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听觉脑干电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脑干,听觉,听阈,电位,听力,噪声,损伤。
听觉脑干电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杨花荣,刘妮,贺梦超,白亚婷[1](2018)在《听觉脑干电反应可有效预测听力损失患儿的行为听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幼儿听力损失程度对听觉脑干电反应(ABR)预测行为听阈(B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听觉脑干电反应和行为听阈测试的179例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患儿(共311只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179例患儿进行听觉脑干电反应测试和行为听阈测试,分析听觉脑干电反应与行为听阈相关性,分析ABR阈值与行为阈差值与ABR阈值的影响因素及校正因子以及相关线性回归方程。结果不同频率刺激下,ABR阈值与行为听阈均呈正相关(P<0.05);不同刺激频率下ABR阈值均可预测行为听阈;ABR阈值预测行为阈差值的误差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P<0.05),通过校正可以减少预测误差。结论听觉脑干电反应可以有效预测听力损失患儿的行为听阈,听力损失程度影响听觉脑干电反应与行为听阈间的差异,恒定的修正系数有利于听觉脑干电反应预测行为听阈的精确性。(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8年07期)
吴萍,刘移民,王海涛,周枫[2](2006)在《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在听力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在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长期接触噪声并听阈明显下降的108名患者及108名正常体检人员进行纯音测听和ABR测试。结果听力损伤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测试,所有频区听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语频听阈区,P<0.05;高频听阈区,P<0.01),以高频区听阈下降为主;108名患者216只耳中有172只耳ABR测听阈值结果与纯音测听阈值水平基本一致,占79.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只耳纯音测听高频听阈值高于ABR测听阈值,相差15(dB)以上,占12.96%;纯音测听高频听阈值低于ABR测听阈值的有16只耳,占7.41%;高频听阈值与ABR测听阈值进行相关性检验(r=0.57,P<0.01),呈正相关,而与语频听阈无相关性。结论噪声可造成听力损伤,ABR测试对职业性听力损伤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06年06期)
乔秀艳,李敏,丁桂英,徐兆发[3](2004)在《噪声性听力损伤者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的变化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噪声性听力损伤者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的变化。方法 对长期接触噪声听阈明显下降的 75名工人 ,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测定。结果 14 0只耳中有 85只耳主观测听的高频听阈与客观测听反应阈值水平基本一致 ,占 61%。 3 6只耳为纯音主观测听高频听阈高于客观测听反应阈值 (相差 15dB以上 ) ,占 2 6%。主观测听高频听阈低于客观测听反应阈值的有 19只耳 ,占 13 %。在 75例工人中有 5名因两侧耳不对称未做分析。结论 研究表明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的变化对估计噪声性听力损伤者的听力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医学》期刊2004年02期)
刘永华[4](2002)在《脑干听觉电反应测量分析仪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记录并分析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我们将微型计算机应用于医学 ,开展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研制了脑干听觉电反应测量分析仪。简要阐述了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脑干听觉电反应测量分析仪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关键技术以及由此而得到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期刊2002年09期)
邓虹,江莲娣,刘钟梅[5](2002)在《噪声作业工人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与主观测听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对 1 1名长期从事噪声作业工人的ABR波V反应阈值与纯音气导听阈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噪声作业工人ABR波V反应阈值与主观测听的语频听阈、高频听阈之间均有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02年02期)
郎军添,孙爱华[6](2000)在《应用骨导听觉脑干电反应方法验证Békésy蜗管行波学说》一文中研究指出1952年 Békésy提出蜗管行波学说 ,即根据蜗管内流体力学特性 ,行波起源于耳蜗底转基底膜张力最大的部位。本文通过骨导听觉脑干电反应 ( ABRs)方法对耳蜗内行波的传播时程进行研究 :1测定 11名正常听力志愿者 ( 18~ 2 6岁 )的平均骨(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2000年06期)
张奕,赵纪余,金晓杰,皇甫慕叁[7](2000)在《骨导听觉脑干电反应测试中掩蔽噪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导听觉脑干电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测试中对侧耳适宜的掩蔽强度。方法对 1 6位正常受试者进行骨导ABR检测及观察刺激侧和对侧白噪声掩蔽对其波形的影响 ,并对一耳听力正常、另一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 5位患者进行验证。 结果正常人当同侧或对侧耳加以白噪声掩蔽时 ,骨导ABR波形和V波潜伏期与未加掩蔽时不同。在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 ,患侧给予 6 0dB骨导刺激诱发的骨导ABR可被对侧40dB的掩蔽白噪声所消除。 结论一侧骨导声刺激可使双侧耳蜗兴奋产生双侧ABR ,因此检测时必须在对侧耳加以气导掩蔽声 ,如用白噪声掩蔽时 ,掩蔽声的强度以比骨导刺激声低 2 0dB为宜(本文来源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5期)
冼珊,陈健梅[8](1999)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觉脑干电反应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方法:采用日本产的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结果:听觉脑干电反应的异常率为70%。结果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以中脑下部损害为主。结论:听觉脑干电反应有早期了解听通道损害的价值,持续异常则预后不佳。(本文来源于《现代电生理学杂志》期刊1999年04期)
韦蕾,谭明,王正敏[9](1999)在《豚鼠听觉脑干电反应信号小波变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小波变换这种时频域信号分析方法用于豚鼠听觉脑干电位分析,以了解小波变换是否适用于ABR信号分析,较之传统法有否优越之处。方法:雄性纯白豚鼠30只分成正常、传导性聋、感音性聋叁组,每组10只,采集各组75dBnHL短声诱发的ABR,用小波处理软件进行变换,将变换前后信号的时域值作配对统计处理。结果:小波2尺度变换使原信号失真,4尺度变换增加原信号的背景噪声,3尺度变换可保持原信号的时域特征,并提高互波显现率。结论:小波3尺度变换适用于高声强诱发的豚鼠ABR分析,与传统方法比较,可在保持原信号时域特征不变时即提高Ⅰ波显现率。(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1999年03期)
倪鸿辉,殷善开,柯国欣,臧危平[10](1999)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听觉脑干电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1991年1月至1998年1月共有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我科接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其中41例行听觉脑干电反应测试。ABR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及I、V波波幅与正常对照人群的测试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非必然合并ABR的异常。部分病人Ⅲ、V波潜伏期延长;I—Ⅲ、Ⅲ—V、I—V峰间期延长或V/I<1。文献报道该异常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得到改善。上述结果表明ABR异常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果,而不是因。ABR可以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呼吸暂停是否影响到脑干功能的监测指标,也有助于客观评估有ABR异常表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锦州医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听觉脑干电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在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长期接触噪声并听阈明显下降的108名患者及108名正常体检人员进行纯音测听和ABR测试。结果听力损伤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测试,所有频区听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语频听阈区,P<0.05;高频听阈区,P<0.01),以高频区听阈下降为主;108名患者216只耳中有172只耳ABR测听阈值结果与纯音测听阈值水平基本一致,占79.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只耳纯音测听高频听阈值高于ABR测听阈值,相差15(dB)以上,占12.96%;纯音测听高频听阈值低于ABR测听阈值的有16只耳,占7.41%;高频听阈值与ABR测听阈值进行相关性检验(r=0.57,P<0.01),呈正相关,而与语频听阈无相关性。结论噪声可造成听力损伤,ABR测试对职业性听力损伤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听觉脑干电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杨花荣,刘妮,贺梦超,白亚婷.听觉脑干电反应可有效预测听力损失患儿的行为听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
[2].吴萍,刘移民,王海涛,周枫.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在听力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6
[3].乔秀艳,李敏,丁桂英,徐兆发.噪声性听力损伤者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的变化观察[J].中国职业医学.2004
[4].刘永华.脑干听觉电反应测量分析仪设计[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2
[5].邓虹,江莲娣,刘钟梅.噪声作业工人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与主观测听的关系[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
[6].郎军添,孙爱华.应用骨导听觉脑干电反应方法验证Békésy蜗管行波学说[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
[7].张奕,赵纪余,金晓杰,皇甫慕叁.骨导听觉脑干电反应测试中掩蔽噪声的应用[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0
[8].冼珊,陈健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觉脑干电反应的观察[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1999
[9].韦蕾,谭明,王正敏.豚鼠听觉脑干电反应信号小波变换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
[10].倪鸿辉,殷善开,柯国欣,臧危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听觉脑干电反应[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