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真菌论文_向顺雨,施焕,刘昌云,廖舒悦,董国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病原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真菌,病原,植物,病原菌,活性,蚕沙,鉴定。

植物病原真菌论文文献综述

向顺雨,施焕,刘昌云,廖舒悦,董国菊[1](2019)在《基于氧化海藻酸钠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负面问题迫使科研工作者研究与开发更为安全高效的新型农药。研究发现,银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但是,传统合成银纳米颗粒方法中由于要使用有毒的化学试剂,合成过程中生成有毒副产物,合成出的银纳米颗粒稳定性分散性较差,粒径分布不均一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使用。因此,探索绿色合成稳定性强,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一的银纳米颗粒的方法颇为重要。在这里笔者提出了利用醛基化海藻酸钠一步合成银纳米颗粒(A-SNPs)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稳定合成5~30nm的银纳米颗粒,将其冷冻干燥成粉末后依然能稳定分散在水中。此外,对比试验证实了A-SNPs比无表面活性剂的纯银纳米颗粒(n-NPs)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分散性,同时其对于植物病原真菌有更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A-SNPs可以通过抑制柑橘炭疽病菌丝正常生理形态,破坏细胞膜通透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破坏DNA结构与抑制DNA复制等来影响真菌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离体试验也发现了低浓度的A-SNPs能够有效抑制病菌侵染柑橘果实,较高浓度的A-SNPs能够完全抑制病菌侵染。最后,水稻和本氏烟种子萌发实验也证实了A-SNPs对植物无明显毒性,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该A-SNP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高效的抗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因此该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能够被用于植物保护研究领域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冯小飞,王紫雯,熊建辉,刘桂芹,陈玉惠[2](2019)在《菊科4种植物萃取物对核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菊科4种植物为实验材料,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对菊科4种植物的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源的抑菌活性,通过SPSS 19软件计算了不同的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和半抑制浓度。结果表明:菊科4种植物的有机溶剂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原真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小飞蓬石油醚萃取物对壳梭孢、壳二孢、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到达了77.5%、81.6%、79.5%,EC50值分别为1.31、1.34、0.71 mg/mL。波斯菊石油醚萃取物对叶点霉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4.1%,EC50值为0.56 mg/mL。小飞蓬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拟茎点霉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61.8%,EC50值为3.63 mg/mL。(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赵虹策,马贵龙,许永华,赵成爱[3](2019)在《植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对3种人参病原真菌的高效抗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植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对人参病原真菌的高效抗菌作用,以减少内吸性杀菌剂对环境的污染。[方法]采用植物还原法,以黑心菊超声水提液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溶胶,并对纳米银粒子进行全方位表征;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纳米银溶胶、内吸性杀菌剂和2者的混合物对3种人参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纳米银粒子平均直径为1.8 nm,且分散性均匀,产率为89.99%;14.29 mg/L纳米银溶胶(均低于3种内吸性杀菌剂质量浓度)对Botrytis cinerea、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和Fusarium solani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EC_(50)值分别为1.6919、2.1046、4.3868 mg/L,EC_(90)值分别为39.5124、20.5182、78.6884 mg/L。[结论]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与内吸性杀菌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纳米银溶胶-内吸性杀菌剂复配物与内吸性杀菌剂相比,大量减少了内吸性杀菌剂的使用,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9年06期)

王欢,贾田惠,杨可欣,时向哲,高同国[4](2019)在《枯草芽胞杆菌8-32对病原真菌的拮抗效应及对植物促生长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真菌病害是造成各国农业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受该病害影响,全球粮食及其他农作物减产高达20%。前期工作中,本实验室筛选到1株对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8-32,生防、促生效果显着。为解析枯草芽胞杆菌8-32的拮抗和促生机制,并进一步开发应用该菌种,本实验验证了该菌株对植物病原菌孢子萌发、芽管及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根据已报道基因,采用PCR方法扩增其拮抗基因,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PLC-MS)法鉴定其产生的拮抗物质,并检测该菌株产生的促生物质。结果表明,菌株8-32可抑制多种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伸长,最大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5.40%,还可以导致病原菌菌丝断裂;PCR扩增得到与拮抗相关的基因4个,分别为枯草杆菌素A合成酶基因(subtilosin A gene, sboA)、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subtilisin gene, qk)、丰原素合成酶基因(fengycin gene,FenB)和假定蛋白合成基因(hypothetical protein yndj gene, yndj);HPLC-MS结果表明,菌株8-32主要通过伊枯草菌素(iturin)家族发挥抑菌效果,并且其具有较高的吲哚乙酸(indolo acetic acid, IAA)产生能力,发酵72 h后上清液中IAA含量为45.29 mg/L。本研究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枯草芽胞杆菌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基础,为菌株8-32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郑瑞瑞,安丽,何晓婷,郝晓娟,曹挥[5](2019)在《7种植物枯萎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3个地区、6种植物采集的7种植物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运用真菌形态观察法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鉴定。形态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枯萎病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均会产生色素,菌丝大多致密,分生孢子大多呈弯月形,菌丝有隔。通过进一步的分子学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辣椒枯萎菌、兰花枯萎菌、番茄枯萎菌1为镰刀菌;番茄枯萎菌2、甜瓜枯萎菌、西瓜枯萎菌为尖孢镰刀菌;茄子枯萎菌为拟轮枝镰刀菌。枯萎病主要的侵染真菌是尖孢镰刀菌和镰刀菌,少数为拟轮枝镰刀菌。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对枯萎真菌病害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周欢[6](2019)在《铱催化的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氮杂环化合物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活性氮杂环化合物是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活性单元,例如广为人知的低毒性杀虫剂Nornicotine,镇痛药Oxycontin,抗血栓药物Plavix等。因此发展高效的合成手性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因其催化剂用量低,催化效率高,立体选择性控制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性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其中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避免了亚胺或烯胺不稳定造成难以分离与合成的缺点,可进一步提高了原子经济性。因此本论文尝试合成了四类手性氮杂环化合物并对其中叁类进行了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考察。主要内容如下:1.手性1-取代四氢异喹啉的合成:在叁氟乙酸(TFA,6 equiv.)条件下脱除N-Boc-2-苯甲酰基乙酯的保护基后进行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经过对溶剂、添加剂、配体和温度等筛选,最佳反应条件是铱二聚体[{Ir(H)[(R)-SegPhos]}_2(μ-I)_3]~+I~-为催化剂,同时添加钛酸四异丙酯(Ti(O~iPr)_4,1.2 equiv.)、对甲苯磺酸(TsOH,0.1 equiv.)和碘单质(I_2,0.1 equiv.)。共获得17个不同取代基的四氢异喹啉产物(高达99%的产率和99%的对映选择性)。研究表明添加剂钛酸四异丙酯与碘单质的共同作用有助于中间体亚胺的生成和产物立体选择性的控制。2.手性2-取代四氢吡咯的合成:叁氟乙酸(TFA,6 equiv.)脱除N-Boc-(4-氧-4-苯基丁酯)氨基酸酯的保护基后进行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添加钛酸四异丙酯与碘单质的基础上对后续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发现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0.2 equiv.)的添加有助于促进氢气分子的异裂使Ir(Ⅰ)转化为Ir(Ⅲ),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以[Ir(COD)Cl]_2/L2为催化剂共获得16个不同取代基的四氢吡咯产物(高达98%的产率和92%的对映选择性)。3.手性2-取代四氢喹啉的合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想通过加入合适的Br?nsted酸使保护基脱除后直接进行不对称氢化过程,简化合成方法的同时获得手性2-取代四氢喹啉化合物。目前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在TsOH(2.0 equiv.)作用下,以[Ir(COD)Cl]_2/(R)-BINAP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进行反应。所得2-苯基四氢喹啉的产率达到91%,对映选择性达到79%。4.手性内酰胺的合成:选用3-芳基-3-羟基吲哚啉-1-酮进行不对称氢解反应,以铱-亚磷酰胺配体(L3i)为催化剂,在3,5-双叁氟甲基苯硼酸(1.2 equiv.)的作用下获得12个不同芳基取代的内酰胺产物(高达99%的产率和96%的对映选择性)。脂肪族取代的内酰胺产物的反应条件还在优化中。5.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评价:以噻菌灵为阳性对照,采用菌丝线性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叁类共36个样品(外消旋体与光学纯异构体)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效果的差异。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在待测化合物浓度为50μg/mL时,在四氢异喹啉和四氢吡咯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筛选中,外消旋化合物和光学纯异构体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且抑菌率较低(<50%)。内酰胺类化合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化合物12f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80%,对马铃薯干腐菌的抑制率甚至可以达到96%。(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汪钰,杜占军,姜欣雨,于志国[7](2019)在《樗蚕蚕沙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LH-20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樗蚕蚕沙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种单体化合物。利用质谱与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分析并确定这9种化合物分别为吐叶醇、(3S,5R,6S,7E,9R)-5,6-环氧-3,9-二羟基-7-megastigmene、黄柏酮、neophellamuretin、黄柏苷、赪酮甾醇、赪酮甾醇3-O-β-D-葡萄糖苷和α-亚麻酸甲酯和叶绿醇。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化合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吐叶醇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和向日葵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均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50.033μg/mL、54.016μg/mL、94.296μg/mL和47.144μg/mL;黄柏酮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向日葵菌核病菌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_(50)分别为126.811μg/mL和210.305μg/mL。(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刘刚[8](2019)在《吉林大学首次发现糖异生在植物病原真菌的发育和致病过程中发挥多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国际微生物领域着名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了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秦庆明教授课题组题为"The key gluconeogenic gene PCK1 is crucial for virulence of Botrytis cinerea via initiating its conidial germination and host penetration"的研究论文。据介绍,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约占植物病害的70%~80%,每年在世(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王珊珊,乜兰春,李潘,王政[9](2019)在《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及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植物病原真菌毒素及其致病机制,对于了解植物与病原互作具有重要意义。从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分离纯化、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今后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杨春,李婷,蒋凌芸,郅晓燕,王熠[10](2019)在《锦灯笼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找具有较高抑菌作用的植物活性物质,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抗菌剂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中药锦灯笼为研究对象,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和水对其浸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溶剂提取物对6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进一步研究了锦灯笼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病原菌的毒力及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活体防治效果。[结果]结果显示,与其余几种溶剂的提取物相比,锦灯笼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最为突出,尤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96 h时的抑菌率分别高达73.53%和83.41%;锦灯笼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菌有较强的毒力,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毒力最强,EC_(50)为0.79 g·L~(-1),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葡萄圆斑根腐病菌的EC_(50)分别为1.30 g·L~(-1)和1.44 g·L~(-1);锦灯笼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番茄果实上寄生的早疫病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发现10 g·L~(-1)的该提取物对番茄早疫病菌的预防效果达到50%以上,治疗效果也达到了65%以上。[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锦灯笼体内存在丰富的抗菌活性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备开发成植物源抗菌剂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植物病原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菊科4种植物为实验材料,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对菊科4种植物的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源的抑菌活性,通过SPSS 19软件计算了不同的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和半抑制浓度。结果表明:菊科4种植物的有机溶剂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原真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小飞蓬石油醚萃取物对壳梭孢、壳二孢、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到达了77.5%、81.6%、79.5%,EC50值分别为1.31、1.34、0.71 mg/mL。波斯菊石油醚萃取物对叶点霉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4.1%,EC50值为0.56 mg/mL。小飞蓬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拟茎点霉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61.8%,EC50值为3.63 mg/m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病原真菌论文参考文献

[1].向顺雨,施焕,刘昌云,廖舒悦,董国菊.基于氧化海藻酸钠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冯小飞,王紫雯,熊建辉,刘桂芹,陈玉惠.菊科4种植物萃取物对核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3].赵虹策,马贵龙,许永华,赵成爱.植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对3种人参病原真菌的高效抗菌作用[J].农药.2019

[4].王欢,贾田惠,杨可欣,时向哲,高同国.枯草芽胞杆菌8-32对病原真菌的拮抗效应及对植物促生长机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5].郑瑞瑞,安丽,何晓婷,郝晓娟,曹挥.7种植物枯萎病病原真菌的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19

[6].周欢.铱催化的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氮杂环化合物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7].汪钰,杜占军,姜欣雨,于志国.樗蚕蚕沙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测试[J].蚕业科学.2019

[8].刘刚.吉林大学首次发现糖异生在植物病原真菌的发育和致病过程中发挥多种作用[J].农药市场信息.2019

[9].王珊珊,乜兰春,李潘,王政.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及应用前景[J].江苏农业科学.2019

[10].杨春,李婷,蒋凌芸,郅晓燕,王熠.锦灯笼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菌株FI29厚垣孢子的形态特征技术路线图基于16SrDNA序列构建的生防菌株的系统...对人参二醇型皂苷的...稻瘟病菌侵染循环示意图昆虫病原真菌穿透寄主昆虫体壁模式图

标签:;  ;  ;  ;  ;  ;  ;  

植物病原真菌论文_向顺雨,施焕,刘昌云,廖舒悦,董国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