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动机曲轴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上设有翻折段,所述翻折段与箱体本体形成一个凹槽,所述箱体本体的中部设有曲轴孔座,所述箱体本体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曲轴孔座的外侧呈发散状设有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在曲轴孔座外沿的对应位置,且另一端与翻折段内侧壁的对应位置连接;通过在加强筋上设置过油孔,并在支座内设置出油口,在翻折段上设置出气孔,不仅便于清洁油液,还便于排出废气,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通过设计的刮环,可以将出油口内壁残留的液体进行刮除,使得清理更加方便,同时避免油渍堆积在出油口内壁导致后期排液不畅的现象。
主设计要求
1.发动机曲轴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本体(1)上设有翻折段,所述翻折段与箱体本体(1)形成一个凹槽,所述箱体本体(1)的中部设有曲轴孔座(2),所述箱体本体(1)的下端设有支座(4),所述曲轴孔座(2)的外侧呈发散状设有多个加强筋(3),每个所述加强筋(3)的一端连接在曲轴孔座(2)外沿的对应位置,且另一端与翻折段内侧壁的对应位置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3)之间均形成一个空腔室,位于所述曲轴孔座(2)上端的三个所述加强筋(3)上均开设有过油孔(31),所述过油孔(31)靠近曲轴孔座(2)与加强筋(3)连接处的根部,位于所述曲轴孔座(2)下端的四个所述加强筋(3)上也均开设有过油孔(31),所述过油孔(31)靠近翻折段内侧壁与加强筋(3)连接处的根部,多个所述过油孔(31)使相邻的空腔室均连接贯通,每个所述加强筋(3)上均设有过油孔(31)。
设计方案
1.发动机曲轴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本体(1)上设有翻折段,所述翻折段与箱体本体(1)形成一个凹槽,所述箱体本体(1)的中部设有曲轴孔座(2),所述箱体本体(1)的下端设有支座(4),所述曲轴孔座(2)的外侧呈发散状设有多个加强筋(3),每个所述加强筋(3)的一端连接在曲轴孔座(2)外沿的对应位置,且另一端与翻折段内侧壁的对应位置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3)之间均形成一个空腔室,位于所述曲轴孔座(2)上端的三个所述加强筋(3)上均开设有过油孔(31),所述过油孔(31)靠近曲轴孔座(2)与加强筋(3)连接处的根部,位于所述曲轴孔座(2)下端的四个所述加强筋(3)上也均开设有过油孔(31),所述过油孔(31)靠近翻折段内侧壁与加强筋(3)连接处的根部,多个所述过油孔(31)使相邻的空腔室均连接贯通,每个所述加强筋(3)上均设有过油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内设有出油口(41),所述出油口(41)内设有一段内螺纹,所述出油口(41)与箱体本体(1)下部对应位置加强筋(3)形成的空腔室连接贯通,并在支座(4)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翻折段的上端设有出气孔(5),所述出气孔(5)与箱体本体(1)上部对应位置加强筋(3)形成的空腔室连接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本体(1)、翻折段、曲轴孔座(2)和加强筋(3)均为压铸一体成型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41)的内侧设置有刮环(6),所述刮环(6)与出油口(41)的内壁贴合,所述刮环(6)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连接杆(7)带动刮环(6)与出油口(41)的内壁做滑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41)的端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设置有内置弹簧(8),所述内置弹簧(8)的底端与出油口(41)固定,所述内置弹簧(8)的顶端与连接杆(7) 的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与内置弹簧(8)呈垂直状分布,所述限位板(10)的顶端嵌入出油口(41)的内部,所述限位板(10)嵌入出油口(41)内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伸缩弹簧(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为长方体结构,且限位板(10)在静止状态下与连接杆(7)的表面贴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曲轴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曲轴箱体。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
现有的曲轴箱体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曲轴在曲轴箱体中受到支承进行旋转,其中活塞、支撑轴承等旋转部位、部件则依靠注入曲轴箱体中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和降温,而曲轴活塞等部件在运转过程中磨损产生的杂质也会混入润滑油内,停止工作时,由于加强筋的阻隔,润滑油内的杂质不能沉淀到一起,当再次工作时,杂质会再次伴随润滑油在曲轴箱体流动,会对曲轴箱体内的部件造成损坏,降低机器运转效率,且在清洗时也不易清除,容易形成卫生死角,严重影响发动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发动机曲轴箱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发动机曲轴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上设有翻折段,所述翻折段与箱体本体形成一个凹槽,所述箱体本体的中部设有曲轴孔座,所述箱体本体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曲轴孔座的外侧呈发散状设有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在曲轴孔座外沿的对应位置,且另一端与翻折段内侧壁的对应位置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均形成一个空腔室,位于所述曲轴孔座上端的三个所述加强筋上均开设有过油孔,所述过油孔靠近曲轴孔座与加强筋连接处的根部,位于所述曲轴孔座下端的四个所述加强筋上也均开设有过油孔,所述过油孔靠近翻折段内侧壁与加强筋连接处的根部,多个所述过油孔使相邻的空腔室均连接贯通,每个所述加强筋上均设有过油孔。
优选的,所述支座内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内设有一段内螺纹,所述出油口与箱体本体下部对应位置加强筋形成的空腔室连接贯通,并在支座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翻折段的上端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箱体本体上部对应位置加强筋形成的空腔室连接贯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本体、翻折段、曲轴孔座和加强筋均为压铸一体成型制成。
优选的,所述出油口的内侧设置有刮环,所述刮环与出油口的内壁贴合,所述刮环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连接杆带动刮环与出油口的内壁做滑动运动。
优选的,所述出油口的端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设置有内置弹簧,所述内置弹簧的底端与出油口固定,所述内置弹簧的顶端与连接杆的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内置弹簧呈垂直状分布,所述限位板的顶端嵌入出油口的内部,所述限位板嵌入出油口内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伸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为长方体结构,且限位板在静止状态下与连接杆的表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加强筋上设置过油孔,并在支座内设置出油口,在翻折段上设置出气孔,不仅便于清洁油液,还便于排出废气,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
2.通过设计的刮环,可以将出油口内壁残留的液体进行刮除,使得清理更加方便,同时避免油渍堆积在出油口内壁导致后期排液不畅的现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同时配合设计的限位板可以将连接杆进行稳定放置,不会影响连接,且打开也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曲轴孔座、加强筋和过油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油口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箱体本体;2、曲轴孔座;3、加强筋;4、支座;5、出气孔;31、过油孔;41、出油口;6、刮环;7、连接杆;8、内置弹簧;9、伸缩弹簧;1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发动机曲轴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箱体本体1上设有翻折段,翻折段与箱体本体1形成一个凹槽,箱体本体1的中部设有曲轴孔座2,箱体本体1的下端设有支座4,曲轴孔座2的外侧呈发散状设有多个加强筋3,每个加强筋3的一端连接在曲轴孔座2外沿的对应位置,且另一端与翻折段内侧壁的对应位置连接,每相邻两个加强筋3之间均形成一个空腔室,位于曲轴孔座2上端的三个加强筋3上均开设有过油孔31,过油孔31靠近曲轴孔座2与加强筋3连接处的根部,位于曲轴孔座2下端的四个加强筋3上也均开设有过油孔31,过油孔31靠近翻折段内侧壁与加强筋3连接处的根部,多个过油孔31使相邻的空腔室均连接贯通,每个加强筋3上均设有过油孔31,通过在加强筋3上设置过油孔31,并在支座4内设置出油口4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座4内设有出油口41,出油口41内设有一段内螺纹,出油口41与箱体本体1下部对应位置加强筋3形成的空腔室连接贯通,并在支座4的一侧设有开口,翻折段的上端设有出气孔5,出气孔5与箱体本体1上部对应位置加强筋3形成的空腔室连接贯通,在翻折段上设置出气孔5,不仅便于清洁油液,还便于排出废气,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发动机曲轴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箱体本体1上设有翻折段,翻折段与箱体本体1形成一个凹槽,箱体本体1的中部设有曲轴孔座2,箱体本体1的下端设有支座4,曲轴孔座2的外侧呈发散状设有多个加强筋3,每个加强筋3的一端连接在曲轴孔座2外沿的对应位置,且另一端与翻折段内侧壁的对应位置连接,每相邻两个加强筋3之间均形成一个空腔室,位于曲轴孔座2上端的三个加强筋3上均开设有过油孔31,过油孔31靠近曲轴孔座2与加强筋3连接处的根部,位于曲轴孔座2下端的四个加强筋3上也均开设有过油孔31,过油孔31靠近翻折段内侧壁与加强筋3连接处的根部,多个过油孔31使相邻的空腔室均连接贯通,每个加强筋3上均设有过油孔31,通过在加强筋3上设置过油孔31,并在支座4内设置出油口4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座4内设有出油口41,出油口41内设有一段内螺纹,出油口41与箱体本体1下部对应位置加强筋3形成的空腔室连接贯通,并在支座4的一侧设有开口,翻折段的上端设有出气孔5,出气孔5与箱体本体1上部对应位置加强筋3形成的空腔室连接贯通,在翻折段上设置出气孔5,不仅便于清洁油液,还便于排出废气,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出油口41的内侧设置有刮环6,刮环6与出油口41的内壁贴合,刮环6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连接杆7带动刮环6与出油口41的内壁做滑动运动,通过设计的刮环6,可以将出油口41内壁残留的液体进行刮除,使得清理更加方便,同时避免油渍堆积在出油口41内壁导致后期排液不畅的现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出油口41的端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侧设置有内置弹簧8,内置弹簧8的底端与出油口41固定,内置弹簧8的顶端与连接杆7的顶端连接,通过设计的内置弹簧8,可以将连接杆7弹出,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与内置弹簧8呈垂直状分布,限位板10的顶端嵌入出油口41的内部,限位板10嵌入出油口41内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伸缩弹簧9,设计的限位板10可以将连接杆7进行稳定放置,不会影响连接,且打开也十分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1到图4所示设置呈发散状的多个加强筋3,每个加强筋3的两端分別与对应位置的曲轴孔座2外圆和翻折段的内侧壁相连接,把箱体本体1内分隔成多个空腔室,根据箱体本体1的安装位置,过油孔31在呈发散状的多个加强筋3上的设置位置也不同,由于油液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流动堆积,三个靠上端加强筋3的过油孔31在下端靠近曲轴孔座2与加强筋3连接处的根部,这样就能把各个空腔室内残留的油液集中到箱体本体1下部的空腔室内,再由设置在支座4里的出油口41排除,同时也使油液中的杂质沉淀,便于清洗和排出,设置的过油孔31和出油口41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箱体本体1的重量,另外,产生的废气也可以通过过油孔31,再经过翻折段上端的出气孔5排出,在需要将出油口41的内壁进行清理时,先将限位板10向出油口41的内部推动,随后限位板10通过压缩伸缩弹簧9移动至出油口41的内部,随后在内置弹簧8的回弹下将连接杆7的端部弹出,接着拉动连接杆7,通过连接杆7带动刮环6将出油口41的内壁进行刮除,以此对出油口41的内壁进行清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054.X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637894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F02F 7/00
专利分类号:F02F7/00
范畴分类:28B;27B;
申请人:重庆亚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亚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2247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镇双福新区祥福路2号综合楼
发明人:沈通正
第一发明人:沈通正
当前权利人:重庆亚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尹梅
代理机构:50125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