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状态论文_葛旭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现代状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后现代,状态,康德,利奥,知识,诗学,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状态论文文献综述

葛旭东[1](2018)在《西川诗歌诗学的后现代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比较西川前后阶段的诗歌创作以及基于创新可能性的种种讨论,意在呈现潜藏在现象里的矛盾和间隙。主要从叁个方面对西川的诗歌诗学进行论述:西川用"伪哲学"对抗原有的哲学体系,后期诗文中出现了"废墟景观";他反对"美文学"不是为了改善它,而是为了实现"误构"(防止"同构"),使原来的系统剧烈移位;西川为了追求诗歌的创新性,不断变换"招数"(即竞技),试图走出一个个语言的、思想的陷阱,追求新的艺术范式。西川诗歌系统的不稳定性,体现了其诗歌诗学的后现代状态。(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杨雪冬[2](2017)在《现代化工程与后现代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价值认同也在多样化,个人、各种形式的共同体认同在不断增强,在全社会范围达成共识的难度在增加,共识的稳定性也在缩短,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有许多新特征,值得认真分析和精准应对。其中之一就是:全力实现发展的现代化任务与日益分散化的后现代社会状态并存。进一步说,现代化发展是目标明确、追求不断递进的时间性进程,后(本文来源于《决策》期刊2017年09期)

刘钰琳[3](2017)在《后现代状态中的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主义时期"元话语""元叙事"的消失和瓦解,使得任何知识都能轻而易举形成自己的话语规则。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由此呈现出互为联系各具不同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吴天天[4](2017)在《康德崇高美学的后现代状态——利奥塔、德里达和南希等对康德崇高美学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审美类型分为美和崇高两大类,美是由想象力与知性的谐和而产生的愉悦,崇高是由想象力不适合表现理念而产生的、痛苦与愉快并生的强烈感受。出于对形而上学之同一性、总体性和二元对立等思想倾向的批判,利奥塔、德里达和南希等在对康德崇高美学的后现代重构中将崇高所涉及到的感性与理性的之间的冲突转化为激活差异的契机。利奥塔认为在崇高中想象力与理念彼此既不可化约又相互作用,并将理念的超越性与对既定标准的超越相联系。和利奥塔一样,德里达也将崇高中想象力对理念的否定性表现视为类比修辞,但德里达在此基础上强调理念并非与有限相对立的无限而是在自身中包含着界限,亦即强调想象力的踪迹是将有限和无限之间的相互作用汇聚于同一动作(运动)中的去界限。作为对利奥塔和德里达关于崇高的论述的延续和推进,南希认为表现不再意味着想象力对理念的表现而是意味着发生、出现,而去界限即为崇高中的表现。在这些人对康德崇高美学的后现代重构中,捍卫差异意味着拥有一种临界体验。利奥塔将这种临界体验联系于踪迹,亦即与异质事物间的差异关系的运作有关的动作或运动。由于受到海德格尔的明显影响,德里达和南希不仅尤为重视踪迹还强调踪迹的自我擦抹特性,亦即强调踪迹不能被视为某种既成状态或既定结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崇高意味着理性超越于感性并且这种超越总是涉及对感性的否定,而以差异、临界和踪迹等所标识出的后现代崇高则意味着在对感性的肯定中实现超越。(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林克勤[5](2015)在《后现代状态下的精神交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力图探索新闻传播学研究转向的新路径,将其放置于后现代哲学的框架之下,糅合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阐释学、现象学等研究范式为人类精神交往这一高层次传播活动的方式、内涵、过程及效果等展开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4-25)

赵凤娟[6](2015)在《后现代视域中的大学危机及其超越——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中的现代大学危机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奥塔尔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他对后现代知识状况作了详尽的研究,其知识合法化理论揭示了科学知识的局限性,指出:与知识的信息化、商品化和多元合法性等后现代状态相对应,作为科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制度性场所的现代大学出现了危机。现代大学必须正视这些危机,从大学目的、大学系统、大学发展模式等多方面改革创新,以增强大学对知识变化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罗菁,华蓉娟[7](2014)在《由《后现代状态》论大学改革之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真理之源,科学之地,是做大学问的地方;德、民、善是大学之道的基本内涵。广受诟病的大学教育,根源就在重工具理性,轻人文关怀,以致功利主义盛行。本文通过解读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中对知识商品化和政治化的论述,引发对大学教育改革之出路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4年17期)

董凡[8](2014)在《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中的知识合法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作为《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的文本细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利奥塔后现代思想体系的建立进行梳理:首先,介绍利奥塔后现代知识观的形成,包括对“后现代主义”这一名词的释义,重点解释利奥塔对“后现代”的理解,他对这一词语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其对后现代社会状态的描述上,尤其是对知识变化的解释中,提出利奥塔在这本经典着作中想要阐述的重点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其次,从利奥塔的视角对后现代知识产生的客观条件加以分析,并对其发展变化进行梳理。再次对利奥塔书中的“合法化”进行解读,这个问题既是引发利奥塔对后现代进行思索的“导火索”又是利奥塔想探究明白的一个问题,在《后现代状态》中,合法化可以怎样获得将是作者阐述的重点,本论文也会对比利奥塔的其它着作对合法化问题的分析加以对比,说明作者对合法化问题所持的观点以及实施合法化的途径。论文的最后,将对后经典叙事学中的小叙事与利奥塔所涉及的叙事观点进行比较与阐释,以便梳理与总结利奥塔的叙事观点。叙事是一个交流过程,这个交流的过程指的是将叙述内容作为信息,由信息的发送者传达给信息接受者的过程。后经典叙事学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叙事学研究,叙事学从此以后不但关注文本内在的研究还重视文本与其外在关联的研究,叙事学跳出了长期以来封闭式的窠臼,与诸多外在要素相关联,与已经存在的其它研究方法相结合,叙事理论融会贯通多种学科,努力向纵深发展,从而出现了叙事学的多种变形,利奥塔所涉及到的叙事学就属于后者。本论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利奥塔的经典着作《后现代状况》,由于这本书对于论文笔者来说有些晦涩难懂,有些内容书中的解释过于简练不利于笔者的理解,所以在通读、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选取利奥塔相关的着作进行辅助理解。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用到了先普遍再具体、先整体概括再部分论述、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利奥塔后现代思想体系的构建进行剖析与明确。以往文艺学领域对利奥塔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崇高”美学这一领域,本论文的创作意图在于用细致、重点突出的分析方法对利奥塔的经典着作《后现代状况》进行解读,解释清楚利奥塔所谓的叙事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是本论文的创新点,论文将在层层递进、具体剖析中展示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4-06-01)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车槿山[9](2012)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出版:叁联书店在这本书出版30年后再来看这本书,后现代主义的术语浪潮已经散去,但时间仿佛仍然在游戏。如作者所说,"所谓现代科学,仍然与正统的叙事学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一致性,以‘后设论’的方式使之合法化。例如,在叙述者与聆听者之间,(本文来源于《检察风云》期刊2012年20期)

高永[10](2012)在《成人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困境与出路——在后现代状态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知识状态的转向,传统人文精神的旁落,成人教育的实用性倾向,这一切都使成人教育中的精神向度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以至被悬置或抛弃。成人教育理论从"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观念变革,并没有改变忽视内在精神导向的现实。如何在后现代状态下,既不忽视成人教育的现实需求,又可重拾人文精神圭臬,使成人教育在社区或地区发展中起到导引社会风潮、促进精神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作用?质变学习理论因其与生俱来的精神向度和兼容性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高校社科动态》期刊2012年01期)

后现代状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价值认同也在多样化,个人、各种形式的共同体认同在不断增强,在全社会范围达成共识的难度在增加,共识的稳定性也在缩短,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有许多新特征,值得认真分析和精准应对。其中之一就是:全力实现发展的现代化任务与日益分散化的后现代社会状态并存。进一步说,现代化发展是目标明确、追求不断递进的时间性进程,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现代状态论文参考文献

[1].葛旭东.西川诗歌诗学的后现代状态[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杨雪冬.现代化工程与后现代状态[J].决策.2017

[3].刘钰琳.后现代状态中的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

[4].吴天天.康德崇高美学的后现代状态——利奥塔、德里达和南希等对康德崇高美学的重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5].林克勤.后现代状态下的精神交往[C].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6].赵凤娟.后现代视域中的大学危机及其超越——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中的现代大学危机解读[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7].罗菁,华蓉娟.由《后现代状态》论大学改革之出路[J].才智.2014

[8].董凡.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中的知识合法化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

[9].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车槿山.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J].检察风云.2012

[10].高永.成人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困境与出路——在后现代状态下[J].高校社科动态.2012

论文知识图

享乐旅游动机模型科拉尼的第5代概念卡车ColaniSpitzer-S...德国哈勒市(Halle)建筑庭院设计平面...罗维的灰狗长途汽车《影像辛亥》一书封面日常·易碎(局部)刘建华

标签:;  ;  ;  ;  ;  ;  ;  

后现代状态论文_葛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