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语文美育教学的魅力所在

探析初中语文美育教学的魅力所在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石登中学赵耀堂

摘要:初中是学生人生观和审美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重视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初中生进行美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初中语文富有魅力和人文精神,教师应深入教材,挖掘教材的魅力,在教学之中渗透美育教育,发挥美育的最大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育教学;魅力教学;措施策略;方式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美育的意义

1.教师心中有“美育”教育理念。我们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当然也包括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是在走应试教育路线,教育观念没有改变,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心中根本没有“美育”教育理念。对个人而言,较高审美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备能力之一;对文学创作而言,审美能力与文学创作是相互影响的,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带动文学创作水平的提高;对国家、民族而言,公民具有较高审美能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文明重要标志。2.教师要加强个人的美学理论修养,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提高美育水平。要有效的实施美育,切切实实引导孩子学会感知、理解美,欣赏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升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理论修养,要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拥有较强的表达、引导和创造美的能力。除了自己具备良好美学修养以外,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从课文内容入手,结合各类语文教学中美育培养的材料,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掌握状况和接受能力特点,使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中。

二、分析语文之中的美

美,寓于形象之中,它首先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思想”。实践证明,优美的艺术形象可以匡正粗俗或妄动;壮美的艺术形象,可以激起人们战斗的激情;悲剧之美,可以帮助人认识落后的、丑恶的事物,使人们哭着和过去告别。语文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可通过注重形象感染,对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进行有血有肉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心灵。此外,我们也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分析中外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比较他们不同的审美意义。同时,形象除表现为人物形象之美,也表现在对整体画面美的欣赏上。如:月色朦胧的荷塘、虚无缥缈的海市、喷薄欲出的红日、风狂海啸的暴雨、戈壁滩上的沙漠驼铃等。

三、美育的课堂氛围

美在合作,美在和谐。课堂氛围不能死气沉沉,不能是教师单方教学,而是要“动”起来。这里的“动”是一种和谐的互动,不是简单的“欢声笑语”,而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灵碰撞、情感沟通。教师要带着一种博爱之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也要在尊敬老师的基础上,大家共同在探讨中学习,分享学习的快乐。2.运用美的教具。创设美的课堂情境离不开美的教具,而多媒体就是最合适的教具。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突破了传统课堂中只能板书的情况,可以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古诗教学,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发挥,很难理会到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如果制作多媒体课件,效果就会好得多。

四、诗词散文之中的美育魅力

现在入选初中教材的诗词散文很多都是美文,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其中,对学生而言,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引导学生美读文章。通过以引导学生美读文章,把文章中蕴含的美的情致读出来,使学生感悟到美。比如,王维的诗歌《使至塞上》整个诗歌都具有强烈的整体美,学生通过读能够感受到边陲大漠中的壮阔雄奇的景色之美,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境界壮大、气象雄浑,会真切地感受到美的存在。不仅新教材中的诗歌选材凸显美的特征,同时,在散文中、在古文中都能凸显美的特征。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每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内容都是充满美的,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图画,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这种散文中的美,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意境美、情致美,要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文章中的美,使学生能够坐在教室而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人物的心灵美、社会的和谐美,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

五、口语交际之中的美育

语文作为人与人沟通的最重要工具,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够准确地使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能够使交流对象理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虽然语言交际人人皆会,但交际的质量却大不相同,我们通常所说的“好语一句三冬暖,冷言一句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汉语言词汇丰富,感情色彩浓厚,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需要学生增强对语言的审美感受,实现口语交际美的渗透,让交际变得更加温馨悦耳。作为语文教师,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过程中,应当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综合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交际机会,提供展示语言美的舞台。

陶行知先生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强,对培养人的完美健全人格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是传播美的艺术的桥梁,要把美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完美的人。

参考文献:

【1】汪佐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J]科教创新2010年第1O期

【2】李春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14,(35).

标签:;  ;  ;  

探析初中语文美育教学的魅力所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