝灭过程中DOM分子构象改变.同步荧光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图谱进一步发现类酪氨酸优先于类色氨酸组分与SMZ发生络合作用.Ryan-Weber非线性模拟拟合表明AOM中各荧光组分与SMZ的络合稳定常数(logK)大小为:类富里酸(3.33)>类酪氨酸(3.12)>类色氨酸(2.15)>类腐殖酸(1.57);而HA中大小为:类富里酸(3.06)>类腐殖酸(2.02).总体上生物大分子DOM对SMZ的亲和力高于腐殖化DOM.DOM与SMZ的相互作用可改变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形态和归趋,影响其生物有效性和生态毒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许端平,侯新峰,吴瑶,薛杨,邱素芬[5](2018)在《重金属与富里酸的竞争络合作用对其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中运移时,多种重金属在可溶性有机质上的竞争络合作用,于阜新彰武采集草炭土并提取富里酸(FA),通过柱实验,分析了重金属与FA在多孔介质(石英砂柱)中共同运移时,FA对重金属Zn~(2+)、Cd~(2+)和Pb~(2+)运移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以及这些重金属在FA上的竞争作用。结果表明,FA与单一组分重金属(Zn~(2+)、Pb~(2+)、Cd~(2+))在多孔介质中共同运移时,运移能力大小排序为Zn~(2+)>Cd~(2+)>Pb~(2+);与两组分重金属(Zn~(2+)+Pb~(2+)、Zn~(2+)+Cd~(2+)、Pb~(2+)+Cd~(2+))共同运移时,Zn~(2+)会抑制Pb~(2+)和Cd~(2+)的运移,Cd~(2+)会抑制Zn~(2+)和Pb~(2+)的运移,Pb~(2+)会促进Zn~(2+)和Cd~(2+)的运移;与叁组分重金属(Zn~(2+)+Pb~(2+)+Cd~(2+))共同运移时,竞争运移的能力大小为Zn~(2+)>Cd~(2+)>Pb~(2+)。(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8年04期)

林青华,张道勇[6](2018)在《新疆奎屯排碱渠生物膜胞外聚合物与As(Ⅲ)的络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奎屯地区是地质背景高砷区,排碱渠水体砷(As)污染严重,排碱渠中普遍发育的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与As之间的络合会影响砷的迁移扩散,进而影响到砷的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目前,排碱渠中普遍发育的生物膜EPS对水中As的迁移转化及行为归宿的影响还完全不清楚。本文结合荧光猝灭滴定技术和等温微量热滴定技术研究了该地区普遍发育的藻生物膜EPS与As(Ⅲ)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猝灭实验表明:排碱渠生物膜EPS有3个荧光峰:峰A属于含芳环基团的蛋白质Ⅱ;峰B属于溶解性的微生物类蛋白质;峰C属于类腐殖酸。峰A和峰B统称为类蛋白质物质,其中峰B被确定为类色氨酸物质。类蛋白物质与As(Ⅲ)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而类腐殖酸物质与As(Ⅲ)几乎没有结合能力。EPS与As(Ⅲ)荧光淬灭作用属于静态淬灭和动态碰撞淬灭,同时存在的复合淬灭机制。EPS中含芳环基团的蛋白质Ⅱ和类色氨酸物质与As(Ⅲ)的结合常数lg Kb分别为3.82和2.22,说明As(Ⅲ)与前者的结合强度比后者大一个数量级,前者与As(Ⅲ)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稍微大于后者。As(Ⅲ)可以与含芳环基团的蛋白质Ⅱ的多类位点结合,且在多类结合位点之间存在拮抗竞争作用,而类色氨酸物质中只有一类位点参与As的络合。等温微量热滴定实验结果经过Independent模型拟合,求得了EPS和As(Ⅲ)络合反应的热动力学参数:ΔH、ΔG、ΔS。负的焓变ΔH和负的吉布斯自由能ΔG证明EPS与As(Ⅲ)间的络合反应是一个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随着络合反应进行,反应体系的无序度增加,反应为熵驱动。排碱渠生物膜EPS中的类蛋白质在As(Ⅲ)的迁移转化及其生态风险中起着重要作用,而EPS中的类腐殖酸物质不会对As(Ⅲ)的环境行为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盖广杰,刘利彬[7](2017)在《基于金属络合作用制备高拉伸、自修复性能的聚氨酯》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高新技术领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损伤,其中微裂纹是材料微观损伤的主要形式,微裂纹的产生会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从而降低材料使用寿命。我们合成了一种新颖的聚氨酯,通过金属络合制备了一种可多次循环拉伸和在低温下就可以自修复的金属络合聚氨酯。该金属络合聚氨酯的自修复不需要添加任何的外界刺激和能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分会:功能微纳米材料》期刊2017-07-24)

谢峰[8](2017)在《协同络合作用下微流体萃取轻稀土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稀土萃取分离主要在混合澄清槽中以P507为主体萃取剂的溶剂萃取工艺,过程中存在皂化废水污染环境,萃取设备(混合澄清槽)存在混合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和能耗高等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乳酸-柠檬酸协同络合作用下微流体萃取分离稀土的新方法,实现萃取过程的“高效、绿色、安全”的目标。本文利用乳酸和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微流体技术进行轻稀土(La、Ce、Pr、Nd)元素的萃取分离研究。论文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萃取参数的影响,获得清洁萃取新工艺;着重研究了协同络合作用下微流体萃取稀土的反应机理和传质过程,揭示高效萃取分离稀土的实质。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研究了协同络合作用下不同因素对微流体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的基本参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La、Pr/Ce和Nd/Pr萃取分离系数随着pH增加而提高,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大先增大后不变,随着微芯片宽度增加而降低,随着微芯片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在最优实验条件(流速为9.38μL/min,pH值为2.25,芯片宽度为300μm,芯片长度为50cm)下,Ce/La、Pr/Ce和Nd/Pr的最大分离系数分别为9.50,4.03,2.34,高于目前工业上皂化体系结果。(2)其次采用斜率法、FT-IR、UV、NMR和MS波谱研究P507萃取La、Ce、Pr、Nd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LA+H3cit-HCl介质中,有机相萃取稀土离子时Lac-、H2cit-均不参与萃合反应;P507与RE3+反应机理为阳离子交换机制,即一个稀土离子RE3+与叁个P507二聚体反应生成RE(HA2)3络合物,同时向水相释放叁个H+。(3)最后研究了微流体萃取两相流动特性和传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微芯片宽度的增加,两相流动从稳定的段塞流依次转变为液滴流和层流流动;比界面积随着流速的增大先减小后不变,随着芯片宽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芯片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范围在3000~10600m2/m3;体积传质系数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宽度的增加而减小,范围在0.02~0.45s-1。综上所述,乳酸-柠檬酸协同络合微流体萃取技术可实现轻稀土元素的清洁高效萃取,为稀土行业的工业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鲁梦霞[9](2017)在《基于络合作用的逆流色谱分离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关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考察了两类选择性试剂在高速逆流色谱(HSCCC)选择性分离挥发油中化合物的应用,对甲基-β-环糊精与莪术油的包结作用以及色谱保留机制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两类选择性试剂分别为环糊精类衍生物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e-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以及金属离子硝酸银。选择了7种中药挥发油作为选择性分离的研究对象,包括莪术油、川芎挥发油、肉豆蔻挥发油、木香挥发油、当归挥发油、青蒿挥发油、小茴香挥发油。首先,通过液液分配萃取实验考察并确定了使用高速逆流色谱选择性分离挥发油的两相溶剂体系为正己烷-水相(1:1,v/v),其中水相中含有0.1mol/Lβ-CD/Me-β-CD/HP-β-CD。采用从尾到头的洗脱方式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分别分离了7种挥发油。将逆流色谱分离得到的收集液用制备型薄层色谱进行后处理,对最终样品进行称量并用气质联用色谱仪(GC-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检测。结果表明,逆流色谱选择性分离得到了7种单体化合物:用Me-β-CD和HP-β-CD作为选择性试剂从莪术油中分别分离得到了吉马酮和郁金烯酮;用Me-β-CD和HP-β-CD作为选择性试剂从川芎挥发油中都分离到了洋川芎内酯A;分别用β-CD和HP-β-CD作为选择性试剂从肉豆蔻挥发油中分离得到了α-萜品醇和甲基丁香酚;用HP-β-CD作为选择性试剂从木香挥发油中分离得到了反式紫罗兰酮;用Me-β-CD作为选择性试剂从当归挥发油中分离得到了蒿苯内酯。其次,通过硅胶柱色谱用石油醚作为洗脱剂可以将β-榄香烯的百分含量从16.5%提高至46.1%。通过液液分配萃取实验确定了使用高速逆流色谱选择性分离莪术油中β-榄香烯的两相溶剂体系为正己烷-甲醇-水(2:1.5:0.5,v/v/v),其中在下相中加入0.15mol L-1硝酸银。采用从尾到头的洗脱方式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从莪术油中分离得到了纯度大于99%的β-榄香烯。与普通的高速逆流色谱法相比大大缩短了分离时间,提高了样品纯度。最后,选择莪术油与Me-β-CD作为研究对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莪术油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在碳十八色谱柱上的洗脱规律、分析物与Me-β-CD的包结常数以及其他相关热力学常数。主要的分析物为吉马酮、呋喃二烯和β-榄香烯。液相色谱条件为甲醇-水(90:10,v/v),由于流动相中甲醇比例较大,考虑了甲醇与Me-β-CD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叁种倍半萜类化合物与Me-β-CD的包结比在浓度为0-9mmol L-1时均为1:1。用Van't Hoff方程计算了分析物与Me-β-CD以及分析物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焓变与熵变。通过在HSCCC中使用选择性试剂,建立了选择性分离挥发油的分离方法,该方法可大大提高HSCCC中目标成分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大大缩短了分离时间,有效提高了分离纯度。上述研究对逆流色谱选择性分离挥发油中化合物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1)

王乐[10](2017)在《基于π络合作用的Ag_2O/SiO_2类气凝胶及Ag_2O/SiO_2-Al_2O_3脱硫吸附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对燃料油中硫含量提出了严格的限量标准。欧盟国家从2010年起,燃料油中硫含量必须低于10μg/g,在燃料电池方面,其燃料油的硫含量必须低于0.1μg/g。传统的加氢脱硫虽可有效地脱除汽油中的无机硫化物,但很难脱除噻吩及其衍生物。在许多非加氢脱硫的方法中,吸附脱硫具有选择性好、操作费用低、条件温和等优点,而其中π络合吸附脱硫比物理吸附脱硫更具有选择性,比化学吸附脱硫更易于脱附再生,是目前最有前景的脱硫方法。气凝胶是一种由纳米级胶体粒子相互聚结的纳米多孔材料,正因为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气凝胶型π络合吸附剂对噻吩类硫化物有良好的吸附性能。π络合作用力是一种弱化学作用力,发生在具有(n-1)d10ns0电子构型的过渡金属离子和具有π键的分子之间。过渡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空s轨道与分子的π键形成正常的σ键,同时,金属离子的次外层d电子反馈到分子的π*反键轨道上,形成反馈π键,即σ-π键。π络合作用力强度是强于范德华力而弱于普通的化学键力,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力就可以使π络合键断裂。本论文通过溶胶-凝胶、常压干燥法制备了Ag2O/SiO2复合类气凝胶与Ag2O/SiO2-Al2O3材料,将其用作π络合脱硫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了这两种π络合吸附剂对模拟汽油中噻吩与苯并噻吩的吸附性能、苯和环己烯对吸附噻吩和苯并噻吩性能的影响、再生吸附性能等,并采用XRD、XRF、BET、SEM、XPS等表征手段,探究了这两种π络合吸附剂对噻吩与苯并噻吩的吸附机理与影响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Ag2O/SiO2-5复合类气凝胶对噻吩和苯并噻吩具有最大的穿透吸附容量,分别为32.78 mgS/g和53.84 mgS/g。采用不同溶剂洗脱的再生方法中,先苯再正庚烷洗脱再生四次后,对噻吩和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分别为新鲜吸附剂的55.43%、58.75%。当模拟汽油中含20 wt%苯和环己烯(1:1)时,对噻吩和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影响最大,分别为不加苯和环己烯的35.37%、33.75%。因为苯和环己烯具有较强的π电子云密度,会与噻吩和苯并噻吩形成竞争吸附。(2)Ag2O/SiO2-Al2O3-20材料对噻吩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109.29 mgS/g)大于Ag2O/SiO2-5复合类气凝胶对噻吩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80.2 mgS/g)。先苯再正庚烷洗脱对Ag2O/SiO2-Al2O3材料再生四次后,噻吩和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分别为新鲜吸附剂57.78%、63.39%;在模拟汽油中加入20 wt%苯和环己烯(1:1),Ag2O/SiO2-Al2O3材料对噻吩和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分别为不加苯和环己烯的40%、34.25%。在Ag2O/SiO2复合类气凝胶中掺入Al3+后,Ag2O/SiO2-Al2O3材料对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吸附选择性能和吸附再生性能因π络合作用和酸碱作用共同吸附而提高。本论文为燃料油的吸附脱硫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剂载体材料,并初步探究了影响气凝胶型π络合吸附剂吸附噻吩及其衍生类硫化物的关键因素,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7-03-27)

络合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含氟矿石中生物浸出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瓶颈,究其原因在于伴随含氟脉石矿物溶解,氟对浸矿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氟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添加可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物质来转换F离子存在形态,进而使浸矿微生物可以耐受高氟环境.本文系统研究了氟对细菌的抑制机理,明确了氟的真实毒性形态HF,发现了氟对细菌存在跨膜抑制作用,氟胁迫条件下,干细胞内氟离子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无氟对照组达到18%以上.选择在生物冶金体系中常见Fe~(3+)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3+)对F-的络合解毒作用,热力学分析结果可知,Fe~(3+)可以与HF发生一级竞争络合反应,破坏HF络合结构.在铁离子存在条件下,细菌最高可以耐受F-质量浓度1.0 g·L-1的环境下生长.铁氟络合形态分析可知,只有当培养基中Fe~(3+)质量浓度5倍过量于F-质量浓度,细菌才能正常生长,对应的FeF~(2+)在氟化物中质量分数达45%时,而游离氟离子浓度为2.87×10-5mol·L-1.络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配位化学原理,随着F-/Fe~(3+)浓度比的减小,配体浓度相对较低,氟与铁的络合物向低配位方向移动,可以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氟铁浓度比来调整氟铁络合产物,使细菌在高氟环境中生长成为可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络合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健.皮里青河流域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及与Hg~(2+)的络合作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9

[2].李想,温建康,莫晓兰,武彪,尚鹤.浸矿微生物氟抑制机理及铁的竞争络合作用[J].工程科学学报.2018

[3].薛潇,宫源,朱家骅,周加贝,罗安安.乙二胺对CaSO_4·2H_2O-NH_3-CO_2-H_2O反应体系制备球霰石络合作用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8

[4].许明,刘伟京,白永刚,涂勇.典型可溶有机质与磺胺二甲嘧啶的络合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

[5].许端平,侯新峰,吴瑶,薛杨,邱素芬.重金属与富里酸的竞争络合作用对其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影响[J].地球与环境.2018

[6].林青华,张道勇.新疆奎屯排碱渠生物膜胞外聚合物与As(Ⅲ)的络合作用[J].干旱区研究.2018

[7].盖广杰,刘利彬.基于金属络合作用制备高拉伸、自修复性能的聚氨酯[C].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分会:功能微纳米材料.2017

[8].谢峰.协同络合作用下微流体萃取轻稀土的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9].鲁梦霞.基于络合作用的逆流色谱分离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关理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10].王乐.基于π络合作用的Ag_2O/SiO_2类气凝胶及Ag_2O/SiO_2-Al_2O_3脱硫吸附剂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主链型准多轮烷的形成示意图β-CD-b-P4VP与AD-b-PNIPAM主客体复...基于环糊精和金刚烷复合的超分子聚...β-CD-b-PNIPAM和AD-b-PPO超分子聚...土壤总铬分布介孔材料37与不同浓度铜离子的动态反...

标签:;  ;  ;  ;  ;  ;  ;  

络合作用论文_张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